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关于特别的问号的名言警句 正文

关于特别的问号的名言警句

时间:2025-04-30 22:27:38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为了在仅有的时间内,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特制定此复习计划。

一、班级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27人,其中女生11人,男生16人。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能按老师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上课积极发言,作业认真完成。初步学会了独立识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对于一些基础的知识,如课文中的字词、背诵的段落,能较好地掌握。初步学会了默读,静下心来品读、感悟文章,按要求理解词语,深入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其内涵,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根据习作要求选材,写出自己印象深刻的或最受感动的内容。但也有少数同学不仅基础较差,而且还非常马虎,缺乏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毅力,像李祥、杨立涛等同学,他们是复习阶段重点抓的学生。希望从习惯到最终成绩都能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二、复习内容:

七个单元23篇必学课文、听说训练、习作训练及练习

三、复习目标:

1. 通过复习,进一步突破教材重难点,加强

2. 引导学生对课文重难点知识进行梳理归类,通过教规矩和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复习的能力和主动复习的良好习惯。

4. 讲练结合、精讲精练,轻负担、高质量。注重能力培养,使学生喜欢学语文、会学语文。

5. 面向全体、不适时机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差,使优生更优,差生有较大进步。

四、复习要求

1、巩固汉语拼音,掌握本册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并能根据拼音写出已学的汉字。

2、掌握本册所学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进一步培养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3、掌握几种的方法,能在字典中选择恰当的意思。

4、掌握本册中的词语,懂得意思,能口头或书面运用。能按要求正确搭配词语和将词语分类,并能学会成语,学会多种形式的成语。

5、复习巩固对句子的认识,会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和把句子写具体,并能够掌握好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和各种谚语和古诗句,能够修改错句并能够按要求改写句子。

6、能借助重点词句,背诵指定的课文。能抓住重点词句,掌握理解一段话的方法。理解课文与课题之间的联系。学会用自然段归并和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7、熟读23篇课文,理解内容,并能按要求朗读课文或背诵、默写课文。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静下心来读文章,沉浸其中悟情意,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8、正确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注意逗号、顿号、句号、感叹号、问号、引号等的使用,提醒学生考试中对于加标点的题目一定不要漏做。

五、单元复习重点

第一单元:正确认读32个生字,规范,美观地书写24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精讲课文和练习1中的“读读背背”;能用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句;渗透用词造句,仿照例句写句子;写拟人句;

第二单元:正确认读33个生字,规范,美观地书写2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精讲课文和练习2中的“读读背背”;能用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句,渗透用词造句,仿照例子写句子;懂得从表面文字理解深层含义;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会续写童话故事。

第三单元:正确认读37个生字,规范、美观地书写26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精讲课文和练习1中的“读读背背”;能用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句;渗透用词造句,仿照例句子,学会写生活中的新发现

第四单元:正确认读43个生字;规范、美观地书写30个生字,整体感知课文,感受课文内容。认识单元中的生字新词及通过朗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第五单元: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是关于自然界动物的,内容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学生较感兴趣。学生调动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就能体悟到课文的含义。学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但对自然界的许多奥秘的了解是有限的,本单元的内容一是丰富了学生的见识,二是了解了动物间的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感情。只要教师把文章的重点—倾听并揣摩鸟语、天鹅勇敢奉献的精神、蚂蚁、羚羊逃生时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那么学生的理解便水到渠成。

第七单元;认识单元中的生字新词含单元的处处留心,口语交际,8个成语和《古今贤文》整体感知课文,感悟物人物的内心情感的精神,领悟樟树的象征意义

七、复习重难点

1、从汉语拼音入手,正确认读、默写学过的词语,掌握一部分多音字的读音和组词,掌握拼音的标调规则,能正确区别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

2、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以及练习中的读读背背和成语。

3、根据每个单元的训练类型进行训练讲解,使学生正确掌握,灵活运用。

4、加强阅读训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5、指导学生写好

八、复习措施:

1、采取归类复习和单元复习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牢固掌握。先全面复习,再重点攻关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

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3、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认真地分析,采取结对子、一帮一等方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提问、多辅导。优帮差,加强合作与督促。

4、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篇课文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语交际实践。、

6、加强检查的落实,必要时动用小组长和班干协助,力求重要地方人人过关。

九、复习方法:

1、突出重点。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要特别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平均分。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2、讲练结合。在整个复习阶段,要以学生自己的复习为主,要以练习为主,但是老师必须作适当的提示、归纳。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习,又有笔头的练习。

十、奋斗目标:

通过有计划的复习,期末成绩平均分达到80分以上,及格率达到100?。

十一、复习时间及复习内容安排

6月16日 汉语

拼音 能够看拼音写词句;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回答问题及对话。

6月16、6月18、19日 句子 继续认识句子;学习将句子写具体;会将把字句改写成被字句;学习改写反问句;改正用词不当的句子;会使用顿号、叹号,初步掌握冒号和引号的用法等;认识比喻句;学习用打方的方法写句子。能够学会每单元后中的名言警句及古诗。

22、23日 阅读 结合课文,掌握读懂按时间顺序或事情发展顺序或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的方法;熟读课文,理解内容,并按要求朗读或背诵、默写课文;学会默读,能按要求边思考,读懂内容,完成习题;能够进行阅读方面的练习。

6月24、25日 习作 能按指定的段式(时间、事情发展、方位的顺序)写一段通顺、连贯的话;能够进行写人、写事和写景的习作。

6月26日以后 综合 综合测试,讲评。

1、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李四光

2、不问的人永远和愚昧在一起。——东非

3、从各方面对习俗的质疑,是每一个思想水平较高的人的必然发展阶段。——爱默生

4、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巴尔扎克

5、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上进。——朱熹

6、耳朵没有底,可以从早听到晚。——非洲

7、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佚 名

8、怀疑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光召

9、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自,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学记》

10、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方以智

11、师以质疑,友以析疑。——李惺

12、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亚里士多德

13、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14、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陆九渊【宋】

15、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苏格拉底

16、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17、要疑问,而不是质疑,“真正的歌者能唱出人们心中的沉默”。—— 柴静

18、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孔子

19、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20、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

21、质疑是迈向哲理的第一步。 ——狄德罗

1、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亚里士多德(希腊)

2、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达?芬奇(意大利)

3、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英国)

4、健康不是身体状况的问题,而是精神状况的问题。——帕拉图(希腊)

5、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爱迪生(美国)

6、幻想是诗人的翅膀,假设是科学的天梯。――歌德(德国)

7、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亚里士多德(希腊)

8、在科学上最好的助手是自我的头脑,而不是别的东西。——法布尔(法国)

9、早眠早起,使人健康富有明智。――富兰克林(美国)

10、科学尊重事实,不能胡乱编造理由来附会一部学说。——李四光(中国)

11、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达?芬奇(意大利)

12、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英国)

13、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爱因斯坦(美国)

14、真理可能在少数人一边。――柏拉图(希腊)

15、健康的身体是灵魂的客厅,病弱的身体是灵魂的监狱。——培根(英国)

16、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杜威(美国)

17、持续健康;这是对自我的义务,甚至也是对社会的义务。——富兰克林(美国)

18、不要忽视你的身体的健康,饮食动作须有节。——毕达哥拉斯(希腊)

19、当科学家们被权势吓倒,科学就会变成一个软骨病人。——伽利略(意大利)

20、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好处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爱因斯坦(美国)

21、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伽利略(意大利)

22、饮食节制常常使人头脑清醒,思想敏捷。――富兰克林(美国)

23、在科学上重要的是研究出来的“东西”,不是研究者“个人”。——居里夫人(法国)

24、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中国)

25、科学的界限就像地平线一样:你越接近它,它挪得越远。——布莱希特(德国)

26、水若停滞即失其纯洁,心不活动精气立消。――达?芬奇(意大利)

27、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巴甫洛夫(前苏联)

28、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居里夫人(法国)

29、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亚里士多德(希腊)

30、追求客观真理和知识是人的最高和永恒的目标。――爱因斯坦(美国)

31、科学是永无止境的,它是一个永恒之谜。――爱因斯坦(美国)

32、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居里夫人(法国)

33、科学是使人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途径。――布鲁诺(意大利)

34、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爱迪生(美国)

35、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美国)

36、一切推理都务必从观察与实验得来。――伽利略(意大利)

37、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爱迪生(美国)

38、没有想像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爱因斯坦(美国)

39、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波兰)

40、没有侥幸这回事,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是有必然性的。——爱因斯坦(美国)

41、单调的攀登动作会感到厌倦,但每一步都是接近顶峰。——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

42、我们要把人生变成一个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居里夫人(法国)

43、一旦科学插上幻想的翅膀,它就能赢得胜利。――法拉第(英国)

44、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在宗教中,而是在科学中。——达·芬奇(意大利)

45、我们思想的发展在某种好处上常常来源于好奇心。——爱因斯坦(美国)

46、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示而作出的。——戴维(英国)

47、没有疑问,哲学与科学在许多方面是互相促进的。——罗蒙诺索夫(前苏联)

48、思想永远是宇宙的统治者。――柏拉图(希腊)

49、真理就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击它,你的攻击就愈加充实和证明了它。——伽利略(意大利)

50、我愿用我全部的生命从事科学研究,来贡献给生育我栽培我的祖国和人民。——巴甫洛夫(前苏联)

关于科学:

等读过《科学的历程》后,首先让我明白了了解科学发展历史的重要性。了解科学史对于我们科研工作的创新性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也许是文化传统的关系,中国教育界盛行的依然是分数教育、技能型教育,这种教育的一个消极后果是培育了不少科学神话,树立了不正确的科学形象。

第一是将科学理论静止化、僵化,其次是将科学理论神圣化、教条化,再次是将科学技术化,最后是将科学实用化、工具化。在教科书中纷至沓来的新概念、新术语、新公式、新定律面前,容易让人逐渐形成了这样的观念和习惯:这就是真理,学习它、记住它。

等到久而久之,历史性的、进化着的科学理论被神圣化、教条化,人们不知道这个理论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是这样,但我们还要相信它是真的。这种教条的态度明显地与科学精神格格不入,将会严重的阻碍创新性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