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圆月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系。下面是从历代诗词中节选出的与明月、中秋有关的名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宋)苏东坡 《水调歌头》
1.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
2.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3.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陆龟蒙.《中秋待月》)
4.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元好问.《倪庄中秋》)
5.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李商隐.《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6.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晏殊.《中秋月》)
7.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8.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9.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苏轼《念奴娇·中秋》
10.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 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11.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 —— 苏轼《阳关曲 》
12.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 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13.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 晏殊《中秋月》
14.中秋谁与共孤光。 ——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15.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6.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7.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 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18.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 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9.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 —— 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20.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1.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齐已.《中秋月》)
22.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
23.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2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5.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2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7.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月夜》)
2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2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30.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3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
32.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嫦娥》)
33.分明不受人间暑。 —— 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34.何妨小驻听吾语。 —— 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35.声直上,蟾蜍窟。 —— 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36.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 ——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中秋节诗词和名句
1.《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赏析】
这首中秋怀人词,久负盛名,横绝今古。开头一句虽在用李白诗句,而举止超逸,气韵终高一筹。人间天上,连通情感脉络。接着以浪漫瑰伟的想象,集中描写自己与朝廷的微妙关系,突出“去”与“留”的矛盾。下阕实写中秋赏月,写与弟的离别相思之苦,由怨而转入彻语,足见作者不为环境所拘束的豁达品格,“但愿”二字,忧患俱释,惟以善保天年,藉明月而寄相思互相劝勉。
名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2 .《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赏析】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名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3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韵译】: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 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 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 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 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 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 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评析】: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 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 一种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 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 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 “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 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 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名句: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