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千字文46句经典名言 正文

千字文46句经典名言

时间:2025-05-01 11:55:07

1、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2、学问是学习之花,智慧是学问之果。

3、读书少难成大事,知识多方成大器。

4、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5、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兄弟姐妹,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6、为乐趣而读书。——毛姆

7、读书使人长志气,实践使人成未来。

8、要体认,不须读尽古今书,只一部《千字文》终身受用不尽。要不体认,即三坟以来卷卷精熟,也只是博学之士,资谈口,侈文笔,长盛气,助骄心耳,故君子贵体认。——吕坤

9、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因此,选择书很重要。不加选择,如果读的是一本没有用处的书,或者是一本坏书,那就是浪费时间。不只是浪费时间,有时还接受些错误的东西。到底读什么不读什么?还要根据各人的专业来定。——王力

10、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思为难;能思不难,能记为难。——张潮

11、怜渠已解咏诗章,摇膝支颐学二朗。莫学二朗呤诗苦,才年四十鬓如霜。——白居易

12、读书不妨逆读,譬如,我们读世界史,第一遍从头读,第二遍从最后一章逆读。因为通过倒逆读书的方法,从一开始就可以得知其中心内容,进而溯本查源,加深我们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反复运用顺读和逆读的方法,就会使学习效果倍增。——福并重雅

13、不智慧的人不悬空揣测,不完全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

14、创新的功能——促使竞争生态结构的改变,它提供我们挑战传统的新观念,促使我们推动全球分工的新思维,技术整合的新方法,人才培育的新方法。——郭台铭

15、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16、知而好学,然后能才。——荀况

17、读书贵博、贵精、贵通。——张之洞

18、浓厚的智力、兴趣、气氛促使他们去阅读,而阅读是使他们学习得好的最重要的补救手段。—— [苏]苏霍姆林斯基

19、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菲尔丁

20、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1、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书摘

22、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作者:斯宾诺莎

23、为学乃能变化气质耳。

24、爱护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25、书卷是带我们到别人的心中,到别的.民族当中去的门户。

26、才不能使人不必工作,不能代替劳动。要发展天才,必须长时间地学习和高度紧张地工作。人越有天才,他面临的任务也就越复杂,越重要。——阿·斯米尔诺夫

27、月盈则亏,日中则昃。

28、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影离离。

29、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读过一二百本书。"

30、人人都想培养美国最聪慧的孩子,而不是全面调教得最好和心情最舒畅的孩子。

31、谁都不会死读一本书。每个人都从书中研究自已,要不是发现自己就是控制自己。 作者:罗曼罗兰

32、读书贵有用;树德莫如滋。

33、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34、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

35、足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36、我们读书越多,就越发现我们是无知的。作者:雪莱

37、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导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

38、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

39、书籍是人生的快乐;知识,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

40、听他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深感不虚此行。

41、每一本书都是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性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这本书。

42、书籍备而不读,便是废纸。——(英国)谚语

43、书是人类进步的路线。

44、好书的灼烁高出星星。——俄罗斯谚语

45、念书假如不与实际团结,常识不外是天空的浮云。

46、见地,见地,不见不识。

47、千年奇遇,无如好书相遇;平生清福,莫过于雅事接连不绝。

48、我喜欢念书,喜欢认识人,相识人。多念书,多认识人,多相识人会扩大你的眼界,会使你变得善良些,纯洁些。

49、展开新海光耀的艺术翅膀,托起将来闪耀的灼热向阳。

1、一种书籍,代表一种人生,或宁静、或淡雅、或富贵、或粗犷、或聪慧、或高洁。读书让人变得成熟,让心灵变得轻松,世界读书日,书不可不读!

2、读书之果在实践,实践之果在创新。

3、人的一生或许是一个不间断的学习过程,但无需在学校完成。 ——蒙田

4、要体认,不须读尽古今书,只一部《千字文》终身受用不尽。要不体认,即三坟以来卷卷精熟,也只是博学之士,资谈口,侈文笔,长盛气,助骄心耳,故君子贵体认。——吕坤

5、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思想、情感的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

6、由书本得来的学识,不是真学识。由书本得来的经验,不是真经验。欲求真学识、真经验,须抛开书本,对人情物理,随时随地地用心考究。我愈读书,愈不会为人,不能做事,从今以后,我不再读书,我立志先读人。——宣永光

7、每一本书都是大量的集体劳动的成果,因此,应该珍惜这种劳动。——克鲁普斯卡娅

8、在阅读方面,智力的标志乃是按照不同书籍的价值用不同的方式去阅读的能力。至于那些好书,关键不在于读了多少本,而在于你理解了多少本。几个知心朋友胜过一个个泛泛之交。因此,你不因为读了一部鸿篇巨著要比读一张报纸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不耐烦。——莫蒂默·阿德勒

9、我劝你们年轻人,要博览群书。多读书,勤学习,勤钻研。古今中外一些大学问家无一不是拼命读书的。不读书,就不会有渊博的知识,就不能长进。——忆明珠

10、读书并不为了写作,写作则非要读书不可。我在构思某一部较为重大题材的作品时,在生活的感受和积累以外,也参阅有关的书刊。例如人文历史和地理等等。——何为

11、当我们读书的时候,首先要理解,要求懂得,在理解的墓础上,.再把它记下来。要记住的是书中的中心思想和精神实质,而不是书中的词句。这样我们才算是真正地学到了东西,长进了知识。——曹方

12、读书之人,虚见臆想,自谓高人,故易骄。书生好逸恶劳,读阅久,而心板滞于腐矣。—李垛

13、仆早好观古书,家所蓄晋魏时尺牍甚具。又二十年来,遍观长安贵人好事者所蓄,殆无遗焉。以是善书,虽未尝见名氏,亦望而识其时也。——柳宗元

14、云际虚瞻处士星,案头多负读书萤。——元好问

15、学习前人是起点,超越前人是目的。

16、每个人只有一个人生,如何让你的人生过得比别人"多"?你在中国读书,你在今天的21世纪读书,你可以像古人一样过,像未来人一样过——唯一的办法是阅读,阅读面越广越好。——钱文忠

17、凡事须三思而行,在困难中找出路。

18、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 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19、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的享受。 ——孟德斯鸠

20、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宋真宗赵恒

21、学习是为自己,不是为了别人,因为,别人没有义务为你的前途负责。——饶佳

22、导师也要听听学生的意见,要学生作什么也得使他习于用理智去想想,这样一来,规则就更容易被接受,生了根就会更深,学生也就会乐于读书,乐于受教了。——洛克

23、数学是无穷的科学。――赫尔曼外尔

24、学无早晚,但恐始勤终随。 作者:(宋)张孝祥

25、读书,可以让我们在这字里行间蕴含了无限的乐趣。读书,可以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了尽情的遨游;读书,可以让我们与高尚的人畅快对谈;读书,它可以陶冶我门的品德、情操,使之高尚……

26、令伯支离晚读书,岂知词赋称相如。——《酬包佶郎中览拙卷后见寄》唐·卢纶

27、劳动教养了身体,学习教养了心灵。 作者:史密斯

28、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疾瘤。 作者:(清)袁牧

29、文学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

30、读书范围尽可以宽泛一些。很多知识都是相通的,非专业内的书籍,往往更能突然触发你的灵感,让你尽情享受视野开阔后的愉悦和欣喜。

31、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32、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 作者:富兰克林

33、好书读的越多越让人感到无知。

34、读书与磨剑,旦夕但忘疲。——李中

35、任何事情都有两面的,读书也一样。

36、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佚名

37、越贫困越宜多读书,因为知识可以带你走出窘迫;越富贵越宜多读书,因为知识可以防止你走入窘迫。

38、最淡定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39、踩着中考的跳板跃向璀璨的未来。

40、莫容易,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1、咱们能够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务必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富斯德

42、锲而不舍地学习,就象玉石上的雕刻一样,日子虽长,字迹依旧清晰,不求甚解的读书,犹如沙石上的记录,后面正在写,前面已被风沙吹盖得无影无踪。

43、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

4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放悔读书迟。

45、高枝已约风为友,密叶能留雪作花。

46、万事皆烦恼,唯有读书高。书从眼前过,知识全入脑。周礼天下先,礼仪之邦源。意深品自高,诗经与离骚。书山遍开花,诸子与百家。万花丛中过,书香满生活。世界读书日,读书让生活更美好!

47、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4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中国)

49、读书,延伸了我们的生命——我们称赞一个人的知识渊博,总爱说"前五百年,后五百年,他都知道"。其实,一个人的生命不过百年而已。为什么达到五百年的阅历呢?这恰恰来源于读书。一言以蔽之:读书,使我们赢得了超越生命的更多时光。——肖克凡

50、读史书的益处在于,让人拓宽视野,扩大心胸。——熊召政

51、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次读这本好书时,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52、美丽和对知识的渴望应该成为一家。

53、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作者:德伯里

54、任何时间皆可读书,不需桌椅器具,不需约定时间地点。作者:J。艾肯

55、不读书就没烦恼,一读书烦恼就没完没了!作者:李宫俊 出处:李宫俊的诗

56、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而这条路将是你一生的选择。

57、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作者:朱熹

58、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作者:程颐

59、书到精绝潜心读;文穷情理放声吟。——《对联集锦》(公司周年庆祝福语)

60、人多读书则识进,且能自见瑕疵,故终身都无足处。 ——佚名

61、书是灵魂的麻醉剂。——钱伯斯

6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

63、读书改变生活。——许杨欢

64、布衣暖,菜根点,读书滋味长。

65、天天看好书,日日争进步。——作者:林子茗

66、书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帮助我们解决学习中的难题,教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作者:冯月茜

67、非读书,不明理。——李光庭

68、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生的伴侣,最真诚的朋友。

69、阅读是一项高尚的心智锻炼。 ——[美]梭罗

70、谁把空隙当成幸福的花朵,那么比及功效时节,他只能望着空枝感叹。

71、念书心在书,为事心在事。——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

72、念书以过目不忘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仓皇,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

73、凡读书,必要读得字字响亮,不行误一字,不行少一字,不行多一字,不行倒一字,不行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长远不忘。

74、看书的目标,在把书酿成我所有。——谢觉哉

75、两点之间未必直线最短,有时迂回曲折可以或许更快地抵达终点。

76、才能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77、我爱书,我经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以为我眼前展开一个辽阔的世界,一个众多的海洋,一个渺茫的宇宙。

教育从古至今都是尤为重要的话题,而在一个人所接受的教育中,启蒙教育又显得尤为特别,《千字文》中修身养性的论述。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显然孩童时代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并未确定成型,这时候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不可谓之不大。这时候的教育也就是启蒙教育,良好的启蒙教育会对一个人的成长以及以后的性格等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一个良好引导和促进的作用。

在如今现代都市文明的冲击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更多的人倾向于追求物质方面的丰富。这种情况在教育方面也是显而易见的,急功近利,只追求数量不求质量的

古代的教育历来也是褒贬皆有,但单论古代的启蒙教育来说,我个人认为还是有其很大的可取之处。古有“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的诗句,另有左思的《咏史·其一》中有“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一句,这些诗句无一不体现着中国古代人们对读书的看重和推崇。那么在“养正于蒙”的思想下,这些为了“一举成名天下知”而坚持“十年寒窗无人问”的古人学子们又是怎样开始他们的读书生涯的呢?显而易见,这离不开我们所熟知的中国蒙学三大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那么这些古代蒙学读物又有怎样的特殊魅力呢,窥《千字文》一角便可知古代蒙学之风采。 《千字文》究竟对儿童启蒙有何帮助呢?一般来说,蒙学的开始是识字,而《千字文》即由一千字组成的韵文。南朝梁武帝时期,周兴嗣奉皇命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1000个字,编纂成文,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千字文》。《千字文》乃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这可以看出,仅学习《千字文》,对于幼学者的认字有着很大的益处。认识字之后,一般要反复诵读,来加深记忆等,而《千字文》句句押韵,前后贯通,读起来朗朗上口。《千字文》内容介绍了天文、自然、修身养性、人伦道德等各个方面。而为人处世的道理和规矩正是此时的儿童应该明白的。由此可见,《千字文》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对于需要启蒙教育的儿童来说甚有益处,更重要的'是这些古代的启蒙读物不仅仅是教会了儿童认字,它还对儿童的思想观念有着不可估量的引导作用,正是善的开始,有了这个基础进而影响于以后的价值观念的形成。

不仅是《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等古代蒙学读物都有着其独特的组构方式,以及其特有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意义,都能对儿童的成长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可见中国古代对于童蒙读物编撰的重视,这也是《千字文》以及其他古代蒙学书籍长久的流传于世,并且时至今日仍被人们所关注的原因之一。正所谓“存世经典必因其内含经典进而存世”,在如今文化空虚的风气越演越烈,教育的规章纷乱、正气渐失的情况下,如果将古代蒙学的经典广泛应用到现代幼学教育中,对儿童良好的认事、处世之风的形成有大益处,浩然之气的从小培养,才能影响人的一生。如果社会都是胸有浩然气的志士,那么何愁天下不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