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有关的诗词名句
1、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3、岱顶凌霄十八盘,中原萧瑟思漫漫。振衣日观三秋曙,依剑天门六月寒。风雨黄河通瀚海,星辰紫极近长安。小臣愿献蓬莱颂,闾阖高悬谒帝难。——徐文通《岱宗》
4、昔年留字识曾来,事满华夷遍九垓。无赖蚊虬知我字。——吕洞宾《再书王母池》
5、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平生有此观。——张养浩《登岳》
6、对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乱峰相倚。——黄庭坚《醉蓬莱》
7、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转关山月。——张琼英《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8、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苏轼《念奴娇·中秋》
9、天门倒泻银河水,日观翻悬碧海流。——王世贞《登岱》
10、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11、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张志纯《泰山喜雨》
12、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树。沧海似镕金,众山如点黛。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李德裕《泰山石》
13、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李白《游泰山》
14、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15、深秋访农事,东驰岱宗途。——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16、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元好问《登岱》
17、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李白《从军行》
18、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片石含清锦,疏松挂绿丝。高僧拂玉柄,童子献双梨。惜去爱佳景,烟萝欲暝时。——李白《题灵岩寺泉池》
19、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20、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2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2、对山河百二,泪痕沾血。——张琼英《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23、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李白《游泰山》其三
24、万里江山知何处。——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25、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26、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李白《游泰山》
27、清代施闰章?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雪中望岱宗》
28、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李白《游泰山》
29、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上竿。——张养浩《登泰山》
30、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李白《游泰山》其六
31、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杨辛《泰山颂》
32、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
3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4、手摩红日登三观,袖佛黄埃看九州。——王奕《和元遗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张真人》
35、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陆机《泰山吟》
36、萦回绿水遶春山,蝶舞莺啼白昼闲。——康渊《赠灵岩西堂坚公禅师》
37、山映斜阳天接水。——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38、况有文章山斗。——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39、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李白《游泰山》其六
40、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贾鲁《登泰山》
41、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李白《游泰山》
42、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李白《游泰山》其一
43、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李白《游泰山》
44、松风振岩谷,石泉溜疱厨。——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45、三峰突兀与天齐,天门未到劳攀跻。——李简《登岳》
46、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谢灵运《泰山吟》
47、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48、阳明无洞壑,深厚去峰峦。——张岱《泰山》
49、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李白《游泰山》
50、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李梦阳《泰山》
51、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52、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李白《游泰山》其五
53、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李白《游泰山》其二
54、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王旭《游竹林寺》
55、峨峨东岳高,秀极冲苍天。——谢道韫《泰山咏》晋代
56、盘石暂憩舒清眺,洞壑风来号万窍。——李简《登岳》
57、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贾鲁《登泰山》
58、泰山天门,无室宇尚矣,布山张炼师为之经构;累岁乃成,可谓破天荒者也。——杜仁杰《天门铭》
59、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施闰章《雪中望岱宗》
60、岱顶凌霄十八盘,中原萧瑟思漫漫。——徐文通《岱宗》
诗经名言名句
1、 诗经——《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 《诗经》
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 《诗经》
3、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夭 《诗经》
4、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诗经》
5、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诗经》
6、 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诗经》
7、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
8、 式微,式微,胡不归? 《诗经》
9、 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诗经》
10、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11、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诗经》
12、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诗经》
13、 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诗经》
14、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
15、 维以不永伤,维以不永怀。 《诗经》
16、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诗经 《诗经》
17、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诗经》
18、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诗经》
19、 国风·郑风·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诗经》
20、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广袖飘飘,今在何方? 几经沧桑,几度彷徨。 衣裾渺渺,终成绝响。 ——诗经 《诗经》"
21、 国风·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诗经》
22、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邶风·击鼓》 不论生死离别,都跟你说定了,我要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白头到老。 《诗经》
23、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靡靡。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
24、 夜如何其?夜未央。 《诗经》
25、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
26、 正月开岁 二月绀香 三月桃良 四月秀蔓 五月鸣蜩 六月精阳 七月流火 八月未央 九月授衣 十月获稻 葭月潜龙 腊月嘉年 《诗经》
27、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王风·黍离》 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诗经》
28、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诗经》
29、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诗经》
30、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诗经》
31、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
32、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诗经》
33、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诗经·国风·豳风》
34、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诗经》
35、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 《诗经》
36、 愿一日,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诗经 《诗经》
37、 关雎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佚名 《诗经》
38、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诗经》
39、 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 狂童之狂也且。 《诗经》
40、 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诗经》
41、 招招舟子,人涉昂否。人涉昂否,昂须我友。 ——诗经 《诗经》
42、 夫妻好合,如鼓琴瑟。 《诗经》
43、 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 《诗经》
44、 子不思我,岂无他人? 《诗经》
45、 小雅·瓠叶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诗经》
46、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诗经》
47、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诗经》
48、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卫风·淇奥》 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诗经》
49、 琴瑟在御,岁月静好。 《诗经》
50、 北风其凉,雨雪其雾。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诗经》
51、 婴其呜矣,求其友声 。 《诗经》
52、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
53、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
54、 欢日尚少,戚日苦多 何以忘忧,弹筝酒歌 《诗经》
55、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诗经》
56、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诗经》
57、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郑风·风雨》 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诗经》
58、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诗经》
59、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诗经》
60、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诗经》"
61、 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 扬且之晳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诗经》
62、 裳裳者华,其叶湑兮。我觏之子,我心写兮。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兮。 裳裳者华,芸其黄矣。我觏之子,维其有章矣。维其有章矣,是以有庆矣。 裳裳者华,或黄或白。我觏之子,乘其四骆。乘其四骆,六辔沃若。 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维其有之,是以似之。 《诗经》
63、 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诗经》
64、 江有汜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诗经》
65、 哀哀父母,生我劬(音渠)劳。 《诗经》
6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诗经》
67、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诗经》
68、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诗经》
69、 国风·桧风·隰有苌楚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 《诗经》
70、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诗经》
71、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诗经》
72、 小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鹿鸣之什·采薇》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节南山之什·巧言》 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够揣测到。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节南山之什·十月之交》 高岸变成深谷,深谷变成丘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鸿雁之什·鹤鸣》 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作为砺石,用来琢磨玉器。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小雅·车辖》 此句用于形容人道德之高尚,景仰与高山景行亦出于此。 《诗经》
73、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行为。 《诗经》
74、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诗经》
75、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 《诗经》
76、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卫风·硕人》 巧笑的两靥多好看,水灵的双睛分外娇。 《诗经》
77、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诗经》
78、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
79、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
80、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诗经》
81、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诗经》
82、 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诗经》
83、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周南?桃夭》 翠绿繁茂的桃树啊, 花儿开得红灿灿。这个姑娘嫁过门啊,定使家庭和顺又美满。 《诗经》
84、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 出自《诗经?郑风?子衿(jīn)》,本诗写一个女子在城阙(què)等候她的.情人,就等不见他来,急得她来回走个不停。一天不见面,就像隔了三个月似的(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全文如下: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今译: 青青的是你的长领襟,悠悠的是想念你的心。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从此断音信?青黝黝是你的佩玉带,心悠悠是我把相思害。 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自己来?走去走来多少趟啊,在这高城望楼上啊。一天不见哥的面,好像三个月儿那么长啊! 《诗经》
85、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秦风·蒹葭》 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诗经》
86、 嘤其鸣兮,求其友声。 《诗经》
87、 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诗经》
88、 我心匪石 不可转也。 《诗经》
89、 芣苡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诗经》
90、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诗经》
91、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诗经》"
92、 羔羊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诗经》
93、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诗经》
94、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诗经》
95、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诗经》
96、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
97、 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诗经》
98、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出自《诗经?邶(bèi)风?击鼓》,是卫国远戍陈宋的士兵嗟怨想家的诗,他们当时的处境非常狼狈,所以这首诗与普通征人念乡的诗不尽相同。琼瑶式爱情剧里的生死阔别桥段,经常用到这句诗。 全文如下: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诗经》
99、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诗经》
100、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诗经》
梦游天姥吟留别常考名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
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波涛渺茫确实不易寻求;吴越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时可以看到。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它)山势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山。天台山虽高一万八千丈,对着这天姥山,(却矮小得)象要向东南方倾倒一样。
我想根据这(传说),梦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梦中,一个夜晚飞渡过月光映照下的镜湖。湖上的月光映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剡溪。诗人谢灵运游天姥山时住宿的地方现在还存在,清澈的溪流水波荡漾,山中的猿猴叫声极为凄清。(我)脚穿谢公游山时穿的木屐,亲自攀登直入云霄的天梯(高峻陡峭的山路)。在半山腰就看见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山顶上可以听到天鸡啼鸣。无数山岩重叠,道路曲折回旋,没有一定(的方向)。(由于)迷恋奇花,倚着山石,不觉已经天黑了。岩泉发出的响声,象熊在怒吼,龙在长鸣,使幽静的树林战栗使层层山岩震惊,乌云黑沉沉啊要下雨了,水波荡漾升起阵阵烟雾。闪电迅雷,使山峦崩裂。仙府的石门,轰隆一声从中间打开了,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筑成的宫殿。云中的神仙用彩虹做衣裳,把清风当作马,一个接一个地下来了;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成群结队多得象麻一样。猛然间(我)心惊胆颤,神志恍惚,一惊而起,不禁长声叹息,醒来时见到的只有枕头床席还在,刚才梦中的烟雾云霞消失了。
人世间行乐也是象梦中的幼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象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告别诸位朋友离开(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要想远行时就骑上它去探访名山。怎么能低头弯腰侍奉权贵,使我不能舒心畅意,高高兴兴地过日子!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赏析:
一、《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写作背景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后人也称其为游仙诗。作者用夸张浪漫的手法描写了自己“梦游天姥”时的梦幻意境、所展现出的是满满的恢宏气魄和豪放的激情。字里行间无不讲述着诗人对现实黑暗的不满,对权贵势力的漠视,讲述着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不愿苟合于世的悲声。发出了流传千古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警世名言!
李白一生热爱山水,流连忘返于青山绿水,如醉如痴,《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梦境,就是在他现实游览基础上所加工虚托的,是虚幻与现实的完美结合体,以梦游的形式展示天姥奇景,超越了现实,诗人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才能体现得淋漓尽致。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瀛洲,是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界,梦幻飘渺,无处可寻,天姥山则是临近剡溪,与天山相对,峰峦叠嶂,峭壁绝崖,诗的开头便从海客和越人的话语中,描摹出瀛洲的“烟涛微茫”、天姥的“云霞明灭”,曼妙而神秘。这里,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瀛洲“信难求”,而天姥则是“或可睹”,虚虚实实之中就给天姥山披上了一层美轮美奂的神秘面纱,从而勾起了诗人想神游天姥的念头。进而着力描写天姥山的高大:“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极尽夸张,用“五岳”、“赤城”、“天台”来映衬,“四万八千丈”的天台是何等的巍峨,面对着它却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衬托出天姥山的高大,使人对天姥山的敬畏油然而生。
二、《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艺术赏析
这座诗人梦中的天姥山,在诗人笔下高耸云天,直插云际,从而憧憬能够“到此一游”。由此,诗人之梦就有了现实的基础。诗人对天姥山的神往,正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诗人的浪漫情怀在这里得到了完美体现——开启了“梦游天姥”之旅,一幅又一幅绮丽的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不知不觉中追逐着诗人的梦一同入境。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一个“欲”字表达出诗人李白本无此“梦”,“梦”,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天姥山如诗如画、美妙绝伦的奇景就是诗人心中向往的`仙界,是没有世俗肮脏的净土。这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圣地怎不叫诗人“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得以“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这是梦吗?红日在半山腰悬挂,天鸡在晴空中啼鸣,“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浪漫写实的手法写出了天姥山真乃神仙世界也,诗人也是醉了,不知路往何处去了。
虚幻的梦境其实是诗人现实的写照,接下来的梦境曲曲折折,有如诗人的一生——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在这里,层巅在战栗,深林在悸动,青云、烟、水皆阴霾,世界瞬间恐怖阴森起来,要下雨了!浪漫抒情意蕴深远。继而——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通往神仙洞府之门打开了,多么的灿烂辉煌,金银楼阁金碧辉煌!如此美景,诗人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更加壮观的场景接踵而至——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样的场面是多么的热烈与盛大!群仙都来列队欢迎诗人的光临,金台、银台可比日月,交相辉映,这不就是诗人在朝中做官时的场景吗?只是这样的处所与诗人毫无关联,自己在朝中只不过是一个御用文人,除了粉饰太平、吟诵风月,还能做什么呢?他的理政才华、他的安邦治国之策派不上一点用场……这就是这首诗的独特之处,诗人写梦游,不是平平常常的仙游,游历中有深沉的感慨,也有激烈的抗争。于虚幻之中着眼于现实——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醒了!梦境破灭了,美好的一切化为乌有,刚刚还在自由自在地飘荡在梦幻中呢,一下子就躺卧在了实实在在的枕席之上了。世间之事不过过眼烟云而已——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万事“东流水”,这其中包含着李白多少的失意和感慨啊!天姥山啊,天姥山,你不是我向往的圣地!诗人终于回到了现实生活中来,“放白鹿”、“访名山”,将自己寄身于山水之间,岂不快哉!流连于山山水水的李白并没有被消极的情绪所困惑,向世人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呐喊——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对于权贵的抗争,是对于郁郁不得志人心声的倾吐,在那个年代,有多少人怀才不遇,有多少人屈身权贵,又有多少人才被埋没!李白大胆地向封建帝王说“不”——“安能”很好地体现出李白对权贵的蔑视,从此,一个孤高自傲,豪迈奔放的“诗仙”流芳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