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诸葛亮刘伯温名言 正文

诸葛亮刘伯温名言

时间:2025-04-30 04:06:15

人家功成名就了,人们才觉得惊奇、称异,不晓得成功的后面,是多么的不容易。你们这些小孩子,应该早早立志,“人活一口气,树在一张皮”,人不立志,终归是个凡人。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曾 国藩教育子侄读书,提出三点要求,首先就是立志,然后才是持之以恒地向学。曾国藩说:“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 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

在中国文化里面,宋代大儒张载——张横渠先生有四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名言已成为宋代以后,中国知识分子共同的目标,后世学者都以此立志而学,事实上也应该如此读书求学。

以上举完了年老勤于学的例子,下面再举年幼志于学的例子。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北 齐的祖莹八岁的时候就能够咏诗,能背诵《诗经》《尚书》等经典。祖莹,字元珍,范阳南北朝时后魏人。《魏书?祖莹传》中载:祖莹“八岁能通《诗》、 《书》,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于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由是声誉甚盛,时号为圣小儿。十二岁为中书学生,时人云:京师楚楚袁与祖,洛中翩翩祖与 袁。以文学见重,常言:“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

祖莹好学,十二岁为中书学生,时时沉缅于书籍,夜以继日地苦读。父母担心他身体会出毛病,禁止他读书,晚上不给他火种。他暗将火种藏在灰里,等到父母都睡熟了,就用被子把窗户遮盖起来,点起灯来读书。中书监高允赞叹说:“此子才器,远非诸生所急,必当前程远大”。

有 一次,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祖莹被选为主讲。学生都已经到齐了,祖莹因为夜里读书太迟,睡过了头。他慌忙之中误将同房学生李孝怡的一本《曲礼》当作 《尚书》。上了讲台才发现拿错了书,张天龙很严厉,祖莹不敢再回去换书,就将错就错,把《曲礼》放在面前,诵读《尚书》三篇,不漏一字。讲罢,李孝怡发现 了这一情况,报告给张天龙,所有的人都极为惊异。

高祖得知此事后,招祖莹入宫,令诵五经章句并陈述大义。听后大加赞赏,并开玩笑说:“昔尧流放共工到幽州北裔之地,这么差的地方,怎么忽然出来个神童呢”?祖莹后官至一同三司,进爵为伯。

另外一个是唐朝的李泌,他七岁的时候下棋,就能够以此为题,当场赋诗。李泌是宋朝以前最大的藏书家,在他父亲李承休一辈已有藏书两万余卷,到李泌相德宗、封邺侯的时候,藏书已过万余卷。韩愈有诗说:“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后世才将藏书之处称“邺架”。

李泌是历史上一位类似诸葛亮、刘伯温的传奇人物,但论智论功,似乎又在此二位之上。诸葛亮累死于蜀汉,刘伯温被迫服毒身亡,相比之下,李泌就比他们都高明多了。

李泌,字长源,唐朝中期赵郡中山人,自幼时以“奇童”得到唐玄宗的赏识。以后历事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帝,其间四落四起,位至宰相,封邺县侯。

李 唐江山遭安史之乱的.大劫而能不垮,实赖两人之力:外面靠郭子仪东征西讨,朝里面靠李泌运筹帷幄。李泌不但在军事上出谋划策,以收复长安、洛阳两京,平定安 史之乱,居功卓著;而且在李辅国、元载等权佞横行之时,还为朝廷选荐、保全了一批中唐名将如韩晃、李晟、马燧等人。至于处理与回鹘、吐蕃等异族关系,李泌 献言建策,为当时唐朝外交政策的主要决策人之一。其他如兴屯田、定人事、开财源等,李泌也无不与之,多谋善断,屡见奇效。

李泌的奇功之一,一身胜任总长、外长、财长数职,奇功之二是对皇帝家务的全面介入。皇帝的家事历来就属于“闲人免进”之列,否则就是找死。历史上,因皇帝闹家务而骨肉相残,导致政局大动荡甚至皇权崩溃的事例太多了。

当 李泌之时,朝廷之脆弱,实在已容不得再祸起萧墙。李泌以其耿耿忠心,过人的才智,当仁不让地充当了皇室调停人,竭力修补肃宗与玄宗之间的对立,苦苦维护肃 宗父子间的正常关系。他甚至甘冒杀身灭门的风险,阻德宗废立太子、谏肃宗宠立张后。在中唐内忧外患之际,朝廷能维持政局的基本稳定,李泌功莫大焉。

李 泌之奇,还奇在他同皇帝之间奇迹般的君臣关系。李泌曾对肃宗自陈有“五太”:“臣遇陛下太早,陛下任臣太重,宠臣太深,臣功太高,迹太奇。”与肃宗、代 宗、德宗三帝,李泌始终保持着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与肃宗“出陪舆辇,同榻而寝”;李泌不荤不娶,代宗强使其娶妻食肉;对德宗则指其为桀纣而无妨。

尽管李泌因遭权佞忌嫉,四次罢官下野,但新帝即位,立即便征召李泌。连为四帝宠幸,史所罕见,其因一则李泌忠心可鉴,所言所行无不为皇帝江山;二则李泌智比张良,洞彻人性,宠辱不惊,功高不傲,功成即去。三则李泌进谏建言极具策略,总是设身处地,循熏善诱,感悟帝心。

《旧唐书》把李泌并入八人合传中, 篇幅不过区区千多字,且评价极低,指责他“长于鬼道,随时俯仰,无足可称。”欧阳修《新唐书》有所匡正,语近公平,但也未充分重视。惟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不惜笔墨,于客观之中还李泌真面目。

1.不公正的东西实在无益于人;公正的东西至少无损于人。——享·乔治

2.对绝大部分人来说,热爱公正无非是怕吃不公正的苦头 。——拉罗什富科

3.待人不公正比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更有失体面。——柏拉图

4.正义至高无上的尊号。——罗马帝国时期传记作家 伦理学家 普卢塔克

5.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渔父》

6.仁慈和正义是并辔齐驱的。—— 杜特斯

7.守法持正,嶷如秋山。——唐代文学家 刘禹锡 《司空奚公神道碑》

8.士穷乃见节义。——唐·韩愈

9.本性流露永远胜过豪言壮语。——(英)莱辛

10.真实之中有伟大,伟大之中有真实。——(法)雨果

11.真实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12.激浊扬清,嫉恶好善。——唐·吴兢

13.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就变成一座坟墓。——白朗宁(英国)

14.世间好看事尽有,好听话极多,惟求一真字难得。——(清)申居郧

15.诚恳。不欺骗人;思想要纯洁公正;说话也要如此。——(美)富兰克林

16.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17.修身絜行,言必由绳墨。——宋·王安石

18.火不侵玉。——唐·刘禹锡

19.君子出处不违道而无愧。——宋·欧阳修

20.正义是一种高尚的幻象。—— 特格纳

21.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修务训》

22.奉公如法则上下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3.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24.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刘向《说苑·正理》

2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6.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27.发号施令,在乎必行;赏德罚罪,在乎不滥。——包拯《论星变》

28.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29.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30.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老残游记》

31.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清·何启

32.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清·何启

33.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宋)杨时

34.真诚是通向荣誉之路。——(法)左拉

35.真诚并不意味着要指责别人的缺点,但却意味着一定不恭维别人的`缺点。

36.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俄)列夫·托尔斯泰

37.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宋·欧阳修

38.正义是人类最大的利益。——美国作家 韦伯斯特

39.平而后清,清而后明。——宋·司马光

40.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三国志

41.公正是施政的目的。——丹·笛福

42.虚荣告诉人们什么是荣誉;良心告诉人们什么是公正。——兰多

43.让我们记住,公正的原则必须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西塞罗

44.做事公正一小时,胜过祈祷五昼夜。——阿拉伯

45.一切背离了公正的知识都应叫做狡诈,而不应称为智慧。——柏拉图

46.力量来自公正。——林肯

47.公正是赏罚公明者的美德。——亚里士多德

48.高于道德的东西必须基于公正,包含公正,并通过公正的途径去获取。——享·乔治

49.对他人的公正就是对自己的施舍。——孟德斯鸠

50.在政府事务中,公正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力量。——拿破仑

51.公正不但必须做到,为了令人信服,它还必须被人看到。——比奇科默

52.公其心,万善出。——明·方孝孺

53.言非法度不出口,行非公道不萌于心。——唐·杨炯

54.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汉·班固

55.事在是非,公无远近。——唐·张九龄

56.有公心,必有公道。——晋·杨泉

57.目贵明,听贵聪,心贵公。——邓析子

58.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明·吕坤

59.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管子〉

60.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清·康有为

61.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宋·朱熹

62.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宋·苏轼

63.天下事,坏于懒于私。——宋·朱熹

64.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宋·释惟白

65.平出于公,公出于道。——吕氏春秋

66.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汉·韩婴

67.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

68.持心如衡,以理为平。——明·刘基

团队合作的名言

1、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个好汉三个帮。

2、众人拾柴火焰高。

3、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4、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5、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

6、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 洛夫斯基

7、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8、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邓中夏

9、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英.莎士比亚

10、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 的团结。——英.欧文

11、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 成许多事业。——德.叔本华

12、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 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德.歌德

13、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中国谚语

1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15、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刘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