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苦自得。
2.举世惟一真字难得。
3.人之精神不可无所寄。
4.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5.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6.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7.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8.有恻隐之心者,必有羞恶。
9.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
10.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11.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12.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13.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14.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15.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16.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17.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
18.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19.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20.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21.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
22.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23.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24.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25.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26.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27.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28.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29.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30.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31.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32.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33.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34.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35.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36.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37.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38.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39.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40.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41.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42.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43.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44.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45.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46.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47.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48.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49.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50.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51.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52.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53.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54.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55.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
《矛盾论》读书笔记一
一口气读完了毛主席的《矛盾论》。领略到了伟人的风范,感受了伟人的思想的深刻和缜密,也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文章深刻的介绍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第一部分介绍两种宇宙观——即形而上学的见解和辩证法的见解,这是论述矛盾的世界观基础。“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之后论述矛盾的普遍性,先从党内绝大多数同志的认识水平做出分析,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已经被很多人所承认。没有浪费太多的笔墨。而是深刻的论述了矛盾的特殊性,讲这一部分作者分了几种情形。“首先是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
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进而,“不但要研究每一个大系统的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规定的本质,而且要研究每一个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质。”然后“不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的矛盾运动,而且在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也有其特点,也务必注意。”进而,“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务必在其联结上、在其总体上去看,而且务必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
这就是在部分的逻辑结构: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各个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方面→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方面,层层明晰,浑然一体。之后作者细化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跟研究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并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方法明确了“我们回答道: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
文章次关系清楚,逻辑结构明晰,例证丰富,语言准确而生动。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清除了党内的一些错误观念,统一了全党的思想。确定了毛主席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也是我认识到了矛盾的本质和特性。对我的人生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总之,这篇论文值得我学的东西太多了,就应好好品味和领悟。
《矛盾论》读书笔记二
《矛盾论》毛主席哲学代表著作。它是作者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原是1937年7~8月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所讲的《辩证法唯物论》的第三章第一节。于1952年暂收入《毛主席选集》第二卷,再版时移入第一卷。该书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
《矛盾论》这篇哲学论文,是毛主席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作为那个时代的思想指导,它不仅帮助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走向胜利,在现今社会仍是不可多得的精神向导,具有无可替代的现实意义。这里,我着重以我个人生活经验观之。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开篇之句,便是告诉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会涉及广泛的方面以及诸多哲学问题。这正说明了毛主席的严谨:哲学论不可能随随便便几句话便能阐述清楚的,必须综合事物的各个方面来全面看待。随后毛主席从对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矛盾的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以及斗争在矛盾中的地位这些问题的讨论最终很好的阐释了矛盾论。这其中有很多话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当着我们研究一定事物的时候,应当去发现这两方面及其互相联结,发现一事物内部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两方面及其互相联结,发现一事物和它以外的许多事物的互相联结。”不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地原因或普遍地根据,但是,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也就无从辨别事物,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带特殊性,其内部也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而我们研究事物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同时相互联结,即统一辩证的看待这些矛盾,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矛盾促成事物的发展,矛盾也同时为我们研究事物提供了方向。
其次,认识事物需要研究工作。不但要研究每一个大系统的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规定的本质,而且要研究每一个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质。而研究问题时,“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人们需要如实地反映这些情况,而不只是片面地或表面地去看它们,认识事物的互相联系,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须在其联络上、在其总体上去看,而且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
再次,矛盾通常是分主次的,而且主次并非是绝对的。“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只有一种主要的矛盾起着领导的.作用。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并且“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因此,研究任何过程中首先要捉住其主矛盾,这样一切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万千的人们,不懂得这种方法,结果如堕烟海,也就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
总的来说,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差异就是矛盾,无可避免。原定的计划与未知的偶然相矛盾,远大的理想和无情的现实相矛盾,繁忙的都市生活节奏和碧溪垂钓、静赏夕照的闲情也相矛盾。由《矛盾论》而引发联想,则知生活之中无处不存在着矛盾,绝对的平和与纯净只是理解上的片面与偏差,存在于理想国度之中。
譬如进入大学之前总是心存侥幸,以为熬过高考之后世界或便该是一片阳光灿烂,前程无忧,然而行至今日也不过如此,仍然需要在各种矛盾之中排解调和以求平稳生存。学业愈重与之对立的对闲适生活的渴望也愈重,一方消失后另一方也对应消减。是以甫入大学,时有空虚之感,而又不得不继续鞭策自己,在压力之中寻求动力。
人也是如此。人性之中的善与恶是一对手拉着手旋转的对立统一体,互相吸引又互相排斥。不同的只是在各人的成长过程中,一部分人将心底里的恶念转化为善,由行为思想上加以引导,而成为善人。然而成为善人的人心中也不会没有一念之恶,他们一生将之压制并幽闭在内心的某个角落,缩至无限小,但依然存在。另一部分人则放纵心灵中的各种欲望,违背道德与公理,成为与良善之人相反相成的阴暗面。上下、左右、乾坤、阴阳,社会与人生都是由这种两极对立所组成,人总在试图转化矛盾当中吸取经验与教训,获得成长,并将矛盾长久地持续下去,直止死亡。因为有对生的憧憬与向往,才有对死的虚枉的恐惧。
矛与盾,其实不可分割。矛盾的一方推动另一方前进,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正因为有了诸般念想,人性因而渐趋复杂成熟。换而言之,了解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也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世界与生活,对各种矛盾作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效的方法,将矛盾之差异的级别化减到最小程度,化解对抗,使生活与思想在矛盾之中螺旋前进。
伟人
1、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2、得意时淡然,失意时泰然
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
4、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只有学会如何停下来的人,才懂加速。
5、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7、不怕苦,吃苦三五年;怕吃苦,吃苦一辈子。
8、世上并没有用来鼓励工作努力的赏赐,所有的赏赐都只是被用来奖励工作成果的。
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
10、当机会来临时,你已经准备好了。
1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细节决定成败美丑
12、不怕苦,吃苦三五年;怕吃苦,吃苦一辈子。
13、世上并没有用来鼓励工作努力的赏赐,所有的赏赐都只是被用来奖励工作成果的。
14、再见,也许永远不见,我内心固执地追求,只有我自己看得见,但我希望我没错。
15、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16、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
1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18、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19、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很好的记录者,但我比任何人都喜欢回首自己来时的路,我不但的回首,伫足,然手时光仍下我轰轰烈烈的向前奔去。
20、怀古而观今,三思而后行人的思想有多深,人就会走多远!
21、没有比脚更远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22、不要给自己的 失败找借口!
23、小公司的战略就是两个词:活下来,挣钱。
24、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三个因素,眼光胸怀和实力。
25、再见,也许永远不见,我内心固执地追求,只有我自己看得见,但我希望我没错。
26、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27、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很好的记录者,但我比任何人都喜欢回首自己来时的路,我不但的回首,伫足,然手时光仍下我轰轰烈烈的向前奔去。
28、得意时淡然,失意时泰然
2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细节决定成败美丑
30、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只有学会如何停下来的人,才懂加速。
伟人一句话经典语录二:
1、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萧伯纳
2、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莎士比亚
3、人喜欢习惯,因为造它的就是自己。--萧伯纳
4、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西塞罗
5、习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它的奴隶。--高汀
6、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但丁
7、不要对一切人都以不信任的眼光看待,但要谨慎而坚定。--德谟克里特
8、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高尔基
9、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罗丹
10、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无望之后再说闲话。--伊索
11、最充满希望的一句话:你办事,我放心。
12、最有志气的一句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13、令贪官们最为警醒的一句话:为人民服务。
14、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15、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6、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7、最谦虚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18、最震憾人心、最震憾世界的一句话: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9、最正气澶然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20、最无奈又最具神秘性的一句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2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
22、“我近30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
23、“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绝不会不爱人民的,绝不会不爱国的。”
24、“我本人只是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很。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是党,是国家!”
25、“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26、“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一块美元也不存。”
27、“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28、“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
29、“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
30、“我认为今天的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而是人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