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防汛标语1
1、抗旱防汛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2、以抗旱防汛信息化,带动抗旱防汛现代化。
3、科学抗灾技术抗旱,种植业绝收养殖业来挑。
4、众志成城抗旱灾,真抓实干谋发展。
5、发展生态节水养殖,既无污染效益又高。
6、提高全民防灾意识是做好抗旱防汛工作的前提。
7、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抗旱防汛的义务。
8、天再旱、地再干,特种养殖来翻番。
9、坚持科学规划,加快抗旱防汛工程设施建设。
10、加强抗旱防汛能力建设,提高防汛抗旱服务水平。
11、公民、法人有保护抗旱防汛设施的义务。
12、干不怕,旱不怕,水产畜牧充老大。
13、提高抗旱防汛服务社会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14、建设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提高抗旱减灾能力。
15、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综合防控、群防群控,全力做好抗旱防汛工作。
16、公民在抗旱防汛中依法享有知情权、获得救助权和获得救济权。
17、发展生态养殖,省水省料又省工。
18、天灾大旱,林下养殖最灿烂。
19、推进防汛抗旱“两个转变”,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
20、抗旱防汛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
防洪防汛标语2
1、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
2、不怕苦,不怕累,携手同心,共度难关。
3、大灾面前有大爱,大水无情人间有情。
4、发展水利要靠法制。
5、防洪规划是江河湖泊治理的基本依据。
6、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及分级分部门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7、防汛防台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8、防汛抗洪,人人有责。
9、防汛抗洪,心系百姓。
10、防汛抗洪是全民的义务。
11、防汛抗台,人人有责。
12、防汛无小事,责任大如天。
13、搞好堤防建设,确保工程质量。
14、公民、法人有保护防汛防台抗旱设施的义务。
15、公民有依法参与防汛防台抗旱与抢险救灾的`义务。
16、公民在防汛防台抗旱中依法享有知情权、获得救助权和获得救济权。
17、共产党员要始终站在抗洪抢险的前列。
18、过去的风浪,不是为了今天的悲伤。
19、洪水无情人有情。
20、加强防汛防台监测预报系统建设,提高洪涝台旱灾监测能力。
21、加强河道管理,确保河道畅通。
22、加强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
23、加强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
24、加强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
25、加强水政监察,强化水利执法。
26、加强行洪区防疫工作,保障灾区人民生命安全。
27、坚持科学规划,加快防汛防台工程设施建设。
28、讲政治、讲奉献、舍局部、顾全局。
29、禁止围湖造田、围垦河流。
30、禁止在河道内违章开采砂石。
防洪防汛标语3
1、以人为本,立足基层,科学预防,努力构建全民防台风体系。
2、提高全民防灾意识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前提。
3、依法防汛防台,积极构建平安义乌。
4、依法防台科学防台全民防台。
5、加强洪水管理,保障防洪安全。
6、公民有依法参与防汛防台抗旱与抢险救灾的义务。
7、依法防汛防台,构建平安椒江。
8、自觉执行防汛防台人员转移指令。
9、防汛减灾,全民参与。
10、防汛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11、干部撸腿、群众下水、领导走在前、万事都不难。
12、狠抓工程建设,夯实防汛保安基础。
13、弘扬抗洪精神,全力搞好防汛工作。
14、积极推进防洪防汛的法制化、社会化进程。
15、加大水文投入和维护,提高预测预警水平。
16、加快在建工程建设,提高防洪减灾能力。
17、加强防汛现代化建设,提高防汛工作效率。
18、加强防汛宣传,提高全民自防意识。
19、加强防汛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安全责任和防范意识。
20、开创新世纪防汛抗洪工作新局面。
21、坚持科学规划,加快防汛工程设施建设。
22、建立基层防汛组织体系,提高基层防汛减灾水平。
23、建立健全防汛组织机构,完善落实防汛责任制。
24、讲政治、讲奉献、舍局部、顾全局。
25、军民团结如一人,誓看天下谁能敌。
1、不怕苦,不怕累,你我同行抗灾害。
2、众志成城抗旱灾,真抓实干建家园。
3、支持灾区恢复生产,投身重建美好家园。
4、不抱怨不埋怨不放弃,抓好灾后生产算本事。
5、生产自救很重要,复耕抢种要抓早。
6、艰苦奋斗,一手抓生产自救,一手抓重建家园。
7、抢修复抢耕种,做好灾后生产自救。
8、因地制宜,不失时机,做好灾后抢种补种工作。
9、同甘共苦,同心协力,奋力救灾,重建家园。
10、洪水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11、防大汛抢大险,挑重担当尖兵。
12、抗洪救灾八方支援,重建家园时不我待。
13、抗洪救灾,匹夫有责,同心合力,度过难关。
14、抗洪救灾你我他,洪水再大也不怕。
15、抢耕种,做好灾后生产自救。
16、严厉打击一切违法犯罪活动,保障灾区人民社会安定。
17、大家齐动手,共同建家园。
18、抗洪救灾立新功,严明纪律树形象。
19、一手抓生产自救,一手抓家园重建,打好抗洪救灾攻坚战。
20、万众一心抗洪救灾,同心协力重建家园。
21、危难时刻伸援手,洪水无情人有情。
22、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23、弘扬光泽精神,支持抗洪救灾,重建美好家园。
24、抗洪救灾,人人有责,携手同心,共度难关。
25、风雨同舟,共筑家园。
26、时刻关心群众利益,处处关心灾区人民。
27、农村生活要环保,灾后防疫不可少。
28、全力投入灾后重建,竭诚维护稳定和谐。
29、做好灾后重建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30、生产自救搞上去,灾害损失减下来。
31、履行新使命,抗洪当先锋。
32、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手抓生产自救,一手抓重建家园。
33、只要有信心,困难必战胜。
34、万众一心抗大旱,大灾面前不退缩。
35、抓生产抓经济,重建美好绿色家园。
36、携手同心,共度难关。
37、凝聚人心,积极行动,不等不靠,抗灾自救。
38、天灾无情人有情,群策群力防大灾。
39、抓经济,重建美好绿色家园。
40、抢修抢收抢种,不等不靠不赖。
41、伸出你的手,扶助受灾人民朝前走。
42、大家一条心,重建准放心。
43、查看灾情,慰问群众,坚定信心,重建家园。
44、把抗灾自救放在首位,把人民利益摆在心中。
45、不怕困难,连续作战,当好抗洪救灾突击队。
46、加强灾区防疫,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47、积极行动起来,向受灾人民伸出援助之手。
48、众志成城,共战洪魔。
49、抗洪救灾,你我同行,重建家园,携手并进。
50、大力协同,科学应对,坚决打赢抗洪救灾这场硬仗。
六年级语文习题1
《月光曲》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幽( )
恬静( )
照耀( )
陶醉( )
苏醒( )
二、阅读下面的段落,完成练习。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 )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
1.按原文填空。
2.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
①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②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③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3.用“___________”在文中画出实际事物,用“~~”画出联想的内容。
4.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没看见过的景象?
三、你还了解到贝多芬的什么故事?和大家说一说吧。
参考答案
一、幽静 安静 照射 沉醉 醒悟
1.水天相接 微波粼粼 一缕一缕 恬静 波涛汹涌
2.③
3.略
4.(1)月亮升起,海面微波粼粼
(2)月亮升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3)海面波涛汹涌
5.因为盲姑娘是看不见的,但是她懂音乐,能理解、感受贝多芬弹奏的内容,再一次听入神了,也衬托贝多芬创作的.成功。
三、略
六年级语文习题2
《盼》
一、选字组词。
(筒 桶)水___ 竹___ 炮___ 油___
(篷 蓬)帐___ ___勃 莲___ ___布
二、按要求写句子。
1.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改为陈述句)
2.穿上新雨衣去上学,我当然高兴了。(改为反问句)
3.我很激动。(改为夸张句)
三、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1.这篇课文围绕“_____________”这个中心意思,运用具体事例表达出了作者的心情。
2.把下列事例按照课文中叙述的顺序重新排列。
( )看着雨后的景象,想象穿上雨衣的情景。
( )又下雨了,我终于穿上了新雨衣。
( )我开始盼着变天。
( )下雨了,我找借口穿雨衣到外面去,妈妈不允许。
( )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
( )我在晴天穿上雨衣,热得出了一身汗。
四、你有没有像课文中作者一样的经历,写一件事情来表达出自己“盼”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水桶 竹筒 炮筒 油桶 帐篷 蓬勃 莲蓬 篷布
二、1.你向窗外看一眼吧。
2.穿上新雨衣去上学,我怎么会不高兴呢?
3.我的心像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一样。
1.盼
四、略
六年级语文习题3
《在柏林》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地驶出
( )的老妇人
( )的寂静
( )地挺身
( )的老兵
( )的举动
二、按要求写句子。
1、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缩句)
2、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改为双重否定句)
3、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其他国家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
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本国人民带来了难以弥合的战争创伤。
(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这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三、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请找出描写后备役老兵和老妇人外貌的词语?这描写是为了揭示什么?
2、联系上下文,想想老妇人多次重复“一,二,三……”的原因是什么?
3、老兵的话讲完后,为何“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样结尾有何好处?
【参考答案】
一、缓缓 体弱 多病 可怕 费力 年迈 奇特
1、老妇人数着。
2、我不得不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
3、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给其他国家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也给本国人民带来了难以弥合的战争创伤。
1、“头发灰白”“身体瘦弱而多病”揭示了残酷的战争对无辜百姓身体、心灵的巨大伤害。
2、失去了三个儿子。
3、这句环境描写,一方面以“静得可怕”写出了车厢里的人们听了老兵的话语之后,心灵产生的震撼;一方面渲染了人们极其沉重的心情与车厢内悲哀的气氛,也激发读者去思考。
六年级语文习题4
《桥》
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dǎnɡ yuán
( )( )
liú tǎnɡ shā yǎ
( )( )
二、按课文内容补充词语。
( )的野马 ( )地喊
( )的脸 ( )的人们
沙哑地( ) 痛苦地( )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山洪________着,像一群________的野马,从山谷里________,________。
2.老汉________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________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3.村庄惊醒了。人们________,却一脚踩进________。是谁________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________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________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第二课时
一、辨字组词。
咆( ) 党( ) 淌( ) 呻( ) 舔( ) 废( )
泡( ) 堂( ) 倘( ) 伸( ) 添( ) 泼( )
二、缩写下面的句子。
1.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瓢泼似的雨水淌在老汉那清瘦的脸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从这句话中的“蹿、舔”中我们能够感受到___________,这种感受还可以从文中的___________一句中体会出来。
2.文中两次写到老汉“吼道”,请你仔细读读相关的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老汉当时的心理活动。
(1)当老汉看到一名党员没有站在队伍的最后面时,他会想:___________;
(2)当老汉把儿子推上木桥时,他可能会想:___________。
3.读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当桥轰然倒塌时,老汉要喊什么?请你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章,用两个词语形容“老汉”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咆哮 党员 流淌 沙哑
(受惊)的野马 (惊慌)地喊
(清瘦)的脸 (乱哄哄)的人们
沙哑地(喊话) 痛苦地(呻吟)
1.咆哮 受惊 狂奔而来 势不可当
2.清瘦 乱哄哄
3.翻身 下床 水里 惊慌 你拥我挤 洪水
第二课时
一、咆哮 气泡 党员 课堂 流淌 倘若 呻吟 伸手 舔手 增添 废物 泼水
1.死亡逼近。
2.人跑。
3.雨水淌在脸上。
1.洪水的凶猛、肆虐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2.(1)怎么能这样,不配做党员!
(2)快上去吧,谁让你是我的儿子呢!
3.儿子啊,是我对不起你,可我们是党员,党员的责任就是保护老百姓……
4.大公无私、舍己为人
六年级语文习题5
《竹节人》
一、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供:( )
①准备着东西给需要的人应用
②奉献,供养
③被审问时在法庭上述说事实
④祭祀用的东西
2.奶奶在油灯下给前线的战士们纳鞋底。纳:()
①收入,放进
②接受
③补缀,缝补
二、缩句。
1.我和同学一起在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
2.老师在办公桌上全神贯注地玩他从课堂上没收去的竹节人。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还有同学别出心( ),想技高一( ),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一有机会,便得意扬扬招呼大伙儿来观摩。谁知弄巧成( ),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
其实,竹节人的动作压根儿不由扯线人做主,那不过是在竹节间的线一紧一松间的胡乱耸动而已,可看上去,却挺像是那么回事。
黒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
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1.在句子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
2.这些别出心裁的同学想出了什么点子?
3.“挺像是那么一回事”指的是什么?
4.“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是哪里来的声音?
四、你知道的传统玩具有哪些?把你最喜欢的一种介绍给大家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① 2.③
二、1.我和同学转悠。 2.老师玩竹节人。
1.裁 筹 拙
2.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了一套纸盔甲。
3.竹节人做出的各种搏斗动作。
4.观战的同学们喊出的为竹节人助威的叫喊声。
四、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