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仿写一句论语的名言 正文

仿写一句论语的名言

时间:2025-05-05 09:03:57

一、拼音小关卡。

1.仔细读拼音,认真写生字。

(1)电脑不仅是我们yú lè( )时的好伙伴,更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好bàn lǚ( )。

(2)从mǒu zhǒng( )意义上讲,每个成长中的人都在xù biān( )自己的故事。

(3)他做事从来不yóu yù(),今天上午就去了一tàng( )少年宫,报名参加了书法班。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到括号里。

(1)据犯罪人员供( )认,他们确实有一段时间供( )应过违法的电缆。【gōng gòng】

(2)看着夜空中一个个仿佛眼睛似( )的星星,我们似( )乎陶醉了。【sì shì】

二、字词游艺厅。

1.写出同偏旁的字,并组词。

女____( )____( )____( )

走____( )____( )____( )

水____( )____( )____( )

2.精挑细选。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欣赏 观赏

(1)学会( )别人,自己也会因此而变得快乐。

(2)周末我打算和妈妈一起去公园( ) 菊花。

连续 继续

(3)读完故事以后,我会在脑子里( )把这个故事编下去。

(4)在校冬季运动会中,我们班( )三次得了冠军。

3.辨析多义词。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品味:①尝试滋味,品尝;②仔细体会,玩味;

③(物品的)品质和风味。

(1)他经过细细地品味,终于明白了那句话的含义。 ( )

(2)由于吸收了异味,再加上连日的阴雨天气,茶叶的品味大受影响。 ( )

(3)专家们经过仔细品味,认为这种新推出的浓香型白酒酒质优良。 ( )

三、句子训练营。

1.根据提示写句子。

(1)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仿写:

(2)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给句子改变说法,使意思不变)

(3)我选择一本书。

扩成比喻句:

扩成拟人句:

四、课文回眸室。

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善于_______,常读常新,其乐无穷。全文充满了人文情怀。

2.《走遍天下书为侣》的作者是__________国的__________。“侣”本意是__________,在课文里是__________,说明了作者对__________态度。

五、课堂连线台。

同学甲:《走遍天下书为侣》课文中作者把书看成朋友。先是用“毫不犹豫”说出了对书的__________。

同学乙:还用了好多有趣的比喻呢!如:__________。

同学丙:“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这句话说得最棒,说出了__________的道理。

同学丁:作者还把书比成“故地”,意思当然是__________了,这个谁也忘不了,丢不掉。

六、精彩赏析阁。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位 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 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1.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语,用“____”标出。

2.文中的“新东西”指的是什么?在文中找出答案,并用“”标出。

3.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请你概括出来写一写。

思考→( )→( )→( )

七、名言佳句坊。名人名言选一选。(填序号)

A.韩愈 B.朱舜水 C.孔子 D.孟子 E.朱熹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2.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

3.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 )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八、课外阅读吧。

读书的乐趣

读书,在这字里行间蕴涵了无限的乐趣。读书,可以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读书,可以让我们与高尚的人畅快对谈;读书,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

在睡之前,我总喜欢先到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一番。让学习了一天的`身心放松一下,同时吮吸一点儿课外知识。睡前,我翻开那本《中华上下五千年》,一定是夹着叶脉书签的那一页。书中讲述了中华五千年以来的荣辱兴衰。我看到了,那是汉武帝,是他的雄才伟略,是他的“不拘一格降人才”,使那时的我们称霸于世;是他北伐匈奴,西通西域,使中华民族一度走向强盛。我看到了,那是慈禧,是她引领清政府走向腐败,走向灭亡;是她的胆小怕事,不肯变法,令康熙、乾隆创下的强盛国力付之一炬;是她迫使清政府不断地签订不平等条约,让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饱受欺凌。读书,让我与书同欢,与书同悲,在书中体会着无限的乐趣。

在周末空闲时,我总爱去看那本使我有了高尚品德、情操的书——《论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千古名言,教育我不能骄傲,要从别人的身上吸取优点以取长补短,改掉自己的缺点。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千古名言告诫我们,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论语》不愧为儒家的经典之作。

1.根据短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遨游:__________。

清香:__________。

2.为何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要写到《论语》这本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着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读书的乐趣指什么?你认可吗?说说理由。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liwàizànshǎngqìzhnghàomǎ

jīngzhàndàodéshànliángmíhubùjiě

二、选择填空。(7分)

(稍捎)_______信_______微(池驰)_______塘奔_______

(尊遵)_______守_______严(唾捶)_______背_______液

(zhāzā)扎针()(xiāoxuē)削皮()(mēnmèn)闷热()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款待()善良()惬意()思量()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写词语。(7分)

()色()白()惫不()()寐以()狼()虎()

()心()心()瘦如()走()串()闷闷()()

1.描写人物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人物的外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六、选词填空。(5分)

教诲教育

1.成年以后,回忆往事,我对母亲的()有了深刻的体会。

2.老师时常()我们,要待人诚实。

精湛精美精致

3.生日那天,姐姐送给我一份()的礼物。

4.父亲是修理厂的技工,技术十分()。

5.这件工艺品的做工非常(),让人爱不释手。

七、巩固与积累。(按要求填写名句)(6分)

1.《论语·子路》中告诉我们说话做事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颜渊》

3.爱人者,__________;敬人者,__________。《孟子·离娄下》

4.老吾老,__________;幼吾幼,__________。《孟子·梁惠王上》

5.写一句关于尊严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一句你课外积累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树枝上停着小鸟。(扩句)

2.那月亮不是我们印在天上的印章吗?(改为陈述句)

3.我们应该尊敬老师的辛勤劳动。(修改病句)

4.你尊重别人,你会得到别人的尊重。(用关联词合并为一句话)

5.悦耳动听的鸟鸣声把我的思路打断了。(改为不带“把”和“被”的句子)

6.蓝蓝的天上飘着犹如红绸子似的浮云。(仿写句子)

九、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完成练习。(5分)

在本单元的课文里,我们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1.母亲常安慰家里人:“一个人只要__________,__________就等于__________。”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要做一个__________的人,__________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__________,讲究__________。

3.从年轻的哈默身上,我知道一个懂得__________的人就等于拥有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4.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能__________,就会对老人__________,对孩子__________,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__________。

十、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5分)

()下课了,小庆在操场上玩。

()想着,就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团废纸。

()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

()他想,这是谁丢的,真不讲卫生。

()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争做好事。

()他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刚才看到的那团废纸。

十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9分)

十九世纪,英国有个著名作家叫王尔德。有一次,他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大家陆陆续续到齐了,等了很久,却不见主人的面。过了好久,王尔德才从书房里匆匆跑出来。

客人们问他在忙什么,王尔德抱歉地说:“我正在检阅我的书稿。”客人又问:“这么长时间,你一定做了不少工作吧?”王尔德满意地说:“我做了一件重大的工作——删去了一个标点。但经过反复考虑,我又把它加上了。”

短文写的是__________国王尔德__________的事。(2分)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 初中

2、 你喜欢的读一部名著是什么?请写出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为什么喜欢?(2分)

3、课外你读过哪些什么古诗文名作,请写出其中的两个名句(不能出自同一篇目)(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两句关于学习或做人的名言警句。(2分)

5、模仿表述,完成下面的题:(2分)

例句:同桌真好,他会在你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帮你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仿句:同桌真好,他会在你烦恼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桌真好,他会在你骄傲的时候_______________。

6、 成语接龙:(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做一做)(2分)

车水马龙——( )——( )——( )——( )

7、巧对歇后语:(5分)

墙上的蝎子—— 墙上挂日历——

墙头上的鸽子—— 墙头上睡觉——

墙上有耳——— 墙头上种白菜——

强盗打先锋—— 强盗的逻辑——

强盗的面孔—— 和尚打伞——

8、古代诗文按要求填空:(5分)

①、《<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②、论述学习态度,告诉人们不要不懂装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自三峡七百里,两岸连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观沧海》中体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⑤、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一)(10分)

我五岁的女儿患了流行性感冒,虽然我已经尽了一切可能的努力想使她好转,可是仍无法使她退烧。我的小天使怎么会病的如此产重呢?我的心简直要碎了!

要等她睡着,或要挨到早晨,我怕如果我回自己的房间,使无法了解她的动静,因此,我便在靠近她床边的椅子上睡着了。数小时后,当我醒来,我感到有东西在我膝上,我发现是一张纸,上面画了一颗大心,里面还有一颗小心,写着:“妈妈,我爱你!”

病中的她,竟在我睡着时,悄悄起床为我画了一幅美丽的画。

那是个特别令人感动的早晨,我终生难忘!

1、女儿画的那幅画美丽的画中,“大心”指什么?“小心”指什么?(2分)

2、为什么说“那是个特别令人感动的早晨”? (2分)

3、在你的记忆中有没有与课文相似的情景?你有什么感想?(3分)

4、以上语段以家庭生活为内容,表现出样的思想深意?请简要概括。(3分)

(二)(15分)

⑴我父亲被称为一代漫画大师,在艺术上,他早已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漫画往往寥寥几笔,就能使人物栩栩如生。尽管如此,但他精益求精,还是坚持不懈,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⑵父亲作画哪怕有一点小缺点,例如图章的位置不对,稍微影响画面的平衡,他就宁可重新画过。我常常趁他不备,偷偷地把这些十分宝贵的“废画”从纸篓里拣出来, ① (A储藏、B收藏、C保藏、D珍藏)着,久而久之,竟也藏了不少。

⑶那时在嘉兴。有一天父亲带我们到烟雨楼去玩。当我剥吃南湖菱的时候,忽然听到邻座有几位游客提到父亲的名字。我正要说话,父亲立刻示意叫我不要作声,而他却聚精会神地去“偷听”他们的议论。其中有个人说:“丰子恺画的人真怪,有的没有五官,有的脸上只有两条横线,这难道是时髦吗?”其实这叫做“意到笔不到”,可以更含蓄,更 ②

(A发人深省、B耐人寻味、C意义深长、D给人启示),更给人遐想的余地。但是父亲还是吸取了那位茶客的`意见,从此在人物的刻画上下了更大的功夫,注意通过生动的姿态来表示没有五官的面部的表情。

1、在文中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在文中的横线上。(2分)

①_________②________

2、选择一个恰当的成语概括第二、第三自然段的段意。(2分)

①第二段:__________②第三段:__________

A、兢兢业业 B、严于律已 C、一丝不苟 D、虚怀若谷

3、下面这段文字是原文的,把它放回去,应该放在现有的第__段和第__段之间。(2分)

父亲还喜欢听取批评意见。在它的“画师

批评的话更可贵。”(2分)

4、在文中,能概括全文中心意思的句子是:______(2分)

5、有个人说“丰子恺画的人真怪”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同意与否都写出你的理由。(3分)

6、读了这篇文章你能提出两个问题吗?(4分)

期末考紧张吧,看看逗你一笑,活跃一下思维:

应该面对战火

一天晚上,华盛顿与几位客人坐在壁炉边聊天,因背后的壁炉烧得太旺,华盛顿感到太热,就转过身来,脸朝壁炉坐下。

在座的一位客人开玩笑说:“我的将军,您应该顶住战火才对呀,怎能畏惧战火呢?”

华盛顿笑着回答:“您错了。作为将军,我应该面对战火,接受挑战,假如我用后背朝着战火,那不成了临阵脱逃的败将了吗?”

(三)白雪塑像(13分)

夏夜,路灯撒下一片银光,人们在灯下下棋、聊天、打扑克……一个女人夹着一件上衣,寻寻觅觅走来,对一个现棋的中年男子说:走吧!元元的作业写完了。”说着把上衣给他披在身上。

于是,男人跟着女人回家。

大约是五六平方米的屋子里,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占地不大的学生桌。桌上放着元元的课本和作业。这是三口人的一个小家。

父母都是工人,这个家也来之不以他们在此一住十几年,儿子元元已上初中三年级了。)儿子越大他们就越觉得这个小屋负荷太重,有点盛不下啦!

一张学生桌只供儿子专用,幸亏他们都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工作的需要。但爸爸不争气,患有北方常见的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他一咳嗽小屋都跟着震动,元元写作业聚精会神的思考就会被打乱。儿子苦恼,他也苦恼,可有什么办法呢?

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到厨房里去,怎奈厨房连个门也没有,怎隔音?有时他躺在那里用被子蒙住头,一咳照样满屋乱响……唉!为啥落下这么个毛病呢?

儿子很体谅爸爸:“爸爸,你咳吧!不要紧,我一样写作业。“唉,儿啊,爸爸这病影响了你。”他没有读过书,当了一辈子睁眼瞎,就觉得读书分外重要,他很怕耽误了儿子的前程。

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该躲出去啦。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 “爸爸,你别出去了。”元元拦阻爸爸。 “不,爸爸有点事。” 啥事?总在这时候有? 元元心里明镜似的。元元心疼爸爸,可又拗不过爸爸,元无知道为自己的学习,爸爸什么都豁得出去。元元是个懂事的孩子,一想到这就心酸,眼泪直往肚子里流。

北方的冬天来得早。这天晚饭后,爸爸说到对面楼里去会棋友杀两盘。元元临近期末,功课紧,作业多,他在这个温暖、宁静的小屋里,埋在作业堆中,不知不觉夜深了,他的作业才做完。这时他精神松懈下来,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凭窗望去,外过早已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带着大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啦!

他像一下子被电着了,受到极大的震撼,立刻泪流满面的跑了出去,大声呼唤;“爸爸呀,爸爸......”话未出口竞止不住呜咽起来。

无声的雪花,如银如絮,立刻盖住了这对拥抱着的父子。安静的街心又多一座洁白的塑像…

1.请写出下列词的同义词。 (1分)

震撼( ) 隐约( )

2.作者是怎样介绍小屋陈设的?用横线在文中画出。这样介绍有什么作用?(2分)

3.第6段中写“爸爸不争气”其含义是( )。 (2分)

A.家中地方小,爸爸连大一点的房子部分配不上。

B.爸爸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书写的必要。

C.爸爸患有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

D.爸爸总到外面看别人下棋,有时还要妈妈往回叫。

4.文中写了“儿子苦恼,他也苦恼”。 (2分)

儿子苦恼的是:

爸爸苦恼的是:

5.“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文中的“规律”“习惯”指的是:(2分)

6.“元元心里明镜似的”指的是: (2分)

7.题目“白雪塑像”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以此为题? (2分)

三、文言文阅读

《卖油翁》(10分)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2)但微颔之( )

(3)汝亦知射乎( ) (4)以我酌油知之( )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无他,但手熟尔 (2)尔安敢轻吾射!

3.文中哪两个词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最后卖油翁得出了什么结论?

4.你能写出两个以上用来形容“善射”的成语吗?(2分)

5.读完本文,你悟出了什么道理?这些道理对你有什么帮助?(2分)

四、

以“一个我最 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600字左右。请注意:

1、先在题目空格里填上适当的词语,如爱、恨、感激、敬佩等。

2、要用一两个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要有生动的描写。

3、卷面要求整洁。(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