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书中横卧著整个过去的灵魂。
3、书籍——透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4、书即益友,今明永如斯。 ——塔帕(英国)
5、读书给人很多智慧,实践给人很多方法。
6、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袁枚《遣怀杂诗》
7、读点专业书,文学作品、历史、地理全要读。养成习惯,再忙再累,每天也要读两个钟头。——夏衍
8、对经典文艺作品首先粗读—遍,略领大意;然后精读之,仔细体会要旨,领会技巧;最后将书的最精彩部分重新过目温习一遍。这是咀嚼的功夫,以便牢记。——茅盾
9、历史上许多学者的治学成长之路是从目录学起步的。目录学对于学者的重要,就犹如我们第一次游览风景区,总喜欢先买张导游图,看看哪里是最值得观赏的景致,走哪条路线最合适一样,治学也要先看看知识的导游图——目录学,摸清可以捷足先登的门径,凡读书须识货,方不用错功夫。——牟润孙
10、人有各种各样的乐趣,我的最大乐趣就是"抓今天""多读书"。抓住一个一个的今天才能多读书。读书不多,知识很浅薄,你怎么做学问呢?——姚雪垠
11、我辈读书,原非与后儒竟立说,宜平心体会经文,有一字非其的解,则于所言之意必差,而道从此失。学以牖吾心知,犹饮食以养吾血气,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可知学不足以益吾之智勇,非自得之学也,犹饮食不足以增长吾血气。食而不化者也。——戴震
12、因为世界上的书总是读不完的,一个人总不能当一个会走路的图书馆。这时要会查书,一旦要用的时候就可以去查。在工作中,在解决某个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某种知识.就到第一部书中去找,查到你要看的章节。遇到看不懂的地方,你再往前翻,而不必逐章逐节从头到尾去看完整部书。如果"闭上眼睛"能够"看到"某本书在某个部分都有什么,到要用的时候能够"信手拈来",那就不必预先去看它背它了。事实上,许多书只是备人查,而不值得供人读的。——严济慈
13、有些书是不该被人们忘却的,但不该被人们记住的书是没有的。——奥登
14、繁露传家学,青莲译梵书,火风乘四大,文字废三余。一刘禹锡
15、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郑耕志
16、取两册相同版本的书,凡遇到字句新奇处,就从一本书中剪下,粘在另一本书天头处,以便寻览。这种剪书方法不足取,可变通为用蝇头小字记在一本书上,取另一本书对照读。——钱谦益
17、用功学习不仅有益于我的心灵,而且有益于我的身体。因为这样专心读书的本身对我就是一件乐事,我不再考虑我的那些疾病,痛苦也因此减轻了。——卢梭
18、我到处寻找安宁,却无处可觅,只有在独自阅读一本小书时,我才得到了安宁。——托马斯
19、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20、书不成诵,无以致思索之功;书不精读,无以得义理之益。 作者:(清)胡达源
21、为学贵如疑,知疑贵问师。——佚名
2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宋)郑耕老真正的读书使瞌睡者醒来,给未定目标者选择适当的目标。正当的书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免误入歧途。——卡耐基
23、闲暇就是为了做一些有益事情的时间。作者:富兰克林
24、没有求知欲的学生,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 作者:萨迪
25、尽管,读书在这个时代并不受到推崇,但它却几乎是打开一片新天地的唯一捷径。
26、宁为蛇头,不为龙尾。
27、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的黑板一样。 作者:叔本华
28、静坐自无妄为,读书即是立德。——王晫
29、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硕果……展望科学的未来,人类将高举科学的火炬登上宇宙的天堂。
30、环境于人的影响极大,亲师取友,问道求学是创造环境改进自己的最好的方法,你们于潜心独研外更要注意这一点,万不要一事不管,一毫不动,专门只关门读死书。——佚名
31、我像吝啬鬼对待自己的财宝那样,迷恋着图书。——蒙田
32、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答和根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
33、心灵的陶冶,行为的提升,书本的记录。
34、读一本好书,不仅丰富人的学识,更能提升人的素养。如此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35、能认识到自己有种种的遗憾,敢于放弃不切实际的梦想而坦城无愧的人,可以说是完美的。——佚名
36、人家不必论贫富,惟有读书声最佳。——翁成赞
37、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佚名
38、学习是劳动,是充斥思维的劳动。
39、本来我们是想从网上和书上学习一点有用的东西,来开拓我们的视野,广泛地吸收一些知识。但是一些人却读坏书着迷,不但学不到什么东西,而且还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这有什么益处。
40、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积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41、书是唯一不老的东西。
42、越学习,越发现自己的无知。——(法国)笛卡尔
43、生活中有些人有着性格缺陷乃至人格缺陷,读书可以让他们审视和完善自我。
44、读书:爱读书,是一种美德。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读书,使入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
45、世界上有大成就的人,对人类有特殊贡献的人,几乎都是爱读书的人。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读书,使入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
46、古人之言云:"案头书要少,心头书要多。"说读书与交友像游山玩水一般,应该是最轻松愉快的。
47、读书读得太多,反而会造成一些自以为是的无知之徒。作者:卢棱
48、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49、书到精绝潜心读;文穷情理放声吟。
50、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美)富兰克林
51、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爱迪生
5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男儿立志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作者:颜真卿
53、时代变了,现在机遇比以前更多,但代价更高,人们变懒了,不愿意读书不愿意思考。一个人的时间用在哪里,是看得出来的。当代人不读书,根本不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而是一个选择什么的问题。作者:梁文道
54、读书是所有不读书之人的致幻剂。
55、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作者:莫泊桑
56、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57、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俄]普希金
58、你把所读的和已经知道的联系起来时,阅读马上变得有趣了。——[美]哈维兰
59、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对话。
60、人多读书则识进,且能自见瑕疵,故终身都无足处。 ——佚名
61、"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62、没有比读书更好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作者 谚语
63、认真读书,成就未来。
64、好念书,不求甚解;每有会心,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65、少年念书,如隙中窥月,中年念书,如庭中望月;暮年念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张潮
66、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功夫不行轻。
67、书潜移默化人们的心田,诗歌熏陶人们的气质品性。少小所习,老大不忘,恍如身历其事。书籍价廉物美,不啻我们呼吸的氛围。——哈兹利特
68、情况于人的影响极大,亲师取友,问道求学是缔造情况改造本身的最好的要领,你们于潜心独研外更要留意这一点,万不要一事不管,一绝不动,专门只关门读死书。
69、星星使天空绚烂精通;常识使人增长伎俩。
70、莫苟且,白了少年初,空悲切。
71、念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宋]朱熹
72、读书要用批驳的目光,要取其英华,去其糟粕。 ——邓拓
73、我们以人们的目标来判定人的勾当。目标伟大,勾当才可以说是伟大的。 —— 契诃夫
74、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 郭沫若
75、读书不得方式,劳而无功。——张之洞
76、是海的艰深,汹涌了新海文化的弘大;是山的豪放铸就了新海文化的高远。
1、平生有三不争: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人争名,三不与无谓人争气。
2、兵之于国家,犹气之于人身也。人未有无气而能生者,国未有无兵而能存者。
3、天下艰巨之事,成效则俟之于天,立志则操之在已民。志定力坚,自有成效可观。
4、生齿繁,百物贵,仅树五谷,利薄不足以为养。古昔之农患惰,今之农患拙。
5、鄙人性情,向来专作独任其难之事,尤专作费力不讨好之事。
6、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中学考古非要,致用为要;西艺非要,西政为要。
7、振兴教育,必先广储师范,师资不敷,学校何以兴盛。
8、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
9、鄙人立身立朝之道,无台无阁,无湘无淮,无和无战。其人忠于国家者敬之,蠹于国家者恶之,其事忠于国家者助之,害于国家者攻之。中立而不倚,论卑而易行。当病而止,而不为其太过,奉公而不为身谋,期有济而不求名。此则鄙人之学术也。
10、鄙人有见必吐,有疑必争,有善必从,有错必改。
11、驾驭人才之道,患其无欲,苟有所欲,便有可用。
12、穷维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哀,其表在政,其里在学。
1、知不足者好学,耻不问者自满。——(宋)林逋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3、明灯常作伴;益书常为朋。——《
4、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宋)黄庭坚
5、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
6、看书如服药,药多力自行。——(元)陈秀明
7、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论语》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9、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出自:明·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有修养有名望的人务求实际,而不图外表好看;致务于自身的修养锻炼,而不计较自身以外之物。—— 张居正
10、积财千万,无过读书。——(南北朝)颜之推
11、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王安石
12、少小而学,及壮有为;壮年而学,及老不衰;老年而学,及死不朽。——书摘
13、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清)刘鹗
1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16、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 张之洞
1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18、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论语》
19、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20、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宋)朱熹
2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
2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23、学者有自立之志,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清)唐斌
2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5、读书百遍义自见。——(南朝)裴松之
26、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8、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9、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3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3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3、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34、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苏轼
3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6、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足己患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
37、少年好学,将成大器。——书摘
38、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39、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40、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41、学风四戒:戒满,满则无求;戒骄,骄则无知;戒惰,惰则无进;戒浮,浮则无深。——报摘
42、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43、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44、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45、养子莫徒使;先教勤读书。——《对联集锦》
4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4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48、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清)彭瑞淑
49、忧愁非书不释,忿怒非书不解,精神非书不振。——(清)颜元
50、读书,一个永恒话题。古人是这样看待读书的.。
5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5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5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55、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宋陆游
56、万钟一品不足论,时来出手苏元元。——陆游
57、日习则学不忘,自勉则身不坠。——(汉)徐干
5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59、交一个读书破万卷的邪士,不如交一个不识一字的端人。——《格言联璧》
60、学知不足,业精于勤。——(唐)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