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明朝一个王阳明名言 正文

明朝一个王阳明名言

时间:2025-04-30 19:53:00

中国古代

1、情之所钟,虽丑不嫌。沈复

2、满腔热血酬知已,一双冷眼看世人。袁枚

3、但行耕耘,莫问收获。曾国藩

4、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阳明

5、凡是都有个缘故,说出来,人也不委屈。曹雪芹

6、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

7、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王阳明

8、当是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碎。绵绵此恨,曷其有极!沈复

9、我若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喜乐平安。仓央嘉措

10、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半浮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纳兰容若

11、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魏源

12、忙处不乱性,须闲处心神养得清;死时不动心,须生时事情看得破。洪应明

13、一念过差,足丧生平之善;终身检饬,难盖一事之愆。洪应明

14、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纳兰容若

15、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顾炎武

16、当那条唯捷径省略了朝拜者,我便在一滴花露中瞬间彻悟。仓央嘉措

17、没有铁的.纪律,战车就开的不远。成吉思汗

18、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纳兰容若

19、科学的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梁启超

20、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仓央嘉措

21、死不瞑目的人就该睁着眼睛客观,过得不像话的人就该竖起耳朵听话。仓央嘉措

22、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曾国藩

23、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容若

24、未知来生相见否?陌上逢却在少年。仓央嘉措

25、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岳飞

26、用一朵莲花商量我们的来世,然后用一生的时间奔向对方。仓央嘉措

27、重到旧时明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纳兰容若

28、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顾炎武

29、大仁之极,而大勇生焉。谭嗣同

30、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梁启超

中国古代励志格言2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5、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

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7、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

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9、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桓宽

10、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张耒

1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

1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1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

1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15、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

16、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17、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

18、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

19、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

20、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21、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曹雪芹

2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2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24、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杨显之

2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2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7、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28、微微风簇浪,散作满天星。查慎行

29、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3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中国古代励志格言3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

3、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5、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

6、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7、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8、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韩愈送孟东野序

9、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10、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1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12、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李贺南国

1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14、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15、日斜深巷无人迹,时见梨花片片开。戴叔伦过柳溪道院

16、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17、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1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论诗

19、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0、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2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22、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张旭山中留客

23、今夜偏知春意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夜月

24、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25、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2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7、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读书之要

28、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王驾社日

29、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30、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中国古代励志格言4

1、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2、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4、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5、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6、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8、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励志名言

1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中国古代励志格言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12、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1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1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17、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18、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19、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2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22、命为志存。——朱熹

2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24、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25、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2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27、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28、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9、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3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32、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33、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3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5、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36、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3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从小立志的

1. 百学须先立志。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2. 立志没有所谓过迟。 波多维斯

3. 一人立志,万夫莫敌。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4. 立志不坚,终不济事。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5. 我从来没有立志要做作家。台湾女作家,原名陈懋平 三毛

6. 丈夫志气薄,儿女安得知? 唐代法学家 吕温

7. 男儿四方志,岂久困泥沙。石友

8. 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南宋民族英雄 文天祥

9. 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锋芒。唐代诗人 孟郊

10. 但言虚心,不若先言立志。明末清初文人 陈确

从小立志的名言【精选篇】

1. 如果想定了就不要再犹豫。你以后可以安心学画。我从十四岁那年下决心搞中国画,以后从来没有动摇过。潘天寿

2. 机智是一种光彩夺目的东西,每个人都赞美它,大多数人都立志得到它,所有的人都怕它,但是几乎没有人爱它,除了他们本身的机智。 英国政治家和文学家 切斯特菲尔德

3. 立志、工作、成就,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结果。法国科学家 巴斯德

4. 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结果……

5. 石看纹理山看脉,人看志气树看材

6. 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清·曾国藩

7. 心志要坚,意趣要乐

8. 一人立志,万夫莫敌 明·冯梦龙

9. 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 宋·陆九渊

10.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明·王守仁

11. 志正则众邪不生三国志

12. 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13.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 宋·范开

14.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

15. 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德国

16. 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明·王守仁

17. 人无志向,和迷途的盲人一样 朝鲜

18. 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既使再有壮丽的举动也称不上是伟人 拉罗什富科

19. 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为聪明 圣经

20.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明代文学家 王阳明

从小立志的名言【热门篇】

1.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战国末期哲学家 韩非 《韩非子》

2. 立志以定其本,居正以持其志。宋代文学家 胡宏

3. 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名孙文,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 党创始人,三民主义倡导者 孙中山

4. 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战国末期哲学家 韩非 《韩非子》

5. 学者欲去昏惰之病必以立志为先。 南宋名臣 儒家学者 真德秀

6. 未有不立志之人,便能做得事业。明代抗倭将领,军事家 戚继光

7.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南宋词人,书法家 张孝祥 《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

8. 劝汝立身须苦志,月中丹桂自扶疏。宋代诗人 刘兼

9. 立志须存千载想,闲谈无过五分钟。中国法学家 沈钧儒

10.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北宋文学家 苏轼

11. 大约胸襟高,立志主,则命意自高。清代作家 方东树

12.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3. 男儿立志三步曲:齐家、治国、平天下。唐伯虎,明代画家,文学家 唐寅

14. 富贵足以愚人,而贫贱足以立志而凌慧。 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郑燮

15.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的旅途。法国科学家 巴斯德

16.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明代文学家 王阳明

17. 不可居心发财,想做大官;要立志牺牲,想做大事。名孙文,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 党创始人,三民主义倡导者 孙中山

18. 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步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中国近代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 梁启超

19. 人须立志,志立则功就。天下古今之人,未有无志而建功。 明朝第三代皇帝 朱棣

20. 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清朝军事家、政治家 曾国藩

21. 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明代文学家 王守仁

22. 像我的名字一样,立志做中国慈善事业的光荣榜样和道德标杆。企业家,慈善家 陈光标

23. 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 清代学者 山阴金先生 《格言联璧》

24. 莫教桑麻困后人,浮云富贵不如贫,男儿志在安天下,破旧山河再造新。杨超

25. 学者不患立志之不高,患不足以继之耳。不患立言之不善,患不足以践之耳。明代学者 薛应旆 《薛方山纪述》

26. 少年立志要远大,持身要紧严。立志不高,则溺于流俗;持身不严,则入于匪辞。明末清初理学家 张履祥

27. 呵,青年人理想多么崇高,立志追求真理,无论是生还是死,呵!莫回首,莫泄气。罗·布里奇斯

28.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明代文学家 王守仁

29. 敬义之所在,纵刀据斧钺加颈项,父母兄弟环泣于前,此心亦万不可动,此志亦万不可移。何功伟

30. 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精髓,“知”即良知,它与生俱来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人们可凭良知判断是非善恶;“行”即行为,是指人们的为人处事。“知行合一”就是凭内心的良知去做事。

这道理看似简单,要做到却太难太难。因为王阳明的“良知”所指,除了关于道德的善恶之心外,还有关于智慧的是非之心。既然这些已存在于我们的内心,遇到事情只要听从内心的声音去判断,并指导行为,便是知行合一了,但是难就难在我们真的能做到听从内心的声音吗?身外环境太多的干扰、太多的规则、太多的套路,早已遮掩了初心,遇到事情越左思右想权衡利弊,越难做到知行合一,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王阳明的伟大在于他始终能遵从自己的心,蔑视权威、淡泊名利、追求自由、崇尚独立人格。在立下不朽功勋后,由于他军功和思想的光芒过于耀眼,权臣嫉妒,皇帝忌惮,给了他极不公正的待遇,而面对这一切,王阳明毫不动心,因为他的初心就是为天下百姓谋幸福,为江山社稷谋安稳。他的良知始终澄澈透明,从未被外界所遮蔽,这正是王阳明超凡脱俗的圣人境界。

希望王阳明的心学能够得以光大,希望每个人都能不忘初心,听从自己心的指引,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2

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王阳明

读了郦波老师的《五百年来王阳明》,仍是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看到度阴山写的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又有了再读王阳明的渴望。

再次纵览王阳明的一生,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仿佛都在为之肃然起敬。悟道心学、南赣剿匪、平定宁王、广西戡乱,这每一件于他人而言已是辉煌的一生,对王阳明来说不过是人生的一段经历,王阳明用一辈子活出了别人几辈子都无法企及的人生。

再读王阳明,对心学又有了一些更深的感悟。

致良知:守住心中底线。

致良知就是用良知去为人处世,王阳明心学认为人心中有个能分是非善恶的良知。

王阳明的一生都是坚持按良知的指引去做,所以做到了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拥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有良知,都有自己的是非善恶之心,但很多时候没有听从内心的声音。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东西可以遮挡我们的良知,功利之心、贪欲之念、纵情之求,我们忘记了要时时打扫自己的良知,让它清澈、明净、透明,反而被自己的欲望层层包裹起来,忘记了良知的存在。

习总书记说“不忘初心”,现在想来,也有不忘良知的意义。不论我们走到哪里,要做什么,一定不要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不要偏离了良知的道路,不要与自己的初心越走越远。

致良知更重要的还要持之以恒。

王阳明在生命弥留之际,没有留下任何遗言,只说了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八个字像一道强光直抵我的内心,震憾、钦佩、叹服,仿佛一切的情绪都无法描述,我有了欲哭的冲动。一个人如果能光明一生,这是何等闪耀的人生,即便籍籍无闻,即便没有丰功伟绩,但这一生一定是无憾的是圆满是美好的。

王阳明认为人人皆圣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良知,但这个世上终有善恶之分,有美丑之别,就是很多人无法把良知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那些我们曾经坚持的、捍卫的、遵循的良知,在物欲横流中逐渐面目全非,逐渐不知所踪。

事上练:做到知行合一。

王阳明在军事上体现出来的雄才伟略,让人啧啧称赞,这就是心学表现出的力量。王阳明在各种战争中最后总能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事上练。他是军事才能不是天生的,不是突然具备的,去了解他的一生,在他15岁时,他就曾单枪匹马私出居庸关,从小就喜欢排兵布阵,并在并在江西一次又一次的剿匪中不断积累经验,进行事上练,才能以悬殊兵力平定宁王。

事上练就是做到知行合一,也就是我们今天经常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是在实际中,我们常常做了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们空有远大的理想,却无从实现;似有满腹的才华,却无从施展。我们常常抱怨没有机会、没有平台、没有运气,却不知事上练,其实事事皆可练。

从一分一秒的时间开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自己的内心练得无比强大,把自己的本领练得无比强大,一个强大的人必能找寻到自己的梦想。

王阳明的心学似乎总能给人一种力量,在冥冥之中能重新焕发出精神的光华,能催生出前行的动力,能让平淡的日子有了更多的力量,让平凡的生命有了更美的追求。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3

梁启超提出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其中曾国藩被称作半个圣人。孔子自不必说,王阳明究竟是何方神圣,让后世的曾国藩、孙中山等都视为精神导师。在好奇心和对“知行合一”这一神秘内涵的驱动下,决定读读这本经典——《知行合一王阳明》。

为什么悟道的是王阳明

王阳明天资聪慧,四岁前就熟读诗书,立志做圣贤。可命途多舛,理想被残酷的现实频频打脸,经历了牢狱之灾后,被放逐到偏僻的龙场驿站,竟然淡然了许多,开始潜心悟道。由此可以看出人要有自己的'终身理想,不断的追问人生的价值,这是人生的驱动力。

老王这前半生虽然很想做圣贤,可是不知道从何做起。兜兜转转研究了好多思想,比如军事、修仙等等。对于当下推崇的程朱理学,所谓的格物致知,始终无法说服自己。只能自己钻研悟道了。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所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我们每个人身上既然都有圣贤的因子,那人人就是平等的,谁都没有权力支配谁。只有一个人有权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4

本次读书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感觉这书里有种力量。或许有人会说又是本鸡汤。我负责的告诉你绝不是鸡汤。这种力量是与生俱来的。通过阅读本书,把藏在身体深处的力量挖掘出来。这种力量叫做“致良知”。

它类似于心理学。心理学会告诉我们很多原理。但很少教我们方法怎么运用。而阳明心学确能简单易懂的理解去践行,确实佩服这位古人留下来的智慧。

阳明先生说“致良知”是终极目标。是我们的指路明灯,光明良知才能强大自己,持续不断的光明良知,才能成大事。看起来非常简单,实际却没那么简单,深挖隐晦的智慧才是不断探索的价值。

光明良知有两种简单的方法,第一静坐,第二事上练。

静坐并不是佛家的苦禅啥也不想。而是让自己静下来感受自己的良知。整理自己的思想。通过独立安静的思考把蒙蔽良知的东西清理出去。

关于“事上练”我们每天都可以实行。对待生活和工作,事事都可以从良知来判断是非,并管理好自己,时时刻刻的光明自己的良知。

理学讲存天理去人欲,阳明先生重新解读,人人平等,没有条条框框,良知与生俱来,良知也容易被私欲所蒙蔽。人只要没有私欲,自然能成为圣人或领袖。伟大主席“毛泽东”不就是这样的吗?至少我在电视剧里就是这样的。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电视节目《对白》。当代的华人神探李昌钰讲了他自己的故事。对我印象比较深的不是他,而是她的母亲。他的母亲真的很伟大,做到了知行合一。养育了一群子女,学历都非常的高,都非常的出色。李昌钰的成长和人生的道路基本也是他的母亲给他指明的。他的母亲就是一个良知光明的人,私欲极低的人,一个教会儿女“致良知”的人。真心的尊重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母亲。

对于李昌钰本人,也是我学习的榜样。每天工作16小时,吃饭都怕浪费时间。就是这种勤奋成就了他。他也能做到知行合一。他有自己的目标。他知道这个目标自己怎样做可以达到,并长期努力坚持付出。最终成了华人神探,现实生活中的福尔摩斯。

说到这里,我一直说别人的故事,我也来讲讲自己的体会和事上练。自从理解了良知的力量,简单的理解了阳明先生致良知。认为自己良知也被蒙上了一层较厚的灰尘和污渍。上至孝,中至信,下至公共社会。自己的私心太强。很多事情现在想想有些脸红,很多行为不够光明。

比如对父母的孝,一直觉得自己非常有孝心,但做的很少,知行不一。前几年觉得自己对朋友以真心相待,这几年反而没有了,利益心太重,还是私欲太重。自己也会学着占便宜了。社会公共事业的参与感没那么强,总觉得跟自己没啥关系,或者自己等着结果直接受益就好了,还笑别人费力不讨好。等等……。我的良知被社会的习气所蒙蔽了。

通过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我也初步了解“良知”的力量。一个人做到无私自然无畏。无私无畏不是说不作为。你做的事情只要符合良知,你的心中就没有任何恐惧。比如革命先烈,他们就是心中的无私所以伟大。比如我们看到美女会不好意思对视。说白了还是心理有私欲。比如我们看到我们的上司和老板,有时不敢面对也是心理的私欲在作祟。只有去除这些私意,坦然面对,才能真正发挥自己强大本身的力量。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5

1.初遇王阳明

第一次听说王阳明是在高中政治课上,讲他对人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课本上将他批判为典型的唯心主义——你看不看花,花都客观存在。作为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我从此也把王阳明和唯心主义打入了深渊。

2.再遇王阳明

第二次遇见王阳明,是看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把王阳明列为明朝近300年历史上的第1人。作为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以洪武帝为代表,明朝的英雄好汉层出不穷,各领风骚数载,能在这个英雄榜上排第一,王阳明绝对不同凡响。书中的王阳明是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还有教育家。这几个头衔随便拿出一个都可以名垂千古,没想到他短暂的一生就铸就了这么多辉煌。他的道德品格、政治操守、军事才能、哲学思想和教育情怀都让我觉得十分佩服。当年明月把明朝那些事儿最后的篇章留给徐霞客,我想也是和王阳明心学呼应。徐霞客就是心学最好的实践者,在一个200多年不断纷争的政治帝国面前,徐霞客和王阳明就像一股春风,耳目一新,敢于跳出程朱理学和科举桎梏,做到真正的自由自在。王阳明可以说是近代中国启蒙思想的发端。

3.知行合一王阳明

所以,接下来就看了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从他的生平事迹中探寻他心学的真谛。对于我来说,读心学的感受就是从心所欲,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要被外在的欲望、物质、言语所左右,真正的去修炼自己的心,知道什么是善恶,能够去恶从善,能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最后就是回到自己本真的状态,也就是直觉。通过知行合一,不断充实自己的身心感受。这让我想到了《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所说的,人有两个系统:

(1)系统1是直觉情感的直观感受系统;

(2)系统2是逻辑,理性的间接系统。

王阳明所做的就是让我们找回那系统1,并且通过系统2不断的修炼,让系统1不断锐化,变得更为理智,生命也会变得更加从容和睿智,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而坚守。

正如王阳明所说,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能分辨好坏,但在漫长的学习与社会的磨砺中,模糊了善恶之间的距离,正如韩寒所言:“成人世界没有对错,只有利弊。”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下,迷失自我,失去力量,慢慢都被磨平了,变成了无趣的’社畜‘。

4.阳明与三毛

王阳明的心学让我想起了三毛,她就是心学最好的诠释。三毛从小数学不行,性格又古怪,感觉自己融入不到成人世界中。但她喜欢画画,读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寻找着自己的方向,偏偏在人人避之不及的撒哈拉沙漠,找到了自己的故乡,心归属的地方,也找到了自己爱情。这才有了那么短暂却美好的撒哈拉故事。心之所向,素履所往,这就是心的力量。

5.坚持初心

王阳明的心学,有点唯心也有点禅修的意味,但不同的是,他不是出世的修行,而是儒家入世的实践,不断通过实践来磨练自己的内心,来坚守自己的初心。这也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我曾通过冥想企图断绝一切外部的声音,但心学却要顺其自然,让这些外部声音内化成内心更强大的自己,更加坚定自己内心的声音,坚定自己的梦想,做自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