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名言200字赏析及解释 正文

名言200字赏析及解释

时间:2025-04-29 10:49:35

学习名言及赏析

1)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2)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3)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4)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5)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唐代文学家韩愈

6)成功呈概率分布,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到成功开始呈现的那一刻。——佚名

7) 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

8) 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观胜景。

9) 懒惰和贫穷永远是丢脸的,所以每个人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对别人隐瞒财产,对自己隐瞒懒惰。

10) 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

11) 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

12)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3)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4) 上帝保佑起得早的人。

15)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16)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17) 学习要抓住基本知识:即不好高骛远,而忽略基本的东西。喜马拉雅山是世界著名的高山,因为它是建立在喜马拉雅山之上,盘基广大高原之上的`一个高峰;假如把喜马拉雅山建立在河海平原上,八千公尺的高峰是难以存在的,犹如无源之水易于枯竭的。——徐特立

18) 勇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夫在风平浪静也会溺水。

19) 只要能收获甜蜜,荆棘丛中也会有蜜蜂忙碌的身影。

20) 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学习

1) 人做了书的奴隶,便把活人带死了。……把书作为人的工具,则书本上的知识便活了。有了生命力了。——华罗庚

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4)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5) 如果你想攀登高峰,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

6) 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带给别人信心。

7) 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8) 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9)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10) 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

11)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12) 精神能补物质的不足。

13) 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勤劳一日。可得幸福长眠。

1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6) 什么是天才!我想,天才就是勤奋的结果。

17)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18) 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19) 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

20) 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关于学习名言及赏析

1) 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朱熹

2) 科学上的许多重大突破,都是一点点细微的成绩积累起来的。——童第周

3)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4) 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5) “人”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众”人的事业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6) 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朱熹

7) 学习要抓住基本知识:即不好高骛远,而忽略基本的东西。喜马拉雅山是世界著名的高山,因为它是建立在喜马拉雅山之上,盘基广大高原之上的一个高峰;假如把喜马拉雅山建立在河海平原上,八千公尺的高峰是难以存在的,犹如无源之水易于枯竭的。——徐特立

8)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0) 学和行本来是有机联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青年人要努力学习》

11)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

12)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13) 人做了书的奴隶,便把活人带死了。……把书作为人的工具,则书本上的知识便活了。有了生命力了。——华罗庚

14)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5)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16)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17) 科学上的许多重大突破,都是一点点细微的成绩积累起来的。——童第周

18)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19) 学和行本来是有机联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青年人要努力学习》

20)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诗句意思:将来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纵目四望,方能看出群山是那么的低矮渺小。

理解赏析:“会当”是“一定要”的意思。这两句是诗人望岳所产生的意愿,抒发了诗人定登绝顶的豪情,是奋发有为的象征。既表现了诗人豪迈不羁的审美情怀,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那种匡时济世、建功立业的气概和抱负。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诗句意思:沉舟旁边,有千帆争先竞发;病树前头,有万木竞相争春。

理解赏析: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反而劝慰朋友(白居易)不必为他忧伤。对世事的变化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两句诗的形象比喻远远超出了诗人的主观意图,借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和向前看的乐观精神,蕴涵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诗句意思:自古以来,每当秋天到来,人们就为那寂寞孤独的日子而感到悲伤,我说秋天的日子远远好于春天的日子。

理解赏析:这两句诗以议论发端,警策有力。诗人针对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的实质,强调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还要好,进而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诗句意思:假如东风没有给周瑜方便,那春光明媚的铜雀台里早就锁住大乔和小乔了。

理解赏析:这两句是议论,强调周瑜取胜是靠天时地利之便,暗含机遇造英雄的哲理。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诗句意思:这相思之情正如春蚕的丝(情思)悠悠无尽,只有到了死才能完结;这思念之泪正像蜡烛的残脂一点点地燃烧、消失,只有到它化为灰烬后,思念之泪才会流干。

理解赏析:这两句诗巧妙地把自己的相思和情思,通过新颖恰当的比喻,把生动感人的形象描绘出来,表现了别后思念之深和对爱情无比坚贞的态度。蕴涵执着追求的哲理。

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诗句意思:不怕浮云遮蔽了视线,实在是因为自己处在最高层。

理解赏析:这两句诗是全诗的重心,议论精彩,富于哲理。“浮云”是“邪臣蔽贤”的象征;“身在最高层”隐喻自己德才卓绝,不怕人毁谤,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立志改革的理想和抱负。

这两句诗阐明了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喻指掌握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观察社会,处理问题时就能高瞻远瞩,信心百倍,排除阻力,克服困难,把事业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7、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

诗句意思:谁说人生没有再次年轻的时候?门前的溪水尚且能向西流去。

理解赏析:词人就溪水西流抒发感慨,发表议论。用溪水西流证明人生也有返老还童的可能。表现了词人被贬后壮志不衰、乐观向上的情怀,蕴涵事在人为的哲理。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诗句意思:在那山水连绵重叠的地方,真让人怀疑路已走到尽头了,无法前行;没想到那柳色深深、花色红艳的地方又出现了一座村庄。

理解赏析:这两句诗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就会发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此消彼长的道理。

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诗句意思:祖国的大好河山代代都孕育出许多杰出人物,他们都以创造性的诗篇各自领导诗坛几百年。

理解赏析:诗人肯定了每个时代都有他自己的天才诗人,他们以富有创造性的诗篇领导当代诗坛,创一代诗风。诗句也含着强烈的追求创造精神,诗人呼唤要摆脱崇古、拟古的框框,走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创造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当代人审美意识和要求的诗作。他鼓励诗人们在继承的基础上力求创造,争取做“领风骚”的“才人”。诗句蕴涵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1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诗句意思:飘落的红花原来并不是无情物,它们即使粉身碎骨也要把自己化作春泥,去滋养、守护花儿。

理解赏析:诗人借落花倾吐心曲,即使仕途上出现挫折,他也要进行新的斗争,为改革和振兴生我养我的中华大地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乃至生命。

这两句蕴涵的哲理是:世界上的事物都具有两重性。就像“落红”一样,似乎无用,但它又能化泥护花,仍有价值和作用。因此“有用”和“无用”是相对的,关键是观察者从什么角度去看。

1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诗句意思: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理解赏析:诗句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在描写景物、节气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1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理解赏析:这两句诗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春花喻冬雪,想象丰富奇特,从塞北的严酷环境,竟然想到春天的梨花,气氛热烈,色彩奇丽。

1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理解赏析:这三句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其中的“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安如山”等词,声音洪亮,节奏铿锵,境界开阔,恰当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表达了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和希望天下寒士都能安居乐业的美好理想。

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诗句意思: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

理解赏析: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1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理解赏析:这两句诗是全诗的高潮,“长风”“破浪”“直挂”“济沧海”,这些词一气贯下,尽扫茫然苦闷带来的沉郁之气,将诗情推向一个境界开阔的顶点。在此,我们所听到诗人充满信心和展望的强音:尽管前路阻碍重重,但总有一天可以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诗突出地表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的执着。诗人常以此诗句自勉或鼓励他人执着追求理想。

1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理解赏析: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劲拔和坚毅之美,“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诗人不仅实写沙漠的景象,而且还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了。这两句诗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奇观”的名句。

1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理解赏析:在写作的手法上,这两句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复杂错乱的变化,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深厚。感情乐观开朗,积极向上。“但愿”句是作者一种美好的祝愿,即使相隔千里,也可以共享这一轮美丽皎洁的明月,给人以美的愉悦和希望。

1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理解赏析:意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自己不断充实,才思不绝,就好比池塘里的水之所以清澈见底,是因为从源头不断涌出流动的活水。

1、劝诫人们虚心好学,进取向上,才能不断进步。

满招损,谦受益。

出自《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意思是说,自满的人会招来损害,谦虚的人会受到益处。它告诉人们骄傲自满有害,谦虚谨慎有益的道理。

三人行,必有我师。

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意思是说,几个人共同行走,其中必定有的可以作我的老师。要学习他的长处、优点;至于他的缺点,要检查自己有没有,加以改正。它说明要善于向别人学习,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出自《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是说,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雕刻出玉器。这句话现在用来比喻借别人、别地、别国的先进事物或经验,来搞好自己的工作。

百尺竿头须进步。

出自北宋《景德传灯录》:“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意思是说,僧道修行的.功夫即使已达到百尺竿头的顶端,也还要继续深造,以达到充满宇宙的最高境界。

“百尺竿头须进步”现在也说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用来说明即使取得很大的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固步自封,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

2.教导人们坚韧有拔、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

锲而不舍。

出自《苟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骐骥:骏马。驽马:跑不快的马。锲、镂:雕刻。(w w w . f w s i r . c o m)意思是说,良马跳跃一下,达不到十步远;劣马拉十天车却能走很远的路程,这是不停地走的结果。雕刻一样东西,用刀子刻几下就停止,朽木也刻不断;不停地刻下去,也能将金石雕刻成器。这句话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有恒心,有毅力,才能把事情做成功。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出自《汉书·枚乘传》:“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绠:绳子。意思是说,泰山上流下的水溜能穿透岩石,很细的绳索能磨断树干。水并不是钻石头的钻,绳索也不是锯木头的锯,但是一点一点地磨擦,就使得石穿木断了。它告诉人们,持之以恒,不断努力,事情一定会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

出自《后汉书·耿弈传》。耿弈收复齐地,立下大功,光武帝刘秀赞扬他说:“……有志者事竟成也。”意思是说,有志气的人,事情终究能够成功。这句话说明,一个人无论做多么艰难的事,只要有雄心壮志,不懈努力,就能够成功。

3.教育人们从点滴做起,注意积累。

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出自《荀子·劝学篇》。跬:一举足的距离,半步。意思是说,走路不一步一步地积累,就不能达到千里之远;不汇集细小的水流,就不能成为江海。说明学习必须一点一点地积累,也说明事情的成功都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的。

4.包含辩证法,富于哲理性,给人深刻启迪。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出自《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意思是说,千丈长的河堤,可能因为蝼蛄、蚂蚁一类的小虫钻洞而被大水冲破;百尺高的房屋可能因为烟筒缝里冒出的一点烟火而烧毁。它用夸张的手法说明,不能忽视小的漏洞和差错,以免造成大祸。

欲速则不达。

出自《论语·子路》。孔子的弟子子夏在鲁国做了官,有一天回来向孔子请教,孔子对他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意思是说,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见眼前小利,如果只图快,结果反到达不到目的;只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说明做事不能只图快不求好,急于求成反而干不好事。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出自汉代刘安《淮南子·人间训》。故事说,边塞上有个老头丢了一匹马,别人来安慰他,他却说,怎么知道这不是福呢?后来那匹丢失的马回来了。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用来说明事物一分为二的道理,坏事也可以引出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