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写作引用名言算抄袭吗 正文

写作引用名言算抄袭吗

时间:2025-05-06 16:54:20

记者上网查询后发现,“高考满分作文涉嫌抄袭”的说法在网络上已经广为流传,目前已有数十个网站、成千上万名网友在热议此事。初中生指证抄袭

寿同学平时语文成绩很好,在班级里常常名列前茅。她一周前刚好看过《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一书,作者是七堇年。寿同学班级里很多喜欢语文的同学都看过《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因为这本书是作家郭敬明推荐的好书。

6月23日,寿同学在家看报纸,看到了今年全省高考12篇优卷作文。“这十二篇文章当中,其它篇我都没有太大感觉,我唯独最喜欢《我于咖啡中看见》的这种风格,但我仔细一看,发现这篇文章中多处似曾相识,好像在七堇年的文章中见过。”

起了疑心后,寿同学拿出了自己的阅读笔记,笔记本里摘录了《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一书中她喜欢的语句。经过对比,她发现这篇高考满分作文多处抄袭,并且没有注明出处。

两成多照搬原文

根据网友的举报,《我于咖啡中看见》一文1000字左右,其中共6处、200多字引用了七堇年随笔《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中的原句(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07年11月)。

不少高三学生告诉记者,在备战高考作文时,老师曾教他们预先准备,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和语句,可以套用到高考作文中。但是,初二的寿同学说,“这不是套用,我平时写文章引用别人的语句,肯定会注明出处。”

文艺评论家林焱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跳开‘抄袭’话题,思考一下普遍性的问题:中学生作文教学中为什么出现一种叫‘套题’的技巧?老师怎么教的,学生怎么发挥的?高考中,这种‘套题’的面有多广?难道我们在其他一些优卷作文试卷中,看不出这种‘套题’迹象吗?名人名言、事例典故、抒情段落,各背一些,以不变应万变。写作文成了玩文字七巧板。为什么学生要这样?老师和考官们,你们有新招吗?”

“套用”成普遍现象

厦门一中语文教师唐生灵也说,这个问题其实暴露出中学作文教学的潜规则,那就是“套题”成为一种作文的技巧,参加高考的学生,大量背材料成为一种作文的方法,“套用”成为高考结构作文的普遍现象。

唐老师说,如果我们细心去看一下这些年来全国各地的优卷作文,很多文章你都会有惊人的“似曾相识”。有老师戏谑,要写一篇抄袭三境界的文章,题目就叫《抄袭三境界》。老师们认为,最拙劣的抄袭就是原文照抄,大段大段的抄袭;次一点便是部分抄袭,似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上乘的抄袭就是文章中有一些人家的影子,但又不能让读者在原文中找到人家文章具体的句子,借他人文章表达自己的意思。不管这三境界的抄袭究竟如何,但都没有逃脱“抄袭”二字。

作文与套用原文对比

●《我于咖啡中看见》节选

……故人对我说,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话语在我轻轻搅拌中传入耳中。

……叶芝说,这世上眼泪太多,你不会懂得。这个倔强爱着一个女权主义者,无疾而终的人,像极了我们对未来固执的单恋……

……史铁生说,孩子,这是你的罪孽,亦是你的福祉。(第五段)

哭泣与劫后余生的庆幸,交杂着,融于这咖啡中。你看,生命对我们是吝啬的,总是让我们失望,生命却又是慷慨的,总在我们失望后给予我们拯救……

我想,因了这生命的慷慨,我们必须尊严地活下去,就如同生命本身,尊重我们的存在。

我凝视这白瓷杯中的咖啡,又想起这位终生在爱与死之间作茧自缚的天才———维吉妮亚·伍尔芙。她的灵魂有着深刻的思想与错乱。我恍若看见在春光明媚的苏格兰乡下,矢车菊香气的阳光铺满整个房屋,鹅毛笔与厚质纸张的摩擦,桌旁的咖啡轻袅地散发热气,她正写着《奥兰多》。

●七堇年原文(节选)

“故人对我说,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P4)

“叶芝说,这世上眼泪太多,你不会懂得。这个倔强爱着一个女权主义者,无疾而终的人,像极了我们对未来固执的单恋……”(P16)

“史铁生说,孩子,这是你的罪孽,亦是你的福祉”(P15)

“你看,生命对我们是吝啬的,总是让我们失望,生命却又是慷慨的,总在我们失望后给予我们拯救。

我想,因了这生命的慷慨,我们必须尊严地活下去,就如同生命本身,尊重我们的存在。”(P5)

“这位终生在爱与死之间作茧自缚的天才——维吉妮亚·伍尔芙。她的灵魂有着深刻的思想与错乱。我恍若看见在春光明媚的苏格兰乡下,矢车菊香气的阳光铺满整个房屋,鹅毛笔与厚质纸张的摩擦……”(P14)

观点争鸣

反方:没注明出处就是抄袭!

初中生寿同学:这是引用吗?引用别人的句子没有注明出处,就是抄袭。这篇高考满分作文引用原文达到30%,而且是整句整段地引用,这绝对是抄袭!

网友B:我相信这个作者不是个作文水平很弱的人,而且是一个对文字有一定驾驭能力的人,可以把玩别人的文字,颠来倒去组成自己的文章。

网友C:这是对七堇年的侮辱,更多的是对自己文章水平的侮辱。背叛了自己的右手的人,鄙视你。

网友222.76.55:知道模仿和抄袭的区别吗?如果你喜欢一个作者,你会为出现抄袭该作者的行为感到可耻。你认为精华的东西,可以自己抄下来自己品味,可以推荐给别人看,可以模仿那位作者的文风(是文风!不是原句!)

正方:“套用”是高考常态

厦大05级杜同学:这是当前高考制度下的必然产物,许多作文都是“八股”式的,老师从小学开始就要求学生背诵好词好句,与其说是文学积累,更确切地说是针对话题作文准备的。

厦大05级胥同学:抄袭段落与全文语境吻合,能融洽地运用,能将背下来的句子恰当地用在作文中,就不该受到指责。

(在网上,也有不少网友认为,这位考生多处引用并没有错。)

网友A:我觉得他写得很好,他肯定是“小七”的忠实读者,七堇年文中写的名言,不也是前人写的吗,这算是另外一种引用吧。

教师观点

我手写我心,坚守写作道德

厦门一中语文教师唐生灵:如何判定考场作文是否抄袭?你要证明他是当场抄的,或者一半以上的文字都是一模一样。考场作文,他不太可能是“当场”抄的;而将原始材料背下来巧妙发挥组合是不能称为抄袭的;如果这样看,我们似乎可以包容这篇《我于咖啡中看见》的“抄袭”行为。

从这一篇文章看来,将自己在思考的过程中辅以咖啡,让读者似乎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思考状态;从作者对咖啡的品味从而对人生生活的解读,应该是合理的。作者的思想在整个文章中一直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他所借鉴的东西有自己的分析,我们还是应该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从考场上看,能够借用人家的一些东西,往往都是语文素养比较高的学生。

但我们也不能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真正优秀的文字应该更多的是自己的独立的思想、自己的真知灼见,那种完全“靠人家的东西来包装自己拙劣的思想”是注定不能长久的,在对“天下文章一大抄”并不感到惊讶的当今,我们如何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心,坚守自己的写作道德,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已经成为每一位教师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专家说法

“套用”是功利教育产物

厦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黄健雄:是否对作品进行独立的创作活动,是划分剽窃与非剽窃的根本标准。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即作品要有“独创性”。

判定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应考虑以下两个因素:第一,作品是否为作者独立完成。只要作品是由作者直接创作而产生的,即使与他人的作品有某种雷同之处,也不影响其独创性。第二,作品是否具有一定的创作性,即有不同于已有作品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作者自己的个性。至于引用他人作品是否会影响作品的独创性,则要看被使用部分与整个作品的比例是否失当,是否引用他人作品作为自己作品的主要部分或实质部分。

根据现有材料分析,《我于咖啡中看见》一文,虽然引用了其他文章的不少字句,但从法律角度出发,作者有进行独立的创作活动,其作文仍具有独创性,应该不属于剽窃。另外,法律意义上的“剽窃”作为一种侵权行为,要求具有损害的客观事实,而在文章未进行发表时,很难认定产生了损害后果。

虽然在法律上难以认定为“剽窃”,但高考作文“套用”的风气不可长。这种现象归根结底,很大一部分是目前教育体制所导致。功利教育之下,“押题”背诵范文应付高考作文已成惯例,在考生中已屡见不鲜,甚至有些老师将背诵范文视为“法宝”。押题现象的盛行也体现了高考改革的必要性。

新闻纵深

高考作文“祖国山河一片抄”

据唐生灵介绍,在高考作文中,“抄袭作文”可算是“祖国山河一片抄”了,证据确凿、公开曝光的就有不少,如2005年福建考生的满分作文《执子与通子》,涉嫌抄袭4年前湖南湘潭市一中邓丽的同名获奖习作;2001年四川一考生高考满分作文《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涉嫌抄袭当年第7期《杂文选刊》刊发的《患者吴良知先生的就诊报告》;2003年海南一考生的高考满分作文《最美丽的鸟》,涉嫌抄袭《故事会》杂志刊发的《爱的误区》;2004年重庆高考考生的满分作文《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涉嫌抄袭;2004年江西满分作文《桃花源祭》涉嫌抄袭……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

论抄袭初三作文1

抄袭现象在现在信息发达的社会并不少见,特别是作文抄袭。我曾在百度上搜索了抄袭这一词——抄袭亦称作学术剽窃、剽窃学术研究成果、违反学术诚信,是对于原著未经或基本未经修改的抄录,这是一种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然而什么行为才算是抄袭呢?杨守建先生的《中国学术腐败批判》一书就总结出仅改标题的全篇搬用法、偷观点偷思想的隐性剽窃法、改名换姓的化名抄袭法、你冠我戴的署名抄袭法、东拼西凑的拼装法、捷足先登的抢先发表法等多种方法。

我认为,生活中借同学的英语作文抄,

真正的抄袭应当是抄袭者把原创作文微微调整,改变一下,或原封不动把整篇文章发表在另一个网站或报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六条第七款明确规定,剽窃他人成果的,要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可见,抄袭的后果之重。

那如果想引用一下原文呢?可以用“认为”、“说道”、“写道”、“指出”、“有论者说”等作引导词,随后就引出原文。

但有些文章引用原文的行为并不算是抄袭行为,就比如历史作文,就必须引用大量的原文作证据。钱理群写的《周作人传》就大量引用了周作人的

我曾写过《太平危机——良心》与《太平危机——良知》这两篇作文,皆是为袁隆平老先生鸣不平,但两文皆有人指控为抄袭。的确,我是抄了新闻里的一些文字,但抄的是事实。不然,怎能知道此事因何而起?又怎能知道此事的开端与结局呢?

一些人的文章之所以被认为是抄袭,是因为也有与其文相似的文章。的确,当我们看过一篇文章时,再写一篇类似的文章,思维必然在原文范畴之内,也就与原文“神似”了。

我也曾看过一篇文章,是怀念自己的曾祖母的,里面抄了《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里的原句,只是开头加了个曾祖母。我想,这应该也不算是抄袭吧?不然,又怎能选在正规书籍里?

抄袭固然可恶,但在信息日异发达的社会里,抄袭现象终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在道德的范围内制止了。

论抄袭初三作文2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个字,但我誓死扞卫你说话的权力”——献给我的反对者“我不认为我的作文是抄袭的”,我始终是这一个观点。上周四定写作文,我写了一篇“争议”的作文,说它争议,是因为有同学说它是抄的,我确实借鉴了原文的一些情节,但我并不同意这是抄袭。

“抄袭”在新华词典第111页有这样的解释:照抄别人的作品、答案当作自己的。什么叫“照抄”?就是指按照原样本一字不动的`写。就凭这一点,我就说我不是抄的,作文是当场写的,我俄文也没有拿作文书,我更不会去把作文背下来,所以,我“没有照原样本一字不动的写”,也就构不成“照抄”,自然也就不是“抄袭”。

我只认为我的作文是借鉴了其它作文的一个情节,而且仅仅是一个情节,情节而已,并不是文字。文字和情节有很大的区别,文字是“实”的,情节却是“虚”的,角你说“虚”的东西怎么抄?如果说情节被借鉴一下就算抄,我就不相信你没有写过“今天是学雷锋日,我帮孤寡老人王老太打扫屋子。……”这一类文章,按你这么说,这也算抄袭?从小学开始,语文老师不也是用心良苦地教导我们要背一些好句好段,

假设我的作文是抄别人的作文,那么为什么有些同学要买作文书呢?,讲问你们买作文书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不是为今后借鉴好文章作准备吗?如果不是这样,你买作文选是干什么?浪费?摆阔?

我的作文是很流畅的,但与原文没有一句话是一样的,而且,里面大部分是我自己想象的部分,你去试一试,不准和原文一模一样,流畅通顺,有自己去编的部分,你来“抄袭”一篇作文。我很气愤,为什么有人会说出这样的话,就说王也,你不是天天早上来抄李凡的作业吗?你有什么资格去评论别人,五十步笑百步焉!况且我还不是一个百步!如果这样,今后写作文不准引用典故、古诗,因为你是抄李白、杜甫的,再往后发展,你不准使用文字,因为你是抄仓颉,是他造的字,今后,你要发表言论,自己去造字去吧!如果你此时哑然失笑,你肯定是觉得荒唐吗?为什么?因为我“抄”的不是李白的,也不是杜甫的,而是一个无名氏的。

在文章的结尾,我仍然重申:我不是抄袭,我没有抄袭,我不会抄袭!如果我是抄袭,那就请抹去新华词典上“借鉴”这个词吧!

第一篇:拒绝抄袭

抄袭,是对自己的另一种不信任!

我们的人生不欢迎抄袭,因为,抄袭得来的人生,只是别人人生的一种复制,是虚幻的精彩,是仿造的价值。然而,在我们中的许多人,却热衷于“抄袭”别人,甚至希望通过“抄袭”别人而将自己复制成自己所羡慕的那个人。“抄袭”是另一种对自己灵魂的亵渎!看到众星捧月的明星,便千篇一律的进行复制,“追鹿的猎人,是看不见山的;眼中只有鹿的人,是看不见山的!”同样,眼中只有偶像的人,也永远看不见自己真实的灵魂!

我们每个人都怀揣梦想,都渴望梦想成真。谁都不甘一生庸碌无为,但是,在追寻梦想之前,要先考虑清楚:自己是不是具备这样的天赋,是不适合走着条路……总而言之,在“抄袭”我们所羡慕的某人时,一定要考虑一下自己是否同样具备与其相似的发展潜质。如果没有,那么,就仅止于羡慕吧。

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上,事实上,有许多人或事物都让我们羡慕,许多时候,这种羡慕也是我们努力的动力之一。我们之所以羡慕某些任何事,是因为我们认为他们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这种学习并不只是简单的模仿、低级的“抄袭”!

同样,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写作技巧、学习方法、吃苦精神……;但是,唯独不可以照抄别人的作文、照搬别人的答案……。天上飞亲,地下走兽,各有各的活法,我们不拒绝平凡,但我们的人生一定要拒绝抄袭!我们必须时时保持心的洁净,就像一颗透视世界的水晶;我们必须时时保持灵魂的清醒,就像头顶上的展览清明的苍穹;我们必须时时坚持自我的追求,就像大漠里展翅飞翔的沙鸥;省委和人,就不要羡慕人的天赐良机!

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便成了摇晃的天平,总是希望借助其他力量来保持平衡,总是靠着风力向上偏翩飞……

盖人生于此间,何来一帆风顺,万事遂意之佳境,谁无挫折?

复制纵然简单,但是,它让我们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

我们不拒绝平凡,但是我们的人生一定要拒绝抄袭!

第二篇:拒绝抄袭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个字,但我誓死扞卫你说话的权力”——献给我的反对者“我不认为我的`作文是抄袭的”,我始终是这一个观点。上周四定写作文,我写了一篇“争议”的作文,说它争议,是因为有同学说它是抄的,我确实借鉴了原文的一些情节,但我并不同意这是抄袭。

“抄袭”在新华词典第111页有这样的解释:照抄别人的作品、答案当作自己的。什么叫“照抄”?就是指按照原样本一字不动的写。就凭这一点,我就说我不是抄的,作文是当场写的,我俄文也没有拿作文书,我更不会去把作文背下来,所以,我“没有照原样本一字不动的写”,也就构不成“照抄”,自然也就不是“抄袭”。

我只认为我的作文是借鉴了其它作文的一个情节,而且仅仅是一个情节,情节而已,并不是文字。文字和情节有很大的区别,文字是“实”的,情节却是“虚”的,角你说“虚”的东西怎么抄?如果说情节被借鉴一下就算抄,我就不相信你没有写过“今天是学雷锋日,我帮孤寡老人王老太打扫屋子。……”这一类文章,按你这么说,这也算抄袭?从小学开始,语文老师不也是用心良苦地教导我们要背一些好句好段,

假设我的作文是抄别人的作文,那么为什么有些同学要买作文书呢?,讲问你们买作文书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不是为今后借鉴好文章作准备吗?如果不是这样,你买作文选是干什么?浪费?摆阔?

我的作文是很流畅的,但与原文没有一句话是一样的,而且,里面大部分是我自己想象的部分,你去试一试,不准和原文一模一样,流畅通顺,有自己去编的部分,你来“抄袭”一篇作文。我很气愤,为什么有人会说出这样的话,就说王也,你不是天天早上来抄李凡的作业吗?你有什么资格去评论别人,五十步笑百步焉!况且我还不是一个百步!如果这样,今后写作文不准引用典故、古诗,因为你是抄李白、杜甫的,再往后发展,你不准使用文字,因为你是抄仓颉,是他造的字,今后,你要发表言论,自己去造字去吧!如果你此时哑然失笑,你肯定是觉得荒唐吗?为什么?因为我“抄”的不是李白的,也不是杜甫的,而是一个无名氏的。

在文章的结尾,我仍然重申:我不是抄袭,我没有抄袭,我不会抄袭!如果我是抄袭,那就请抹去新华词典上“借鉴”这个词吧!( 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