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名言 正文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名言

时间:2025-05-17 10:03:53

1.就贫富而论,有钱的人,虽然衣食无缺,华盖重裘,但有时候为了人事的困扰,同样日夜不得安宁;没有钱的人,尽管每日难过,依然每日过,无钱一样可以挺起胸膛,安心自在,此即所谓的“人穷志不穷”。

2.近代的弘一大师,也认为世间上没有一样东西使他觉得不好。破旧的手巾也好,咸苦的蔬菜也好,跑一整天的路也好,住在小茅屋也好,世界上什么都有味,什么对他都了不得。

3.贫穷的夫妇凭空得到二十万元,最初喜欢得不得了。但是到了晚上却烦恼钱要放到哪里里呢?抽屉吧,不保险!床底下嘛,也不太安全!枕头下面……左思右想,一夜睡不着觉。过了几天,他们又为了二十万元该如何利用而吵嘴,夫妻几乎因此而破坏了多年的感情,后来一反省,才彻悟钱使他们苦恼,终于又把钱还给原来的主人。

4.当自己与别人见解上有冲突,彼此不能和谐相处的时候,我们就不快乐了。我们职业往上高升之时,马上就欣然色喜;万一利益被人夺去了,我们就懊恼伤心。由于种种不能解决的问题,使我们生活在患得患失之中。

5.生活在二十世纪文明时代,人们生活在鸟笼式的公寓,抬头不见天日,四望不见原野,心胸越来越狭,眼光越来越小,人事的交往日趋频繁,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也愈来愈可能发生,整个社会风气呈现一片紧张.竞争.角逐.明争暗斗的现象,使得心里得不到恬静和谐的快乐。

6.人生在世界上烦恼的事情很多,譬如我们身体上有老病死的烦恼,

7.人类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每天总是不断的向外去攀缘,对于外在的世界虚妄分别,因此产生了许多烦恼。如果我们能够一切返求自心,而不让此心随境而转,则不当看的不看,不当听的不听,不当说的不说。这就等于孔子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8.我们常听到人说:“真忙!忙得不可开交。”“一事未了一事又来!”无论怎样的忙,要紧的是,不要因为忙碌而忘了自己的存在。有人说,忙是福气,忙的日子比较好过。但是,忙也要忙得有意义,有些人太为自己忙,不知道为别人忙;也有一些人,好为别人忙,却忘记为自己忙。

9.俗语说:“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因此,一个人如果没有未来,活着就没有意义。

10.一个人对于亲情要能放得下,不能随侍左右也罢,生离死别也罢,有合必有分,有生必有死,都能看破放下,不为情苦。

11.有些人以为金钱第一,有了钱什么都行得通,甚至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其实,不论财物富有到什么程度,终归要销毁散失。

12.俗话说:“身外财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个人空手来到这个世间,最后也将空手远离而去,纵有万贯财富,也丝毫带走不得。

13.多少人生前节衣缩食,克勤克俭,分毫也不肯浪费,终其一生,余下一大笔家产,或放高利贷,或私自保管,一旦临命终时,来不及处理财物,或被充公,或被吞没,枉费自己一生辛劳,终无所得。有些人则拼死拼活,赚钱置产,给子女留下一笔庞大的遗产,可是当他死后,子女或为分财动武,或吃喝嫖赌,挥霍殆尽,丝毫没有体谅父母生前的劳苦。因此有人说:留给子女最好的财产,不是金银财宝,也不是洋房汽车,而是道德学问与技能修养。所以说,钱财是身外之物,不能拥为己有,也不必为儿孙徒作马牛。

14.每一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医生。当身体感觉到有一点不舒服时,要训练自己坚强起来,体会病性本空的道理,淡然处之。能够这样,你的病就已经好了一半。

15.美国的海伦凯勒,她是又哑.又聋.又瞎的残废,可以说是一个十不全,但是她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人之一。

16.人类虽有生命,身体却不能永生,身体必定会有死,死和生是相对的。

17.到底“生从何处来,死归何处去?”对于这个问题,一般人不但不了解,而且不重视生命,只知道求生活。知识水平较高的人,除了生活之外,还知道有生命,但是仍然不重视生命,因为死对他而言是茫然无知的。有人说:“人是在无可选择的情况下接受了生命,然后在无可奈何的条件下度过生命,最后在无可抗拒的挣扎之下交还了生命。”

18.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把人生看成槁木死灰,与万物同朽。古人云:“齐生齐死,齐贤齐愚,齐贵齐贱;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恶亦死;生则尧舜,死则腐骨;生则桀纣,死则腐骨;腐骨一矣,孰知其异?”对于生命的所以然,古今人士大都所知不多。

19.对于生死不要觉得可怕,因为生死本来就像世俗的搬家一样,只不过换了一个躯壳而已。

20.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21.一个心里充满慈悲和道德的人,即使他身上只有一件粗布外衣,也不会减轻别人对他的尊敬;因为内在的美,如山谷的幽兰,洋溢着阵阵芳香,使人心情怡悦。

22.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见律宗大德弘一大师吃饭只有一道咸菜,不忍心的说:“难道你不嫌这咸菜太咸吗?”弘一大师回答说:“咸有咸的味道!”过一会,大师食后,手里端着一杯开水,夏先生又皱皱眉头道:“茶都没有得吃吗?怎么吃这种清淡的开水?”弘一大师笑一笑说:“开水虽淡,但淡也有淡的味道。”

23.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小时候,曾在皇觉寺当沙弥。相传有一次朱元璋外出,回寺时夜已深了,寺门已经关闭,不得已只好在寺外席地而睡。当他躺在地上,望着夜空满天星斗时,兴之所致,吟了一首诗,曰:

“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24.一个人该住什么样的地方,事实不在于地方的大小如何,主要在于个人胸襟的宽阔如何。一个胸襟宽阔如当沙弥的朱元璋,虽然席地而卧,却有法界在我一心的感觉;如果一个心量狭小,不满现实的人,即使住在摩天大楼里,也会感到事事不能称意。

1、世学有漏,佛法无边;知识变易,真理常新。

2、用兵择其勇,用人择其才,用理择其道,用钱择其德。

3、在学识上要力求博大精深,在修养上要力求忍耐包容。

4、用智慧确定方向,方向必到;用意志克服困难,困难必解。

5、舍生取义,虽死,精神永存;苟且偷生,虽生,精神已失。

6、人的能力在努力中可以增加,人的学问在虚心下可以进步。

7、有道之书尽读,明事之书多读,闲杂之书少读,邪妄之书不读。

8、粗者与人斗力,愚者与人斗气,慧者与人斗智,贤者与人斗志。

9、万法相互缘起,世事不必强求;只要因缘具足,自能水到渠成。

10、一个人心胸开阔,事事如意,不论到那里都觉得这个世间很美好。

11、

12、愚者以为幸福在遥远的彼岸,聪明者懂得将周遭的事物培育成幸福。

13、良知是一种天赋的道德观念,又可归为"三知":知耻、知愧、知恩。

14、人类虽有生命,身体却不能永生,身体必定会有死,死和生是相对的。

15、妥协是一条路径。变通是一种境界。让一分山高水长,退一步海阔天空。

16、目中有人助缘多,口中有德福报多,耳中清淨和谐多,心中有佛欢喜多。

17、人生之大病,不在无用,而在无明;事业之成功,不在学历,而在学力。

18、只说好话不做好事,好话等于废话;只做好事不说好话,好事等于无事。

19、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20、随缘不是随波逐流,而是珍惜当下;当下不在他方净土,而是内心一念。

21、用感情换取他人的信仰,无法长久;用道德建立他人的尊敬,历久弥深。

22、生产好似摇钱树,节俭犹如聚宝盆,勤快能换万担粮,用心拥有全宇宙。

23、无言、心心相应,是谈话的最高艺术;无相、事事默契,是做事的最高境界。

24、失败者,往往是热度只有五分钟的人;成功者,往往是坚持最后五分钟的人。

25、失败之人,不外乎一意孤行、刚愎自用;成功之人,大多能与人为善、从善如流。

26、不忧不惧、精进奋发,是袪病第一良方;不排不拒、放下执著,是除恼第一秘诀。

27、养生之道,在于吃得澹,吃得粗,吃得少;处世之道,在于吃得苦,吃得亏,吃得重。

28、在日常生活中,凡事要求其心安,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就是正确的思想见解。

29、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己对前途没有希望;人生最坏的习惯,是自己对工作没有计划。

30、懂得利用时间的人,便是懂得永恒的智者;懂得利用空间的人,便是懂得无边的圣者。

31、对于生死不要觉得可怕,因为生死本来就像世俗的搬家一样,只不过换了一个躯壳而已。

32、让步不一定吃亏,从礼让中,才能和谐双赢。忍让一下,看似吃亏,实际上就是占便宜。

33、没有一种教育是成心要让人学坏,但是有些教育的结果是很多人变坏了,这是一个事实。

34、工作时没有贵贱之分,服务时没有高低之别,读书时没有老少之分,修道时没有圣凡之界。

35、上课闻道要有欢喜心,指导训话要有接受心,做事担当要有勇敢心,和人相处要有恭敬心。

3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改过,必知迁善;愚者耻过,必知向上。

37、优秀的演技,来自演员认真领会角色的内涵;丰富的生活,必须自己努力体证生命的意义。

38、自我观照,反求诸己;自我更新,不断淨化;自我实践,不向外求;自我离相,不计内外。

39、人的健康,主要在身心健全,而非勇武有力;人的长寿,主要指延续慧命,而非长命百岁。

40、死,要死得有价值;死有重如泰山,轻如鸿毛。活,要活得有意义;活有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41、自以为聪明的人类虽然能看清大到宇宙小到原子的物质世界,却仍然无法学会如何相处这样的生活细节。

42、人生中,感动是一时的,感恩是一世的;荣耀是一时的,影响是一世的;委屈是一时的,成就是一世的。

43、世间最好的东西,是欢喜;世间最贵的善举,是结缘;世间最大的力量,是忍耐;世间最强的愿力,是甘愿。

44、在心量方面,要能容纳不喜欢的人;在做人方面,须具备谦虚卑下的心;在事业方面,要有舍我其谁的愿力。

45、美国的海伦凯勒,她是又哑、又聋、又瞎的残废,可以说是一个十不全,但是她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人之一。

46、一个人在生活中除了物质以外,还有很重要的精神生活,所谓精神,就是一个人的思想见解,一个人的内心认识。

47、只要耐烦有恒,时间的浪潮会将小人物推向时代的前端;只要脚踏实地,历史的巨手会将"小"因缘聚合成丰功伟业。

48、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龄,而是心境;人生,不是岁月,而是永恒。

49、一个人对于亲情要能放得下,不能随侍左右也罢,生离死别也罢,有合必有分,有生必有死,都能看破放下,不为情苦。

50、成功的里面,包含了多少辛酸;名人的双肩,承受了多少压力;荣耀的背后,付出了多少代价;伟大的成就,奉献了多少牺牲。

51、以力服人,时间短暂,功效浅;以德感人,时间久长,功效深。与其用力服人,不如用德感人;与其用力做事,不如用德做事。

52、有些人以为金钱第一,有了钱什么都行得通,甚至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其实,不论财物富有到什么程度,终归要销毁散失。

53、忙,像一把锋利的慧剑,能断妄想的葛藤;忙,是点石成金的手指,能化腐朽为神奇;忙,是营养调身的补品,使人生充满生机。

54、"感情像眼睛,容不了一粒细砂。"连三岁小孩子对自己母亲的感情也往往不容许别人来占有,夫妻间的感情更不许有第三者的侵入。

55、为人父母,要心甘情愿养育子女;为人师长,要心甘情愿作育英才;为人学生,要心甘情愿承受教诲;为人子女,要心甘情愿孝养父母。

56、凡事皆有利弊,只要懂得权衡之道,往大处着眼,枯石朽木也能入药;凡人皆有长短,只要懂得用人之道,取彼之所长,破铜烂铁也能成钢。

57、一只手有五根手指头,每一根手指头长短不一,分开来每一根力道都很小,很容易折断;如果把它合起来,成为一个拳头,就有很大的力量。

58、一个良将,残兵败卒也能训练成勇士;一个明医,枯木朽石也能炮制成仙丹;一个名匠,破铜烂铁也能锻炼成精钢;一个巧妇,剩菜残羹也能烹煮成佳肴。

59、每一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医生。当身体感觉到有一点不舒服时,要训练自己坚强起来,体会病性本空的道理,淡然处之。能够这样,你的病就已经好了一半。

60、一个心里充满慈悲和道德的人,即使他身上只有一件粗布外衣,也不会减轻别人对他的尊敬;因为内在的美,如山谷的幽兰,洋溢着阵阵芳香,使人心情怡悦。

61、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知人很难,知事也难,知理更难!但最重要的,人要知道自己。才能改进缺点,发挥自己的长处。智慧就是自知知人。"知人着智,自知者明。"

62、做人要像一面镜子,时刻自我观照;做人要像一只皮箱,随时提放自如;做人要像一本簿子,不断记录功过;做人要像一枝蜡烛,永远照亮别人;做人要像一个时钟,分秒珍惜生命。

63、一般社会上的情形,对于利己与利人,可分为四种,一、利人不利己。二、利己不利人。三、人己都不利。四、利己又利人。平常,利人不利己的'事情,除非菩萨发大心,不然可说少之又少。

64、忙就是营养;要争气,不要生气;多说OK,少说NO;感动就是佛心;疾病就是良药;拒绝要有代替;立场互换;给人利用才有价值;自己就是自己的贵人;有钱是福报,用钱才是智慧;宁可失去一切,但不能没有慈悲。

65、我常常觉得一个人不必以拥有很多物质为满足。试看天上的日月星辰,其数无量,可以供我们自由欣赏;宇宙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争研斗丽,可以供我们随意观看;东西南北的道路,任你奔驰;士农工商各类阶层,随你交往。

66、从初发心到成就佛果,要历经多少劫数,要忍受多少苦难,所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要"福慧双修"要"行解并重",如果畏惧麻烦,缺乏耐心,就像种子虽播种了,却怠于施肥、浇水,终不能发芽,更谈不上开花、结果。

67、真正的感情应该不是占有,而是一种奉献。但是,一般人却不容易做到,总是用一种嫉妒的心理来拥有感情,甚至于用一种永不满足的态度来争取感情。这种感情并不纯洁,真正的感情应该从奉献中获得,因为用奉献的态度获得的感情才是最崇高的感情。

68、肚量多大,事业就有多大;要空出所有,才能建设一切。从管理上来说,我们的心能包容多大,就可以领导多少人。如果容得下一家人,可以作家长;容得下一村人,可以做村长;容得下一国人,就可以做国君。"管事容易,管人难;管人容易,管心难。"

69、平常一般人总喜欢把苦和乐,难和易,分得很清楚,因此,苦的时候难过,乐的时候欢喜;有收获的时候雀跃鼓舞,困难的时候伤心颓丧。假如一个人能够把这些对待的事情调和,不偏激、不极端,那么生也好、死也好、苦也好、乐也好、难也好、易也好,这不是很洒脱自在的生活吗?

70、凡是都是一分为二,一半一半。男人一半,女人一半;好人一半,坏人一半;白天一半,夜晚一半。在这个"一半一半"的世界里,想要求百分之百的圆满,几乎是不可能的,也不容易。所以我们只有从这一半的人生,来影响另外的一半,用好的一半去影响坏的一半,才可能逐步走向圆满。

71、俗语常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一个人不要把感情用在少数人的身上,不要局限于自己所认为的"有缘",应该扩大心胸,视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兄弟姊妹,学习观世音菩萨的"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什么人有困难,即施恩惠给谁,这就是菩萨的精神。

72、做人要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时放下。光是提起,太多的拖累,非常辛苦;光是放下,要用的时候,就会感到不便。对于功名富贵放不下,生命就在功名富贵里耗费;对于悲欢离合放不下,生命就在悲欢离合里挣扎;对于金钱放不下,名位放不下,人情放不下,生命就在金钱、名位、人情里打滚;甚至对是非放不下,对得失放不下,对善恶放不下,生命就在是非、善恶、得失里面,不得安宁。

有言道:“最好的心理医生是自己。”通过对因考研失败而近于崩溃的我的自劝自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句名言。

我自幼就对自然现象很好奇,上中学后对自然科学很感兴趣,对化学更是如此,还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当一个化学家。XX年毕业,参加了当年恢复的高考,报的志愿全是化学专业。由于报的志愿太高,被调剂到了医学院校学了西医。XX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新乡医学院,搞药物化学分析,这也算是比较满意的工作吧。但在大学里工作是很看重学历的,加上大学氛围的影响及自己理想的强力驱动,于是一到那里就决定:通过自学,过几年报考化学专业研究生。做决定容易,可真干起来,对我来说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因为,自己学的专业是医学,上高中时,又正是文革后期,教育质量很差,那时的高中生还不如现在的初中生。而化学研究生的考试科目却是:政治(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史),英语,全部大学本科化学课程(包括大学物理、高等数学)。中学时英语几乎没讲什么,学医时没开英语课,当时连音标都不会,政治那三门更是一无所知。这就是说,我几乎是一切都要从ABC开始自学。

于是,我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艰难自学。英语是边自学边听英语广播讲座,初中英语听了三年,高中英语听了三年,北大电视英语讲座看了三年。数学和物理几乎可以说是从初中学起(一直要自学到大学课程)。化学可以说是从大学化学学起,因为高中时有幸地买到了一套供下乡知识青年自学的化学课外书,也正是它使我高考时化学得了满分,从而使我考上了大学。大学化学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结构化学,物理化学等,其中的结构化学与物理化学是很难学的。政治那三门不但难学,还需要机械地记住很多琐碎的东西。

那时,几十元的工资都用来买书了。每天晚上都要学习到下一两点,饥了边啃着干馍边看书。由于走路都在思考,额头经常撞到墙上。1985年调回本县后,离家只有几里地,只在星期天下午回去住一晚上。这真辛苦了我那善良贤惠的妻子——既要上班,又要照顾七十多岁的父母和1985年才出生的女儿。由于长时间坐着不动(特别是在屋里也结冰的`冬天),使我在1982年就患上了严重的周期性麻痹——四肢无力、行走困难。我的科室在二楼,宿舍在三楼,每天都是扶着楼梯很吃力地上下楼的。经过十年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自学,终于在1990年2月参加了硕士研究生考试,报的是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考试前后病情更重,考试那几天,每天都是双手提着双腿一步一步挪到考场的。我的考场在二楼,楼是爬着上的。中午不敢回旅社,怕下午来不了。好心的监考老师给我买两个烧饼,提一壶开水,我泡着浓茶边吃边再看一会看书。考完试就住进了医院,由于胃肠肌肉及呼吸肌受累,不能解大小便,呼吸咳嗽都困难,差一点死到医院(我是流着泪打这一段的)!

可两个月后竟得知,我仅以英语差五分的成绩未被录取。此时我只感到,天是黄的地是黑的,连睁眼的力气也没有——真是要崩溃了!假如说能再考我还没有那么痛苦,因为再考的机会也没有了——老母瘫了,妻子此时的身体也很虚弱,我那不争气的身体。那时,我整日“以泪洗心”。

我才三十来岁,上有年迈的父母需尽孝,下有年幼的儿女需养育,中有柔弱的妻子需体贴,难道自己就这样闷闷不乐,一直消沉下去吗?不能,决不能!于是我就当起了自己的心理医生,进行自劝自救——有投资不一定有回报,有好心不一定有好报。干小事风险小,干大事风险大。就是本科生考研(那时)考上的几率只有百分之二三,何况自己是“从零开始”的自学者,考不上也是很正常的事。尽良心问心无愧,已努力将来不悔。自己的经历十分坎坷,也较喜欢写作,可以拿起笔搞文学创作吗(现正朝这方面努力)。再无用,用学到的知识辅导孩子总是可以的吗。人生如赛跑,跌倒了只有赶紧爬起来快跑,才能不落后,或不至于太落后,若爬地不起哭泣,只能是倒数第一。

就这样我把自己给拯救了过来。于是,我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把精力投入到了工作、科研与写作中。截止目前,共在《中华预防医学》、《中国卫生检验》、《中国公共卫生》、《健康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

人生在世,无论你多么尽心尽力,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总有使你心痛的事;人在社会,无论你多么善心善意,由于人的品行好坏之故,总有使你生气的人。自己不理解或认识不到的话语或道理,别人再劝再说也不会听进去——等于“耳旁风”。只有自己理解了、认识了,才会化为自己的思想,从而调节自己的心理,指挥自己的行为。因此,为了使自己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我们要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要学会自劝自救。(作者: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