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密两宗,皆一乘教。『一乘顿教,寓解于行;以行为主,以解为辅;行进步一步,解亦进一步;行愈深,解愈精;有行(杨按:指形式之行)无解,变成世间宗教;有解(杨按:唯慿意识,依文解义,难契妙旨。禅宗弘忍大师谓:「思量即不中用!......」)无行,变成人类哲学;解行相应:泯识显智、明体达用;随缘说法,乃能契机、契理。......』(参考冯老师示我的「一乘法要」)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历来深入广大佛子心中:持诵、抄写、讲解、注释者甚多,其能默契妙旨者却很少!大都不脱意识形态范围之故。冯达庵大阿闍黎于某年「五月十八日辰正圆证」『金刚般弱波罗蜜』(此文之后有冯老师留字为据)。从而契会金刚般弱波罗蜜经妙旨:「原来如是!」他所着的「金刚经提纲」,文约义丰、别具一格:「画龙点睛!」读之,妙理悦心。希有缘读此经者,精心「密行」!究竟彻参之!例如金刚经云:「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此段经文,须发菩提心,修「慈无量心」。修至能入「大慈三摩地」时,才能究竟彻参;能入大慈三摩地,则位齐「菩萨摩诃萨。」故经文先提:「善男子善女人......」至此则云:「诸菩萨摩诃萨......。」依识缘相,「我执无明」众生「同分妄见」幻成之 「我相、人相、众生相......」修至能入「大慈三摩地」时,则能「降伏其心!......」「八种识量泯尽无余。大慈性光、灵明清静、充遍大千世界。」尔时,泯识显智,所观众生、敛相归性,如如然融为一体;定中祗有惺惺寂寂、灵明自在;而「无我相、人相、众生相......」「以无所得故。心无罣碍......」。
在大圆镜智遍照中,对于三世事情相、「一念顿具!」泯却「时间相」,故「无寿者相。」
「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爱因斯坦、夙根深厚,智慧超群;他的《相对论》有:
式中:v表示物速;c表示光速;t表示地面时间;t表示变量时间;t是v函数。
t=t/
爱因斯坦由此得此结论: 「对于我们这些有信念的物理学家,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区分,只是一个错觉;甚至是一种固执己见。」这与《法华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是相符的。但爱因斯坦仅从数理逻辑上推论之;能入「大慈三摩地」者乃能理论与实践结合验证之!
六祖不识字而能说法,而且反应神速、言必中肯;他的「诸佛妙理非关文字!」「自性本来具足!」「识自本心、见自本性」等名言;正是「寓解于行」的表演。
对于纯净「唐密」来说,本经各章重要之节,皆有相应的真言。例如第一章第二节-大慈。有「慈无量心真言」、修其「三密」成就,即入「大慈三摩地」。从而自能了悟本节经文的妙旨。其它各节,亦复如是。由此可见:「寓解于行」!......「精心密行!」的重要性。
拓展阅读:《金刚经》中的人生智慧
《金刚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或《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意思就是以金刚般的智慧到达彼岸。 “金刚”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金属,能断万物,所向披靡。般若是梵语音译,意为大智慧; “波罗蜜”也是梵语音译,就是摆脱烦恼,到达彼岸。因此,《金刚经》经名的含义就是以金刚般无坚不摧的大智慧斩断人生的种种烦恼,到达清净的彼岸。
众所周知,《金刚经》一卷是《般若经》六百卷的精华所在。其思想深刻而文字简洁优美,对于中国文化影响极大。在浩如烟海的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经典之一。
如何得清静
《金刚经》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人生的大问题: “云何应往,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如何才能降服心中乱七八糟的想法?如何才能使得自己身心清静?这其实是所有的科学想要解决的人类的终极问题,是需要每一个人都好好想一想的。
我们之所以感到痛苦烦恼,是因为我们心中有太多的欲望。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感到烦恼,自卑,痛苦。既使欲望暂时实现了,又生怕会失去或者又有了更大的欲望。因此,我们的身心永远在苦海中沉浮,永无出头之日。
在现实生活中,人是不可能达到完全没有欲望的,因此怎样驾驭自己的欲望,是一种大智慧,是提高自身生存质量的大智慧。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要实现自己的心灵宁静,还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其实佛学是人学,是心学,是关于人生智慧的哲学。人生在世,有许多疑问和困惑,会给人带来许多痛苦和烦恼,如何活得更快乐、更充实、更安心,在人自身能力感到无所企及的时候,往往会想要借助于神的启迪和保佑。但是佛教说人人心中都有一个佛,不需要求神拜佛,要求就求你自己——就是通过参悟,启发智慧,感悟生命,不断寻找更高层次的.生存智慧和力量,开发、实现自己心中的潜能。?这其实和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的主张是不谋而合的。
没有什么可以天长地久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佛认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如梦、如幻、如朝露、如镜花、如水月、如闪电、如水泡般虚无缥缈,瞬息即逝。平时我们看到的一切事物的形象,实际上都不是它们真正的形象,事物的真正形象是“无相”。也就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动不居的,都是不断的生灭变化的。因此,对于世界上的一切都应该坦然面对,都不应该执着,这就是所谓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否则就是“着相”,即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具体的讲,就是个人过多的考虑自己,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想得到文凭、知识,想得到亲情、友情、爱情,想得到财富、金钱、美人,想得到名誉、地位,想得到家庭、事业,想得到健康、长寿……。其实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世间的一切有什么是永远的呢?云卷云舒,花开花谢,世事变幻如白云苍狗,文凭会贬值,知识会落后,爱情会枯萎,友情会破裂,财富会流失,美人会迟暮,名誉会消失,地位会跌落,家庭会崩溃,健康会恶化……没有什么可以是天长地久的。
无私奉献
“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提到布施,有人说我自己还不够用,或者说自己一无所有,没有什么好布施的。其实一句温暖的问候,一片诚挚的爱心,一个美丽的微笑,任何自己觉得可以利益他人的东西都可以用来布施,勿以善小而不为,当布施成为习惯,你会从别人的快乐中得到更大的快乐。
世界上懂得布施{奉献)的人是最富有的人,人们往往贪图别人给予自己,这其实是最贫穷的想法。一个人自呱呱落地,到小学、中学、大学,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别人的给予,究竟又有几个人想到自己给予了别人多少呢?日常生活中我们给予别人的一个微笑,一句悉心的问候,一句善意的劝告,一点力所及的帮助,都是可以给人以启迪和帮助的,有时甚至是让人终生难忘的。
而真心给予无私奉献是不容易的,有人给予是为了沽名吊誉,或是谋取钱财……。正如《聊斋志异》开宗明义第一篇《考城隍》上说的,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真正的给予是不求回报的,这才是真正的布施,真正的奉献。
我觉得给予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奉献者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
心无所往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传说禅宗六祖慧能一闻此言,当下即便开悟。 《金刚经》的“无住”精神,可以缓解现代人的压力感,使其保持澄明心性。当今时代是一个物欲涌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的时代,有些人不再谈论人生、理想、国家、社会,而是更多地谈论电影、股票、服饰、美食、足球、明星等等。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五光十色目不暇接的世界,享受现代物质文明是现代人应有的权利。但是,人切不可成为物质的奴隶,陷溺于拜金主义的狂潮,从而导致精神家园的失落。面对汹涌澎湃的物欲大潮,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以金刚般若大智慧斩断物欲,才能将生命提升到天心月圆的光明澄澈之境。
人除了物质生活,还要有充实的精神生活,精神上去充实才是真正的富贵,精神上的满足才是真正的幸福。现代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都具有“庸人自扰”的本性:对于悠关自身之事作过多的无谓思考,是困扰自身的主要原因。更要命的是,人的这种“能力”不需要有事实依据,但凭想象就可以了。假使心起了烦恼,那么即使在社会上很有地位、财富,生活也是空虚的。如果心中颠倒梦想,高楼大厦无异于监狱,美味佳肴就是毒药。古人说:心安事无问,心定菜根香。假使心安定了,就算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茅草小屋,心中也很安定、 自在,远胜山珍海味高床大屋。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到
1、律师之门,是神圣之门,是正义之门。
2、没有律师就没有法治。
3、律师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律师既不代表正义也不代表邪恶,而是通过参与司法活动的。
4、整体过程去实现并体现正义。
5、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天时间也建不起法治的罗马城。地位与权力终究要用自己的努力来换龋困境面前,律师要自强不息,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6、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7、律者,“法令”、“约束”也;师者,技长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两字合成为“律师”,即表明:律师乃律己之榜样,律师以擅法为专长,严肃而神圣乃律师职业之道。
8、 全部历史就是利益的斗争,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风的利益的权威性的表现。
9、法治社会的律师应该是公民私权利的忠实代表,是社会理性不同声音的忠实代表,是以私权利制约公权力的忠实代表。
10、律师的执业权利与地位,是一个社会民主法治进程和人权保障最灵敏的晴雨表。
11、没有小案子,只有小律师。
12、失败的教训往往比成功的
13、做有思想的律师,让法治成为信仰。
14、中国律师应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信仰,自己的团队,自己的力量。
15、律师别拿自己太当回事,也不要拿自己不当回事。
16、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17、律师是个良心活。
18、依法辩曲直,仗义论是非。
19、律师挣人家钱都是乘人之危,人家摊事才找你,所以要讲良心,服好务。
20、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21、我不同意你说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2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23、法律应该是铁的,像铁锁那样。
24、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
25、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并非因为他们愿意做出这种行为,而是惟恐自己会成为这种行为的牺牲者。
26、荣耀所禁止的法律却往往应允。
27、法律不可能给每个人以方便,如果它有益于全体和大多数人,我们就该满足了。
28、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
2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迅速累聚,进而变成法律。
30、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31、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
32、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
33、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平,无平矣。
34、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是丝毫没有力量的。
35、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36、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容忽视的。
37、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
38、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礼貌的标志。
39、法律和制度务必跟上人类思想进步。
40、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
41、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
42、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
43、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爱。
44、疏法胜于密心,宽令胜于严主。
45、只要不违反公正的法律,那么人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
46、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者做什么事都横行霸道。
47、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
48、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49、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
5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
51、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
52、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
53、救济走在权利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利。
54、在世界各主要礼貌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构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
55、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行。
56、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
57、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
58、法是一套权威性的审判指南或者基础。
59、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
60、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
承担责任的名言1
1、我们的地位向上升,我们的责任心就逐步加重。升得愈高,责任愈重。权力的扩大使责任加重。——雨果
2、我们不是为自己而生,我们的国家赋予我们应尽的责任。——西塞罗
3、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林肯【美】
4、每个人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林肯【美】
5、每个人都应该担负起应尽的责任。——徐磊刚
6、如果一个人有了责任心,那么他会努力把每一件事做得完美。——周姿延
7、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中国】
8、男性的第一魅力是责任感。——余秋雨【中国】
9、做好每一件该做的事就是责任。——王爱珍
10、自由的第一个意义就是担负自己的责任。——阿来
11、真正进步的人决不以“孤独”“进步”为己足,必须负起责任,使大家都进步,至少使周围的人都进步。——邹韬奋
12、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歌德,我很喜欢,但紧接着的那句亮瞎了我的眼: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13、责任和权利是双生儿,想要享受权利,那么就勇于承担责任吧。——洪敏丽
14、责任并不是你的负担,而是一种你应具有的信念,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吧。——范华芳
15、有一种力量是从你那个跳动的心中发出的,它会指引你去做你认为重要的事,并且一定会竭尽全力,这就是责任心。——朱明然
16、有许多东西,只要我们对它们陷入盲目性,缺乏自觉性,就可能成为我们的包袱,成为我们的负担。——毛泽东
17、一人做事一人当,男子汉应该有的就是责。——朱成伟
18、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俄】
19、一个人能承担多大的责任,就能取得多大的成功!——佚名
20、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毛姆
21、责任心就是做任何事所需的一种平常而力求完美的心态。——龚靖赟
22、责任是与生俱来的,不可推卸的。——张丽丽
23、责任就是对别人和自己负责。——李增阳
24、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丘吉尔【英】
2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承担责任的名言2
1、做自己的决定。然后准备好承担后果。从一开始就提醒自己,世上没有后悔药吃。
2、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易卜生
3、唯书籍不朽。——乔特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5、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6、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
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8、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
9、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
10、马行软地易失蹄,人贪安逸易失志。
11、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12、在你内心深处,还有无穷的潜力,有一天当你回首看时,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真的。
13、根儿向纵深处延伸一寸,小树被狂风推倒的危险就减弱了一分。
14、当你懈怠的时候,请想一下你父母期待的眼神。
15、岸边的奇花异草,是留不住奔腾向前的江水的。
16、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
17、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
18、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
19、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罗曼·罗兰
20、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21、地球上的任何一点离太阳都同样地遥远。——伯顿
22、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萧伯纳
23、坚信自己的`思想,相信自己心里认准的东西也一定适合于他人这就是天才。——爱默生
24、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了。——培尔辛
2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26、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这种观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威尔逊
27、一百个满怀信心和决心的人,要比一万个谨小慎微的和可敬的可尊重的人强得多。——辛克莱
28、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萧伯纳
29、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徐特立
30、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居里夫人
31、我只有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己的主人。——拿破仑
32、在真实的生命,每桩伟业都有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奥格斯特·冯史勒格
33、发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支持,才有勇气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行。——巴尔扎克
34、缺乏信心并不是因为出现了困难,而出现困难倒是因为缺乏信心。——塞内加
35、人须有自信之能力,当从自己良心上认定是非,不可以众人之是非为从违。——章太炎
36、也许个性中,没有比坚定的决定更重要的成分。小男孩要成为伟大的人,或想日后在任何方面举足轻重,必须下定决心,不只要克服行里障碍,而且要在千百次的挫折和失败之后获胜。——提奥多·罗斯福
37、承担重任首先需要自信。
38、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39、一个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苏格拉底
40、一个人敢于暴露自己的弱点,代表他自信强大。——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