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诚心,布大度。──康有为《上清帝第一书》
2、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清]金缨《格言联壁》
3、量大好做事,树大好遮阴。──中国谚语
4、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5、人非尧舜,谁能尽善。──[唐]李 白《与韩荆州书》
6、关公放了曹丞相,丈夫要有容人量。──中国谚语
7、与人为善就是善于宽谅。──[美]弗罗斯特《新罕布什尔》
8、忍耐记心间,烦恼不沾边。──中国谚语
9、能忍能让真君子,能屈能伸大丈夫。──中国谚语
10、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清]金 缨《格言联壁》
11、圣人贵宽,而世人贱众。──[汉]陆 贾《新语·术事》
12、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三国]曹 植《当欲游南山行》
13、忍一句,息一怒,忍一事,少一事。──中国谚语
14、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15、人本该是有良心的,就连最残酷的心也会有宽恕他人的短暂、美好的记忆。──[捷]塞弗尔特《泪城》
16、多宽恕别人,少宽恕自己。──中国谚语
17、宽恕一个敌人要比宽恕一个朋友容易。──[英]布菜克《耶鲁撒冷》
18、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尚书·周书·君陈》
19、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古今楹联类篡》
20、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宋]善棋道人《绝句》
21、仁者爱万物。──《史记·赵世家》
22、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汉]刘 向《新序·节士》
23、气馁者自画,量狭者易盈。──[明]朱之瑜《朱舜水集·恭敏》
24、以大度兼容,则万物兼济。──《宋朝事实类苑·祖宗圣训》
25、恶人胆大,小人气大,君子量大。──中国谚语
26、不会宽容别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俄]屠格涅夫《罗亭》
27、胸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中国谚语
28、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秦]李 斯《谏逐客书》
29、太刚则折,至察无徒。──《晋书·刘隗列传》
30、能容小人,方成君子。──[明]冯梦龙《增广智囊补》
31、能下人,故其心虚;其心虚,故所广取;所广取,故其人愈高。──[明]李 贽《焚书·高言说》
32、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宋]苏 洵《心术》
34、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明]吴承恩《西游记》
35、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黎巴嫩]纪伯伦
36、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怒。──马克吐温
37、“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
38、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 ──雨果
39、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决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斯特恩
40.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 ——(俄罗斯)屠格涅夫
41.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黎巴嫩)纪伯伦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42.著名作家房龙在他的名著《宽容》中曾经引用《不列颠百科全书》关于宽容的定义:宽容即允许别人自由行动或判断;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的观点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宽容的解释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
43.有关宽容的格言:
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怒。” ——马克吐温
44.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论语)
45.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李斯)
46.“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一段
47.宽容是文明的唯一考核(海尔普斯)
48.智慧的艺术就是懂得该宽容什么的艺术(威廉·詹姆斯)
49.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欧文)
50.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场合:你打算用忿恨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西德尼·史密斯)
51.诚挚地宽恕,再把它忘记(英国)
52.宽宥是人性的,而忘却是神性的(詹姆斯·格兰)
53.宽容的人最为性急,耐受力强的人最不宽容(贝尔奈)
54.宽容是文明的唯一考核(海尔普斯)
55智慧的艺术就是懂得该宽容什么的艺术(威廉·詹姆斯)
56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欧文)
57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场合:你打算用忿恨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西德尼·史密斯)
58诚挚地宽恕,再把它忘记(英国)
59宽宥是人性的,而忘却是神性的'(詹姆斯·格兰)
60宽容的人最为性急,耐受力强的人最不宽容(贝尔奈)
61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雨果)
62生活过,而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但是谁能说是不需要宽容的呢?(屠格涅夫)
63正义之神,宽容是我们最完美的所作所为(华兹华斯)
64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决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斯特恩) 65宽容要么对人有益,要么对人有害(伯克)
66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鲁迅)
67欲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晋书〉
68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69责人要宽,责已要严
70严以律已,宽以待人
71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72刻苦自己,厚待别人
73以春风待人,以寒风自待
74待人要丰,自奉要薄;责已要厚,责人要薄
75以责人之心责已,以恕已之心恕人
76尽量宽恕别人,而决不要原谅自己(西拉斯)
77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78人有不及者,不可以已能病之(明·薛宣)
79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一个人都有弱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一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济慈)
80为了能同所有的男男女女和睦相处,我们必须允许每一个人保 持其个性(叔本华) 81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左传〉
82宽猛相济,恩威并重
83宽猛相济能成事
84治国之道,在乎猛宽得中(宋·朱熹
1、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2、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5、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6、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7、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8、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9、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10、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1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2、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13、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15、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16、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7、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1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9、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20、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21、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22、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3、巧言令色,鲜矣仁!
2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8、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29、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30、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31、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仁义之路)也?
32、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3、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 ——王建
为己重者不仁,好广积者不义。足恭者无礼,贪名者无智。 ——林逋 照耀人的惟一的灯是理性,引导生命于迷途的惟一手杖是良心。——海涅
在有信心的男人和女人心目中,良心并不是儿戏。 ——罗曼·罗兰
誉人而人亦誉之,则是自誉矣;毁人而人亦毁之,则是自毁也。自誉,仁之贼也,自毁,义之贼也。 ——姚莹
今日的'良心是幸福的要求。 ——三木清
仁义莫交财,交财仁义绝。 ——梁章钜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礼记·大学 良心这玩意儿使人变胆怯。想做小偷,害怕谴责。想谩骂、中伤又怕叱责。……良心是在人内心造反的最怕寂寞的家伙。 ——莎士比亚
仁义为友,道德为师。 ——史襄哉
对于道德的实践来说,最好的观众就是人们自己的良心。 ——西塞罗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 丘
世界上还有些国家更重要的,那便是人类的良心。 ——罗曼·罗兰
行大义然后
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 ——孔 子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 ——《三国志·魏志·何晏传》
义士不欺心,仁人不害生。 ——刘 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