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对自己权利不关心的名言 正文

对自己权利不关心的名言

时间:2025-04-30 02:10:57

1、责任心就是做任何事所需的一种平常而力求完美的心态。——龚靖赟

2、责任心就是关心别人,关心整个社会。有了责任心,生活就有了真正的含义和灵魂。这就是考验,是对文明的至诚。它表现在对整体,对个人的关怀。这就是爱,就是主动。——穆尼尔。纳素

3、责任是与生俱来的,不可推卸的。——张丽丽

4、责任就是对别人和自己负责。——李增阳

5、责任和权利是双生儿,想要享受权利,那么就勇于承担责任吧。——洪敏丽

6、有许多东西,只要我们对它们陷入盲目性,缺乏自觉性,就可能成为我们的包袱,成为我们的负担。——毛泽东

7、一人做事一人当,男子汉应该有的就是责。——朱成伟

8、一个人越敢于担当大任,他的意气就越风发。——班斯腾·班生

9、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

10、一个人能承担多大的责任,就能取得多大的成功!——心有睛天

11、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毛姆

12、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居里夫人

13、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歌德

14、我们的地位向上升,我们的责任心就逐步加重。升得愈高,责任愈重。权力的扩大使责任加重。——雨果

15、我们不是为自己而生,我们的国家赋予我们应尽的责任。——西塞罗

16、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17、如果一个人有了责任心,那么他会努力把每一件事做得完美。——周姿延

18、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

19、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林肯

20、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维克多·费兰克

21、责任心就是做任何事所需的一种平常而力求完美的心态。--龚靖赟

22、责任是与生俱来的,不可推卸的。--张丽丽

23、责任就是对别人和自己负责。--李增阳

24、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丘吉尔【英】

2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26、如果一个人有了责任心,那么他会努力把每一件事做得完美。--周姿延

27、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中国】

28、男性的第一魅力是责任感。--余秋雨【中国】

29、做好每一件该做的事就是责任。--王爱珍

30、自由的第一个意义就是担负自己的责任。--阿来

31、真正进步的人决不以“孤独”“进步”为己足,必须负起责任,使大家都进步,至少使周围的人都进步。--邹韬奋

32、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歌德,我很喜欢,但紧接着的那句亮瞎了我的眼: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33、责任和权利是双生儿,想要享受权利,那么就勇于承担责任吧。--洪敏丽

34、责任并不是你的负担,而是一种你应具有的信念,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吧。--范华芳

35、有一种力量是从你那个跳动的心中发出的,它会指引你去做你认为重要的事,并且一定会竭尽全力,这就是责任心。--朱明然

36、有许多东西,只要我们对它们陷入盲目性,缺乏自觉性,就可能成为我们的包袱,成为我们的负担。--毛泽东

37、一人做事一人当,男子汉应该有的就是责。--朱成伟

38、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俄】

39、一个人能承担多大的责任,就能取得多大的成功!--佚名

40、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毛姆

41、我们的地位向上升,我们的`责任心就逐步加重。升得愈高,责任愈重。权力的扩大使责任加重。--雨果

42、我们不是为自己而生,我们的国家赋予我们应尽的责任。--西塞罗

43、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

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林肯【美】

44、每个人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林肯【美】

45、每个人都应该担负起应尽的责任。--徐磊刚

46、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维克多·费兰克【英】

47、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刘易斯【美】

48、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诸葛亮

49、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50、真正进步的人决不以“孤独”“进步”为己足,必须负起责任,使大家都进步,至少使周围的人都进步。--邹韬奋

2.你看事情太明白,往往就失了做事的勇气。

3.没用的东西,再便宜也不要买;不爱的人,再寂寞也不要依赖。

4.有时候遗忘,是最好的解脱;而沉默,是最好的诉说。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

5.你的手是我不能触及的倾城温暖,我的心是你不曾知晓的兵荒马乱。

6.你学过的每一样东西,你遭受的每一次苦难,都会在你一生中的某个时候派上用场。

7.人为什么会犯下同样的错误?原因或许只有一个:前一次不够痛。

8.你,可不可以在我嘴硬的时候。看穿我的内心,给我最好的疼爱。

9.在爱的世界里,没有谁对不起谁,只有谁不懂得珍惜谁。对的人终究会遇上,美好的人终究会遇到,只要让自己足够美好。

10.青春就像一只容器,装满了不安、躁动、青涩、与偶尔的疯狂。

11.你生活在别人的眼神里,就迷失在自己的心路上。

12.学会珍惜眼前你所拥有的,在岁月教你痛惜已失去之前。

13.只有放手你握不住的沙,那样你才可给予自己海阔天空的幸福。

14.生活就是这样,你越是想要得到的东西,往往要到你不再追逐的时候才姗姗来迟。

15.因为你的与众不同,因为你的特别,有时候你得习惯孤独。

16.生命中你会遇见两种人:促进你的人,还有打击你的人。但最终,你两者都会感谢。

17.人生就像一连串的选择题,困扰我们的往往不是题目本身,而是因为选项太多。

18.人在最好的时光,总会犯上一些痴,一些傻。哪一段青春不荒唐,哪一场爱情不受伤。

19.不如就承认一下,我们没有那么坚强,也不想那样刀枪不入,我们只想要一个温暖的拥抱。

20.长大的岁月里,我们从未变化,只是越来越清晰的成为自己。

21.我相信,梦里能到达的地方,总有一天,脚步也能到达。

22.不闻不问不一定是忘记了,但一定是疏远了,彼此沉默太久就连主动都需要勇气。

23.真正的孤独不是一个人寂寞,而是在无尽的喧哗中丧失了自我。

24.曾几何时,我们已经习惯了不该习惯的习惯。

25.生命中的任何一件小事只要你细心品味过,都充满幸福。

读书过程中,大家常会发现一些自己非常喜欢的优美词句,我们可以把它们写入我们的

认真对待权利读书笔记【1】

德沃金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法律理学家之一,在其名著《认真对待权利》问世后再法学界引起巨大震动,也因此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望。浅显地读完这本书后,对其中许多对我而言还比较晦涩深奥的东西目前还理解不透,但对有些论述却让我醍醐灌顶

德沃金作为西方后现代自由主义的代表之一,其思想无不受“自由”之影响。在此基础上他对美国盛行的功利主义给予了理性的批判。而自由理念,从西方哲学和社会学的发展历程来看,自由就是必须承认自然客观规律与社会规律为前提,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不受限制的状态。而在社会学意义上的自由是人与人的联系的相互尊重与平等,均衡的状态下的自由。而法律意义上的自由是以前两者为基础,我认为就是个人的权利。自由无论从哪个角来看都是以个人为出发点,是对于个体而言的,就是“把一个人当一个人”,就是使人不断成为自由体。从这个立场出发,权利就是我们为人之不可忽视和脱离的重要东西,我们不是认真而是应该要很严肃地对待,因为它时刻受到限制和干扰。德沃金很清晰地看到了这一点。

他在书中指出:“法律并不是统治者强加给弱者的意志,而是社会共存的保证。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法律应该提供必要的基本框架和规范,使这些问题的争论局限在这些规则之内。尽管立法是民主的过程,但名义上是大多数人意志的体现,但立法往往通过功利主义的思路论证限制个人权利的合理性。大部分调整社会。经济和外交政策的那些法律不可能是完全中立的,它必然体现社会大多数人或一些强者关于社会利益的观点,再严格的立法程序也不能确保少数人的权利不受到伤害。因此,权利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代表了多数人对尊重少数人的尊严和平等的许诺。当人群中的这种分裂作为严重时,如果必须执行法律,那么这个许诺必须是最真诚的。”由此可见,功利主义并不是真的如许多法学家那样标榜的“把每一个人当一个人”在不平等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的社会里,为追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而限制个人权利往往为我们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为了公共利益可以牺牲个人的自由和权利的立法我们到处可见,最为严重的问题是我们欣然接受并且在自觉承受这些的同时将其融入了我们的判断的价值观中。为多数人的福利而限制个人权利往往会带来更大的不平等。一个平等的社会应该谨慎注意个体的权利,更应该认真对待之,尤其是社会底层人的权利。德沃金这一论述其实回答为什么要认真对待我们的权利这一必须让我们所有人重视的问题。

那么,继续追问我们该有什么权利呢?显然自由主义者与功利主义者是不同态度。德沃金从对权利的概念分析作为切入点,回答了这些复杂的问题。他认为在不同的背景下权利的内涵是不同的。“当我们说某个人有权利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含义是,如果别人干预他做这件事,那么这种干预是错误的,或者至少表明,如果为了证明干涉的合理性,你必须提出一些特别的理由。”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

从自由主义的观点来看,德沃金认为个人首先有对抗政府的权利。在作者成书的背景来看,当时越战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创伤,而许多美国人认为国家的外交政策不合理导致了遵纪守法的公民的生命的牺牲,而这被誉为为国家利益而战的外交鼓动辞令的背后却是政客滥用了人们赋予国家的权力的后果。从美国历史来看,这个一直崇尚追求自由的国家,在建国一开始就一直对政府的问题保持着无比的小心和警惕,一部美国宪法的起草建立过程,就是当时各州在为保障来之不易的自由和人权护航的准备过程,立宪会议的55位国父们争吵不休,核心争论是政府该怎样建立,为谁建立,以及它的权力该怎么限制。到了后来,最终达成妥协。美国宪法的诞生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实质建立,但是更具深远意义的是这个民主的国度确立了个人自由的权利本位的思想,将对政府的怀疑和警惕深入到国民心中。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它的本质是为人民挑选出来为其服务的机构,而不是干预和限制个人的自由。所以,公民的自由的维护,现实中必须在立法上赋予公民对抗政府的权利,这种对抗不是以一种激进偏激暴力的方式,而是以一种平和的,法律赋予的形式予以制约。从《独立宣言》到《美国宪法》一脉相承地对政府予以理性的警惕和规制,尽最大可能性保障公民权利。作为在有这一传统的国家里的法理学家,更是作为自由主义学者的德沃金自然而然地会在这一基础上加人深入的论述。这这本著作中,也可以在多处得到体现。

其次,德沃金认为应该认真对待的另一重要的权利是平等权和自由权。这是从个体人本位并且是个人最为基本的权利,也是其他的个人权利的基础。德沃金核心的概念并不强调自由而是平等,他认为在政策决策中,自由权的分量不能和平等权相抗衡。同时在其著作中他对自由也作了区分。许可的自由和作为对立性的自由。前者指个人不受社会和法律的限制去做他希望做的事情,而后者则指人作为独立平等的人的自由。他指出:“好的法律,如禁止谋杀的法律也以同样的方式限制了它,而坏的法律,如禁止政治性演讲的法律,则更大程度上限制这种自由。”这两个概念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如果一个人受到社会和法律过多的限制,那么,至少这是一个有力证据,表明他在政治上附属于那个向他发号施令并强加诸多限制的集团,就是我们所说的屈从于统治阶级的政治要求。从两种自由的区分来看,还是有区别的。对于作为许可的自由来说,每一项法律制度都削减了这种自由,不存在一般的自由。作为自由权只是一种比较弱的意义上作为独立性自由。由于每一项限制自由的法律都会侵犯这种自由,这种自由权在政治争论中不会有太大的说服力,不能与平等权相抗衡,而根本不存在普遍自由权。 而对于平等权,他认为“平等权意味着平等对待每一个人,这是德沃金认为的最高政治准则。如果政府更否定了公众的平等权,就意味着把一个人不当人来对待,或者给予他人的关心少于其他人对的关心。由此看来,政府必须不仅仅关心和尊重人民,而且必须平等地关心和尊重人民。它千万不要根据由于某人值得更多关注从而授予其更多的权利这一理由而不平等地分配利益和机会。它千万不要根据某个公民的某个集团良好生活的概念更高尚或高于另一个公民同样概念而限制自由权。”

有人认为对人的平等保护也不是绝对的,个人受法律保护的权利有时候在实践中不能完全行得通,或多或少会与我们的社会政策相冲突,法律就会做出对个人平等保护规范以一定的限制。我觉得,这些限制虽然在功利的角度来看起到了很大的维护法律秩序的稳定的作用,但是对于其合理性我们应当予以怀疑,机会的平等并不能保证结果的平等,也并不一定能保证实质的公平正义。法律给予人平等的保护,或许有可能是在平衡一些机会不平等的状态,以求权利人起点的公正,而对于那些被限制的有更大机会优势的人而言,这种的'平衡其实功利地对其权利予以伤害。

从这两种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的权利来看,其实是在外和内两个语境将权利和法律联系起来。德沃金的“权利论”在这两个方面出发,很好得批判了百年来西方法学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内在缺陷,确立了权利的地位。同时,对法理的自由和平等的价值位阶作了调整。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体会到法律要想受到尊重,必须寄托着人的一些美好的理想理念,一则我们的政府要认真对待法律,忽视法律就如同忽视其建立的根本,没有区分法律和行政命令,同样是野蛮的行径,否则就无法构建人们对于法律的尊重。同样,政府不重视或不认真对待权利,同样也就意味着没有认真对待法律。二者作为个体的公民要积极为权利而斗争。德国法学家耶林说过,权利的本质是斗争,为自己也为他人。只有理性的斗争,我们的权利才能扩大,我们的就越有我们追求的自由。也许我们只有在斗争的争取中才能明白“法律对我们来说是什么:为了我们想要做的人和我旨在享有的社会。”

认真对待权利读书笔记【2】

在《认真对待权利》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观点和一个命令的反差——一个命令的适切性取决于命令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关系,一个观点对于任何人的适切性取决于对该观点所基于的基本价值观的接受程度。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基本价值观的检验”。

怀疑论者和这些美国法学家们都认为法律与政治道德的命令有着基本的紧张关系。唯一的区别是,这些美国法学家们把他们的宝押在法律上,而怀疑论者在把他们的宝押在道德上。

一个政府通过尊重权利表明,它承认法律的真正权威来自于这样的事实,即对于所有人来说,法律确实代表了正确和公平。只有一个人看到他的政府和公共官员尊敬法律为道德权威的时候,即使这样做会给他们带来诸多不便,这个人才会在守法并不是他的利益所在的时候,也自愿地按法律标准行事。在所有承认理性的政治道德的社会里,权利是使法律成为法律的东西。

知识的特点是,它的发展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建筑的过程。换句话说,和我们新建的铁路系统不同,我们认为一个新发现的知识是在我们发现之前就存在的。例如,地球引力是在依萨克·牛顿发现之前就存在的一种力量。道德发现也是如此。一个人突然发现种族压迫在道德上是错误的,并不说明虽然现在不能接受种族压迫,但是在过去,种族压迫在道德上是可以接受的。相反,他的意思是,虽然以前他认为种族压迫在道德上是可以接受的,现在他发现事实上他过去错了;种族压迫永远都是不可接受的,只是他以前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知识的发展,首先是由促进参与发展的人们之间的观念交流来推动的。我们可能事先不知道将有什么发现,或由谁来发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保证与这一知识有关的所有思想的迅速和彻底的、尽可能广泛的传播来推动发现的过程。知识的发展是一种思想、一个新的原则导向另外的思想和原则的过程。所有相关的思想都可以促进这一过程——包括那些所产生的环境与我们的环境不同的思想;以及那些最初看起来不合理的思想。例如,所针对的背景与我们的背景不同的思想仍然可以刺激我们对于不同状况的思考;很多重要的思想在发现的最初都被认为是不合理的。即使最终由事实证明是不正确的思想,有时候也可以为重要的发现提供灵感,从而促进真实的知识的发展。为了效率起见,这样的交流应该尽可能地包括所有参与这一知识发展的人们。参与交流的人越少,就越可能丢掉有用的思想和重要的发现,从而使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