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世界学术经典语录 正文

世界学术经典语录

时间:2025-08-11 15:11:01

● 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不能需要的时候就说五千年,不需要的时候就说六十年。五千年就是五千年!

● 世间没有纯学术的社会科学,不关注人、不关注社会的学问是假学问。

● 有效的生命方能使人幸福。

● 有了中国文化历史知识基础以后,爱国主义就有了根。章士钊有句话叫“灭人之国先去其史”。中华民族的伟大在于文化传统,而继承传统最重要的是靠历史教育。

● 现在的年轻人中理想主义太少了。应该多一些理想,哪怕是幻想都值得鼓励,甚至空想也好。不要太现实、太功利。

● 文化是一个多元的形态,而且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有人提出中国文化有四种基本精神: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自强、以和为贵。我的看法是:在每个社会变革时期,中国文化都是迎接这个变革的,而不是抗拒;以后再消化、再吸收,不断发展、进步。孔子的影响大,也是后人对他不断解释、丰富和发展的'结果。

● 如果给社会下一个诊断书,就是人们对外界了解得多,对自身了解得很少,完善自己很不够。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总起来看就好像人的两条腿,但自然科学这条腿很长,社会科学那条腿很短。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走路自然不会协调。

● 中国有很多传统美德,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换一个“己所欲施于人”行不行?你爱吃辣椒,不能让别人也吃辣椒。对待朋友应该是这样,对待家人也应该是这样。人与人之间是这样,国与国之间也是这样。所以经典的东西很有价值,是经得起推敲的。

● 培养人才不能像蒸馒头,个个都一样。比如音乐家,他离数学很远,有偏才的青年升不了学,最后,音乐的特长也得不到发挥。文科、理工科都有这种情况。历史学家吴晗、文史家钱钟书,当年他们的数学成绩都不好,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专家、大家。

● 人们把很多精力用在征服地球,征服世界,进而改变人类生存的环境,现在已经接近于掠夺和榨取了。而人们对人类自身、社会发展等方面却研究得很不够。比如,关于道德问题、人的本性问题、人怎么改善自己的问题。对2500年前的思想,我们究竟丰富了多少,加深了多少?

● 量化应该有一定的限度,产品的规格可以量化,但不是什么都可以量化。比如《红楼梦》写一个女子的外貌,不能说眼睛多少厘米,鼻子多高,腰围多少。培养人才,不能完全用量化的标准来衡量。我带研究生,就是要求他们阅读指定的书,写

●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我们不光要看报表,要看博士生、硕士生的数量,关键还要看出人才没有。

1、要生存,就要学会适应环境。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不能向上比较就向下比较。

2、心宽天地宽,心静世间静。

3、宁要真实的缺陷,不要虚假的完美。

4、理想的风筝飞得高远,是由于实践的线索柔韧。因此,教师专业探索表现在“思想的技术”也好,“技术的思想”也罢,都必须是“紧贴地面而行”。与其描述千万遍花儿的美,不如让自己一瓣一瓣地开放。

5、你有什么样的情怀,就有什么样的处世方式;你有什么样的期许,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强调个人发展与竞争,一定要依靠环境和伙伴的合作——沟通,倾听,同行彼此理解,支持,减少孤立而导致的个人行为。

7、专业成长的高速路——公开课。

8、人字的一撇“宽”,一捺“静”,作为一左一右大步前行的根本。

9、笑声是最好的排毒法。

10、学术问题不是心术问题。

11、人要学会有思想地活着。

12、只有阅读,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才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

13、领导也是有缺点的好人哪。

14、好教师是领导夸出来的。

15、真理往前多走一步往往就是谬误。这种忽略言语精神的认识如果走向极端,将助长工具主义的回头。

16、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在路上,用我的心灵的呼声;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

17、教师的激情就是要点燃学生的情绪,照亮学生的心灵。对教育的激情,应该从现在的外在表象化为内在的精神气质。不因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地位的升降而改变。

18、语文不应讲技巧。

19、只要肯研究,组织学生放学也会是一道风景线。

20、责任心似乎挺强,艺术性却很差,貌似很优秀,其实问题多多,自我感觉良好,反思能力低下;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既有运用课堂语言讲解的声音,也有面对教材书面语言朗读的声音……这都是语文的声音,都反映出语文教师的基本语言素养。

21、带一个班,是一种缘分。

22、语文教师是牧羊人,不是教羊吃草,而是让羊在哪里吃,并且能吃饱。

23、激情与思想,是教师上路的左脚与右脚。

24、跟随文明的脚步,放眼四海,有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我们要关注生活本身,听歌曲,看电影,感受自然,关心各国局势、等等这些成为我们利用的教育资源,努力做一个“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人。这些似乎离我们太遥远了。真正的彼岸也许永远无法抵达,但是凭着对教育、对孩子的良心,我们会渐行渐远。

25、让学生超越教师,就必须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学生才敢和你无拘无束地交流,平等真诚地对话,才会实现超越教师的真正行为,这种感觉需要教师精神的浇灌。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教师的使命就是强化这种愿望,呵护这种愿望。

26、没有真正阅读过那一本本经得起推敲的经典大书的时候,心灵就是粗糙的;没有真正被经典感动过的情怀,内心就会是枯涩的有被厚重的经典著作洗礼过,就无法拥有细腻的心灵。

27、睁开眼就是我学习的对象和内容。

28、课堂不能仅仅停留在激动、感动上,需要沉淀。

29、教师自己有多深,就能引领学生走多远。

30、正确的信念就是稳定的动力。教师的自我专业追求如果内化为信念,就不会被消解,从而形成坚毅、持恒的.信念。追求就在自身的土壤中,一旦拥有它,生命的种子就会迸发出无限潜能,生根、发芽、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31、唯其如此,羽翼才会丰满,视野才渐渐开阔,目光才远大,胸怀才宽广,才能应对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的要求与变革。但“至千里”是从“积跬步”出发的,所以首先要选好“垫底”的书籍。垫什么样的底,决定了建什么样的楼。在浩如烟海的书籍当中,最省俭的垫底方式是选读名著。

32、只有涌动起来的课堂,才是生命的课堂。

33、当我们踏着白纸黑字的阶梯,把教的、读的、感悟到的记下来时,我们就发现,读人家书的结果,就是那些方块字达成了我们专业素养的提升,化成了教学的结晶和印记。一名语文教师读书,教书乃至写书的专业发展的记录,实际上就是这位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足迹。

34、锦上添花,更需要织锦人。

35、其实人到哪一所大学读书都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图书馆。学问的实质,像天国一样,是在你;而它必须出自你的内心。我们的心是一只猴子;你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把那只猴子带到森林里去,你不必告诉它在哪里可以找到果子,你甚至不必领导它走向那些好果子。

36、花时间阅读却无法领略阅读的快乐。我们的孩子可以为了考试的高分猛K教科书,却不愿花一些时间去阅读文学,以及人文社会科丛书,阅读是一种卓尔不群的好习惯,既是好习惯便可养成,便当坚持。作为老师,设身处地去感受理论的指导的指导意义,并用想象去填补,用实践去充实,品味作者的用心,思考作品的意义,发展作品提供的精神空间。

37、让孩子进入状态,才是境界。

38、成功从哪里来,从你自己热爱的事物中一点点练就,也因此,热爱不应是兴趣爱好,而应是持之以恒的动力,这就化作了激情。

39、没有任何人的成功可以完全借鉴。但是在悲欢离合情愁中,在物转星移的历史的天空里,我们可以窥见自己的未来。

40、“议”一课易,长“思”难,长“写”难上加难。当我们阅读自己心灵的文字花瓣,清点自己记录的精神财富的时候,我们文字里透出的理性是否变得更加敏锐的灵动了。

41、微笑是化解乌云的阳光。

42、底蕴决定底气。

43、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人云亦云的尽量不云,老生常谈的尽量不谈,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风跑。对自己的教学,不要考虑完美,要考虑最有特色。

44、活着就是幸运的。

45、新东方英语创始人俞洪说,人的成功,第一是学术功底,第二就是对生命的激情,第三有洞察力和判断力,第四有幽默感和演讲能力。这四点都要靠每一天积攒来完成。我们的人生才会循序渐进,朝暾渐朗。人是宇宙精华,万物灵长。我们之所以接受教育,既是为了提高能力,更是为了陶冶情操,让心灵柔软、善良,继而走向高贵。

46、先做人,再做事,最后再做学问。

47、大多老师没有深度,表演的东西太多,积淀的东西太少。

48、生活必须要有几个好朋友。

49、荣誉不是永远的资本。

50、呼吁当下的教师、孩子,要在阅读中经营生活,与书成为朋友。要从功利阅读转向兴趣阅读,从强迫阅读转向意志阅读,从职业化阅读转向专业化阅读。

51、好的心态成功自己,坏的心态毁灭自己。

52、吃亏就是福,经历就是财富。

53、教师要学会爱,爱在细节,因为教育就是一堆细节。对待生活在当今社会环境的学生,教师缺少的不是强力和果断,缺少的是教养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细心。

54、给我一个班就足够了。

55、教师不受重视,一般而言。就意味着国家对孩子的教育不是真正的重视,更意味着我们不太担心我们的未来。人人都拿孩子当个宝,那么为什么不关注引领这些孩子成长的教师呢?

56、教师成长固然有赖于好的环境,但更重要的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我以为社会是课堂,实践是砺石,他人是吾师,自身是关键。只要务实肯干、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就会在现实生存的土壤中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并以自己的成长影响周围。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来给教师良好的成长环境?是教师自己。

57、生命的可贵,贵在自我实现,生命的欠缺,缺在不能明晰。

1、归根到底,古往今来一切女人都还是想做"坏男人的最后一个女人"。

2、有很多男人口才比我好,我喜欢跟他们私下争论。小时候我经常看到父母为了学术问题而争吵,吵着吵着就过渡到了家庭琐事,其实,有争吵比没话说强多了。

3、我想跟《秋日传奇》里面Brad Pitt的角色晚餐,他的生活方式,对于真实世界是一个fantasy,他生长在旷野里,跟着自己的欲望生活,最后死在熊口下,我想知道他死的的时候在想什么。

4、许多成功男性的太太现在都不是原装的。他们的`第一任妻子往往是洋娃娃类型,漂亮,没什么想法。但随着阅历增长,这些男人也会希望伴侣在精神上与自己平起平坐,建立一种亲密的伙伴关系。这种趋势很明显,我觉得是进步。

5、中国男人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对女人的要求其实还停留在"忠贞"。

6、认识一些西方男人,他们会在相处很久后仍然在每天早晨对自己的女友说"你真的很美,你是世界最美的"--多么讨人喜欢啊。东方男人就很少这样做。

7、我建议每个人都尽可能多恋爱。多谈恋爱才会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等到走入婚姻的时候,才有可能更稳定,更明确地认识到彼此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8、就我的观察而言,美国男人非常重视家庭,如果婚后遭遇了另一段感情,他们会先提出离婚,这是对伴侣和感情的尊重。而在中国,男人们会选择包*奶,或者三奶四奶。

9、男女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生理差异,这无法解除,也根本无须回避。

10、男人最迷人的动作,就是摸摸你的头。

11、对一切打着国家主义或者民族主义来俘获人心的人我都有防备心。

12、嗯,可能我们是"人先于女人"。

13、婚姻是社会契约的一种,婚姻不一定需要是理智成熟的决定。为爱疯狂,昏头昏脑地结了个婚也没有什么不好。

14、一个不偷不抢的二奶有什么错呢?谈很多次恋爱的女人又有什么可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