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君不忘有功之臣,父不忘有力之子。
2. 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3. 志士不忧其身之死,而忧其道之不行。
4. 天之所废,虽贵必贱;天之所兴,虽贱比贵。
5. 忠臣不忧身之死,明主不掩人之义。
6.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7. 国君而骄人,则不保社稷;大夫而骄人,则不保宗庙。
8. 水无本则竭,木无本则折,人而无本,能令终乎?
9. 国不富,不可以用兵;兵不强,不可以摧敌。
10. 良材不终朽于岩下,良剑不终秘于匣中。
11. 君有诤臣,不亡妻国;父有诤子,不亡其家。
12. 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13. 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重者身危。
14.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15. 龙之在渊,没人不可窥也;及其离渊就陆,童子得而制之。
16. 计之不精,由于多心;心之不一,由于多视。
17. 贤人,社稷之卫也。
18. 贤不肖之间,父子不相及也。
19. 父子之罪,不相及也。
20.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多在阵前亡。
21. 善人富,谓之赏;淫人富,谓之殃。
22. 礼,国之干也。杀有礼,不祥!
23. 父不父,则子不子矣!
24. 不能舍己,必将取人,取人必多怨,亡无日矣。
25. 伯者之服诸侯,闻以德,不闻以宫室。
26. 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
27. 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舟浆空长,终为水役。
28. 善仕者不但择君,兼欲择友。
29. 为将者,受命之日,即忘其家;临君约束,则忘其亲;秉枹鼓,犯矢石,则忘其身。
30. 安妻子之乐,不尽事君之义,非忠也;怀室家之爱,不能除君之患,非义也。
31. 凡以寡胜众,以弱胜强者,必先明于劳逸之数。
32. 小人知其过,谢之以文;君子知其过,谢之以质。
33. 护嘉苗者,必去莠草。
34. 居不幽者志不广,形不愁者思不远。
35. 古之圣贤,皆遇困厄之难,蒙不赦之耻。
36. 哲妇不嫁破亡之家,名贤不官灭绝之国。
37. 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语勇。
38. 虎卑其势,将有击也;狸缩其身,将有取也。
39. 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
40. 夏亡以妹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夫美女者,亡国之物。
41.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42. 忧在外者攻其弱,忧在内者攻其强。
43. 无报人之志,而使人疑之者,拙也;有报人之志,而使人知之者,危也。
44. 天之将亡人国,先逢其小喜,而后授之以大忧。
45. 惊翔之鸟,相随而集;濑下之水,因复而流。
46. 小不忍而酿大患。
47. 良马不在形之高大,所贵者力能任重,足能致远而已。
48. 欲成大事者,不矜细行。
49. 有大才略,必有大规模。
50. 成大事者,不恤小耻;立大功者,不拘小谅。
51. 抱大节者,不拘小谅;有远虑者,岂固近谋?
52. 幸人之灾,不仁。背人之施,不义。
53. 仁者虽怨不忘亲,虽怒不弃礼。
54. 若要不知,除非莫为。若要不闻,除非莫言。
55.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56. 孝子杀身以事其亲,忠臣杀身以事其君。
57. 蛟龙失势,比于蚯蚓。
58. 要为天下奇男子,须历人间万里程。
59. 人生如白驹过隙,苟可适志,何必他求?
60. 剑老五芒,人老无刚。
61. 有其君者,必有其臣;有其臣者,必有其君。
62. 运到时来,铁树花开。
63. 圣臣能使其君尊,贤臣能使其君安。
64. 大凡做好事的心,一日小一日;做歹事的胆,一日大一日。
65. 为将者,有勇不如有智,有智不如有学。
66. 惟有德义者,方能恤民。能恤民者,方能用兵。
67. 胜敌者,一时之功也;全信者,万世之利也。
68. 赏罚不明,百事不成;赏罚若明,四方可行。
69. 主忧则臣辱,主辱则臣死。
70. 死而不义,非勇也。
71. 贱不能临贵,贫不能役富,疏不能制亲。
72. 夫非常之人,必待以非常之礼。
73. 兵贵于精,不贵于多;强于心,不强于力。
74.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润,非一流之归也。
75. 不知贤,害霸;知贤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复以小人参之,害霸。
76. 君臣以义合。君待臣如手足,则臣待君如腹心;君待臣如犬马,则臣待君如路人。
77. 君臣之间,以礼相交,不可戏也。戏则不敬,不敬则慢,慢则无礼,悖逆将生。
78. 贤君择人为佐,贤臣亦择主而辅。
79. 依人者危,臣人者辱。
80. 士之立身,忠信为本。
81. 入虎穴者,必操利器。
82. 仁者不乘危以邀利,智者不侥幸以成功。
83. 任独者暗,任众者明。
84. 上人不好,下人不要。
85. 进嘉言于愚人之前,犹委珠玉于道也。
86. 德为本,威济之。德而不威,其国外削;威而不德,其民内溃。
87. 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
88. 仁不恶君,智不重困,勇不逃死。
89. 善盈而后福,恶盈而后祸。
90.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91. 君子不居危国,不事乱朝。
92. 机不密,祸先发。
93. 人臣无将,将则必诛。
94.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95. 一日纵敌,数世贻殃。
96. 斩草留根,逢春再发。
97. 水来土掩,兵至将迎。
98. 爱子者,教以义方,弗纳于邪。夫宠过必骄,骄必生乱。
99.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100. 利器入手,不可假人。
101. 投鼠者当忌其器。
102. 子不能为父分忧,即为不孝;臣不能为君排难,即为不忠。
103. 欲人勿恶,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
104. 天下之事,理胜力维常,力胜理为变。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
105. 凡举事必先有所奉,然后成。
106. 有奇淫者,必有奇祸。
1、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屈原《九歌·国殇》)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3、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唐·李白《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4、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唐·杜甫《吾宗》)
5、赤心事上,忧国如家。(唐·韩愈《上李尚书书》)
6、为国者终不顾家。(宋·苏轼《陈公弼传》)
7、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杭州召还乞郡状》)
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9、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
1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题东林书院联)
11、君子虽在他乡,不忘父母之国。(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吴趼人《痛史》)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
15、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6、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曹植《赠白马王彪》)
17、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
18、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藤王阁饯别序》)
19、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20、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2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22、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宋书·宗悫传)
2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
24、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论治体扎子》)
2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2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27、自环者为之私,背私为之公。(《韩非子·五蠹》)
2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29、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30、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31、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3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藤文公下》)
33、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战国·屈原《渔父》)
34、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35、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宋·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36、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37、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38、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淖陷渠沟。(清·曹雪芹《红楼梦》)
3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燕策》)
40、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41、满招损,谦得益。(《尚书·大鱼谟》)
4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学而》)
4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论语·里仁》)
4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学记》)
45、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淮南子·主述训》)
46、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三国·诸葛亮《戒子书》)
47、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
48、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4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50、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学习
51、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唐·韩愈《师说》)
5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韩愈《师说》)
5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唐·韩愈《师说》)
54、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
55、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三字经》)
56、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5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5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冰。(《荀子·劝学》)
59、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孟下纪·用众》)
60、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宋·苏洵《明论》)
6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杂说·送张琥》)
62、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庸言》)
63、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宋·张载《经学理窟·义理篇》)
6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65、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汉·刘向《说苑·建本》)
6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
学》)
67、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学记》)
68、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宋·欧阳修《赐翰林学士吴奎乞知青州不允诏》)
69、业精于勤,荒于嬉。(唐·韩愈《进学解》)
7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7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7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73、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三国志·魏书·王肃传》)
74、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5、积财千万,无过读书。(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76、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宋·朱熹《性理精义》)
7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7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79、老冉冉之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战国·屈原《离骚》)
8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81、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汉·乐府古辞《西门行》)
8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83、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三国志·魏书·王肃传》)
84、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
85、来日苦短,去日苦长。(晋·陆机《短歌行》)
8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十二首》)
87、尺璧非宝,寸阴可惜。(南朝梁·萧绎《金楼子·立言上》)
88、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89、莫道韶华镇常在,发白面皱传相待。(唐·李贺《嘲少年》)
90、昨日之日不可追,今日之日须臾期。(唐·卢仝《叹昨日》)
关于文学的名言警句精选
1.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2.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宋苏轼
3.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4.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苏轼
5.惟有德义者,方能恤民。能恤民者,方能用兵。——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6.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
7.审美观是人的文学悟性。
8.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神曲》
9.喜欢坐火车,喜欢一站一站地慢慢南下或者北上,喜欢在旅途中间的我。 ——席慕蓉 《丰饶的园林》
10.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白居易
11.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松而舒适的诗。高尔基
12.事之博者其辞盛,志之大者其感……——梁肃
13.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唐·杜荀鹤
14.对文学工作的渴望基本上是个人的一种自然的、健康的愿望,他想用文字来表现和描绘人们的内心生活和外部生活的无穷尽的、形形色色的现象,借此达到与人民群众的结合。高尔基
15.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达·芬奇
16.半生飘泊。每一次都雨打归舟
17.只有人越来越堕落,文学也就一落千丈。——歌 德
18.生活是美好的,但它缺少形式,艺术的目标正是给生活某种形式。
19.只要人越来越堕落,文学也就一落千丈。--歌德
20.志者诗之本也。——宋·朱熹
21.志者诗之本也。——朱熹
22.读者群是文学的最高法庭和最高裁判者。
23.我以为我预料的事会在我预想中的那样预期进行下去!
24.我多希望,在他们翻阅生命那本厚书的时候,能够多有几页美好的彩色插图。 ——席慕蓉 《丰饶的园林》
25.一切展现于三十三 ——丹·布朗 《失落的秘符》
26.风格就是人品。——巴尔扎克
27.人情不过如纸薄,何必殷殷待客心
28.文学是作家良心的屏幕。——李振宗
29.思想,在诗句中得到冶炼,立刻就具有了某种更深刻,更光辉的东西。——雨果
30.何时黄鹤重来,且共倒金樽,浇洲渚千年芳草。但见白云飞去,更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沈复《浮生六记》
31.眼底江山皆净域,毫端兰竹见灵魂。——(近代·许乃钊)
32.爱心得匠意,则杰作在望。—— JohoRukjh
33.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34.弄文学的人,只要一坚韧,二认真,三韧长,就可以了。鲁迅
35.只有伟大的人格,才有伟大的风格。——歌德
36.春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冯梦龙
37.君子不居危国,不事乱朝。——乐羊阵前训其子如此说——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关于文学的名言警句大全
1.整个春天想念你 所有夜晚梦见你 也许让你知道也许不 像梨花突然开白了山坡 并说不出春天已来 ——陆苏 《小心轻放的光阴》
2.贱不能临贵,贫不能役富,疏不能制亲。——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3.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4.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
5.文学使思想充满肉和血,它比哲学或科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确性和说明性。——高尔基
6."If I should meet thee、After long years, How should I greet thee? With silence and tears、时隔经年,若你我重逢,我该如何与你问候?以沉默,以眼泪。 ——拜伦 《当我们分别时》"
7.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8.穿掘着灵魂的深处,使人受了精神底苦刑而得到创伤,又即从这得伤和养伤和愈合中,得到苦的涤除,而上了苏生的路。
9.生活是美好的,但它缺少形式,艺术的目标正是给生活某种形式。--
10.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高尔基
11.文学使思想充满血和肉,它比科学和哲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确性和说明性——苏高尔基
12.当文学变成半是商品半是艺术的时候,就会繁荣鼎盛。——拉尔夫
13.文章均得江山肋。——王十朋
14.文学应该预见未来,用自己那最鼓舞人心的成果跑在人民的前面,就像它是在拖着生活向前迈进似的。——列夫·托尔斯泰
15.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清·曹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