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调造就了江南。也许弥漫在江南瓦片之中,草荇之间的不仅仅有湿漉漉的气息,更有腻人的小调。以下是描写江南美景的句子(精选50句),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1、一进镇,便闻到了一股江南风味。跨过卧龙桥,信步在北栅街,河埠头,三两妇女拿着木槌捶打着衣服。岸上,煤炉冒出的缕缕白烟缭绕上升。远处,蜿蜒的青山隐约可见,一斜夕阳从山头洒下来,颇有“幽巷深处有人家”的意境。
2、如果说江南周庄的夜色是一位温婉的女子,那么在遂宁涪江边的夜色就是一位充满了阳刚之气的小伙。如果说江南的夜色为我们演绎的是一首首琵琶曲,那么涪江的夜色就是一曲曲激烈的锣鼓!
3、西塘的特产也是闻名中外呀!比如说,豆腐花、臭豆腐、八珍糕、芡实糕等等。呵,特别是那个臭豆腐和芡实糕,一块一块金黄色的臭豆腐涂上一层辣椒酱,咬上一口,油酥酥的,臭里带香,味道好极了!游人们边走边吃,整个古镇尽是那诱人的香味。再说芡实糕,糕肉饱满松软,清爽可口,真让人馋涎欲滴呀。
4、石板是清的,各式各样的石板被自然的拼放在了一起。高高低低的石板把路又一次引向了一个新的拐角。石板颜色也很多,青色的,纯洁无暇,青中带黑的,还有青,带一些清新的翠绿。细细观察,我仿佛听到轻轻的敲击,仿佛看到了年轮的岁月。
5、静谧的风拂遍整个江南,枯藤老树昏鸦的悲凉,小桥流水人家的悠远,荷叶田田的欢乐,就在这无数的瞬间,江南又幻化出另一个净洁的世界,他概括了江南的轮廓。江南,这个多愁善感的天堂孕育出了淳朴、善良的人类,无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还是吟诗作对、琴棋书画的兴趣爱好;无论是精致美观,令人津津乐道的美食文化,还是巧夺天工的园林艺术,独特的水乡文化底蕴正向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浓厚的文化气息传遍世界。
6、你瞧,菜园边上,刚绿的竹,一片片、一丛丛,湿漉漉,绿泱泱;河岸旁,杨柳绽开绿芽,鹅黄嫩绿,煞是可爱;桃花园里,含苞的桃蕾在烟雨中如霞如霓,惹人生联想:它们点缀春天,孕育生机,显示出了蓬勃的生命活力。不是么?春雨是大自然的助产士,让江南分娩出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7、江南的春雨总是那么的惹人,那么的悄悄然。偷偷地在没有人感知的夜里默默地落下。不知不觉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快两年了,但却还是不了解她的脾气,但是有一点我是很肯定的,那就是迷人的姿态,还有那颗最最真诚的心。春雨绵绵,爱在江南。
8、这个江南小镇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古色古香,在飘雨的黄昏,小镇就像是一位撑着油纸伞在雨中漫步的美丽姑娘。
9、也许,不曾想过在烟雨迷蒙的日子里走向江南,去采撷渴望已久的稻色与花香,也不知道脚步怎样踏上脑海中多次出现过的石板桥,怎样看着乌蓬渐渐消失在河的尽头。江南梦的追念只在这如雨的季节里描绘那份憧憬。梅子红透杏花满枝,曾想携手一起走过飞落的浅红,追逐那深沉的浪漫,却不想遇到了纷乱的世间凄凉。
10、雨就要停了,可是仍然可以听到水珠在树叶上跳舞雨打芭蕉的声音,青石板上不时溅起几朵美妙的水花,轻灵,清灵,而又不失快乐。湖面上的雾气慢慢退去,山色空演雨亦奇,视线中的一切都刚洗了一个澡,显得越发清亮,越发神奇,越发妩媚而多情。湖上的那座卧坡桥在淡淡的雾气的氤氲下,颇有些婀娜,让人对刚才的雨中美景回味无穷。
11、江南的三月,细雨绵绵。午后不知什么时候又飘起毛毛细雨,喜欢在这样的细雨中漫步,让肌肤感受柔雨的清新和细腻。细雨的丝丝清新和丝丝缠绵让我感觉到自然,纯真和透明。喜欢在这样细雨的日子独倚窗前静赏风卷雨绵。潇潇洒洒如一幅雅致飘逸的画卷。朦胧依旧,思绪飘飞。
12、漫步南浔老街,脚边不远便河水。既是水乡,便一定有风了。丝丝细风掠过水面,便让河水泛起鱼尾纹,甚是有趣。
13、踏上青石板,听着深沉的钟声,在烟雨的季节里走过那长长的街巷。不曾想过有红纸伞的飘过,只愿看那青苔遍满的墙根与光滑闪亮的石阶泛青的面庞。望一望天空,铅色的的大幕摇摇欲坠,风乍起吹落了雨滴,在一阵嘀嗒的节拍中古城该是怎样的宁静。凸起的屋檐,垂下的瓦当,让雨滴汇成一股清流从面前飘落。隔雨看雨,不知是雨的清洌刺激了久封的神经,还是那石墙天然的明丽,一切都变得纯净,这一切便有如远古的意蕴缠绵的让人不忍心望断。
14、旧市古街,被誉为“福建第一街”。古街全长600余米,宽6-8米,街中心全以青石板铺筑,从北到南,随形就势形成“九曲十三弯”,宛如一条腾空欲飞的青龙。古街两旁分布着近百条纵横交错呈网状的卵石巷道,或长或短,或宽或窄,高墙窄巷,古朴幽远。
15、青石板的小路,依依的杨柳、清清的河水、精致的小屋构成了周庄最具浪漫色彩的意境!在小路两旁有许多摆摊的小商贩,把这个小镇勾勒得如此的和谐与热闹。
16、踏着蔓蔓的青石小路,回忆着幼时的江南,也如同这般地清雅,两边的河道停泊着密密的扁舟,几个船夫稀稀疏疏地摇着船,等待着游客,他们身上散发着朴质的纯真,有着江南最古老的品质。
17、杏花落尽,只留下淡黄的记忆,浸润着江南的温柔。当一切都还在迷惘中,春雨似翩跹的舞者携来如丝的缠绵。望断江南,好似萌生的梦境,万里青色朦胧在如丝的缠绵中,恰似乌托邦的青纯,又似桃源的平静。风吹不尽,只有淡淡的迷乱摇曳起荷塘的绿盖触动着远处飘渺的村落,迎来不曾有过的仙境般的梦幻。嘀嗒的春雨落尽天云的酝酿敲击着苍茫的大地,似捶打着泛起的薄沙般轻柔。江南带来杏花雨的惆怅,带来春雨的哀伤。
18、处于岛屿的近港,遥望晴日咫尺的彼岸,此刻已被烟雨蒙上了一层水帘,让人仿佛置身于太平洋的小岛之中,四处是一望无际的银白。
19、它是饱含南武夷乡土气息的山歌,从遥远传唱至今;它是一颗古朴的明珠,从遥远璀璨到今天;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博物馆,抖落的是尘埃,留下的是珍贵。它就是奇迹般地保留着300余栋明清古民居的和平古镇。
20、雨渐渐小了些,雨点的步子也慢了,懒散散的样子。可是,仍然在天空中飘着,落着,也许是凌乱的,也许是有序的。凭栏望去,水天一色,物我合一。湖面不时会跳出几条鱼儿,他们早就与春雨有个约会,已经溶为一体了。雨不再是雨,鱼不再是鱼,他们都是大自然的精灵,雨儿滋润着万物,鱼儿则是雨儿村庄的主人。
21、褪去脚上的鞋,赤脚踏在平静的石板路上,感受这古镇犹如唐江南女子般的温柔,那又是另一件令人惬意的事,是与看声音跳华尔兹截然不同的感觉。那是什么呢?应该是温柔和安静吧,这里静谧得仿若不存在,然而她的美,却又让人不容忽视。
22、有了春雨,山水相毗,天地相吻。在大自然的造化中,春雨不再形单影只,她给世间万物带来了新鲜的气息。这气息就是人们眷恋的而久违了的春风。春风领着春雨,春雨乘着春风,结伴而来,绿了山峦,漾了湖水,唤醒了大地,滋润了草木。而这一切都在不经意间,此时无声胜有声,好一个氤氲而静美的春雨。
23、初春的细雨,总是带着一份朦胧的妖娆,烟雾缭绕,似梦似幻,似真似假,似月似花,空气中时而夹杂几股幽香,悠然沁鼻,让人心旷神怡,随风轻落几抹翩红,嫋嫋娜娜,美的飘然。
24、路的尽头,是很久很久没人管的戏台,木头边是一片杂草丛生,里面空荡得很,而且昏暗,点起蜡烛,火苗在从墙上的洞穿进来的风里摇曳、摇曳……这个戏台曾经的辉煌,化做木头上的一屡灰尘,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25、芙蓉如面柳如眉,她生于江南小镇的一处平凡人家。她有个憨实的爹,慈爱的娘。她常穿着娘亲手缝制的粗布青衫,撑一叶小舟,至荷塘未央。用她白皙的手摘下一朵朵娇艳的莲花。她名:木芙蓉,可人们都叫她:采莲女。
26、古老的小镇,连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也是如此古色古香,火红色的高跟鞋与青褐色的石板相互碰撞,发出的“咚咚”声,听起来却如钢琴奏出精灵般的音符,它们笑着,跑着,美得好似城墙上舞蹈的阳光,跳着华丽的华尔兹。
27、走进和平镇,你还为其至今保留的传统文化、古朴民俗以及丰盛特产所叹服。“和平书院”的一脉书香仍氤氲在乡民的衣袖间,民间尊师重教乐学之风浸润着莘莘学子。这里读书求学氛围浓郁,文风炽盛,人杰地灵。从唐代到科举废除时,和平出了137名进士,被誉为“进士之乡”。这里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戏剧舞蹈遗存相当丰富,仅舞蹈种类就达70余种,主要有花鼓灯、七巧灯、踩高跷、刀花舞等,而尤为珍贵的是和平保留下始于奴隶社会的傩舞,可谓是古文化的活化石。而农家水酒、和平鲤鱼、和平豆腐、和平米粉等,则让游人体味千年古镇的闲适与温情。
28、瓦房是清的,土灰色的墙。一片有一片整齐有序的瓦片在木头架子井井有序的排列着,既不单调又不乏味。一种简单明了的感觉涌上心头。这种美:是一种特色美,木梁横七竖八地摆列着,接头处的一个个惟妙惟俏的龙头,寓意一个人像龙一样飞翔。木架上,刻上了精美的图案,令人赏心悦目。什么龙飞凤舞、山清水秀……听著名字都使人舒心。
29、这春雨不紧不慢,疏密相间,是否轻柔似母亲之手,缠绵似微风飘逸,轻抚浸润着山山水水?天色微明,雨露如轻歌曼舞的姑娘在花草叶面跳舞,阳光出来一照,露珠变为蒸汽,若仙女一般轻烟缭绕升向天空。山也清秀,水也丰盈,人更显得精神。
30、眼前的这片红色在我面前仿佛荡漾起了一圈圈红色的涟漪,这就是江南人的文化吧!一个安静的城市至少会因为还存在着这些红色的生命不会埋没、消失,是文化构造了江南,是艺术深化了江南,是感情完美了江南。外婆说,剪纸是需要耐心、细心与恒心的,江南的娴静、高雅是江南人细腻的感情铸造的,是无数年来点点滴滴的文化堆积成的结晶。她拥有着自己的感情、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梦想穿梭在世界的天空。
31、傍晚,晚霞映红了天空,披着霞彩,步入了古街。霞光一点点地消失在天际,古街上店外的灯笼一盏盏的照亮了夜晚,在黑夜来临前,傍晚的古街在蓝色的天色中,显出可迷幻的美。店的后面是一条条的河,灯光从一家家店的木窗木门中渗透出来,照亮了夜河,折射出的柔和,夹杂着古典的风味,诉说着几千年来不变的江南。
32、杏花,太脆弱,春雨少了几分绝世之美,可江南不但美于外表,而且美于内涵,杏花摇曳中,是座静谧在春雨中的文化历史古城。就像这样一位女子:娇艳的皮肤,曼妙的舞姿,动人的歌喉,婀娜的身材,抚着恬静赋有雅致的琴,弈着似人生如歌梦的棋,写着秀美不失霸气的书,描着巧夺天工,栩栩如生,独具匠心的画,好一个江南美女!江南便是这样,柔美而强劲,羞涩又放纵,美得如痴如醉。
33、天下着蒙蒙细雨,让整个江南蒙上了水汽,也为江南增添了迷蒙与神秘。夹杂着雨滴,我踏进了苏州的园林,这些融汇了古典艺术的建筑,是江南与世无争,清新淡雅的最好代表,它没有故宫的霸气,它是在外漂泊久了的人,最温暖的家,淡雅而又玲珑,凭栏木雕,镂空花窗,亭台楼阁,园林的美,是江南最好的诠释。
34、细细望去,荷花洁白如玉,荷叶绿得鲜亮,熠熠生辉。一阵微风吹来,河面荡起阵阵闪亮的波浪,雨珠儿像无数快乐的小音符,唱着欢乐的歌儿,手拉着手,欣赏着美丽的雨景。
35、此刻,我已坐在江那头的亭阁里了。忽然又觉,江南是乌漆格子里半躲半藏的姑娘。冉冉檀香透过窗,眼前的江南,宛如一幅浓墨浅彩的水墨画。圆石桌上,一杯热茶冒着热气,与烟雨混在一起,看不分明了。是那“姑娘”饮过的吗?思君君不知,一帘幽怨寒。滴滴红粉泪,溅落在水墨画卷上,是江南的温柔。云鬓花颜,泪光潋滟,此恨绵绵,都在江南。
36、水!一条小溪静静的流着,在阳光下,似一条银链。我连忙玩起了水,光滑的青石板,小小的黑鱼儿……水很清,河床上的大卵石清晰可见。大的,小的,许多孩子都在水中嬉戏打闹。水花四溅,在空中成了一条珍珠项链,清新剔透。溅起水珠落下,泛起小小的涟漪,晶莹而多彩。
37、在万籁俱寂的夜晚,“沙沙沙”的春雨唤醒了大地:小草儿贪婪地吮吸着雨露,茁壮成长;花儿迎风摇晃,含苞欲放;长满毛毛狗似的新叶的柳树,借着皎洁如水的月光,迎着酥油般的细雨,长袖当歌,婆婴起舞,宛如亭亭玉立的窈窕淑女在轻舞团扇……此情此景,不正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真实写照吗
38、迷蒙的雨汽遮住了我们的视线,只听见“滴滴答答”或者“沙沙沙”的声音,闻到一缕缕清新湿润的香味。湖岸边,如烟的柳丝,在清风细雨中微微地扭动着柔软的腰肢,任凭雨水的沐浴,任凭水珠流从她的身上滑下来,任凭春雨把世间最美好的琼浆涌遍她的全身。此时,没有晓月,没有残风,有生命复苏的蠕动和世间万物的复苏,还有幼小的生命在春雨的摇篮里露出的幸福笑容。是的,我们都在享受着无以比拟的自然气息——春雨的味道。
39、在烟雨朦胧中美丽的往事如丁香花絮飘飞,如约而来的是你的容颜和悄然呢喃。往事像一卷卷陈旧的黑白胶片,在我面前慢慢舒展开来。依旧是细雨绵绵的季节,我和你从生命的两端,在某个中点,悄然而遇,而后又交叉而过。花开花谢,往事如烟。心灵深处却还是馨香一片,心情依旧因你芬芳。
40、那扇门的朱红色漆已然面目全非,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以分辨得出那种鲜艳的红,可门上却还粘贴着早已泛白的“双喜”,风轻轻的挑弄着那扇破门,于是门便发出“吱呀吱呀”的笑声,黑黑的屋内,坐着一位年迈的老妇,手中拿捏着针线,缝合着怀中的衣衫。也许多年以前就是这般景象了,只因这样,怀中衣衫上细细的褶皱才会慢慢爬上她光洁的额头,于是,她从一位妙龄女子变成一为满头银丝的老妇。
41、江南的房子总是双层的小楼,我在一座石桥下船,慢慢踱上桥时,江南的景色也慢慢展露在我眼前,登上桥顶,便能看到江南的河道,两岸坐落着许些房子,望过去是青白的交相辉映,好像一直延伸到天边,高大的柳树遮住阳光,倒映在水中的影子,朦朦胧胧的好似梦中。
42、漫步在青砖石上,渴切想记住江南的每一个细节,一草一木,似乎都带有那份淡定的气质,路延伸到某个不知名的地方,路上的每个岔口,都通往一个不一样的江南。
43、斑驳的墙面,留下一年又一年的印记,一排排房屋整齐排列,檐角向上轻轻翘起,似乎是一个绝美的笑容。褪色后的红砖青瓦也倍显沧桑。古镇的神秘是让人捉摸不透的,但是它似乎忍不住了它埋藏了那么久的事,它埋藏了那么多的事,终于再也无法隐遁了,它想要倾诉,它想给这一片天,一片地娓娓诉说那些古老而神秘的往事……
44、阴霾聚集在古镇的天空,细雨从檐上翘角聚多而滴,它们跌落下来,打在地面的小坑洼里,溅起一小点水花,碎了、散了、又聚了。于是不多时,檐上的天和檐下的地都被笼罩了起来,一片迷茫的白,似乎笼络了整个世界。此时,家家户户紧掩窗门,像极了因为害怕受到外界伤害而将自己紧紧上锁的心。然而,却又一扇破旧的门,似开非开,似闭非闭。
45、江南是这样的温柔,哪怕耀眼的阳光,在她这里,也是那么的柔和,她就像温柔的女子,高雅,清新。
46、坐在乌篷船里,我们或是相互讲讲笑话,或是听听乌篷船那亲切的摇橹声,你听,多有节奏呀“啪哒,啪哒……”或是吃着各自手里香喷喷的扯白糖,好不乐哉。
47、到了西塘,晚饭后可千万别错过去乘一乘乌篷船。船上亮起了红灯笼,与岸边屋檐下的灯笼交相辉映,坐在乌篷船的船头,品着清茶,迎着凉风,一股沁人心脾的感觉油然而生。月光、灯光倒映水面,似点点火星点燃了微波粼粼的河面,河水因此增了暖色,真是“往来人度水中天,上下影摇波底月”。
48、细雨霏霏,朦胧中仿佛看到淡紫色的丁香花在雨中轻轻摇曳,细雨在丁香丛中淅淅吟咏,如烟似雾,凄婉净美。雨雾在紫色的丁香花上聚凝莹露,清亮如玉。缄结不开的丁香雨愁,缄结不开的如水情怀。晶莹的眼泪悄然滑落,思绪如丁香花雨一样纷纷扬扬飘向远方。些许怅然,一廉幽梦随着绵绵雨丝泻进心里,泛起一串串涟漪。
49、来到安昌古镇,放眼望去,仿佛又回到了从前。你瞧,那用石板铺的路,用石板铺的桥,用石板砌成的柱子。假如再让游人穿上古时的服装,简直是分不出是现代还是过去。
50、人们更是亲,清水洗浴后,身心倍感轻松,卖米糕的阿婆,热情好客请我们去吃米糕。刷油、放料。香喷喷的特别好吃!我们来到木竹店,老人给我们玩竹子木,还带我们参观珍品。真是大开眼见。晚饭,老人给我们做了两面黄、小黄瓜……两个陌生的家庭,在这个亲的古镇,变得异常熟悉。
王是大姓,因此王村的地名在中国重名率极高;芙蓉原产中国,乃美丽高洁之花,以芙蓉为村镇名的也是不可胜数。然而一个地方又叫王村又叫芙蓉镇,还叫王村芙蓉镇的,则是独一无二了。
在王村芙蓉镇景区入口处,第一眼看到的是牌楼匾额上写着芙蓉镇,转身又见到左侧石碑上写着王邨(村),这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直至看罢景点简介,才弄明白这奇特现象的来龙去脉。
王村芙蓉镇本名王村,但并不是一个小村庄,而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镇,与凤凰、茶峒、洪江并称为湘西四大古镇。王村源于土司王宫在此而得名,这大名已叫了上千年,却因上世纪八十年代一部电影的蹿红给搞乱了。
1986年,由谢晋执导,刘晓庆、姜文主演的电影《芙蓉镇》上映。这部反映建国以来多次政治运动中小人物悲欢离合故事的影片,票房爆棚,好评如潮,堪称经典之作,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王村作为《芙蓉镇》外景拍摄地,随着电影的上映而声名鹊起,引来游人接踵而至。人们遂称王村为芙蓉镇,但芙蓉镇又容易与别处的同名村镇混淆,于是又加上王村成为“王村芙蓉镇”。这个镇名好歹也算为王村留住了历史的根脉。
不妨回溯一段王村的历史:王村隶属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距县城15公里,坐落于酉水北岸,古称酉阳,五代十国时称溪州。因可凭借酉水之便,上通川渝,下达洞庭,素有“楚蜀通津”之称。910年,溪州刺史彭士愁(彦晞)征服了五溪诸蛮,建立了土司王朝,定都王村,在瀑布湾建造了酉阳宫,成为湘西土司制度的缔造者和土司王。当时的王村辖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20余县,成为整个湘西的政治、文化、军事、交通的中心。
939年8月,彭士愁不满汉人统治,为扩张王权,起兵万余人造反,焚掠辰、澧两州,楚王马希范率军迎战。这场“溪州之战”历时半年,战后双方饮血盟誓议和,规定各自统治疆域,互不进犯,并镌盟约于铜柱,立在边陲,开创了少数民族自治的先例。彭氏由此确立了土司统治地位,并可世袭封建割据政权。
1135年,土司王彭福石迁都永顺老司城。至雍正年间,清廷推行“改土归流”,彭氏土家王朝在湘西世袭27代800多年的统治才告以结束。土家王朝的千年都城王村,也因此曲终人散,繁华不再,逐渐被外界所遗忘。
王村能进入著名导演谢晋的法眼,自然得益于其独特的魅力。它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一面靠山,三面环水,壮美的瀑布穿镇而过;它有神秘丰厚的土司文化遗产,还有淳朴浓郁的土家民风民俗和历尽沧桑的五里石板长街……一路上,观览土王祠、土王桥、土司别院、酉阳宫等有关土司历史文化的遗存,这对于土司制度懵然无知的我,无疑是一次知识恶补。想起那句“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似乎觉得颇有道理。
横跨溪涧的土王桥,属宫殿式廊桥,红柱青瓦,三重翘顶,檐角高挑,精美大气。桥头悬有一副
伫立土王桥上,眼前的溪河蜿蜒曲折,流水悠悠,两岸临水依依的吊脚楼相连成群,错落有致,木窗青瓦,飞檐翘角,古色古香,别具韵味,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浓郁的土家风情。
漫步街巷,来到瀑布湾的酉阳宫,这座纯木结构的宫宇,修建于明代,距今有400多年历史,造型优美,雕饰精致,是历代土司王避暑休闲的行宫,后来曾被土匪盘踞200多年,成为匪首商议要事的会所。风韵犹存的行宫,虽然规模不大,但依崖傍水、相伴着飞流直下的瀑布,也不乏王者之气。
顺着狭窄弯曲的石阶廊道下山,未到山崖底下,便听到震耳欲聋的瀑布声。在堪称观瀑最佳之处的行宫吊角楼,仰望悬崖高耸、瀑布倾泻;水烟滚滚,铺天盖地,心中好生奇怪,这瀑布之水究竟来自何处?仔细观察,原来这水来自山崖上的那条溪河,当河水遇上两段断崖就跌落为两级瀑布。断崖宽约40米,落差60米,瀑布贴着的峭壁,顺势而下,先直泻下方的岩滩,然后再次冲入山脚的酉水河,真的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势,雄浑大气,蔚为壮观。最令人神奇的是,瀑布上方崖顶还密布着层层叠叠的吊脚楼,看似如危楼欲坠,高高地悬挂在瀑布之上,那瀑布宛如从房子底下喷涌而出,独有特色,别有洞天。王村有条广告语: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此言不虚,诚然如斯。
在垂着瀑布的峭壁下方,镌刻有“芙蓉镇”和“宋祖英歌台”的红色字体,芙蓉镇三字系谢晋导演书写,与芙蓉镇牌楼匾额及酉水河边的石碑均为同一墨迹;宋祖英歌台也是言之有据,她唱红全国的MTV《古丈茶歌》,就是在这里演唱拍摄的。
山崖下的`峭壁边有一条凹进的小径,据说是瀑布受永不休止的冲蚀、岩层被淘空所形成的,这真可谓水滴石穿之功啊!我们沿着崖壁的曲径从瀑布里侧而走,狭窄处只容一人通过,贴着潮湿的岩壁,缓行慢走,飞瀑在身边倾泻,如隔纱帘,瀑声雷鸣,水烟弥漫。我不时被水滴湿身、雨丝洗面,凉意袭人,情趣横生。这样的瀑布玩法,大伙都还是破题儿第一遭,纷纷停下脚步拍照录像,不亦乐乎。
绕过一段弯曲的山道,便是王村码头,酉水河河道宽广,河水充沛,但来往船只很少,当今陆路交通发达,以致水运业低迷不振。码头平坦如坻,建有一座城楼,据说是按汉朝时酉阳雄镇的城门楼仿造的,墙体采用块石砌成,气势恢宏。门楼的芙蓉镇匾额仍是采用谢晋的墨迹,拱形门洞上嵌有王邨的额枋,两侧镌刻对联一副:“湘鄂古道马帮挥鞭越涧翻山横穿武陵连三郡,楚蜀通津舟楫竞发绕礁劈浪盘踞酉水第一关。”真实地阐述了王村昔日在湘西的重要地位。
从码头拾级而上便是王村的五里长街(2.5公里),坑洼不平的清一色石板路面,曲长幽深,清灵古韵,见证了岁月的沧桑。这也是当年《芙蓉镇》中胡玉音(刘晓庆饰)和秦书田(姜文饰)一起扫过的大街。
街巷两旁全是顺坡而建的木结构房子,遇上某段特窄的路面,两边伸展的房檐几乎相接,只给路人留下一线天空。临街的房子全都辟为店铺,出售山货、鱼干和旅游纪念品等。颇为有趣的是,沿街开了好多家“刘晓庆米豆腐店”,都挂出《芙蓉镇》的剧照,都自称为正宗店,刘晓庆若是再回王村,不知她能否辨别哪家才算正宗。也许是名人效应,每家豆腐店都有顾客盈门,个个吃得啧啧有声、津津有味,看来大家都喜欢吃刘晓庆的豆腐。唯有我不想吃,也不敢吃。
王村返回,我还在反复计议王村、芙蓉镇的地名,现在当地人自称王村,外地游人称其芙蓉镇,那正版的王村芙蓉镇却鲜有人称呼。我的心里还是认可老地名,这也是对地域历史文化的敬畏和尊重吧!
在湘西有这样一座两千多年秀丽的古镇,沉睡在飞瀑流泉之上!它就是芙蓉镇。
芙蓉镇在秦汉时期是土王的王都,故名叫酉阳,在五代十国的时候被称为溪州,三面环水,这里在古代交通便利,门前酉水河上通川黔,下达洞庭,乃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是永顺县的通商口岸,有“楚蜀通津”,“酉阳雄镇”,还有湘西“小南京”、“四大名镇”的美誉!后更名为王村,再后来,因谢晋导演拍摄《芙蓉镇》而得芙蓉镇这个美名,一位知名人士说:假如早保护,早规划,早改电影名字芙蓉镇,芙蓉镇的发展还要早一些,至少落后其他地方十多年。
今天,假期结束了,下午三点半,我撑着雨伞正要赶往单位,来到车站,车还没来,雨停了,天放晴了,阳光穿过乌云,撒在茶园坡上,照得我们睁不开眼睛,候车室外的我们,心情马上舒畅了许多,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一个熟人司机的爱人小跑过来牵着我的手说:您不是要去王村,现在有个当地的导游要回家,还带了两个游客,您跟她们去,有现成的导游,机会难得哦!”我早就有看芙蓉镇的想法了,“去看看今天的芙蓉镇!”在阿姨几说几推下,我看看时间刚好是下午四点钟,我们驱车前行了。半个小时后,我们来到芙蓉镇,从新桥村一个角落进发,沿着一条宽宽的水泥路,新桥村就在眼前,在村里几拐几走的汪汪狗吠、叽叽嘎嘎鸡鸭鹅群中穿行,便下到一条幽静的小巷里,这里的小巷全是青钢石头铺成的石板路,一个人骑着飞马的铜像就在路下的.大平场上,我们纷纷跑下去,我心里想:肯定是土王!导游说:“这是土王!”铜像很高,土王身姿矫健挺拔,骑着一匹骏马,跃在马背上,左边斜挎着一把宝刀,手勒着缰绳!轮廓清晰的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大家都说:土王好英俊!离开这里,我们沿着这条小巷一直往前走,来到土王府上,崖边的人家,一排青瓦吊脚木楼,屋顶上的四角都在高高翘起!吊脚楼上一架古筝,一位土家少女筝声四起!高山流水的人家!土王府上木楼都漆了厚厚的桐子油,按照当地习俗,这里的土王府,还是当年那个行宫样子,保存的很好!床上用品全是土家织锦!土王府的右边就是悬崖飞瀑!我们小跑在崖边,观看这天下最为美丽的奇观!一条河穿越古镇跳下悬崖,汇聚酉水北端的源头,这里很安静,只有跌落的水发出的巨大声响!崖那边的人家,飞檐吊脚,红灯笼点缀青瓦屋檐间!我们在高崖临瀑布最近的地方合影留念!我们跑下悬崖,来到瀑布后面,瀑布如剥落的珠帘子挂在眼前,我们张开双臂拥抱着绝美的世界,享受着属于自己的瞬间!顿感自己的渺小,大自然鬼斧神匠的伟大!人生演绎的起起落落在这里得到诠释!恩宠荣辱统统忘掉!跌落的水坠落万丈悬崖,激越出那种强劲有力的声响!惊心动魄!是悲壮,是升华!我们不知是在崖上还是水里,我们都沉醉了!我们默默的享受在好似云里、雾里、珠帘子里的梦幻童话,迎面走来几个外国游客,也驻步立在瀑雾中,我们赶紧和他们主动挥挥手,打着招呼:“欢迎您们来芙蓉镇!希望玩得愉快!”他们用中文轻轻和我们打着招呼:“你们好!”谁都怕打破这朦胧写意的境界!打开照相机,架上三角架,开始摄像。我们就这样痴痴的立在雾里,在瀑中,在水晶宫里,看斜阳照在瀑布之上,一半倒阴成银,一半披上阳光成金,银或金做的珠帘子一一排开,金子和银子倾泻而下,撞击在地上又是一地地跳起的碎金子碎银子!我们的衣服都打湿了,我们小心的踩在千年湿漉漉的石板上,久久舍不得离开!导游说:“抓紧时间,我们要去码头,要去看溪洲铜柱!”我们再回头,看见一条银河一条金河,挂在高高的崖上,继续奏响人生乐章!崖上飞瀑两边的土家吊脚木楼翘起四角的屋脊,在夕阳下开始斜披一道金光!天上人间!我们穿过文化长廊,来到码头,有几艘小渡船,在泛着绿光的酉水河里慢慢的漂游着,有几艘游船已经到达河的对岸古丈的河西镇。我们坐在码头上畅想着昔日繁华的渡口,妙!一河之隔,就是两个县!
我们开始踏在贯穿全镇长达五里的青石板路上,踩在光亮光亮,穿越历史长空的古石板路上,路两边顺着山势错落有致而建的吊脚木楼瓦房,家家皆是商家,有开宾馆农家乐,有卖着河边打捞的鱼虾,有卖古丈毛尖,湘西糯米酒,精妙绝伦的土家织锦和篾织,大到可以背、可以挑的小背篓、大箩筐,小到拳头大的小背篓、小箩筐、饭篓子、簸箕、撮箕,粗筛、细筛、我最喜欢的就是水果盘,篾匠们正在细心的编织着每一根篾条!老篾匠阿叔看出我的心事发话了:“念您是本地人,看您硬是喜欢,这个水果盘子我便宜卖给你100元,做它我要三个工日!”我不好意思的说:“下次来,我再买哦!”心想:这细活难做,三个工日至少也要给他150元。买了也舍不得装水果!我们走出去,导游笑着说:“那些东西没用!只能当工艺品摆设!”拐几道街就到一处宅院,这里是溪洲铜柱,一柱擎天,它见证着土家的政治历史!里面的工作人员等候多时,准备下班了!我们走出来继续在石板街道上观看土家特色小卖,吃的、穿的、用的,在这里应有尽有!小巷子里的人家都吃晚饭了!天空晚霞染红了整个芙蓉镇,不多时,西边山头的夕阳淡淡的沉了下去,我们在“刘晓庆正宗米豆腐店”吃着米豆腐,纯糌米做的米豆腐,一点儿也不粘连!香里透着酸辣,好味道!刘晓庆米豆腐店里的一碗香香的米豆腐,解开了芙蓉镇神秘的面纱!我们吃完米豆腐,车已来这里接我们,我们依依不舍的作别了飞瀑上的芙蓉镇!车来到酉水河的对面——河西,对面的芙蓉镇在黑幕中,飞瀑高崖上,土家吊脚木楼点起了星星点点的红灯笼,呵!一个灯光闪闪的古镇!静静的倒映在闪着波光的酉水河里,任我们世人静静的品读着它历史瀑飞的歌声!
呵!那悬挂在飞瀑流泉上的千年古镇——芙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