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 《清诗铎·读书》
3.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元代·程端礼
4.外韧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8.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0.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5.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6.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
17.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朱熹
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9.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2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学习是领悟别人,创新是做出自我。
2、研究如何编制书目,如何利用书目的学问,便是目录学。古今中外,许多大学问家都十分重视目录学,认为目录学是入门之学,是读书治学的基础知识。书目即图书目录的简称,它是一种记录书名、著者、出版情况和收藏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加以编排,供人们查找的一种工具书。有些书目还有内容提要,并告诉读者哪些书应该读,哪些书不必读,以及阅读时应选择什么样的版本等。这种书目对于读书治学来说,无疑是一种指示门径的路标。——陈宏天
3、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砣砣复孜孜,书我不相属。活泼运心智,不为书奴仆。泥沙务淘汰,所取唯珠玉。——叶圣陶
4、马克思读书时,常折叠书角、画线、用铅笔在页边空白处做满记号。他不在书里写批注,但当他发现作者有错误的时候,他就常常忍不住要打上一个问号或一个惊叹号。画横线的地方使他能够非常容易地在书中找到所需要的东西。他有这么一种习惯,隔一些时候就重读一次他的笔记和书中作了记号的地方,来巩固他的非常强而且精确的记忆力。一保尔·拉法格
5、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6、用心念书,是为了避免成为不中用的人。 ——[尼]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7、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 [古罗马]亚里斯提卜
8、书籍是,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
9、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元代·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10、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
11、学者政出之,政者学之施。 作者:(宋)张孝祥
12、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作者:(宋)程颢
13、读书进步快,退步也快,这是由于意志不够坚定。
14、读书第一遍鸟瞰、第二遍解剖、第三遍会通。——梁启超
15、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须得狡黠,才能掩饰无知。 ——培根
16、好读书,不求甚解。 作者:陶渊明
17、救救孩子,让孩子本着自己的兴趣多读书吧!
18、预读天下之奇书,须明天下之大道。——蒲松龄
19、人脑是这样一台计算机,它在一个相当低的准确水平上,非常可靠地进行工作。 —— 冯 · 诺伊曼
20、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明)吴梦祥
21、读书是一缕清幽的灯光,从轻盈的书页照亮心灵的.眸子,逗起了几分智慧的愉悦,闪烁着几分宁静的光辉。——杨义
22、做总比不做好,看总比不看好,读总比不读好。
23、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
2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朱熹
25、读书可启发心灵,就像运动有助身体健康。
26、读书是好的,但必须记住,书不过是书,要自己动脑筋才好!
2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8、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29、我想就把阅读当成一种探险和冒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程。我觉得阅读的过程要自己慢慢地摸索,看对书,看错书,看了冤枉的书。这个过程是培养自己鉴赏力的过程。我反而很怕那种一致性,大家同时一起看一本书。我觉得那种一致感,再好的东西也禁不起这样的东西。——朱天心
30、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李欣《缓歌行》
31、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德]富斯德
32、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33、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34、书籍是通往未来之路的钥匙。
3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6、念书谓已多,抚事知不敷。
37、念书贵精不贵多。 —— 书摘
38、好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39、文明是相相互同的桥梁。
1、读书给人无穷智慧,实践给人无穷财富。
2、读书贵从实践来,实践贵从创新出。
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
5、周叔弢奉古人爱书:"毋卷脑(书脑),勿折角,勿以爪侵字,勿以唾液揭幅。方是读书人之品德。"——周叔瞍
6、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闲适无事之人,镇日不观书,则起居出入,身心无所栖泊,耳目无所安顿,势必心意颠倒,妄想生嗔,处逆境不乐,处顺境亦不乐。——张英
7、我的书房,是个真正的堆书之房,我自己却在群书包围之中。我是爱书成癖的,写了一辈子的书,又教了一辈子的书,我视书为第二生命,有"不可一日无此君"之感。——郑逸梅
8、用书籍来充实自己,要比用尼古丁和酒精来打发寂寞强一百倍。——麦考雷
9、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又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克尼雅日宁
10、每个人都要摸索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要从读书中去发现自己的长处,进而发扬自己的长处。有的人是早上读书效果最好,有的人则是晚上读书最好;有的人敏捷,眼明口快,有的人却十分认真、严谨。——严济慈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就是力量"、"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一句句名言警句不都应证了书的重要作用与书在一个人人生中的`重要地位吗?现在大多数人读书不是为了消磨时间就是为了完成任务,有谁把读书当成快乐的事呢?
1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朱熹
13、书籍是一种冷静可靠的朋友。
14、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元代·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15、人们最高精神的连锁是文学,使无数弱小的心团结而为大心,是文学独具有力量。文学能揭穿黑暗,迎接光明,使人们抛弃卑鄙和浅薄,趋向高尚和精深。
16、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17、学问学问,不懂就问。
18、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皮罗果夫
1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沉思子自知。
20、知识就是力量。——培根(英国)
21、立品直须同白玉;读书何止到青云。——佚名
22、就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23、多则价谦,万物皆然,唯独知识例外。知识越丰富,则价值就越昂贵。
24、图书馆使我得以有恒地研习而增进我的知识,每天我停留在里面一两个钟头,用这个办法相当的补足了我失掉的高深教育。 ——(富兰克林)《富兰克林自传》
25、读书是一种探险,如探新大路,如征新土壤。
26、生活是最伟大的一部活语汇。
27、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宋欧阳修
28、现在最大的爱国是专心读书。——廖燕
29、非同一般的学习,学习非同一般。
30、力学如力耕,勤情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捻时。
31、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布尔沃
32、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33、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爱迪生
34、"你大概误会大学文凭是世界之匙,开启顺风顺水之门,这并不正确。读书目的是进修学问,拓阔胸襟。人生所有烦恼会不多不少永远追随,只不过学识涵养可以使一个人更加理智冷静地分析处理这些难题而已。"作者:亦舒 出处:花常好月常圆人长久
35、因为读书是一种习惯,不读书就像我不抽烟那样难受。二是为了解放我自己。……在我看来,一个人仿佛一个包得紧紧的蓓蕾,一个人所读的书或者做的事,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他毫无作用,然而,有些事情对一个人来说确实具有特殊意义,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事情使得蓓蕾开一片花瓣,花瓣一片片接连开放,最后便开成一朵花。作者:毛姆
36、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37、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颜之推
38、读书时人生一大乐事。——吕兰美
39、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40、看书的目的,在把书变成我所有。——谢觉哉
41、竹根——纵然被埋在地下无人得见,也决然不会遏制摸索而力图冒出新笋。
42、念书心在书,为事心在事。——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
43、外物之味,久则可厌;念书之味,愈久愈深。——(宋)程颢
44、进修有如母亲一般慈祥,它用纯洁和温柔的欢悦来哺育孩子。
45、你浏览花的瑰丽,花浏览你的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