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有理想,即没有某种美好的愿望,也就永远不会有美好的现实。—— 陀思妥耶夫斯基
2、难道做父母的到头来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任凭子女自行其事,不予劝阻,不加指导吗?不,生活并不那么简单。我们做父母的担负着悉心指导子女这一极其复杂而又细微的重任,不应该力图我们的个性去影响孩子或把我们的愿望强加于他们。—— 甘地夫人
3、愿望乃思想之父—— 英国
4、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的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无愿望的人。—— 纪伯伦
5、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 【古罗马】优士丁尼《法学总论》
6、倘使有两个病情相仿的人,一个得到温情的安慰,有关切他生死存亡的人照顾,一个是由职业的看护服侍:那么一定是后者不治而前者得救的。这人与人之间不由自主的交感作用;医生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以为病人得救是由于服侍周到,同于严格听从医生的嘱咐;可是做母亲的都知道,持久的愿望的确有起死回生之力。—— 巴尔扎克
7、良心是一种内心的感觉,是对于躁动于我们体内的某种异常愿望的抵制。—— 弗洛伊德
8、愿望只是美丽的彩虹,行动才是浇灌果实的雨水—— 英国
9、人类一切的活动都发生于两个来源:冲动与愿望—— 罗素
10、虚荣心同真正的悲哀是完全矛盾的感情,但这种感情在人类天性中是那么根深蒂固,连最沉痛的悲哀都难得把它排除掉。在悲哀的时刻,虚荣心表现为希望显得伤心不幸或者坚强;我们并不承认这种卑鄙的愿望,但是它们从来;甚至在最沉痛的悲哀中,也离不开我们,它削弱了悲哀的力量并非美德和真诚。—— 列夫托尔斯泰
11、“思考”应当走到众人前面去,“愿望”不妨留在后面。—— 富兰克林
12、学习数学是为了探索宇宙的奥秘。如所知,星球与地层、热与电、变异与存在的规律,无不涉及数学真理。如果说语言反映和揭示了造物主的心声,那么数学就反映和揭示了造物主的智慧,并且反复地重复着事物如何变异为存在地故事。数学集中并引导我们地精力、自尊和愿望去认识真理,并由此而生活在上帝地大家庭中。正如文学诱导人们地情感与了解一样,数学则启发人们地想像与推理。—— Chancellor,WE
13、信念是由一种愿望产生的,因为愿意相信才会相信,希望相信才会相信,有一种利益所在才会相信。—— 斯特林堡
14、愿望不能代替实际—— 英国
15、我们真实的愿望仅仅是求异,从这—— 沃尔科特
16、真正的宜家精神,是依据我们的热忱,我们持之以恒的创新精神,我们的成本意识,我们承担责任和乐于助人的愿望,我们的敬业精神,以及我们简洁的行为所构成的。—— 英格瓦坎普拉德
17、生活是一种充满快乐和希望的冒险的活动,这种活动是基于建设的愿望,而非保持自己的所有财产或是获取他人的财产的欲望。—— 罗素
18、意志——这不单纯是欲望和欲望的满足,同时也是欲望和制止,欲望和放弃。假如你的孩子仅仅受到实现自己的愿望的训练,他是不会有最大的意志的。—— 马卡连柯
19、每一个有良好愿望的人的责任,就是要尽其所能,在他自己的小天地里做坚定的努力,使纯粹人性的教义,成为一种有生命的力量。如果他们在这方面,作了一番忠诚的努力,而没有被他同时代的人践踏在脚下,那么,他可以认为他自己和他个人处的社会都是幸福的了。—— 爱因斯坦
20、只有唤起人类追求美的愿望,她才能获得美的本身。—— 邓肯
21、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22、心中没有愿望,等于地上没有空气。—— 布尔韦尔科顿
23、当你的朋友向你倾吐胸臆的时候,你不要怕说出心中的.“否”,也不要瞒住你心中的“可”。当他静默的时候,你的心仍要倾听他的心;因为在友谊里,不用言语,一切的思想,一切的愿望,一切的希冀,都在无声的喜乐中发生而共享了。—— 纪伯伦
24、人必须像天上的星星,永远很清楚地看出一切希望和愿望的火光,在地上永远不熄地燃烧着火光。—— 高尔基
25、我们唯一的悲哀是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 但丁
26、内心的热诚和真纯的愿望,往往是不可以实现的—— 《甘地自传》
27、一支拉普兰歌曲的诗句,直到如今也不能遗忘:“孩子的愿望是风的愿望,青春的思想是悠长的思想”。—— 朗费罗
28、有愿望才会幸福。—— 席勒
29、虚荣是追求个人荣耀的一种欲望,它并不是根据人的品质业绩和成就,而只是根据个人的存在就想博得别人的欣赏尊敬和仰慕的一种愿望。所以虚荣充其量不过等于一个轻浮的漂亮女人。—— 歌德
30、一个人是否有足够的“志气”,直接决定事情的成败。我们只要不放弃自己的愿望,不改变自己的初衷,在自己认为最适合的事情上面去求发展,就自然会有成功的一天。—— 罗兰
31、一个正在顺着生活规律挺进的青年,首先应注意自己的才能和愿望与事业相衡。—— 培根
32、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的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无愿望的人。—— 纪伯伦
33、对个人讲,愿望就是比较永久不变的行为倾向。而态度是因环境的刺激而临时发生的—— 社会心理学
34、生活里没有做不到的事,但需要有强烈的愿望,必要时应该不惜生命。—— 列列昂诺夫
35、青年出于对父母的爱和尊重,有时不得不抑制自己的愿望和爱好,放弃自己所选择的,也许有着特殊兴趣和才能的领域,而去屈从父母或保护人的愿望。这种痛苦的选择往往足以压抑他们的热情和对人生的乐趣。这对社会来说是在已经死气沉沉的生活中又增添了一个消极因素,而不是增加一份生气勃勃的力量。—— 甘地夫人
36、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是人生最大的悲衰。 —— 但丁
37、对文学工作的渴望基本上是个人的一种自然的、健康的愿望,他想用文字来表现和描绘人们的内心生活和外部生活的无穷尽的、形形色色的现象,藉此达到与人民群众的结合。—— 高尔基
38、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的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无愿望的人。—— 纪伯伦
39、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不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种努力和创造外表上是多么高超。—— 爱因斯坦
40、在不同的环境中,人类的情感怎样变幻无常啊!我们今天所爱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恨的;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逃避的;我们今天所愿望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害怕的,甚至是胆战心惊的。—— 笛福
41、世上所有的父母都有一种真挚的愿望,就是想目睹本身不能成就的事业为儿子所完成,似乎他们想以此获得再生,并且好好应用前一辈子的经验。—— 杜邦纳姆洛
42、没有理想,即没有某种美好的愿望,也就永远不会有美好的现实。—— 佚名
43、美感是和听觉、视觉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离开听觉、视觉,是不能设想的。当一个人因为厌倦的缘故而失去观赏美的东西的愿望的时候,欣赏那种美的要求也不能不消失。—— 车尔尼雪夫斯基
44、人的强烈愿望一旦产生,就很快会—— 本琼森
45、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但丁
46、与心作斗争是很难的,因为每一个愿望都是以灵魂为代价换来的—— 赫拉克利特
47、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当运用;光有愿望是不够的,还应当行动。—— 歌德
48、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併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 罗洛梅
【名人甘地】
甘地的爱就是上帝的爱。他用忍耐的爱敲打着英殖民者的良心,用博大的爱教育和联合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用牺牲的爱让人们在仇恨中清醒。
甘地是平凡的,他没有泰戈尔的诗人天才,没有遭受过玛拉克里什纳的那种神秘梦幻的折磨,也没有受到维达卡南达的那种不可抗拒的热情的驱使。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外表简朴,学业平庸,毫不出色。他的体力、他的智力丝毫看不出在他的身躯里蕴藏着一种巨大的潜能。但是,甘地确实是伟大的人,他的伟大在于他的坚忍不拔、英勇无畏、孜孜不倦以及为人类的和平而费尽苦心。他的生活是一次努力奋进的长途跋涉,他以常人的步伐,一步步攀登着,当他到达顶点时,我们看到,甘地——他,已经超越常人。
甘地自内心发现了和平力量,成功地与他人分享,他几乎独自以只手之力将大英帝国赶出印度。为了这个目标,他透过谦恭、耐心、坚持、坚忍等美德的实践,提升了高于一般人的心灵程度。
他曾这样说:“我始终是个乐观主义者,这并不是我要证明正义是繁荣的,而是我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最后正义一定会繁荣的。”“我的乐观主义是基于发挥非暴力的、个人能力的无限可能性的信念上。”他所相信的正义和非暴力,是出自彻底地洞察自己,从而无条件地在自己的心灵打下一个对人类的绝对信赖,这信念即使是死也不能夺去、也不能破坏的。
甘地时刻都在用悲悯之心怜恤、以光明照耀、以仁爱之心拯救人心的阴暗、权谋的肮脏、暴力的血腥,他用生命谱写了一个大写的爱。
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后代是一种教益,为此,人们将永远牢记他。
——泰戈尔
他是个天生的宗教家、一个不可缺少的政治家。
——罗曼?罗兰
在今天,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们自由的缔造者,我们的国父。他弘扬了印度立国的传统精神,高擎着自由的火炬,驱散了四周的黑暗。我们时常不配作他的追随者,违背他的指示,但不只我们,我们的子孙后代均将铭记国父的指示,铭记这个伟人——他的信心与力量、勇敢与仁爱的精神。我们将决不让自由之火熄灭!——尼赫鲁
一位78岁的瘦弱老人竟以神奇力量震撼了整个世界,赋予世界新的希望;他所显示的力量,可以胜过原子弹的威力。
——伦敦《新闻纪事报》
甘地全名叫莫汉达思?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甘地诞生于印度西部卡提阿瓦半岛的波尔班达城。祖父和父亲曾是一个小土邦的宰相,也是虔诚的印度教徒。甘地自小受印度文化熏陶,酷爱印度民族文化,同时也受到印度教中有关“非暴力”、“自制”、“宽容”、“以德报怨”等思想的影响。中学毕业后,甘地远渡重洋,到英国接受高等教育,考进伦敦大学,主攻法学。在英国期间,他潜心研究《圣经》,把基督教义中关于对恶人忍让的`教义与印度教义中“以德报怨”的思想结合起来,得出了“不抵抗”和“自我克制最高尚”的宗教结论。这一宗教结论后来又演变为政治上的非暴力不合作主义。
1893年,大学毕业不久,甘地受聘为一家印度公司的法律顾问,到南非任职。在南非期间,他目睹了白人殖民者如何歧视印度人的种种劣行,感触颇深。这使他萌生了反对白人统治、争取印度独立的志向。甘地深入印度侨民当中,创办学校,出版刊物,开展反种族歧视斗争。二十多年间,甘地形成了完整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体系:即用罢工、请愿、绝食等非暴力手段,与殖民当局斗争,争取合法权益,最终达到民族自治的目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甘地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祖国。他把在南非积累的斗争
1919年,甘地利用印度受十月革命影响的机会,发动了第一次全印规模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1930年,甘地又利用资本主义出现经济大危机的机会,以反对英殖民政府的食盐专营法为契机,发起声势浩大的食盐进军,掀起了全印规模的第二次反英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甘地领导下,并经过长期的斗争,直到1947年,英国政府被迫放弃对印度的统治权,印度获得独立。甘地为之毕生奋斗的事业,终于获得胜利。
1947年8月13日,距印度建国仅剩一天半时间,圣雄甘地赶到加尔各答。此时的他应该留在新德里享受国父的荣耀,但是加尔各答的局势已经使他不能够再耽搁一分钟。当地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流血冲突愈演愈烈,为这个国家的前途蒙上了阴影。甘地确实满心悲哀,他来到加尔各答,后来又来到德里,想要以爱的精神平息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教派骚乱和流血冲突。除了爱,他没有别的武器。他到处走访、祈祷、演说,忍受不理解的人们的辱骂和骚乱,他最后的办法是绝食,“汝行乎,吾死”。他的精神终于感染和震撼了人们,人们的注意力渐渐从“街道上的暴行转移到这张小床上来了”(尼赫鲁语),加尔各答出现了和平和亲善的景象。这样,在同样是印穆聚居的印度北部的旁遮普省,5万人军队没有做到的事情(制止宗教骚乱),却在这座250万人口的,历史上最倔强最血腥的,现在又即将如火山爆发的加尔各答城里,由一个手无寸铁的老人做到了。这就是著名的“加尔各答奇迹”。
甘地一生有16次绝食,其中有2次是绝食三周,只喝一点苏打水。他多次在绝食中濒于死亡的边缘,最后一次绝食是在他79岁的时候,在他死前半个月,共绝食121小时30分钟。甘地如此谈到自己吃苦的意义:“我们只受打,不还拳,我们用自己的痛苦使他们觉察到自己的不义,这样我们免不了要吃苦,一切斗争都是要吃苦的!自己受苦意味着对人的信任和希望,意味着对人性中某种善端的尊重。这也是一条自我忏悔,自我纯洁之路。最后,如果你是正确的,你就会在经受重重痛苦之后取得胜利,如果你错了,那么受打击的只是你个人而已。”
甘地接着又把这种和平带到了首都德里,办法仍然是自己吃苦,自己默默地忍受牺牲,后来,他又准备徒步穿过旁遮普省的大地,前往从同一母体诞生的另一国家——巴基斯坦,一路宣讲和平的福音。
1948年1月30日下午5时,人群突然一阵骚动,然后自动向两旁分开,形成了一条通道。甘地从通道尽头,慢慢地走过来。当甘地走到离戈德赛只有三步远的时候,戈德赛向前走了两步,按照印度传统的方式,把手放在胸前,向甘地鞠躬。在人们都以为他是个虔诚信徒而没注意时,戈德赛突然向半米远的甘地连开了三枪。甘地手捂胸口,挣扎了一下,然后慢慢倒下。
梭罗是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废奴主义及自然主义者,有无政府主义倾向,曾任职土地勘测员。一起来看看梭罗的名言,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1. 富裕是全然体验生活的能力。
2. 充满自信地追求你的梦想!去过你梦想中的生活。
3. 当你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简单,宇宙的法则也会变得简单。
4. 活出你的信念,你就能转动世界。
5. 我们的生活都被耗费在细节上……简单,再简单。
6. 任何事物的代价等于你用多少生命去换取它。
7. 你必须活在当下,乘着每一个波浪前行,在每一刻找到你的永恒。傻瓜站在他们的机会之岛上寻找另一片陆地。没有别的陆地,除了这一生,没有别的生命。
8. 爱就是试图去将梦中的世界变为现实。
9. 生命并没有价值,除非你选择并赋予它价值。没有哪个地方有幸福,除非你为自己带来幸福。
10. 我们必须学会再次醒来,并让自己保持清醒,不是靠机械的帮助,而是靠对黎明的无限期望。
11. 一本真正的好书教给我的远不止只是阅读它。我必须很快将它放在一边,然后按照它来生活。我始于阅读,终于行动。
12. 于身体有益的是劳作,与灵魂有益的是灵魂的工作,于两者都有益的是为他人工作。
13. 活过每一个季节;呼吸空气,喝水,品尝水果,让自己感受它们对你的影响。
14. 我虽不富甲天下,却拥有无数个艳阳天和夏日。
15. 我宁愿独自坐在一只南瓜上,而不愿拥挤地坐在天鹅绒的座垫上。
16. 我喜欢独处。我从没遇到过比孤独更好的伴侣。
17. 清晨的散步是对一整天的祝福。
18. 如果我真的对云说话,你千万不要见怪。
19. 城市是一个几百万人一起孤独地生活的地方。
20. 如果一个人和他的同伴没有保持步伐,也许是因为他听到了另一种鼓点。就让他按他自己的步伐前进,无论他走得多快、多慢或多远。
21. 与其给我爱、金钱或名誉,不如给我真理。
22. 一个有时间增加他灵魂的财富的人才能真正享受闲暇。
23. 善良是唯一永远不会失败的投资。
24. 灵魂的必需品并不需要用金钱来购买。
25. 人类已成了他们的工具的工具。
26. 一所精美的`房子又有何用,如果你没有一个可以容忍的摆放它的星球?
27. 世界只是我们的想象的画布。
28. 大多数人在安静的绝望中生活,当他们进入坟墓时,他们的歌还没有唱出来。
29. 不要雇一个为钱而替你工作的人。
30. 即使在天堂,挑刺的人也会找到刺。
31. 许多人钓了一辈子的鱼,却不知道他们钓鱼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鱼。
32. 等到我们迷失了,我们才会开始了解自己。
33. 多余的财富只能买来多余的东西。
34. 大多数的奢侈品和许多所谓的生活便利品,不仅不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对人类的进步是一种阻碍。
主要成就
超验主义
在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的支持下,梭罗在康科德开始了他的超验主义实践。梭罗放弃诗歌创作而开始撰写随笔,起先给超验主义刊物《日晷》写稿,之后各地的报纸杂志上都有他的文章问世。他是一个超验主义者,他相信人能凭直觉认识真理,在一定范围内,人就是上帝。
生态主义
梭罗除了被一些人尊称为第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外,还是一位关注人类生存状况的生态主义哲学家。 1845年7月4日梭罗开始了一项为期两年的试验,他移居到离家乡康科德城(Concord,原意“谐音”)不远,优美的瓦尔登湖(Walden)畔的次生林里,尝试过一种简单的隐居生活。
他向《小妇人》的作者露意莎·梅·奥尔柯特借了一柄斧头,就孤身一人,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自己砍柴,在瓦尔登湖畔建造了一个小木屋,并在小木屋住了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的时间。出版于1854年的散文集《瓦尔登湖》详细记载了他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又两个月的生涯。虽毕业于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但他没有选择经商发财或者从政成为明星,而是平静地选择了瓦尔登湖,选择了心灵的自由和闲适。他搭起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过着非常简朴、原始的生活。来到瓦尔登湖畔之后,他认为找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模式。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梭罗自食其力,他在小木屋周围种豆、玉米和马铃薯,然后拿这些到村子里去换大米。完全靠自己的双手过了一段原始简朴的生活。
废奴主义
在瓦尔登湖生活期间,因为梭罗反对黑奴制(Negro Slavery),拒交“人头税”而被捕入狱。虽然他只在狱中蹲了一宿就被友人在未经他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替他代交了税款保其出狱,但这一夜却激发他思考了许多问题。出来后曾有一些市民问他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许多人宁愿坐牢也不愿意交税。为解释这一问题,他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写成了著名的政论《抵制国民政府》(Resistance to Civil Government,后改名为Civil Disobedience,《论公民的不服从》)。他所宣传的这种依靠个人的力量,“非暴力抵抗”的斗争形式对印度的甘地和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研究自然史
他决定研究自然史,纯是出于天性。他承认他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一条猎犬或是一头豹,如果他生在印第安人之间,一定是一个残忍的猎人。但是他被他那麻省的文化所约束,因此他研究植物学与鱼类学,用这温和的方式打猎。他与动物接近,使人想起汤麦斯·福勒关于养蜂家柏特勒的记录:“不是他告诉蜜蜂许多话,就是蜜蜂告诉他许多话。”
蛇盘在他腿上;鱼游到他手中,他把它们从水里拿出来;他抓住山投鼠的尾巴,把它从洞里拉出来;他保护狐狸不被猎人伤害。我们这自然学家绝对慷慨,他什么都不瞒人:他肯带你到苍鹭常去的地方,甚至于他最珍视的植物学的沼泽那里——也许他知道你永远不会再找到那地方,然而无论如何,他是愿意冒这个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