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有关猴成语谚语名言警句 正文

有关猴成语谚语名言警句

时间:2025-04-28 14:25:53

1、此地无银三百两;贼娃子说梦话 —— 不打自招

2、熟过头的石榴 —— 不攻自破

3、三天卖两条黄瓜 —— 不慌不忙

4、瞎子捉迷藏;飞机上张网 —— 捕风捉影

5、一脚踩进泥沼里 —— 不能自拔

6、七尺布拦腰剪 —— 不三不四

7、大姑娘上楼梯 —— 步步登高

8、一把利剑藏袖筒 —— 不露锋芒

9、耗子啃菩萨 —— 不识大体

10、好心当作驴干肺 —— 不识好歹

11、十二月送蒲扇;三伏天借扇子;腊月买纸扇 —— 不识时务

12、一个跳蚤蹦起来 —— 不知去向

13、鸭子听雷 —— 不知所云

14、风爆了皮 —— 不治之症

15、隔着棉被挠痒 —— 不着边际

16、入蛰的长虫还了阳 —— 蠢蠢欲动

17、水里按葫芦 —— 此起彼落

18、一个骰子掷七点 —— 出乎意外

19、头发里找粉刺;地毯上找针 —— 吹毛求疵

20、大缸里放针;书桌上的笔筒;夜过巴州严颜 —— 粗中有细查

21、一二五六七;打猎忘了带;说着葫芦忘了瓢 —— 丢三落四

22、六点钟的分时针 —— 顶天立地

23、蝎子怀里挂剪刀;中式服装西式领 —— 独出心裁

24、八十岁演员扮孩子 —— 返老还童

25、害什么病开什么方 —— 对症下药

26、林黛玉的性子 —— 多愁善感

27、年老的老松树 —— 根深蒂固

28、大舌头读报;没牙佬念文章 —— 含糊其辞

29、七仙女下凡;戏台上的装饰;梦中游苏杭 —— 好景不长

30、七斤面粉调三斤浆糊;水壶熬粥;葫芦里看地图 —— 糊里糊涂

31、螳螂捕蝉 —— 黄雀在后

32、拿着镜子对月亮 —— 回光反照

33、酒醒不见牛肉 —— 悔之晚矣

34、屎壳螂戴墨镜 —— 昏天黑地

35、木偶流眼泪 —— 假仁假义

36、乡下不懂天文 —— 见风是雨

37、拾钱不识街坊 —— 见利忘义

38、弟兄分家争勺子;案板上的买卖 —— 斤斤计较

39、望江亭度中秋 —— 近水楼台先得月

40、借他的缰绳拎他的驴 —— 将计就计

41、花绸子上绣牡丹 —— 锦上添花

42、粉丝汤里下面条;藤萝爬在葡萄架上 —— 纠缠不清

43、打葫芦说葫芦 —— 就事论事

44、八级工学技术 —— 精益求精

45、辣子一行茄一行 —— 井井有条

46、悬崖上的鲜果;峨眉山上的佛光 —— 可望不可即

47、一棵瓜秧爬满地 —— 拉拉扯扯

48、一个萝卜三个坑 —— 留有余地

49、大老小老虎 —— 马马虎虎

50、兵营里操练 —— 拿腔做势

51、强盗打灯笼;拄着拐棍打灯笼 —— 明火执

扩展:

描写树木的成语

1、古柏森森  参天大树  杨柳含烟  生机盎然  亭亭如盖

2、枝叶婆娑  茂林修竹  树影斑斑  虬枝盘旋  浩瀚林海

3、挺拔高大  枝叶如盖  绿树成阴  绿竹丛丛  疏影横斜

4、一派生机  青松翠柏  蓊蓊郁郁  斜枝横逸  碧绿如葱

5、葱绿苍翠  盘曲多姿  枯叶残枝  松涛滚滚  红枫似火

6、竹树环合  郁郁葱葱  平林漠漠  杨柳依依  树影斑驳

7、万顷苍翠  遮天藏日  枯藤老树  苍松翠柏  虬枝盘曲

8、青枝嫩叶  莽莽林海  树绿阴浓  青松翠竹  林涛呼啸

9、盘根错节  枯木逢春  林阴蔽天  耸入云天  浓阴密布

10、虬枝龙爪  绿叶扶疏  万木萌发  哗哗作响  浓阴蔽日

11、林海苍茫  参差披拂  密林深处  娇嫩青翠  绿叶红花

12、重重叠叠  黄叶满地  傲然挺立  枝干挺秀  万木争荣

13、翠如碧玉  枝叶茂密  清秀挺拔  青翠欲滴  古木参天

14、枝繁叶茂  豌蜒盘旋  枝干盘曲  婀娜多姿  万木吐翠

15、轻烟柳影  枫叶如丹  翠竹漫舞  袅娜多姿  欣欣向荣

 

【俗语、 警句】

猕猴骑土牛。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一窝猴子都姓孙。

猴子披上绸缎还是猴子。

猴子学会跳,不知摔过多少跤。

猴戴皮巴帽,毛手毛脚。

猴儿戴帽唱戏,想起一出是一出。

猴子看镜子,忘了自己。

猴子屁股都一样红。

猴子手里掉不出干枣。

猴子嘴里还能把枣子挖出来?。

猴子手上走不掉虱子。

猴子不上树,多打几下锣。

猴子跟着人行事。

猴子莫笑免子冒(没)尾巴。

猴子的屁股自来红。

猴子不咬人,嘴脸难看。

猴子再精灵,还是不知道解索索。

猴子装人,忘了自己长尾巴。

猴子吃辣椒,抓耳挠腮。

猴子拧麻花,蛮拧。

猴子捞月一场空。

猴子屁股坐不住。

猴子爬竹竿,到顶啦。

猴子下井取月亮,想得美。

猴子爬樱桃树,想吃高口味。

老猴爬旗杆,不行啰。

老猴偷苞米,专找嫩的。

属猴的,拴不住。

七个猴子八样脸。

长了毛比猴儿还鬼。

杀鸡给猴子看。 ’

没有不上竿的猴。

江湖佬耍猴子,名堂可多啦。

爱上的,猴子也标致;看中的,狗熊也美丽。

【猴的成语】

猿鹤沙虫——原指死于战乱的人化为异物。说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后借指战死的将士或因战乱而死的人民。

教猱升木——比喻帮助坏人做坏事。猱,猴的一种。

猢狲入布袋——比喻山野之性受拘束。 ’

树倒猢狲散——比喻为首的人垮下来,随从的人无所依附也就

随之而散。比喻随从的`人也就无所依附 。

尖嘴猴腮 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

猕猴骑土牛 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沐猴而冠 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弄鬼掉猴 比喻调皮捣蛋。

杀鸡儆猴 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杀鸡吓猴 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猿猴取月 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猴年马月 猴、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未来的岁月。

猴头猴脑 像猴子那样好动,形容行动浮

沐猴衣冠 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同“沐猴而冠”。

杀鸡骇猴 传说猴子怕见血,驯猴的人便杀鸡放血来恐吓猴子。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杀鸡哧猴 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他人。同“杀鸡骇猴”。

山上无老虎,子称大王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土龙沐猴 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轩鹤冠猴 乘轩之鹤,戴帽之猴。比喻滥厕禄位、虚有其表的人。

宰鸡教猴 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

毛泽东生前对猴子颇有好感,他曾以猴自况“深山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自称“有点猴气,也有点虎气”。他对孙悟空更是赞赏有加,主张对敌斗争要有“孙猴子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策略,并多次以诗词讴歌孙悟空的斗争精神,其中“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以猴为典入句或修辞,不自毛泽东始。有关猴子的成语典故、俗语谚语和歇后语源远流长、举不胜举。如:

沐猴而冠《史记·项羽本纪》:“韩生劝项羽都关中,羽曰:‘吾闻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乃烧宫室都彭城。韩生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

朝三暮四《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芋,曰:‘朝三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悦。

心猿意马此为佛教用语。用猿腾马奔比喻凡心无常而多变,后多用于比喻心神不定。

尖嘴猴腮《儒林外史》第三回:范进中举后痰迷心窍,他的岳父胡屠户骂他:“像你这等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杀鸡吓猴比喻惩罚一个人以警告其他人。《官场现形记》五十三回:“俗语说得好,叫做‘ 杀鸡吓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

树倒猢狲散宋《说薮·曹咏妻》载:曹咏投靠秦桧,做了大官。秦桧一死,曹就被贬。厉德斯派人给曹送去一信,曹拆开一看,乃是《 树倒猢狲散赋》一篇。

猢狲入布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梅尧臣]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

猿鹤虫沙《抱朴子》:“周穆五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

教猱升天比喻教唆别人做坏事。《诗经·小雅·角弓》:“毋教猴升天。”

这些成语皆形象、精炼、贴切之语,运用得当可文章增辉。

有关猴的词汇缀入民间语言,就带来活泼俏皮之感。如说小孩子淘气,是“猴了巴叽”;说人机灵“长了毛比猴都精”;劝人不当教师“家有五斗粮,不做猢狲王”;讥人吝啬“猴子手里掉不出干枣”;至于“孙猴子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是说,强势一方传达的`是威胁的信息,弱势一方则在表达无奈的情绪。《经楼梦》中贾宝玉要吃鸳鸯脸上的胭脂,猴在人家身上不下来。一个“猴”字,名词作动词用,何等的传神!

歇后语就更多了,如:

猴子学走路——假惺惺(猩猩)

猴子戴礼帽——假充文明人

猴子偷桃——毛手毛脚

猴子唱戏——想起一出是一出

猴子带胡子——要哪出没哪出

猴子偷瓜——连滚带爬

猴子扛大梁——受不了

猴子吃大象——亏他张得开嘴

猴子捞月亮——空欢喜

孙悟空更使这类词条数目大增:

孙猴子跳出水帘洞——好戏在后头

孙猴子封了个弼马温——不知官大官小

孙猴子变山神庙——露了尾巴

跟孙悟空比跟头——差着十万八千里

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

六耳猕猴充悟空——冒牌货

孙悟空的金箍棒——神通广大

孙悟空到了花果山——称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