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名言加解释和自我意识 正文

名言加解释和自我意识

时间:2025-04-26 15:59:31

1、做人做事,风雨让人成熟,责任是人生表现,努力过不会遗憾。

2、你不是我的依靠,你不是我的信仰,你只是我生命中的路人甲。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若此刻就觉得失望无力,未来那么远你该怎样扛。

5、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6、世事自有安排,我们只需顺其自然。痛苦是快乐的源泉,快乐是永远快乐的一个片段,不要沉迷于社会对你做了什么,而是看你自己在做什么。一个人之所以能永远快乐,不过是知足常乐,不过是对正常而平淡生活的感觉。

7、开在心灵深处的花看似很美却不知是用泪来浇灌的,一朵百合散发出的是泪的味道,美得的确很殇。

8、只有在字典里,成功出现在工作之前。

9、不要总抱怨没有时间,只要你想节省时间,时间就会有的。

10、如果人们能够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充分利用起来,那么他们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11、不是地位使人增光,而是人使地位生色。——苏联谚语

12、所有失恋的人都会以为自己会见不到明天的太阳,然而躺倒在床时,一闭眼再睁眼的时候天已经亮了,当无数个这样的日子过去之后,就会恍然发现,其实忘记真的只是时间的问题。

13、要冷静耐心。你尽量让坏事发生好了。你不要躲避。相反,你要认真观看。你要用主动的理解代替被动的接受刺激。这样你就会应付这些事情。人只有经历自己的渺小,才能到达高尚。——卡夫卡

14、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是与学习新知识、新观念相关的。其实,很多大学生并不是不聪明,也不是不努力,只是不知道怎么努力,而这其实就是被观念撂倒了。

15、学习需要有计划。

16、社会财富分配最为平均时国家最兴旺。 ——培根名言

17、一个人有毅力和决心,能断然强制自己彻底根除不良习性,那是最令人钦佩的。

18、如果不能够把握住稍纵即逝的今天,那么明天的你必定会为今天的所做所为而后悔;所以当下要积极努力。

19、人生不能犹豫,只要想好了就去做,才能让人生没有后悔。想好了就去做,不过什么好的想法都是幻想。

20、青,取之于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

21、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生命的广阔不经历磨难怎能感觉到。

22、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咱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探求无穷的真理吧。——郭沫若

23、亲爱的自己,从现在开始,努力吧,你虽然不是最完美的,但我相信你会成功的。

24、从来都不觉得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好是什么应该的事情。但真的觉得感激。他们会让你想要成为更好的人,更会站在你这边,和你一起成为更好的人。

25、不管前路如何,现在都要做好当下的事,愿你我都不负此生。

26、勇者,如急流,奔腾在冰崖万仞上,一泻千里,声如万壑雷;智者,如溪流,环绕在翠峰之间,迂回曲折,顺势而流,极尽回环之美!

27、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配角。不论今天多么的困难,都要坚信:只有回不去的过往,没有到不了的明天。你成不了心态的主人,必然会沦为情绪的奴隶。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28、文学还是以深刻的思想和无限的热情为第一的。如果靠写作想成为百万富翁,那不如去做商业。

29、能不欠人家人情的尽量不要欠,天下只有人情最难还。

30、诺言向来是神圣得。——显克微支

31、不要娱乐人生,否则人生就会娱乐你!

32、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费。

33、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言。 ——陶渊明

34、万一友人让你生机,那就解释你仍旧在乎他的友谊。

35、世禄侈富,车驾肥轻。

36、机遇是重要的,但刻苦是关键;自己不刻苦,机遇再多也没用。

37、一天一个新开始,永远都是快快乐乐轻轻松松。

38、"学问学问,要学要问。"在生活中会碰到许多自己不懂的事情,只有不断地提问,要求知道答案才会积累更多知识。

39、不努力的人,难有所成就。不学习的人,难取得进步。

40、100%只有自己的生活,就像100%的柠檬汁,令人反胃。——著名作家王文华认为,人生的很多烦恼都是源于自我意识太强。

41、相信你行,你已经成功了一半。——西奥多罗斯福

42、成功的人并不少,伟大的人却不多。伟大是能给他人带来正面的影响和价值,并以此为人生目标。伟大的人,绝不会活的自私和虚伪。做个伟大的人不易,但是做个有情怀的梦不难。

43、凡事都要兢兢业业去作,不驰于幻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时间。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44、我们若要生活,就该为自我建造一种充满感受思索和行动的时钟,用它来代替这个枯燥单调以愁闷来扼杀心灵,带有责备意味和冷冷地滴答着的时间。

45、别厌恶你的职业,万一你对它有足够的动力与热心,即便再平常的职业,你也会化陈腐为神秘。

46、时间就是,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47、朋友之间要保持距离——这样的才能长久。

48、眼泪不是答案,拼搏才是选择。仅有回不了的过去,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49、好多人做不好自我,是因为总想着做别人!

50、我的兄弟姐妹,只有生活的青春像夏日清晨,衰老像冬令。

51、人生如画,岁月如歌。

52、酒肉朋友易找,患难之交难逢。

53、洒脱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一种博大和炼达,一种建立在良好气度、风度和分寸上的处世态度和风格。

5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55、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5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忍耐和坚持是痛苦的,但它逐渐给你带来好处。 [古罗马]奥维德

57、"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悲哀的诗,然而它的人生态度又是何等肯定。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是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哀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

58、一切都会变的,无论受多大创伤心情多么沉重,一贫如洗也好,都要坚持住。

59、不要猜,直接问老板该把哪些事情放在第一优先。

60、你得懂得说服别人,才能将你的想法变成政策。

61、除了你自己,没有人会让你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62、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菜根谭

63、努力地工作,就像不苛求回报一样,真诚地去爱,就像没受过伤害一样;投入地跳舞,就像没有人在一旁看你一样。这样不好吗?

64、积爱成福,积怨成祸。——刘安

65、愉快的生活是不能跟各种美德分开的。——伊壁鸠鲁

66、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换主人。——普鲁塔克

67、宁可慢些,不要太急而错误;宁可笨些,不要太巧败事。——高尔斯华绥

68、读书只能供给知识的材料,如要融会贯通,应靠思索之力。——洛克

69、少年好学,如日出之阳;壮年好学,好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

70、人并不是只有一个圆的圆圈,它是一个有两个焦点的椭圆形,事物是一个点,思想是另一个点。

71、相恨的人往往会互相增加无原因的诋毁;相爱的人往往会互相装饰不实际的名誉。 ——山德

72、运气永远不会帮助没有勇气的人。——索福克勒斯

73、明天可以做事,应当今天就去做,今天可以做事,应该马上就去做。

74、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的的规律性,如果朱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75、生活的艺术在于把握每一次的坚持与放手。亨瑞艾利斯

76、将他人功劳想成自己的。

77、时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美好。

78、避免批评的唯一方法就是: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说,让自己一无是处。——亚里士多德

79、热情是美丽的秘密。没有热情的美丽是没有吸引力的。――ChristianDior

80、因为爱你,我更自爱。因为爱你,我知道自己的存在。因为爱你,我在成长。因为爱你,我对痛苦和快乐都有了深刻的感受。因为我爱你我才知道人生有许多无法满足的事,爱情总是太美。——张小娴

81、小人虽但是,当力遏而绝之。君子不幸诖误,当保全爱惜,以成就其德。

82、与别人交换有助于本身的思想涵养。—(法)蒙田《漫笔集》经典励志语录

83、伟大的思想和伟大的壮举一样,无需宣扬。—菲贝利《浮士德》

84、小孩需要的是爱、留意力与耐烦。

85、写作这回事,捱到成名,已经累垮,倦得头都抬不起来,绞脑汁大概是天下至劳心劳力之事。

86、自信是乐成的第一法门。 自我节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87、追求,是气力之源;追求,是乐成之本。让我们在不绝追求中去完善自我,征服自然。 妯娌多了长短多,小姑多了贫苦多。

88、一个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天才,就是能将一片赤子之心带入老境的人。 一个真正的人,他对坚苦的答复是战斗,对战斗的答复是胜利,对胜利的答复是礼让。

8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要当心对财产的无控制欲望。再没有什么比爱钱更显示心灵的狭隘和眇小的了。

90、走向最远的偏向——哪怕前路苍茫;抱着最大的但愿——哪怕山穷水尽;僵持最强的意志——哪怕刀山火海;做好最坏的规划——哪怕从新再来。

91、真实使生计艺术化的不是外在的情况,而是我们自已励志书籍。

92、在生计中,万一说我们每一己都不会忘恩,人与人之间的牵涉会变得越发深切,我们亲身也会因为这种戴德心理的存留而变得越发快乐加速活。

93、庸人的缺点就在于不能节制本身的情感,容易失去理智,而成功者则善于掌握这个标准,审慎办事。

94、不能认识本身不敷的人永远都不行能乐成。

95、支付不必然乐成,放弃就必然失败。

96、幸福属于满意的人们。

97、每次转变,总会迎来许多不解的眼光,有时甚至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但对顺境窘境都心存戴德,使本身用一颗柔软的心海涵世界。柔软的心最有气力。

98、循序而进,与日俱新。——宋代诗人 何坦 《西畴老人常言》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虽然是由被翻译成中文的,在此过程中难免变得晦涩难懂了许多,或许从某种角度而言较低了可读性,但是仍然震撼心灵,毕竟是一本优秀的书籍。关于教与学,一直以来都是大家一直探索的问题,而在这里,帕克.帕尔默比任何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使我受益匪浅。无论对于课堂教师和教育者还是其他岗位的人,这本书都代领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这本书带领我进行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精神之旅。人们出于情感的原因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他们深爱着自己的学生和课程。但是,教学上的种种要求却常常使得许多教师感到激情消退以致于无力教学。我们能不能也像一些优秀的老师那样,把爱献给孩子们,用心来教,为我们的教学注入鲜活的情感?

在本书中,帕尔默带领着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它重新激发教师从事这份异常艰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热情。“这本书建立在一个简单的前提之上: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尽管表现形式不一,但是优秀教师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他们完全沉浸在课堂上,和学生作深层次的交流。他们能编织一个复杂的网,这张网联结着学生、课程以及他们自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为他们自己编织出一个世界。这张网以及它所包含的种种联系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于教师的内心中。教师的内心包含着知识、情感、精神和意志。

《教学勇气》震撼我的还有它对恐惧文化的诠释。和作者所言相似,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恐惧:恐惧教学效率的不尽如人意,恐惧家长、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恐惧绚烂的教育理想之花与现实之间还存在那么大的差距……因为恐惧,继而便拼命地寻找改变的源头活水,一而再,再而三,不断地拼搏、抗争、奋斗,终于,有了小小的收获,然成功的喜悦尚未遍及全身,便发现自己早已因此疲惫不堪,只不过成功之前是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未觉着累而已;倘若拼搏、抗争、奋斗失败,那更懊恼不已,觉着自己没有功劳连苦劳也忽略不计了。于是忍不住感叹:人是多么渺小,以人个体之柔弱真的根本无法和那些看不见的、又无处不在的力量抗衡。感叹过后,很多人会选择再战,当然也有人会选择逃避,丧失斗志,从此消沉。

《教学勇气》这本书就像陈年酿酒,是越读越香醇。这也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书,能带领教育者们,对教学生涯进行永无止境的探索。

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教师、和教师相关的人,以及任何关心教育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笔记2

我们中的很多人,是出于心灵的原因,再加上热衷于某些学科、乐于帮助人们学习等愿望的激励而成为教师的。但是,教学上的种种要求常常使得许多教师感到激情消退以致于无心教学。我们能不能也像一些优秀的老师那样,把爱献给孩子们,用心来教,为我们的教学注入鲜活的情感?在本书中,作者帕尔默带领教师们进行一次心灵之旅。这是一次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它重新激发教师从事这份异常艰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热情。

对我来说,读书之美妙不仅在于书本身的好,还在于我是在一个适当的时候遇上了它。在已经历了五年的教学实践,开始对教育教学问题自觉思考之时,我有幸与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相遇,看作者从关注教师心灵的角度来解读教师,解读教学,解读教育,让我有豁然开朗,重获教育生命之感。当初刚刚走上讲台,面对让我棘手的课堂,我总喜欢这样安慰自己:等我再多教几年书,多一些

以上的感受,相信很多老师都有,我们热爱教育,同时为教育痛苦。我们不辞辛苦,我们乐意学习,我们希望自己的教学生涯充满成功。但现实往往是不尽如人意。有时,我们甚至想放弃,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勇气。

为什么会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中呢?是学科知识的浅薄?是教育方法、技巧的缺乏,还是对学生的研究不够?我们自我反思着。反思中,唯独缺少了对自己内心的关注。然而,帕尔默告诉我,核心问题是“认识自我”,是自我认同和自身完整。他说:“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们是谁。……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的学科。”优秀教学需要教师的内心世界资源,因此,我们要去探索教师的心灵世界。这是帕尔默独特的眼光,崭新的视角。

在阅读《教学勇气》一书的过程中,我不断有新的发现和感动,惊奇于这本书丰富的资源,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去探索其中的宝藏,共享这美妙的教育经典,倾听到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声音,能够注意、尊重和默契地回应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进入学生的内心深处,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笔记3

最近,我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的心灵》一书,本书的作者帕克。帕尔曼在美国一所大学任教,近几年来置身于教师成长、培训方面的研究。书中主要谈到了我们做好工作的能力源自对于“我们自己是谁”的认识,当坚定立足于一种真实的自我意识时,我们就获得了虽然困难但有意义的工作所需要的所有资源,它在提升和假山我们对于教育、共同体和精神性三者之间关系的洞察力和人事方面,没有人比他做得更好。他比我们所理解的自我发展意识应该更好一些,没有对自己客观、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很难把一件事情持久的继续下去。

教师做到一定阶段,如果再往前走,就需要返回自身,追问“我是谁”,重新认识自我。这是《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的一个观点。我喜欢这本书,在于这个观点特别能打动我。作者帕尔默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它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这意味着“我”与教学是一体的。教学不是外在于“我”的工具,不是一个不断消耗、耗散的过程,而是一个丰富自我、滋养自我的心理过程。好的教学是对学生的亲切款待。在这种亲切款待中,又产生了一个亲切款待教师的世界。

帕尔默提倡需要发展教师职业的深层愉悦,这种深层愉悦的根基在于将教学工作融入自我完整之中,如果一项工作是我们内心真正想做的,即使辛劳也乐此不疲,工作让生活充实快乐,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自身成长的机会。所以,作为教师要学会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我们经常故意漠视心灵发出的声音,结果心灵要么缄口,要么变得粗暴,对待心灵有如待友之道,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问询,而是平和、快乐地聆听和絮叨。只有教师能和自己的心灵对话,才有可能将心灵呈现在我们的学生面前,真正的教学才能发生。总之作为教师要保持心灵的完整,让教学成为自己生活乐趣的一部分,这是读罢此书后我的收获。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笔记4

在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开始对教育教学问题自觉思考之时,我有幸与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相遇,看作者从关注教师心灵的角度来解读教师,解读教学,解读教育,让我有豁然开朗,重获教育生命之感。

最吸引我的:本书最吸引我的是作者陈述个人教学的案例时对个人心灵挣扎的描述,这种描述能让人感觉是发自作者内心深处,是基于对自己心灵的彻底体察,以及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整体洞悉,并结合对教育对象的换位思考,几方面的交替进行,夹叙夹议,陈述观点。这种论述给人以极其深刻的印象和巨大的说服力,让人感觉到作者对教育工作的无比热忱,对人性的反思,对教育同行的热情激励,以及对现实问题的深刻关心。这种叙事探究的方法,比起层层的逻辑的论证说服力更强,更能关照到深层的现实的问题。帕尔默教授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带领着我,逐渐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拨开迷雾,认清自己的内心。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探索教学本质的精神之旅。

最无法释怀的:最令我无法释怀的是蕴含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的那份源自作者心灵深处的自我剖析情怀。我们承认:教学的根本是学习的学生,而非教学的教师。学得好的学生未必就是教得好的教师最美好的成果。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以绝妙的方式方法学习,包括有的学生另辟蹊径、超越上课的教师、既不靠上课也不靠教师,一样学得不错。然而,我们更应该清楚:教师是最有力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学到很多很多——或者也有最有本事弄得学生根本学不到多少东西的人!也就是说,教师可以成为天使——引领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也可以堕落为魔鬼——扼杀学生的天性,阻碍学生的成长。如此说来,教师操控学生生命成长的权力远大于其他各行各业,因此,我们更应该做一个用心的老师,用心研究与教学相关的自我内部景观,不但要有解剖自我的勇气,更要有解剖自我的行动,在解剖中认识真正的自我,变回自我!惟有如此,才会真正对学生的生命负责!

最有同感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最令我有同感的是作者对教学恐惧的诠释。作者揭示了这种恐惧的根源在于教师自我认同和自身完整方面的缺失,以及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自我和教学工作本身的分离状态,甚至是教师和所教的学生之间的分离状态。作者认为教学是由一系列教与学的悖论组成的整体,由教师、所教学科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整体,这个整体要求人们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它,任何分离或片面强调其中之一的做法,都可能使教学陷入困境。这就是教学的共同体。和作者所言相似,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恐惧:恐惧教学效率的不尽如人意,恐惧家长、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恐惧绚烂的教育理想之花与现实之间还存在那么大的差距……因为恐惧,继而便拼命地寻找改变的源头活水,一而再,再而三,不断地拼搏、努力、奋斗,终于,有了小小的收获……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经典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笔记5

寒假期间精心阅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表达了对教学的呼唤以及教学的痛苦与喜悦,生动鲜明、充满感情、热情洋溢、引人共鸣。它是任何一位教师的必读书,令人信服地激起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真心。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共有七个章节,它的导言是“源自心灵的教学”;第一章是“教师的心灵”;第二章是“一种恐惧文化——教育和分离的生活”;第三章是“潜藏的整体——教与学的悖论”;第四章“认识于共同体中——为伟大事物魅力所凝聚”;第五章“教学于共同体中——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第六章“学习于共同体中——共事切磋”;第七章“不再分离——心怀希望教学”。

在本书中,作者带领着教师,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进行一次心灵之旅,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探索教学本质的精神之旅。同时也激发教师从事这份异常艰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热情,强调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尽管表现形式不一,但是优秀教师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他们完全沉浸在课堂上,和学生作深层次的交流。作者还帮助教师建立了对教学的共同认识,号召有关的教育机构在这方面支持教师。作者认为教育是带领孩子们进行一次心灵之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用更真实的方式来看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生存。要有鼓励和引导来探索内心世界,才能完成教育、学校赋予我们的任务和使命。

读这本书,丝毫感觉不到“阅读”的累,也许得益于译者语言的晓畅吧,看着看着,我就好像进入了情境,一切都像是自己置身在那个课堂里;也像正在与身边教师向我娓娓道说着他心中的困惑与反思,无疑也让我产生共鸣。我在教学中,时常关注着那极个别走神的同学,竭力地想让他回到课堂教学中心,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他的“开小差”不仅搅扰了我的教学情绪,也影响了整体教学策略。虽说,这样的事往往不为他人所觉察,因为毕竟课堂上绝大多数同学的表现还是让人满意的,更何况我们对课堂纠正个别同学的“走神”与“开小差”是司空见惯的事,谁不会怪罪于教师的“多此一举”,甚至在“为了一切学生”的幌子下,这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堂而皇之的正常教学行为。可这恰恰是我恐惧的地方,面对课堂上那些学生,我的自尊受到了严重的伤害,我表现出令人惊讶的无能,原来是自己不能敏锐地读懂这些学生的行为,更谈不上去感受他们面对我时的内心的恐惧了,我也从来就没有按照他们的状况来解读他们,我是以我自己的观点来剖析他们,看来我要拓展教与学的能力,否则复杂、混淆、冲突缠身的快速变化将会最终消磨我,于是我转向踏实与坦诚,我将教与学等同视之,并循序渐进地发展自我。

《教学勇气》一书的思想精髓,是认为要实现从人的心灵内部引出智慧内核、用真理启迪生命的最高教育理念,就必须先让教师大写自己,认识教师的.真实身份,唤醒教师的内心定力,源自教师的心灵引出优秀教学源泉。鲜活的生命教育和真正的以学生为本,必须依靠教师自己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而教师要成为心灵导师,首先需要自我意识的唤醒,成为探索内心世界的主人。只有当教师自己能够清醒地与自我意识深层对话,倾听到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声音,才能够注意、尊重和默契地回应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才能够进入学生的内心深处,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不仅要深刻感受到心灵联系产生的巨大教育力量,而且在观念上认识到要建立心灵联系和提升内心力量,在关键时刻接受挑战,获得自主专业成长的契机。现在我们正处在二期课改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首先应该发展自己的专业自觉,就是教师应该了解自身现状,包括对自己职业特点的充分了解。应该明确,要改变教育对象,也要努力改变自己,从而产生改变自身的动机。其次教师专业思维的发展,就是教师在从事专业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走通“思维的两条道路”。思维的“第一条道路”是指教师要能够“由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思维的“第二条道路”指教师能够“将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也就是教师由教育教学实践通过思考将经验转化为理论能力,教师在学习了教育教学理论之后,通过实践、思考转化为经验的能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单一的知识结构需要教师重视自己的专业发展,教材的新内涵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学勇气》告诉我们:教师需要心灵之旅,这是出于教师天职的神圣!教育的最高理念是从心灵内部引出智慧内核,用真理启迪生命,引发出学生的鲜活生命潜能。教师在这种心灵之旅中,可以真正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笔记6

如今每年暑假总有一本教师必读书,今年也不例外,学校推荐了一本美国教师帕克帕尔默写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初始一看这书题目,高!大!上!教学勇气,我们做老师的每一次进讲台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哪怕现在我站在这三尺讲台已过十年,每当看到那一张张陌生的熟悉的脸,总有那么种新鲜感,更不用说次次教室人相同,节节课堂知识却不同,不同人需要用不同的教法,不同的知识也总要想出不同的学法。

可是很遗憾,不知道是我这个理科生阅读能力太差,还是美国教师的课堂观念与我跨度太大,《教学勇气》这本书,我读到越是后来越是迷糊,字倒是认得清清楚楚,但是如何把书本内容与现在自己的教学生活相联系,我是怎么都理解不了。唯一让我有点印象的也就是第一章教师的心灵——教学中的自身认同和完整及第二章一种恐惧的文化——教育和分离的生活,帕尔默在这两章中以艾伦和埃里克的不同经历及自身如何面对一个“地狱学生”的教学实例来论证,在课堂中教师不仅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具备的强大自信及无所畏惧地面向全体学生,不拘受于个别学困生或个别事件中,而这一切的基础是教师必须有一个完整的自我,我归之于师生间的相互诚信。

教师,一门受人尊敬的崇高的职业,是园丁、是蜡烛、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享有最高评价的美誉、最温馨的爱称,在学生时代,老师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一个个“师”的印迹,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无限的向往,有感于此,自己在中学生涯最后一次班级聚会上,在全班同学面前宣称,将来要做一名好老师。

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涯,也有很多的无奈、恐惧。

一、信心源自于一个很多“第一”的班级

我教书生涯中第一次班主任是接一个初二班级,当时刚接班就有不少初二老师提醒我了:这个(6)班“家底很薄”,要好好干了。我知道我所带班级成绩不好,可绝没想到差到如此。这个班给我带来了很多“第一”——倒数的第一!一次月考,四门主课,三门倒数第一,数学倒数第二。每每想到这些我起初只能沉默,我为我自己找理由、找借口,逼到最后我对自己说压力就是动力,有挑战才能体现自己的能力,如此安慰自己。调整心态,总结、反思、批评、谈话、教育,我在疲惫之中充满了期待,可是在后面的

二、耐心磨练自“懒”人遍布的班级

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那一届的学生,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字就是懒。卫生懒,开学初每每进教室随处可见纸屑乱丢,后面的废纸篓里总是空荡荡的,而在它旁边却倒处是零食袋等垃圾,屡教不改,往往还查不到丢垃圾的学生。体育懒,开学体育课没上几节,体育老师来抱怨了,我们班学生太懒了,做操手脚伸展不开,跑步跑不动,连排队都是东倒西歪的。于是我很“光荣”地成了体育老师,每每体育课前总要训话。作业懒,抄作业、不交作业、作业中有空白、作业不认真等等,每个任课老师都诉苦过,可他们不知道的是,我这班主任所教课目的作业,心中也是一肚子火,每天督促订正、补写作业就差不多占了我一半空余时间。帕尔默遇到的是一个“来自地狱的学生”,而我则面对的是一群。家校的联系让我更受打击,在家时父母根本没能力管住自己的孩子,有时候心中不由恼火,我在学校所付出的努力、浪费无数的口水,都让学生到家全败在了家长上。可埋怨归埋怨,工作还得继续做,谁让我是做老师的呢,全当小孩子健忘,耐心着教吧,罗马也不是一日能建成的,抗战胜利都要八年。

通过十多年的教学经历,我从不觉得自己是所谓的园丁,是所谓的蜡烛,更不是什么工程师,我只是希望尽自己最大所能把自己的所知教给学生们;我只是希望自己能像当年的启蒙老师们一样,让更多的学生能记住自己;我只是希望将来我的学生能放飞我所未能完成的梦想。这些就是我坚持在教学前线的勇气。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笔记7

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部书,就仿佛跟着作者进入到了教学中未知的“自我”领域进行一次旅行。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在一系列富有洞察力和说服力且充满激情的著作中,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教育与受教育者的理解。

帕克在他的《教学勇气》一书中这样说:越热爱教学的老师,可能就越伤心!很多教师非常热爱教学,但他们却时常遇到很多困难,并因此感到无助和恐惧。是的,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初上讲台时如履薄冰的紧张,辛苦的付出得不到相应回报时的烦恼,满腔的热忱得不到理解时的苦闷,在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面前的无奈。有时,那热爱教育的心会怀疑、会动摇、会退缩。

作为一个教师,该如何在热爱教学的同时又不失勇气呢?这种勇气又来自哪里呢?帕克以他的实践经验给出了我们答案:他提出了作为一个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技巧之外一个特殊的、不被人重视的领域——教师的内心。他指出了好老师与不好老师的区别:他认为,好老师有一共同的特质:一种把他们个人的自身认同融入工作的强烈意识;而不好的老师把自己置身于他正在教的学科之外——在此过程中,也远离了学生。而好老师则在生活中将自己、学科和学生联合起来,也就是说,好的教师具有联合能力,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好老师形成联合不在于他们的方法,而在于他们的心灵——即人类自身中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所在。帕克是这样生动地描述这种联合能力的:“当优秀教师把他们和学生与学科结合在一起编织生活时,那么他们的心灵就是织布机,针线在这里牵引,力在这里绷紧,线梭子在这里转动,从而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精密地编织伸展。”他进一步阐述,对热爱教学的教师来说,教学牵动着教师的心,打开教师的心,甚至伤了教师的心——越热爱教学的老师,可能就越伤心!教学的勇气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

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很容易理解他的这种所谓的“联合力”,每一个教师,不论他优秀与否,肯定都过几节自己满意的课,这些成功的课是他把自身、学科和学生结合得最完美的。帕克认为:好的教学来源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对优秀教学而言,解决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问题比技巧更重要。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笔记8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帕克·帕尔默,这本书是对美国教育的反思,但其中阐述的很多观点对于中国当前教育也很有意义。

书中帕尔默先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等优秀品质”。对此我感触尤为深刻,作为教师,娴熟的授课技巧固然不可或缺,但真正高品质的教育教学是源自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来自于教师与学生内心的强烈共鸣。教师的内心需要饱含知识、情感、激情,需要和学生作深层次的交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技术交流层面,把自己精心准备的精彩课件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来演示,只有这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构建成一个共同体,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一次愉悦的心灵之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能学会用更真实的方式来感受世界,解读生活。

作者对教育教学深刻的洞察和剖析使我深深地感到: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要踏地而行,做一个能思考会实践的老师。一次简短温和的谈话,一个期盼的眼神,一个温暖的微笑,饱含着浓浓的真情,传递着心灵交流的火花,在不经意之间,这些的小事也许会持续影响着人的一生,这正是教育的魅力所在。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敢于挑战自我,不满足于生命现状,尝试去改变,主动追求更积极,更充实的教育人生,时刻让心灵深处保持一种挑战自我的精神和力量。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要远离借口,主动承担责任,学会“尽力而为”,教育工作需要实效性的行动,而不是各种解释和托词,如果想干好一件事,就会发现有很多方法,同样的,如果你不想做好一件事,也可以有千万个理由。做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用一生去践行爱的承诺,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心的教师,不会是一个成功的老师,充满爱心的教师,才会主动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把自己与学生摆在同一位置,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之中。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笔记9

记得当初让选读的时候,自己选择了这本书,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心灵”。帕尔默把教师心中深处的想法和做法以及心中的矛盾阐述出来了,而且剖析的非常深刻。

曾有人这样评论过《教学勇气》:他的作品罕见地整合了严密与典雅、热情与准确、智慧与人性。他的书是给所有热爱教与学的人们的一份厚礼,特别是那些挣扎于痛苦中的教与学的热爱者。书中提出的问题是普遍的,但又是个别的,从教师对于自身完整的探索到大规模的教育改革计划,都有所涉猎。这些问题是再迫切不过的了:我们怎样增强教与学的能力?我们怎样保持对教学的乐趣与热爱?作为教师,作为人,我们怎样成长?我们怎样满足对加强彼此间联系的渴望,我们怎样发展能够支持教与学的共同体形式?……

而反思,自己缺乏的就是心灵的沟通,缺乏与自己的心灵沟通,缺乏与学生的心灵沟通,缺乏与同事的心灵沟通。

还曾记得自己刚入职时,满腔热血,想把自己知道的全部告诉学生,而当他们没有按照自己的预想好好学习的时候,没有取得好的成绩的时候,自己就在想:要把自己的命运交到这帮学生手里吗?有的时候自己会想不通,但是帕尔默却告诉了我答案:作为老师,我们大可不必为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而委屈,实际上,在“与学生的生命重逢时”,我们便有了新的发展机会。在教学中,我们已经收获了许多。有时候,停下来,自己和自己的心交流一番,自己的教育理想是什么?有没有实现?我的不足在哪里,到底该怎样教学,我了解学生吗?什么在支撑着自己?自己就会豁然开朗。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观察他们,去倾听他们,去了解他们,我们才会有更多的宽容和理解,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书中告诉我们:优秀教师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他们完全沉浸在课堂上,和学生作深层次的交流。他们能编织一个复杂的网,这张网联结着学生、课程以及他们自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为他们自己编织出一个世界。自己要做的,就是与学生交流。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课堂不仅是教师的课堂,更是学生的课堂,我们应该听听孩子们的心声,就像书中说的,可以让他们提意见,参与学习活动,单独与老师交流,或者彼此之间交流学习的看法,教会孩子们热爱学习,学会学习,比教会知识更重要。

《待垦之路》中“它始于你说‘我们’,而你清楚‘我们’是何人,且你一心要天天壮大‘我们’”告诉我们志同道合的共同体的重要。所以,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关起门来造车,而是同教研组的其他老师交流,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运用集体的智慧共同致力于学生的发展,共同进步,解决教学困难,加深个人友谊,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追求教育的真谛。

“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你的思想。”相信自己在作者的引导下,也有勇气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笔记10

这学期,学校开展共读一本好书的活动。读完《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丝毫感觉不到“阅读”的累,而如同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让我鼓起教学的勇气,心怀希望的去教学。在本书中,帕尔默带领教师们进行一次心灵之旅。这是一次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它重新激发教师从事这份异常艰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热情。

作者帕尔默先生不灌输深奥的理论,而是用一个个真实教学案例与你产生共鸣。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日常教学中能够用到、从而能在教室里生存下去的点子、窍门、技能,帮助真正的教师显露其本能。教学是需要勇气的,虽然也教了十几年的书,但每当想到自己站在那三尺的讲台上,当上百双眼睛齐刷刷的望向你的时候,就唯恐自己平下里稀松平常的小小错误就这么被放大了十倍百倍。于是,就必须更加的谨言慎行,信口胡诌肯定是不允许的,要逻辑严谨要言辞顺畅措辞得当,可能大概也许估计这类词的出现频率应几乎为零。

教师的内心包含着知识、情感、精神和意志。书中这段话给我印象很深。帕尔默引导我们进行了一次精神之旅,帮助我们建立了对教学的共同认识。教育是带领孩子们进行一次心灵之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才能学会用更真实的方式来看世界,学会在这个世界中生存。陶行知先生说:“教师与学生的脸是相对的,感情不能对立。”只有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学生才能感受到老师的爱,才会快乐、健康地成长。新课程改革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一切为了学生”,这将是我们心中为之奋斗的目标;赋予学生自由,也将是我们教学中的唯一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应树立新的师生观,构建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要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就是不断宽容他人,关注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课堂上把时间还给学生,倾听和发现他们真的心声,鼓励学生能真实而又自信地说话,在全班面前大大方方地回答。要备课前先备他们,能深入学生,了解他们;在教学中有创造性地改变学生比较单一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注重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立、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

总之作为教师要保持心灵的完整,让教学成为自己生活乐趣的一部分。只有教师能和自己的心灵对话,才有可能将心灵呈现在他的学生面前,让知识变得绿意盎然,真正的教学才能发生。

1、回忆的水滴,嘲笑着你还是我。

2、烟对肺不好,咖啡对胃不好,爱情对心脏不好。答应自己,好好爱自己;答应自己,不再为别人而活;答应自己,看开些;答应自己,不要去在乎一些没必要的人和事。再好的东西,都有失去的那一天。再深的记忆,也有淡忘的一天。再好的人,也有走远的那一天。再美的梦,也有苏醒的那一天。该放弃的绝不挽留,该珍惜的,绝不放手。我会好好的生活,不为别的,就为这些年我亏欠自己的。

3、记忆不应当得到休息,因为没有一种能力比它更易动作,更能由动作得到发展的。你要每天找点东西给记忆去记忆,因为你越是多给它记,它便愈能诚实地记住,你愈少给,它便记得愈不诚实。

4、我对自己说:你不坏,你只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5、他精神抖擞的跳上生活这驾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走向前去。

6、若人与人相处需要一些技巧,就请让我学会最舒服的距离和恰到好处的温柔。

7、如果你简单,这个世界就对你简单。幸福就是简单的生活,简单的做人。什么事情都不能想得太繁杂,心灵的负荷重了,就会怨天尤人。不愉快的人和事不需要记住,简简单单的生活就是不要人为的增加自己的精神负担。

8、一个人,如果没有缺点,那么他就会丧失所有优点。

9、不要总是依赖他人;那些习惯依赖他人的人会把听从他人的意见当成一种习惯。因此,要树立并强化自我意识,就需要我们首先改正这种不良习惯。你可以查一下自己的行为中哪些是习惯性地依赖别人去做,哪些是自做决定的。可以每天做记录,记满一个星期,然后将这些事件分为自主意识强、中等、较差三等,每周做小结。

10、日本式的管理。终于结束了为期一周的日本之行。这是一次期待已久的旅行,始终都是为了身临其境感受一下日本式的管理。就是想弄明白,他们是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了价值的转换,是如何将理念转变为方法,如何通过个人的执行达成团队的结果。松下的科技创新,丰田的现场管控,精益化管理,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11、美国在线的模式是有它的历史成因的。本质上来说,这种封闭和收费平台跟互联网的TCP\IP、跟网景浏览器对文件的共享点击是矛盾的。这直接导致了它在竞争中的失败。

12、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法要针对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对象,作出不同的解释;佛法也要适应现在的生活实际,能为现实的生活服务,才称得上佛法。 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只能是空谈,只有先入世,才能出世。 ——张大千 待人退一步,爱人宽一步,在人生道中就会活得很快乐。 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佛性,即"自觉",和"觉他"的德行。 佛性,最讲一个"善"字;禅境,最讲一个"淡"字。 用佛待人,自己即佛;用佛性悟人,人可兼佛。 善心,点亮心灯;慧心;使心灯长明。

13、我们总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总希望所有的机缘都能在同时出现,总希望整条路上都是风和日丽、鸟语花香。 却没想到,追求完美的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 不要轻易对人多愁善感,就算你是真的多愁善感。 别人可能不能理解你的多愁善感,也没这个义务和责任。 这样的话,你想的发泄就变成了自取其辱和加深痛苦。 奢华,长养欲望。 若平素能少欲知足,那么名利当头也会如如不为所动。 更何况人的一生最重要是能对得起自己与父母,仰不愧天,俯不怍地,怎能让父母伤心?

14、自己打败自己的失败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成败不在于年龄,而在于健康和气质,健康铸就人生的变量,气质成就人生的目标。 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精进是无尽的能源,懈怠是隐形的危机。 知足并精进的人,时间会带给他希望;奢侈并懈怠者,社会会把他遗忘。 你说,人会老,会死,时间短促,所以要早早遇见,及时相爱,用尽全力。 直到退无可退,脱胎换骨。 那时你才能知道什么是心平如镜。

15、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 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 那时候,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

16、爱情是没有道理,争执到最后道理清楚了,感情却是没了,用理性的法则去驾驭感性,结果恐怕只有冷冰冰的无情。两个人的事,不用太明白,度自己把握,每人心中自有分寸。你找到了平静和幸福,他们可能会嫉妒你,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在明天就会忘记。

17、指甲一旦做了一回美甲就停不下来了。感觉好像会一辈子上瘾。

18、烦躁是枯燥进入了老年期,孤僻是孤独进入了更年期。

19、昨天,虽然过了几年,十几年,或者几十年,但什么时候想起都仿佛还在昨天。今天飞逝着,很快就又变成了昨天。今天怀念着昨天,今天还会成为明天的怀念。今天将成为将来更美的梦,而将来套成为将来的梦珍惜每一个当下,梦就曼美好,一个叉一个梦就会实现。

20、不要隐于云海峰峦之后,不必藏于青竹绿林之中,你就是巍巍山峦的一石,就是苍苍林莽中的一株。所以你没必要敬畏名山大川,没必要去赞叹大漠孤烟,你的存在,其本身就在解释世上所有的景致;你的存在,正注释着时代的一种风情!

21、有时,你可能自己都没察觉,在你经历一些事或遇到某个人后,你就像换了一种性格,悄悄地告别了从前的自己。

22、心态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23、一个人之所以不珍惜另一个人,原因不外乎如下:其一,不珍惜她也不会失去她;其二,失去她也没所谓!

24、生命,不是活给别人看的,它是一朵花,静静地开,悄悄地落,有阳光和水分就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长。

25、强者救赎自己,圣人普度他人。

26、海对蝶说:给我一刹那,对你宠爱;给我一辈子,送你离开。于是,蝶满心期待等了千个世纪,让海送别,可海早已忘记。我以蝶的痴心,痴情与执着,来撰写同样的结局。上天没有给我翅膀,于是我幻想与你醉笑红尘,幻想与你牵手人生,幻想与你……蝶以泪洗去过去的回忆,我以无望的守候继续真情。

27、什么是不进步世界?就是那些不按照宇宙基本法则生活的地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根据宇宙基本法则生活的地方,只有一个中心政府而没有国界之分,人们在友情、和平与和谐的基础上共同生活。这样才是高度发达的世界。

28、不同的为人处事,会有不同的结果,做人不能太极端,凡事都要往好的方面想,有时候不能太认真,宽容一点也许就是最好的结果。国际宽容日,愿大家都学会宽容处事。

29、忙,却似乎也没忙成什么,时间被碾得如此之碎,一阵风吹过,稀里哗啦全都不知去向,以至于我试图回想这一年到底干了些什么时,发现自我简直是从一场昏迷中醒来。

30、攀越巅峰之前得先具有攀越巅峰的想法。

31、好男人经得起诱惑,好女人耐得住寂寞。爱能够简简单单,但不能随随便便。骄傲的女人大都嫁给了卑微的'男人,骄傲的男人娶的大都是卑微的女人。世间没有美丽的天使,只有善良的女人。没有不能在一起的两个人,只有靠不拢的两颗心。

32、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不离不弃,感动必然在心头。这种情意很幸福很甜蜜,在沉醉的同时,别忘了将这份感动美美的延续、让这份美好永远的循环在彼此之间。

33、不知道歌里唱的是谁,我听的全是你。

34、如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抑制通货膨胀,不仅是老百姓关注的问题,也是政府的重要任务。

35、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36、要不断培养耐心、坚韧、果断、理智的优良品质。

37、季良川,你可知道,你便是那个让我丢械弃甲,溃退千里的人。

38、爱情和死亡一样,都是很霸道的。

39、不要因为自己的不配,错过了自己最在乎的人。

40、成功的奥秘,在于目标的坚定。在追逐梦想的路上,靠自己的努力,去成就不一样的未来。

41、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他绝不会是我完全屈服。——路遥《平凡的世界》

42、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你以为明天一定可以再继续做的,有很多人,你以为一定可以再见面的,于是,在你暂时放下手,或者暂时转过身的时候,你心中所想的,只是明日又将重聚的希望,有时候,连这种希望都感觉不到,因 为,你以为日子既然这样一天天过来,当然也应该这样一天天过去。昨天、今天、明天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应该是没有什么不同的,但 是,就会有那么一次,在你一放手,一转身的那一刹那,有的事情就完全改变了,太阳落下去,而在她重新升起以前,有些人,就从此和你永别。

43、因为不配,你就忽然自卑说声失陪。

44、你教会了我怎样去感恩,却没有教会我如何去爱自己,于是,我遍体鳞伤!

45、有的时候,感觉生命就是一场华丽的错觉,时间是贼,偷走一切。

46、与其天涯思君,恋恋不舍,莫若相忘于江湖。——金庸

47、希望你活得烈马青葱,不为他人的目光所累。

48、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赠。做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福祸无门总在心,作恶之可怕,不在被人发现,而在于自己知道;行善之可嘉,不在别人夸赞,而在于自己安详。

49、看过一些天生条件好恃宠而骄最后泯然众人的,还有一些靠着好的条件再继续完善自己愈发出众的;见过一些条件不是特别好然后不愿拼命选择安逸的,也有一些条件不那么好的人靠后天的努力充实内在最后完美逆袭的。不管先天条件如何都感恩父母,后天选择平凡安逸还是努力向前都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50、人生中最大的遗憾是,明明知道努力就会有收获,而我却迟迟没有努力。

51、我曾经羡慕你如同你羡慕我一样。

52、"幸福,就是拥有只属于两个人的秘密。"

53、所以不要回首,往前看,生活才揭示在我们面前。

54、爱上了生平也不能牵手的人,这注定就是个写满眼泪与难过的故事。

55、给我生命关怀还你生命不变的挚爱;给我一句问候还你白头偕老的誓言,给我一丝温柔共度天长地久的永远。

56、先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它没有固定不变的规则,它也不是一直属于某一类人。因着共有的对自由的渴望,先锋表明的是它一刻也不愿活在陈旧的信念陈旧现实陈旧的文体里,它需要变化,需要新的自由,所以,在马原之后,有余华格非苏童叶兆言北村等人,而在余华等人之后,又有李洱等人在做着新的努力,以适应前进了的时代精神。一个不变的人是不可能在变动的时代里一直扮演先锋的。

57、错误的坚持才是最大的残缺和遗憾。

58、中国经济学家应该站在西方经济学家的肩膀上研究中国问题,只有这样,中国才能造就世界第一流的经济学家。

59、我们做错了什么,如果是圆舞,为什么到头来,双方经历这许多不同的事与人却没与原先的舞伴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