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人小传
王维(701—761),字摩诘,以诗、书、画闻名当世,人称其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的名和字取自佛教《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维摩诘经》是一部在佛教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大乘经典,经书的主人公维摩诘居士是一名富可敌国的财主,他为人们阐述一种崭新的佛学见解:虽有万贯家财却无贪念,虽有妻妾成群却无淫欲,这才是真正的菩萨行,真正的成佛之道。所以,这部典籍很受那些既想修成正果,又想尽情享受现世财富的帝王将相、王公贵人们的喜爱,王维便是其中的一员。他过着和维摩诘居士极其相似的生活,半官半隐,在充足的物质保障的基础上,在经济庄园式的私家别墅里尽享山水田园的“野趣”和“禅意”。在文学史上,有人把王维当做陶渊明田园诗风的继承者,这是十足的误解。王维诗歌的艺术水平并不在陶诗之下,但与陶有着“伪璞”与“真璞”的区别。
注讲
①暝(míng):天色昏暗。
②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随意”在唐宋人口语里是“尽管”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随意”。这一联是说尽管春华已逝,但山间风物仍是这样宜人,士人自可留在山里隐居。
“王孙”一词是沿用周代的说法。周代分封建国,周天子之子称王子,之孙称王孙,诸侯之子称公子,之孙称公孙,都是贵族子弟。后人以“王孙”一词泛指士人或知识分子。汉代淮南小山写过《招隐士》,诗中有名句“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是为淮南王刘安招致隐士之词。王维这一联就像是隐士对淮南小山的回答,反其意而说,暗寓自愿归隐山林的意思。
名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夷门歌
王 维
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
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
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
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
非但慷慨献良谋,意气兼将身命酬。
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注讲
①夷门歌:全诗以诗歌语言概述战国时期信陵君和侯嬴的一段故事。战国时代,七雄相争,战乱未已(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侯嬴是魏国隐士,年已七十,做大梁夷门的看门人。魏无忌是魏国贵族,受封为信陵君,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公子”之一。魏无忌听说侯嬴是一位贤士,便带厚礼前去造访。侯嬴却说:“我修身洁行数十年,不能因为贫穷的缘故而接受公子的财物。”于是魏无忌大摆酒宴款待宾客。待宾客们就座之后,他却驾着车马,空出左边的尊位,亲自去夷门请侯嬴赴宴。侯嬴整整破旧的衣帽,上车,并不谦让,想借此观察魏无忌的态度。
见魏无忌手握缰绳,亲自驾车,神色越发恭敬(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侯嬴便对魏无忌说:“我有个朋友在市场上做屠夫,我想去见他一下。”魏无忌果然如他所请。侯嬴见到屠夫朱亥之后,聊很久,旁若无人。魏无忌却毫不介意(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后来秦昭王在长平之战中大败赵国,进而围困赵国的'都城邯郸。魏无忌的姐姐是赵国贵族平原君的夫人,她连连写信给魏王和魏无忌,请他们发兵救赵。但魏王畏惧秦国,不敢用兵(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魏无忌用侯嬴的计谋,窃取可以调动的虎符,又使朱亥杀死统兵的魏国大将,带兵去解邯郸之围,而侯嬴自刎为魏无忌送行(非但慷慨献良谋,意气兼将身命酬。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名句
七十老翁何所求。
这一句诗之所以著名,主要是因为明代异端思想家李贽(卓吾)在自杀之前以这句诗来答复狱吏,显示为坚持信仰与气节而毫不妥协的气概。
终南别业
王 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讲
①诗题一作《初至山中》,一作《入山寄城中故人》。终南别业是长安附近终南山上的一处别墅,即辋川别墅,原本属于宋之问,后被王维购得。辋川是唐代长安极著名的风景区,从日本圣福寺所藏的唐代《辋川图》来看,辋川秀美的山川里有着相当规模的建筑群,是极奢华的富人别墅区。不仅如此,辋川还有着便利的交通环境,距离长安不过40公里,很适合半官半隐的休闲生活。
另一方面,当时的别墅和现代别墅有一点很不同的地方,不仅仅是山清水秀中的一所豪宅,更是依庄园而建立的,带有相当的生产性质。我们看王维《辋川集》中有一首《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也是王维的一首名作,从中我们哪里读得出来,这个饱含禅意的辛夷坞其实是庄园里一个出产经济作物并能给王维带来收入的地方。另一首同样著名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样一个诗情画意的地方其实是一个麋鹿养殖所,是一个为这位似乎毫无人间烟火气的诗人赚取实实在在的利润的地方。这样的别墅是从汉魏时代的庄园经济演变而来的,不能以今天的眼光视之。
②道:这里的“道”并不是指道家或道教,而是指佛教。佛教在东汉时期初传中土,而东汉正是一个谶纬盛行、鬼神遍地的朝代,时人把佛教归入道术。这个道术的意思不是道家之术,而近乎于方术,学佛叫做学道,譬如《四十二章经》里佛门自称“释道”。及至魏晋,人们也常把佛与道一同列为道家,以和儒家相区别。僧人原本亦自称“贫道”,意思是不成器的修道之人,是个自谦之辞。《六祖坛经》里,慧能大师在大梵寺讲堂说法,座下有“僧尼、道俗一万余人”,这个“道俗”里的“道”指的就是佛门僧侣。
③值:遇到。
汉江临泛
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讲
①临泛:临流泛舟。
②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此为倒装句,按语义应为楚塞接三湘,荆门通九派。楚塞:泛指楚地。三湘:湘潭、湘乡、湘源的合称。荆门:泛指楚地,与楚塞同义。九派:众多支流。“九”泛指众多,并非实指。清代学者汪中写过《释三九》一文,近代学者刘师培写过《虚数不可实指之例》一文,二者都是考证古文用数字虚指之例,“九”是最常用于虚指的。
③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指晋代名士山简,代指当下的襄阳太守。山简做过襄阳太守,常常到襄阳名胜习家池游玩,每去必大醉而归。王维这一联是说襄阳风景绝佳,当与太守同游共醉。
名句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讲
①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察访军情。此前一年,因唐代著名大奸臣李林甫担任中书令,政治环境突变险恶,王维情绪消极,有归隐之念。而这次唐玄宗派他出使,其实也是因为李林甫作祟,想将王维赶出长安。
②单车:“单车之使”的简称,意为使者。属国:秦汉时代有“典属国”一职,掌管蛮夷部族的归顺事务,后来以典属国作为外交使者的代称。诗中的“属国”即典属国的省称。居延:古地名,在今甘肃张掖、酒泉一代,汉时此地与匈奴接壤。
③征蓬:飞卷起来的沙尘。
④萧关:地名,在今甘肃固原,唐代是防御吐蕃的军镇。候骑(jì):骑马的侦察兵。都护:唐代边疆设置都护府,长官称都护,这里指节度使崔希逸。燕(yān)然:燕然山,后汉车骑将军窦宪大败匈奴,曾在此山刻石记功,这里代指前线。
名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旧说以为边疆烽火台夜间举火,白天烧烟。烧烟用狼粪,其烟直而聚,风吹而不斜。今人郭培岭《王维使至塞上之考释》对“大漠孤烟直”有实地考察,认为这是气象学上的尘卷风现象。
积雨辋川庄作
王 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讲
①诗题一作《秋归辋川庄作》。辋川庄即王维的辋川别墅,参见王维《终南别业》注①。这首诗曾被人推崇为唐代七律第一,虽然不是公论,但在把闲情逸致写得典雅的诗歌里,这首诗的确堪称翘楚。
②藜(lí):藜藿,指粗劣的饭菜。黍(shǔ):黄米饭。饷:送饭。东菑(zī):东边的田。这一联描写田家生活,林间因为积雨的缘故,生火做饭不易,所以烟火“迟”,农妇做饭送到东边的田头上去。
③朝槿:即暮槿,夏秋时开花,朝开暮谢。所谓“山中习静观朝槿”,是在静观朝槿之中体会生命短促无常之理。露葵,即绿葵,一种蔬菜。王维修佛,衣布食素,故有“松下清斋折露葵”之说。
④野老与人争席罢:典出《庄子》,杨朱去找老子学道,因为仪态与气质非同凡响,一路上总受到人们热情而客气地对待。等他学成之后,气质变得平易,和光同尘,旅社的粗人也毫不在意地和他争座。海鸥何事更相疑:典出《列子》,海边有人天天和海鸥嬉戏,有一天回家之后,他的父亲让他第二天捉海鸥回来,待第二天他再去海边的时候,海鸥却不肯亲近他。
辛夷坞
王 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注讲
①辛夷坞:王维辋川别墅中的一处景致。辛夷:即木兰,一种香木。
②木末:树梢。芙蓉花:本指荷花,这里代指辛夷花。辛夷花与荷花非常相似。萼:花萼,包在花瓣外面的一圈绿色叶状薄片,花开时托着花瓣。
③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一联在写实之外,也暗喻君子的操守。具有儒家素养的知识分子以这类诗句来表达操守,以示君子自足之意。例如张九龄的《感遇》:“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诗歌最后一联“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与王维的“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表达的是同一种儒家情操。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人小传
王维(701—761),字摩诘,以诗、书、画闻名当世,人称其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的名和字取自佛教《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维摩诘经》是一部在佛教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大乘经典,经书的主人公维摩诘居士是一名富可敌国的财主,他为人们阐述了一种崭新的佛学见解:虽有万贯家财却无贪念,虽有妻妾成群却无淫欲,这才是真正的菩萨行,真正的成佛之道。所以,这部典籍很受那些既想修成正果,又想尽情享受现世财富的帝王将相、王公贵人们的喜爱,王维便是其中的一员。他过着和维摩诘居士极其相似的生活,半官半隐,在充足的物质保障的基础上,在经济庄园式的私家别墅里尽享山水田园的“野趣”和“禅意”。在文学史上,有人把王维当做陶渊明田园诗风的继承者,这是十足的误解。王维诗歌的艺术水平并不在陶诗之下,但与陶有着“伪璞”与“真璞”的区别。
注讲
①暝(míng):天色昏暗。
②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随意”在唐宋人口语里是“尽管”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随意”。这一联是说尽管春华已逝,但山间风物仍是这样宜人,士人自可留在山里隐居。
“王孙”一词是沿用周代的说法。周代分封建国,周天子之子称王子,之孙称王孙,诸侯之子称公子,之孙称公孙,都是贵族子弟。后人以“王孙”一词泛指士人或知识分子。汉代淮南小山写过《招隐士》,诗中有名句“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是为淮南王刘安招致隐士之词。王维这一联就像是隐士对淮南小山的回答,反其意而说,暗寓自愿归隐山林的意思。
名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夷门歌
王 维
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
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
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
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
非但慷慨献良谋,意气兼将身命酬。
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注讲
①夷门歌:全诗以诗歌语言概述了战国时期信陵君和侯嬴的一段故事。战国时代,七雄相争,战乱未已(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侯嬴是魏国隐士,年已七十,做大梁夷门的看门人。魏无忌是魏国贵族,受封为信陵君,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公子”之一。魏无忌听说侯嬴是一位贤士,便带厚礼前去造访。侯嬴却说:“我修身洁行数十年,不能因为贫穷的缘故而接受公子的财物。”于是魏无忌大摆酒宴款待宾客。待宾客们就座之后,他却驾着车马,空出左边的尊位,亲自去夷门请侯嬴赴宴。侯嬴整了整破旧的衣帽,上了车,并不谦让,想借此观察魏无忌的态度。
见魏无忌手握缰绳,亲自驾车,神色越发恭敬(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侯嬴便对魏无忌说:“我有个朋友在市场上做屠夫,我想去见他一下。”魏无忌果然如他所请。侯嬴见到屠夫朱亥之后,聊了很久,旁若无人。魏无忌却毫不介意(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后来秦昭王在长平之战中大败赵国,进而围困赵国的'都城邯郸。魏无忌的姐姐是赵国贵族平原君的夫人,她连连写信给魏王和魏无忌,请他们发兵救赵。但魏王畏惧秦国,不敢用兵(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魏无忌用了侯嬴的计谋,窃取了可以调动军队的虎符,又使朱亥杀死了统兵的魏国大将,带兵去解邯郸之围,而侯嬴自刎为魏无忌送行(非但慷慨献良谋,意气兼将身命酬。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名句
七十老翁何所求。
这一句诗之所以著名,主要是因为明代异端思想家李贽(卓吾)在自杀之前以这句诗来答复狱吏,显示了为坚持信仰与气节而毫不妥协的气概。
终南别业
王 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讲
①诗题一作《初至山中》,一作《入山寄城中故人》。终南别业是长安附近终南山上的一处别墅,即辋川别墅,原本属于宋之问,后被王维购得。辋川是唐代长安极著名的风景区,从日本圣福寺所藏的唐代《辋川图》来看,辋川秀美的山川里有着相当规模的建筑群,是极奢华的富人别墅区。不仅如此,辋川还有着便利的交通环境,距离长安不过40公里,很适合半官半隐的休闲生活。
另一方面,当时的别墅和现代别墅有一点很不同的地方,不仅仅是山清水秀中的一所豪宅,更是依庄园而建立的,带有相当的生产性质。我们看王维《辋川集》中有一首《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也是王维的一首名作,从中我们哪里读得出来,这个饱含禅意的辛夷坞其实是庄园里一个出产经济作物并能给王维带来收入的地方。另一首同样著名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样一个诗情画意的地方其实是一个麋鹿养殖所,是一个为这位似乎毫无人间烟火气的诗人赚取实实在在的利润的地方。这样的别墅是从汉魏时代的庄园经济演变而来的,不能以今天的眼光视之。
②道:这里的“道”并不是指道家或道教,而是指佛教。佛教在东汉时期初传中土,而东汉正是一个谶纬盛行、鬼神遍地的朝代,时人把佛教归入道术。这个道术的意思不是道家之术,而近乎于方术,学佛叫做学道,譬如《四十二章经》里佛门自称“释道”。及至魏晋,人们也常把佛与道一同列为道家,以和儒家相区别。僧人原本亦自称“贫道”,意思是不成器的修道之人,是个自谦之辞。《六祖坛经》里,慧能大师在大梵寺讲堂说法,座下有“僧尼、道俗一万余人”,这个“道俗”里的“道”指的就是佛门僧侣。
③值:遇到。
汉江临泛
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讲
①临泛:临流泛舟。
②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此为倒装句,按语义应为楚塞接三湘,荆门通九派。楚塞:泛指楚地。三湘:湘潭、湘乡、湘源的合称。荆门:泛指楚地,与楚塞同义。九派:众多支流。“九”泛指众多,并非实指。清代学者汪中写过《释三九》一文,近代学者刘师培写过《虚数不可实指之例》一文,二者都是考证古文用数字虚指之例,“九”是最常用于虚指的。
七上册
1.《在山的那边》作者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美国作家莫顿·亨特。
3.《贝壳》作者台湾女作家席慕蓉。
4.《紫藤萝瀑布》作者宗璞。
5.《童趣》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清代文学家沈复。
6.《行道树》作者张晓风。
7.《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作者周国平,体裁是寓言。
8.《我的信念》作者玛丽·居里,即居里夫人,波兰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9.《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10.《春》作者朱自清。
11.《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老舍,原名舒庆春。
12.《秋天》的作者何其芳。
13.《观沧海》作者曹操,东汉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次北固山下》作者唐朝诗人王湾。《钱塘湖春行》作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天净沙秋思》作者元朝著名戏曲作家马致远,体裁小令。
14.《绿色蝈蝈》作者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代表作《昆虫记》
15.《山市》《狼》作者清代文学家蒲松龄,选自《聊斋志异》。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
16.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社戏》选自《鲁迅全集》。散文诗《雪》《风筝》选自《野草》。小说《故乡》《孔乙己》选自小说集《呐喊》。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
17.《散步》作者莫怀戚。
18.《金色花》作者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文学家泰戈尔。
19.《荷叶母亲》、《观舞记》、《谈生命》是现代诗人、作家冰心的作品。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
20.《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选自南朝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咏雪》中的才女叫谢道韫。
21. 《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其代表作《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
22.《天上的街市》《静夜》是诗人、学者郭沫若的作品。其代表作《女神》《星空》。
他的《雷电颂》选自历史剧《屈原》,塑造了一个爱国者屈原的形象。
23.《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作者金波,体裁童话。
24.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伊索寓言》。伊索,古希腊人。
25.寓言《智子疑邻》选自《韩非子》,韩非子是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寓言《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编著。
七下册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著名诗作《自由颂》《致大海》。
2.《最后一课》作者法国作家都德。
3.《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代表作《项链》《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羊脂球》。
4.《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5.《伟大的悲剧》《列夫·托尔斯泰》作者奥地利作家茨威格。
6.《马》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封的作品。布封的代表作《自然史》。
7..《口技》《核舟记》作者是林嗣环,选自《虞初新志》,他是清代张潮编的笔记小说。
8.《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9.《竹影》作者是丰子恺,浙江崇德人,现代画家,散文家。
10.《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作者是湖北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臧克家。
11.《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
12.《猫》作者是郑振铎,《斑羚飞渡》作者是沈石溪,《华南虎》的作者是牛汉。
13.《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台湾作家。
14.《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
15.《在沙漠中心》作者是法国作家圣埃克絮佩里。他的代表作有《小王子》
16《.真正的英雄》作者是前任美国总统里根。
17.《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18.《邓稼先》作者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八上册
1.《芦花荡》作者孙犁。他的另一部小说《荷花淀》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的作家是法国的雨果。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3.《春》《背影》作者是散文家、诗人、学者朱自清。
4.《信客》的作者是余秋雨。浙江余姚人,代表作《文化苦旅》。
5.《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作者是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
6.《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作者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
7.《三峡》作者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选自《水经注》。这是我国古代最系统、最全面的综合性的地理著作。
8.《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
9.《湖心亭看雪》作者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
10.《新闻两则》,《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
11.《老王》作者杨绛,杨绛的丈夫是钱钟书,字默存,著有小说《围城》。
12.《中国石拱桥》作者茅以升,中国桥梁专家、教育家。江苏镇江人。
13.《桥之美》作者是吴冠中。
14.《苏州园林》作者是叶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作品收在《叶圣陶集》。
15《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竺可桢,浙江上虞人。气象家,地理学家。
16.《陋室铭》作者是唐朝的刘禹锡,选自《全唐文》。《爱莲说》作者是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字茂叔,选自《周元公集》。
八下册
1、《再塑生命》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
2、《海燕》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它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
3、《浪之歌》《雨之歌》作者黎巴嫩诗人、画家纪伯伦。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
4、《喂——出来》作者是日本现代科幻小说作家星新一。
5、《云南的歌会》作者是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沈从文。著有《边城》
6、《我的母亲》作者胡适
7、《短文两篇:日月》作者巴金散文随笔集《龙·虎·狗》
8、《春酒》台湾作家琦君
9、《俗世奇人》作者冯骥才
10、《与朱元思书》作者南朝梁文学家吴均
11、《马说》唐代文学家韩愈
12、《送东阳马生序》明初文学家宋濂
13、刘禹锡唐杜牧唐文天祥宋苏轼宋张养浩元
14、《小石潭记》作者唐代文学家柳宗元选自《柳河东集》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韩愈,柳宗元,三苏,欧阳修,王安石)
15、《岳阳楼记》宋代文学家范仲淹选自《范文正公集》
16、《醉翁亭记》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17、《满井游记》明代文学家袁宏道与其兄袁宗道,其弟袁中道并称“公安三袁”
九上册
1、《谈读书》作者英国哲学家、作家培根,著有《随笔》。
2、《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作者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主人公杨志。
3、《杨修之死》选自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
4、《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晋朝史学家陈寿。
5、《范进中举》选自我国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清代小说家吴敬梓。
6、《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作者清代小说家曹雪芹。
7、《陈涉世家》选自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作者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8、《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 》。
9、《雨说》台湾诗人郑愁予
10、《蝈蝈与蛐蛐》英国诗人济慈《夜》俄罗斯诗人叶赛宁
11、《敬业与乐业》作者梁启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著有饮冰室合集。
12、《致女儿的信》作者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3、《不求甚解》作者当代作家马南邨,是邓拓的笔名,著有《燕山夜话》
14、《出师表》作者三国诸葛亮
15、温庭筠唐范仲淹宋苏轼宋李清照宋辛弃疾宋
九下册
1、《乡愁》作者台湾诗人余光中。
2、《我爱这土地》作者诗人艾青。
3、《黑人谈河流》作者美国诗人休斯。
4、《变色龙》作者俄国作家契诃夫,主人公:警官奥楚蔑洛夫。代表作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
5、《威尼斯商人》作者英国戏剧作家莎士比亚。塑造了一个吝啬鬼形象——夏洛克。
6、《音乐之声》的作者是美国剧作家勒曼,主人公玛丽亚。
7、《曹刿论战》选自《左传》,这是战国时期的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8、《关雎》《蒹葭》选自《诗经》,是我国最早的
9、《我爱这土地》作者是浙江金华人艾青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10、《我用残损的手掌》作者戴望舒,生于杭州,诗人。
11、《祖国》俄国诗人莱蒙托夫《黑人谈河流》美国诗人休斯
12、《蒲柳人家》当代作家刘绍棠。
13、《热爱生命》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
14、《那树》作家王鼎钧
1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作者孟子,儒家经典之一,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
16、《公输》选自《墨子》,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创始人。
17、《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选自《庄子》
18、《邹忌讽秦王纳谏》选自《战国策》
19、《愚公移山》选自《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