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不该丢失的同情心语录 正文

不该丢失的同情心语录

时间:2025-05-23 01:47:19

第一篇 不该丢失的同情心

我曾见过无数乞丐,无论是在繁华的街道上,拥挤的天桥上,还是在清冷的小巷中,都不乏他们的身影。但那日我遇见的乞丐,却仿佛一个深深的烙印在我身上,令我终生难忘。

一个周末的下午,与朋友一起去逛街,大楼鳞次栉比地屹立在街道两旁,冷风袭卷全身,刮得人感到刺骨的寒冷,天阴沉沉的,仿佛苍穹的一张灰黑色的脸。到了天桥上,人却依旧很多。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突然出现了两个倚靠在护栏边的人。一老一少,老人大约六十出头,沟壑纵横的脸上写满了凄凉,而她的怀里则是一个婴儿,破烂的襁褓里的孩子满脸黑乎乎的,仿佛抹上了一层炭,正安稳地睡着。路人行色匆匆,根本无人在意她们以及地上乞讨用的破烂的碗。

“去帮帮她们吧!怪可怜的。”朋友拉着我的手。“不要去!我爸妈说这些乞丐都是装的,她们的演技可好了!”我厌恶地皱起眉头。朋友也不再说什么,随我走了。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照亮了漆黑的街道,风吹的更大了。我与朋友搭上出租车。在车上的我吹着空调,尽享安逸。正当遇上红灯,车子停下时,朋友惊讶地对我说:“快看!是刚刚那个老奶奶!”我顺着她的手望去——正是那两个乞丐!那个老奶奶拖着蹒跚的步子,抱着孩子走到垃圾桶旁,在里面翻找着白天被人们遗弃的食物。然后她走到长椅旁,把找着的残羹冷炙一点点地喂给孙女。

窗外的风猛刮着树木,一地尘埃卷起,我隐约看见她那被吹起的缕缕白发……坐在空调车里的我不由得打了个寒颤,我恨不得冲出去保护她们,但车子已经开动了,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们渐行渐远。

我倚在窗口,望着灯红酒绿的街道,心中感慨万千。现在的我究竟怎么了,现在的人们究竟怎么了,是不是丢掉了什么不该丢的东西?

当我们一次次看见突然晕厥倒地的老人无人理会,看到被胁迫乞讨的孩子一次次被鞭笞,看到行动不便的孕妇而无动于衷、安然于座时,是不是把那最可贵的悲天悯人的同情心给丢了?而那同情心,是我们不应该丢失的,只有它才能让这世态炎凉的社会变得温暖,也只有它才能真正帮助到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人们。

第二篇 不该丢失的同情心

以前,在我原来的中学学校门口有个老人,终日衣衫褴褛,目光呆滞地坐在那里,只有当面前的搪瓷杯里有硬币的声响时,他才缓慢地移动一下身体,鞠一个躬。

他是个乞丐,靠学生们零星的施舍度日。

由于耳闻太多太多负面新闻,我不敢轻易相信乞讨者,也不会因为同情他们而慷慨解囊。在现实面前,我的心变得越来越坚硬。但每次经过那个老人,我都会刻意地把头转向一边,因为在这个不知是真还是假的乞讨者面前我有点不知所措。

终有一日,我内心深处那柔弱的琴弦被拨动了。

那是一个中午,一群调皮的初一新生在老人鞠躬的时候,突然从他的搪瓷杯里拿走了一些硬币。由于行动不便,老人只有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干得脱皮的嘴唇颤抖着,枯瘦的手也颤抖着,他却无力与这些活力四射的初一新生对抗。

初一新生拿硬币时,杯子被碰倒了,和硬币一起与地面碰撞出清脆的声响,正午的阳光照在硬币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我的眼睛被刺痛了。不知老人是被新生的举动吓坏了,还是对世态炎凉倍感失望,他一直僵坐在那里。良久,他才缓过神来,缓慢的地伸出手臂,捡拾散落的硬币,由于年纪大了,手指不灵活,捡几枚小小的硬币也让他费了不少功夫。

看到这些,我心里格外地,突然很想帮助这位老人。但令我倍感沮丧的`是,我翻遍身上大大小小的口袋,却没找到一分钱,正当我放弃的时候,一个崭新的一元钱掉了出来。我捡了起来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把它送给老人。

我将一元钱放在老人的手心,他像往常一样,缓慢地移动身体,向我鞠躬。当他抬头的一瞬间,我从他的眼睛里读出一些感激,还有一些感动。此时此刻,我不再怀疑他的身份,感觉自己做对了一件小事,内心涌起一股暖流。

又过了几日,我发现老人从校门口消失了,我提起此事,同学都摇摇头。生活还是一如既往,没有因为老人的存在或消失而改变,而我心中却始终晃动着老人的身影:每当午后灼热的阳光把学校大门上的烫金字照耀得更加炫目时,恍惚中总好像看见了那个老人,看见了他那佝偻的躯体、苍老的容颜,还有那缓缓的鞠躬,眼神中流露出的温情。

这个世界上的真真假假我们也许不能完全看透,但面对弱势群体,只要你唤醒自己的同情心,你会发现自己应该做的事,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在改变自己。

同情心,不该丢失!

第三篇 不该丢失的同情心

每个人都有一颗同情心,生活中,我们为一个乞丐同情,为一个

暑假时,影院热播电影《唐山大地震》,那天正好姑姑请客,于是我与妹妹一同去影院观看电影,一路上心中既有小小的兴奋,也有担心我会不会潸然泪下呢?冒着这小小的疑问,我走进了影院,这时妹妹拍了一下我,说“哥,你不是挺大胆的吗?咱们比比谁不落泪吧!落泪不是男子汉。”一听到这,我有刚才的担心360度大转弯,我偏不哭!我心中坚定地想。

走进放映室,门口有一大堆人在排队,我正好奇走上去一看,让我大吃一惊,原来免费发卫生巾!这让我更加担心:看来《唐山大地震》感人不是吹的,我能忍住吗?不行!我是堂堂正正的男子汉,不能轻易落泪!怀着这种心情,我做在了位子上,屏息凝气的等着电影开始。

影片开始了!影片中唐山人民因地震失去家园时,主人公抉择救女儿还是救儿子时那生不如死的一声声恳求,都让我差点潸然泪下,但是,我想起那誓言,我较劲牙关硬是把泪憋了回去。而我妹妹也时不时转头看我的眼睛是否有泪花。

影片继续放映,当看到女儿方登于儿子方达不同的曲折的故事让人感叹不已,然而,当汶川大地震又让儿子方达,女儿方登团聚,和母女相认时更是让全场观众痛哭流涕!此时此刻更是感动了我这可男子之心,然而,当我憋不住泪水时,忽然听到妹妹小声的哭泣声,这又让我来了次360度大转弯!我一下决心,又将那泪水憋了回去。悲情的画面一个一个从我眼前闪过,而我却渐渐的不再悲伤,甚至以为那只是讲述一个普普通通的故事摆了……..

走出影院,眼前突然明朗了许多,姑姑突然说话了:“你们看完影片感觉怎么样啊?”而我却呆住了,我不知道怎么回答,难道是我因为赢得赌注而过于兴奋了吗?随着人流走出影院,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被感动了吗?”

回到家,躺在床上,突然,我明白了我的坚强其实是伪男子汉气概,也许,我更应该哭出来,因为,那不仅是感动也是对唐山人民的哀悼!

直到今日,我才幡然醒悟,那天,我不仅失去对唐山人民的尊重,更重要的是我失去了那不该失去的值若千金的同情心啊!

我曾见过无数乞丐,无论是在繁华的街道上,拥挤的天桥上,还是在清冷的小巷中,都不乏他们的身影。但那日我遇见的乞丐,却仿佛一个深深的烙印在我身上,令我终生难忘。

一个周末的下午,与朋友一起去逛街,大楼鳞次栉比地屹立在街道两旁,冷风袭卷全身,刮得人感到刺骨的寒冷,天阴沉沉的.,仿佛苍穹的一张灰黑色的脸。到了天桥上,人却依旧很多。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突然出现了两个倚靠在护栏边的人。一老一少,老人大约六十出头,沟壑纵横的脸上写满了凄凉,而她的怀里则是一个婴儿,破烂的襁褓里的孩子满脸黑乎乎的,仿佛抹上了一层炭,正安稳地睡着。路人行色匆匆,根本无人在意她们以及地上乞讨用的破烂的碗。去帮帮她们吧!怪可怜的。朋友拉着我的手。不要去!我爸妈说这些乞丐都是装的,她们的演技可好了!我厌恶地皱起眉头。朋友也不再说什么,随我走了。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照亮了漆黑的街道,风吹的更大了。我与朋友搭上出租车。在车上的我吹着空调,尽享安逸。正当遇上红灯,车子停下时,朋友惊讶地对我说:快看!是刚刚那个老奶奶!我顺着她的手望去——正是那两个乞丐!那个老奶奶拖着蹒跚的步子,抱着孩子走到垃圾桶旁,在里面翻找着白天被人们遗弃的食物。然后她走到长椅旁,把找着的残羹冷炙一点点地喂给孙女。

窗外的风猛刮着树木,一地尘埃卷起,我隐约看见她那被吹起的缕缕白发坐在空调车里的我不由得打了个寒颤,我恨不得冲出去保护她们,但车子已经开动了,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们渐行渐远。我倚在窗口,望着灯红酒绿的街道,心中感慨万千。

现在的我究竟怎么了,现在的人们究竟怎么了,是不是丢掉了什么不该丢的东西?当我们一次次看见突然晕厥倒地的老人无人理会,看到被胁迫乞讨的孩子一次次被鞭笞,看到行动不便的孕妇而无动于衷、安然于座时,是不是把那最可贵的悲天悯人的同情心给丢了?而那同情心,是我们不应该丢失的,只有它才能让这世态炎凉的社会变得温暖,也只有它才能真正帮助到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人们。

作文一:感悟同情

有一位长期参加极地探险的科考队员讲述一次毕生难忘的经历。一次极地科考中,一只企鹅被海豹捉住了,企鹅发出凄惨的嚎叫,听者无不动容。这位科考队员就在不远处,只要威吓一下便可使海豹受惊而逃。可是他只能忍住泪水与愤懑,眼睁睁地看着海豹把企鹅拖入海里。

听起来的确十分残忍,但那位科考队员明白极地的生存法则。他出手可以救下企鹅的命,但也就此破坏了极地的不可侵犯的优胜劣汰法则。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感悟到什么?

企鹅并非生下来就注定成为海豹的猎物,就像蚊虫并非被创造出来用来吸食人血。可是如果那位科考队员救下企鹅,究竟是正确的义举,还是残忍的同情?

大自然看似是个不公正的天平,让狮子雄踞草原,让鲨鱼称霸海洋,让雄鹰统领天空。可是大自然也有它的金字塔法则,越是金字塔顶端的猎手,数量越是稀少。当灾难降临时,它们也更难逃灭顶之灾。这是大自然所建立的至高无上、天衣无缝的法则,屡屡以同情的理由破坏法则,则会毁掉我们想要保护的生物。

由此再拓展到社会当中,我们又可以感悟到更多超越同情的举措,看到更多将私情埋藏在心里的伟人。

吕蒙白衣渡江,下法令不可妄取一物。一位吕蒙同乡士兵取斗笠遮蔽铠甲防止被雨打湿,吕蒙不顾其哀求将他斩首,之后又流泪埋葬了他的尸体。论情论理,这名士兵不是为自己需求索取民物,又未造成重大损失,完全可以通融过去。可是还有比同情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法则。通过严格执法,吕蒙树立了威信,这是他成功必不可少的支柱。

传说中的正义女神是一位蒙眼,一手拿天平,一手拿宝剑的女神。天平表现着公正无私,宝剑象征着严格执法,而蒙眼则是要去除一切蒙蔽正义情感,包括可能导致法令偏离正确轨道的同情。这就是为什么有时法官的判决看起来是那样不合常情。

从自然中的竞争法则,从社会中的法令秩序,我感悟到了许多。

同情,常常是必要的。但是倘若它与更重要的东西——法令相碰撞,就应毫不犹豫地舍弃同情,让法令完成正义。

作文二:不该丢弃的同情心

同情心不是金钱的堆积,亦不是名利的施舍,同情心可能只是一个抚慰的眼神,一次简单的帮助就可以做诠释的。可是数不清多少人连这样微小的动作都吝啬。不想当年的我,却是那么轻易的丢弃了我的同情。

在那个炎热的'夏天,知了没完没了地像讨债似的叫着,太阳更是有想烤“人肉串”的嫌疑,阳光亮的刺眼疼。更奇怪的是在大夏天居然同样有机会见识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景象。

妈妈在厨房忙碌着,浓郁的饭香不时传出来钻进鼻子里勾引馋虫。我在一边忍着肚子的抗议,正是自娱自乐之时,听到了咚咚的敲门声。“谁啊?”我实在不想挪开这片阴凉,到那看着就滚烫的地上去绕一圈。门外却没有回应,敲门声却再度响起。我不耐烦地站起身,拍拍裤子,去开门。门被我拉开的那一瞬,一声惊世骇俗的尖叫声响彻着小小的庭院,当时我的模样像极了老鼠踩到猫尾巴后的惊恐和害怕。门口站着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身上的衣服像是几百年没有洗过,油腻的防雨。灰白头发凌乱的堆在头上,手里拿着一个刚刚出土的文物似的碗。我紧张的盯着她,不顾她念念叨叨的说着什么,生怕她迈进屋来一步,扶着门的手微微颤抖却忘了把门关上。妈妈闻声赶来,把我护到一边,厉声说:“干什么呀万一吓到孩子怎么办……。”老人却只是不停的重复一句话,我只有略微听懂了那呢喃的语句,大概是给她点吃的吧?我已没有刚才那么害怕了,只是怔怔的盯着她额头上微微渗出的汗水晶莹的附在发丝上。妈妈仍没有缓和态度,几句不耐烦的“你快走,你快走吧!”打发了乞讨的老人。

看着老人沿着墙根顶着烈日缓缓离去的背影,心里十分难受。看着妈妈一边向厨房走去一边回头对我说:“以后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现在啊,真是什么人都有……”我回到那片阴凉,却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件事,好像有什么东西,堵得胸口发闷。于是我装作若无其事的在厨房溜达了一圈,出来时手里遮遮掩掩捂着几个馒头,满心欢喜的准备送给那个老人。可站在门前,又犹豫了,想了想后,便顺着老人离去的方向隔着墙把馒头扔了出去。

第二天,妈妈买菜回来,照例和我念叨,耳朵飘进一句话:“墙底下那些馒头不知是谁家扔的,真是浪费啊!哪怕是给乞丐呢……”我的心噔地跳了一下,慌忙溜出来看,却看到那几只馒头灰头土脸并且无辜的躺在墙根下。我同样灰头土脸的走回了家,不禁心生埋怨:真是的,怎么没拿走啊!好歹也是粮食呀!”

又过了一段时间,邻居来我家闲聊,我凑在一边支着耳朵听。“哎,听说咱这那个要饭的老太太死了。”“是吗?怎么死的啊?”“不知道呢…。”我瞬间傻掉。尽管并没有知道她的死因,却下意识的定格为是饿死的——甚至觉得跟我有直接关系。

如果我能亲手给她那些食物就好了,如果我当时能尊重她就好了,如果能重来那就好了。我觉得自己罪无可赦。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帮助而已。如果我没有丢弃自己那不该丢弃的同情心,那就好了。

作文三:同情是一种好习惯

“习惯”不仅仅是做事认真、不出错、利于成功的代名词。我觉得更是一种为人处事中下意识的行为,使自身思想得到升华——这才叫习惯。

我有这样一次经历。

那是一个慵懒的上午,三月的春天只打了个哈欠,无精打采地摊着。空旷的公交车厢里,只有我和几个女生占着这硕大的地盘。她们聊得很开心,只有我一个异性呆滞地望着窗外一棵棵光杆司令向后倒去……

汽车快进站了,我下意识地朝前看了看,那从花圃中割出的小小的车站,看上去灰蒙蒙的,没有一点亮色。汽车驶近了,车站一片躁动,人一下涌了过来,仔细一看,都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岁月似乎格外地摧残了他们,脸上的皱纹仿佛已经印到了骨子里,与城里的“男人四十一枝花”相差甚远;身上的大衣是布做的,里面的棉花可能都翻出来了,上面的划痕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可以与脸上的皱纹一拼,但还是浅些……

一看就知道他们是外来务工人员,也就是农民工。他们各自提着一大袋行李,麻布做的箱包显得格外笨重。车门开了,几个城里人在农民工的谦让下先上来了。

当一个农民工提着行李,准备上来时,公交车司机一阵咆哮,“放不下,出去,出去!”门一下就关了,差点夹住他。

车发动前进了,丢下十几个大男人目光呆滞,动作僵硬,行李依旧提着,满脸迷茫与无奈,没有一点儿办法,只能看着这刚来的机会就在呼喝声中远去。谁知下一辆车会怎样,可能还要站着,拿着行李……可是车厢依旧空旷……

旁边的几个女生,轻轻低着头,说了三个意味深长的字“真可怜!”别的人无动于衷。

农民工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也在为社会作贡献。他们搬砖运瓦抹水泥,用自己的汗水浇筑一座座高楼大厦。他们也有孩子、妻子、父母。为什么他们会经常受到异样目光的待遇?不正是人们在利益冲击下失去了本性!为什么不能对这些人多一点同情?有时可能不需要做,但心中总要有一点思想,不要做一个感情贫乏的人。

同情是一种好习惯,是一个人心灵真善美的体现,我愿大家都可以拥有这样一个好习惯。就像“旭日阳刚”组合所说,让他们活在温暖的春天里,也让自己活在有灵魂的春天里。

作文四:不该丢失的同情心

我曾见过无数乞丐,无论是在繁华的街道上,拥挤的天桥上,还是在清冷的小巷中,都不乏他们的身影。但那日我遇见的乞丐,却仿佛一个深深的烙印在我身上,令我终生难忘。

一个周末的下午,与朋友一起去逛街,大楼鳞次栉比地屹立在街道两旁,冷风袭卷全身,刮得人感到刺骨的寒冷,天阴沉沉的,仿佛苍穹的一张灰黑色的脸。到了天桥上,人却依旧很多。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突然出现了两个倚靠在护栏边的人。一老一少,老人大约六十出头,沟壑纵横的脸上写满了凄凉,而她的怀里则是一个婴儿,破烂的襁褓里的孩子满脸黑乎乎的,仿佛抹上了一层炭,正安稳地睡着。路人行色匆匆,根本无人在意她们以及地上乞讨用的破烂的碗。

“去帮帮她们吧!怪可怜的。”朋友拉着我的手。“不要去!我爸妈说这些乞丐都是装的,她们的演技可好了!”我厌恶地皱起眉头。朋友也不再说什么,随我走了。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照亮了漆黑的街道,风吹的更大了。我与朋友搭上出租车。在车上的我吹着空调,尽享安逸。正当遇上红灯,车子停下时,朋友惊讶地对我说:“快看!是刚刚那个老奶奶!”我顺着她的手望去——正是那两个乞丐!那个老奶奶拖着蹒跚的步子,抱着孩子走到垃圾桶旁,在里面翻找着白天被人们遗弃的食物。然后她走到长椅旁,把找着的残羹冷炙一点点地喂给孙女。

窗外的风猛刮着树木,一地尘埃卷起,我隐约看见她那被吹起的缕缕白发……坐在空调车里的我不由得打了个寒颤,我恨不得冲出去保护她们,但车子已经开动了,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们渐行渐远。

我倚在窗口,望着灯红酒绿的街道,心中感慨万千。现在的我究竟怎么了,现在的人们究竟怎么了,是不是丢掉了什么不该丢的东西?

当我们一次次看见突然晕厥倒地的老人无人理会,看到被胁迫乞讨的孩子一次次被鞭笞,看到行动不便的孕妇而无动于衷、安然于座时,是不是把那最可贵的悲天悯人的同情心给丢了?而那同情心,是我们不应该丢失的,只有它才能让这世态炎凉的社会变得温暖,也只有它才能真正帮助到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