1.当爱情以另外一种方式展现铺陈时,也并非被撕去,而是翻译成了一种更好的语言。上帝派来的那几个译者,名叫机缘,名叫责任,名叫蕴藉,名叫沉默。还有一位,名叫怀恋。——汉芙《爱情的另一种译法》
2.但待静静低头继续走上离途,忽然明白悲伤深处空无一物。——《西天》七堇年
3.情已逝我还在、注定一个人流浪、爱是断线的风筝、挣脱一开始的梦、黑暗中一步步的坠落红尘、给不起的是你的天真————-曹格《无辜》
4.总是这么在意你的过去,在意你空间的那段话,甚至不敢再进你空间。。。因为我怕,怕自己忍不了心里的疼。。。
5.我能从一千个从我身边经过的人中听出你的脚步,因为那九百九十九个人的脚是踏在路上,只有你的脚步声是踏在我的心上。
6.那么多事情,跟青春绑在一起就是美好,离开青春,就是傻冒。在青春的掩护下,颓废是勇气,懒惰是反抗,空虚是性感。
7.心,会隐藏我们不能说的东西。但眼睛,能说出我们试图隐藏的东西。
8.抱怨是在讲述你不要的东西,而不是你要的东西。——威尔?鲍温《不抱怨的世界》
9.谁影子那么重拖在我脚步后头/走不到要去的快乐/重复做一个梦怀疑世界凝固了/把明天杀死了/什么都没移动屋子的气味变了/弥漫着腐朽的的空洞/我拒绝不想我却还奢求你爱我/倔强让感情窒息了/火烧的寂寞冷冻的沉默————————-苏见信《火烧的寂寞》
10.你打开那扇窗,就会看见那样的风景;你爱上那个人,你就会有着那样的命运。走了那么远,你去寻找一扇门,推开一扇窗,念想一个人。
11.当青春的光彩渐渐消逝,永不衰老的内在个性却在一个人的脸上和眼睛上更加明显地表露出来,好像是在同一地方久住了的'结果。-泰戈爾
12.我告诫自己:我绝对不能以我可笑的不安来麻烦你。结果呢,尽管我尽力使自己保持理性,显得成熟,但这一切还是迫使我默默地发了疯。——德波顿《爱上浪漫》
13.每一段感情的发生与结束,其实都是场记忆的战争。
14.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愿意原谅她,而是我们不想失去她。不想失去她,唯有假装原谅她。——《画皮》
15.我能寄给你什么?我在想。想寄一片雪花,可是南方不下雪;想寄一粒红豆,又怕半路发了芽;甚至,想寄一张小卡片,却不知应该寄往哪个所在……还是寄给你怀念吧,用岁月来传递,但愿你会收到,但愿你微笑。——几米
16.时光是一只蝴蝶、色彩绚丽美的让人迷惑。偏偏我们忘了它却是色盲。我们有多感伤、它就有多无情。
17.幸福就是有一个人陪你无聊,难得的是你们两个都不觉得无聊。——张小娴
18.爱是无辜的风筝拉着最在乎的人情已逝我还在注定一个人流浪——曹格<无辜>
19.总有那么一些歌,让我们悲伤,让我们哭泣。但其实让我们哭泣的并不是那些歌本身,而是藏在回忆里的那些人。
20.任何事情都应该去尝试一下,因为你无法知道,什么样的事或者什么样的人将会改变你的一生。
) 你不能让另一个人改变。人们改变时因为自己想改变,而想要设法改变一个人,只会让他更紧守住现有的行为,不肯放弃。
2) 如果你想要其他人改变,你自己就必须先改变。
3) 当你和其他人在一起,而你们的对话开始转换到负面内容时,只要往后一坐,好好观察就行。不要跃跃欲试或想去改变他人。
4) 成功就是从失败到失败,也依然不改热情。
5) 如果你希望某人或当前的情势有所改变,这就是抱怨。如果你希望一切有别于现况,这就是抱怨,而不只是陈述事实。
6) 没有自信的人,想靠抱怨来逃避。
7) 没有安全感,质疑自己的重要性、不确定自我价值的人,才会吹牛和抱怨。
8) 凡是你所渴望的东西,你都有资格得到。不要再找借口,快朝梦想前进吧。
9) 诚实面对自己的情绪,安于自己的不安。
10) 不要为了让自己变得特别而抱怨。你要对事实有所觉醒:你已经很特别了。
11) 当你更加肯定自己、他人和你的人生景况时,你就会引来跟多带给你乐趣的东西。
12) 为自己寻求指引吧,让你说出来的话具有建设性,而非破坏性。如果无话可说,就保持沉默。
13) 沉默能让你自省反思、慎选措辞,让你说出你希望能传送创造性能量的言论,而不是任由不安驱使你发出又臭又长的牢骚。
14) 其实,你可以好好表达自己的期许,而不需要抱怨现况,来获取你想要的结果。
15) 你有权利得到你应得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不要一直谈论这个问题,或是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上面。你应该要从更高的层次来思量问题,看着它被解决。只要谈你的渴望,只要和可以提供解决方案的人谈。你会缩短等待的时间,让你的需求更快被满足,在这段过程中也会跟快乐。
16) 有些人是看到当前的现况,然后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则是梦想着未曾出现的景象,然后问为什么不是那样。
17) 我们的想法创造我们的生活,而我们的话语又表明了我们的想法。
18) 每一刻,你都在用自己最关注的念头创造人生。
19) 当你成为更快乐的人,就会提升这个世界整体的快乐程度。你会传送出乐观和希望的震波,和其他理念相视的人共鸣。你会创造无比的期待,让所有人的未来跟更美好。
20) 你如果大声喊“痛”,伤害就会出现;如果抱怨,就会遇上更多想要抱怨的事。这是行动上的“吸引力法则”。当你历经这些阶段,当你扬弃抱怨,当你不再去注意伤害而喊“痛”时,你的人生就会像美丽的春花般绽放。
21) 要做一个快乐的人,能掌控自己的思想、开始按照自己的规划过生活,你就需要非常高的门槛,才能容许自己表达哀伤、痛苦或不满。
22) 抱怨就是:表达哀伤、痛苦和不满。
23) 你发现自己正身处一堆怨声载道的人群里吗?你周围都是些爱发牢骚的人吗?那我要郑重地提供一项讯息,帮助你理清现状——通常,我们都会去接近和自己相似的人,而走避和自己互异之人。
24) 相似的人,无论同样是在抱怨、或是同样感恩的人,都会彼此相吸。不相似的人,则会相互排斥。我们都是能量的生物,而振动频率不同的能量,是无法协调、交融的。
25) 健康的沟通是:直接找那个和你发生问题的人谈,而且只跟那个人谈。和另一个人谈就是抱怨。这会形成三角问题,也会继续制造问题,而不能解决问题。
26) 觉得别人常在抱怨,是因为你也一样。
27) 我们说闲话或抱怨的主因之一,就是要让自己在相较之下,显得更为优秀。“至少我不像某某某那么糟。”当我指出你的缺点时,就是在暗示我没有这样的缺点,所以我比你优秀。
28) 抱怨就是自夸,没有人会喜欢爱吹牛的人。
29) 你会注意到另一个人有这些缺点,是因为你自己也有。
30) 你会在别人身上看到这些优点,是因为你自己也有,这也是你的特质。
31) 你不只是通过思想和言语创造了自己的现实世界,同时也在影响着周遭的人。
32) 察觉出你周遭有多少抱怨,有助于让你明白,你可能正藉由自身的参与而引来抱怨,然后发出抱怨。
33) 我们的言语有着强大的力量。当我们改变嘴里说出来的话,就会开始改变自己的人生。
34) 如果你开始采用可以激发心中正向能量的命名,来称呼生命中的人事物,你就会发现,他们再也不会让你烦心,还会给你实质的助益。
35) 批评无法消弭问题,反而会扩大事端。
36) 批评是带着利刃的抱怨,通常是针对某人而发出,意图贬低此人。
37) 欣赏能激励人们表现优越,以获得更多赏识;批评则使人耗损,当我们贬低别人时,其实也是在默许此人往后依然故我。
38) 当你抱怨时,其实是在排斥自己指名想要的东西;你的抱怨会推开、驱逐你说你想要的东西。所以,要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微笑着,去唱生活。
39) 我们的外在世界,就是自己内心世界的反射;我们与别人的关系,也源自于我们与自己的关系。你对别人不可能比对自己还好,一切都是从你自己开始。
40) 和别人在一起聊天,不要和他一起抱怨。
41) 成功就是从失败到失败,也依然不改热情。
42) 没有安全感、质疑自己的重要性、不确定自我价值的人,才会吹牛和抱怨。
43) 如果你研究成功人物的生平,会发现他们之所以成功,并不是排除了生命中的挑战,而是去面对生命中的挑战。他们接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并藉此来帮助自己成长。他们不再向人人陈述自己受到多少委屈,而是开始寻找挑战中的祝福。
44) 你的态度,也就是你内在思维的外显表现,决定了人们和你之间的关系。
45) 不要让消极的人们,剥夺了你对理想生活的追寻。
46) 那些觉得抱怨是理所当然的人,哪里也到不了,只会在同一个不快乐的出发点原地打转。我们的焦点必须要放在我们希望发生的结果上,而不是我们不要的事情。
47) 在忙忙碌碌的人生中,只要我们微笑面对生活,把尘封的心胸敞开,让抱怨的声响淡去,自然而然的会延伸和深入到人生的诸多层面,唤醒我们渴望已久的改变。不放弃、不抱怨,相信自己,抓住机遇,一切皆有可能!
48) 我们对他人的观感,决定了他们在我们面前会呈现出什么样貌,以及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关系。
49) 快乐就在当下,就在你的周围。
50) 找一个你可以为他打气加油,他也愿意为你这样做的人。你们俩一起努力,就可以促成改变。
51) 当你更加看重你自己和你的世界,你就会展现某种影响力,也为自己招揽更宽广的财源。
52) 在职场上,我们是凭着做事的能力或缔造的作为来领取薪水;我们的所得多寡,大多取决于本身专业才能的高低。然而,一个在办公室里散播阳光和喜乐的人,则具有黄金般贵重的身价。
53) 你的态度,也就是你内在思维的外在表现,决定了人们和你之间的关系。
54) 祝福是中性的,你创造生活的能力也是中性的,你打算怎么使用,就会获得相对应的成果。
55) 如果我们不刻意去选择自己要过什么样的人生,就会跟着其他人的脚步混沌度日。
《不抱怨的世界》是09年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心灵
除非你同意,没有人能伤害你。
有两件事,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同意:1。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抱怨。2。我们过的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然而,形成抱怨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为何会抱怨,我们以为抱怨能带来什么好处,抱怨是如何破坏我们的生活,而我们又要怎样让自己和周遭的人停止抱怨,为什么我们过不上我们想要的生活?而这些问题是威尔?鲍温(Will Bowen)的《不抱怨的世界》一书及他发起的“二十一天不抱怨运动”要回答的。
按照韦氏辞典的定义,抱怨(complaint)有两重意思:表达哀伤、痛苦或不满,提出正式的控诉或指责。根据抱怨对象的不同,抱怨还可分成对自己的抱怨和对他人、外界的抱怨。
鲍温认为,我们之所以会抱怨,就和我们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样:我们察觉到抱怨会带来好处。许多抱怨涉及了从他人身上诱发特定的人际互动反应,例如同情或认可。比如说,人们可能会抱怨自己的身体健康,却不是因为真的觉得生病,而是‘病人的角色’能让他们取得附带的好处,例如他人的同情,或是可以避开反感的事件。作者鲍温现身说法,讲述自己13岁参加中学舞会,因害怕邀请女生跳舞,转而抱怨自己太胖,女生是不会接受他的邀请的,从而引发同学们的同情并避开了这件害怕的事。自此他犯上了“抱怨上瘾症”,以后的日子,无论是工作上,还是人际关系上的问题,他都归因于他的体重。
我们抱怨他人的原因之一,是要让自己在互相较之下,显得更为优秀。当我指出你的缺点时,就是在暗示我没有这样的缺点,所以我比你优秀。抱怨的背后是自夸和吹牛,而没有安全感、质疑自己的重要性、不确定自我价值的人,才会吹牛和抱怨。我们自觉不配得到想要的东西,缺乏自我肯定,便藉由抱怨把自己想要的东西推开。在我们的抱怨中,我们也对世界传递出自己是受害者的讯息,而这么做,也将会为自己引来更多的加害者。
让我们把生命看作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选择过程,在每一个选择关头都有前进与倒退的冲突。有时可能会走向防卫、退缩,有时也会向成长迈出一步。而成长包含了走向未知,常常要放弃熟悉的生活方式,结果我们倾向于害怕成长。我们其实是在拒绝、反抗我们的伟大潜能,对这种逃避成长的倾向,马斯洛命名为 “约拿情结”。抱怨是“约拿情结”的体现,它源于自我价值感低落,它是安全的,它属于低能量层次的对话,不会威胁到彼此;通过抱怨,人们逃避生命的拓展、成长与改进。
依据自身的“抱怨上瘾症”疗愈
在“无意识的无能”阶段,你对自己的抱怨(无能)毫无所觉(无意识)的。此阶段抱怨就好比口臭,当它从别人的嘴里吐露时,我们会注意到;但从自己的口中发出时,我们却充鼻不闻。
在“有意识的无能”阶段,你对自己的抱怨(无能)已能有所察觉(有意识)。你能察觉到周遭及自己的抱怨,你身边都是一些爱发牢骚、怨声载道的人,你和你的朋友在一起时讨论的主题往往演变成一场抱怨比赛,讨论的语调会变成:“这不算什么,我告诉你……”
在这个阶段,征求一位“不抱怨的同伴”是非常有用的一件事。找一个也在挑战不抱怨目标的`人,彼此鼓励,互相打气。找一个能帮你以积极的态度重塑生活样貌的人,帮助你去发掘眼前任何情境中的光明面和良善点。不要把眼前这一刻视为理所当然,这一刻是一去不回、永不再现的。
在“有意识的有能”阶段,沉默将更经常出现。而沉默比抱怨更有建设性,喋喋不休只是在对你周遭的人们发送一个讯息:你觉得不自在,无法忍受让沉默来掌控局面。沉默能让你自省反思、慎选措辞,让你说出你希望能传送创造性能量的言论,而不是任由不安使你发出又臭又长的抱怨。觉得抱怨是理所当然的人,哪里也到不了,只会在同一个不快乐的出发点原地打转。我们的焦点必须要放在我们希望发生地结果上,而不是我们不要的事情上。如约翰?肯尼迪所言“有些人只是看到当前的现状,然后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则是梦想着未曾出现的景象,然后问为什么不是那样?”
在“无意识的有能”阶段,你已经重塑了自己的思考模式。你已经可以“无意识”(毫无所觉)地达到“有能”(不抱怨)状态。你会开始为了最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感恩-----就连以前觉得理所当然的事也不例外。你的态度,也就是你内在思维的外在表现,决定了人们和你之间的关系。一个在办公室里散播阳光和喜乐的人,具有黄金般贵重的身价。成为不抱怨的人,将获得一份最重要的礼物,就是你对他人的影响力。你将活出让他人效仿的样子,你将成为领袖,站在最前线开疆拓路,让其他人追随。你是人性大洋中的一道涟漪,在世界上引发着回响。
埃莉诺?罗斯福(Eleanor Roosevelt)曾说:“除非你同意,任何人都不能伤害你。” 而甘地(Gandhi)也说: “若非拱手让人,任何人无法剥夺我们的自尊。”令人受害最深的不是悲惨的遭遇,而是“默许”那些遭遇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你不是一个他人和环境的受害者,而是“昨日之我”的选择造就了“今日之我”。
正如该书的副标题所言,Stop Complaining and Start Enjoy the Life You Always Wanted,停止抱怨,你就已在通往你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了。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打开的改变之门,除了自己,谁也不能帮你打开这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