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小小气象预报员
设计思路:
大班孩子已经对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充满探索的兴趣,同时他们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相当的知识和经验。在活动中,孩子们特别对一些自然界中物象预报天气的现象颇感兴趣,他们从好奇到自己主动地探索:通过信息的收集、故事的讨论、绘画的表达和做个“小小气象预报员”等活动,孩子的好奇得以满足,知识得以丰富、经验得到提升,从而能进一步激发孩子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喜欢收集天气信息,萌发幼儿观察天气的兴趣。
2、通过理解故事和争做气象预报员,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
活动准备:
1、事先发动幼儿收集“大自然语言”的气象信息:如“蜻蜓低飞,天要下雨”等气象信息。
2、倒霉的小白马挂图、小白马头饰
3、绘画材料、“小小气象台”舞台一个
活动流程:故事导入――讨论――我知道的天气信息――小小气象预报员――延伸活动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倒霉的小白马
(1)教师出示小白马头饰,引出故事:有一匹小白马想出门,它遇到了一些什么事情呢?
(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出示挂图)
(3)提问:小白马打算去草地上玩,遇到了什么倒霉事?为什么?
小白马打算去看日出,遇到了什么倒霉事?
小白马想去树林里散步,遇到了什么倒霉事?为什么?
(4)幼儿再次完整倾听故事。
2、讨论:故事中告诉我们什么天气信息?
(1)听了故事,故事中有那些关于天气信息的内容,如:晚上星星多,白天天气热;朝霞映红了天,就会下雨等等。
(2)小白马还可以从哪些地方获得天气方面的信息?
3、我知道的天气信息。
(1)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知道天气的信息?(观察天气、动物;电视、报纸、电脑等)
(2)你收集的是什么信息,能不能把自己知道的气象信息用绘画表达出来。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小小气象预报员。
(1)那么,我们知道这么多的气象信息,现在,我们就可以和电视台的气象预报员一样来预报气象。
(2)讨论:怎样预报天气。(教师引导幼儿用好听的语句来表达,如:乌龟背潮湿,明天下大雨)
(3)学做“小小气象预报员”
5、延伸活动
让幼儿到户外,看看天、花草树木、小蚂蚁等,猜猜明天的天气,说说自己的理由。
大班科学活动――小小调查员
一、活动题目
小小调查员
二、活动目标
通过调查幼儿园各年龄班的同伴了解中国主要节日的情况的活动,知道调查活动的基本过程,了解统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幼儿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过程
问一问,其他班级的同伴知道各大节日吗?
你们调查的是哪个班级?知道这些节日的有多少人?
(1)我问的节日太多了。
(2)我什么都没记住,他们太乱了。
探究的问题:怎样了解这些问题?
设计一个调查表,每人问一个节日,调查人数为30人。
设计幼儿调查表。
(1)把知道的画在一起,把不知道的画在一起。
(2)把调查的节日写上,也可以用画画上。
(3)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节日。
(4)了解的用√表示,不了解的用×表示。
幼儿调查并记录。
幼儿到中班询问“认识哪些节日”,并进行记录。
整理调查结果(中班幼儿了解节日情况)。
知道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有23人,知道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有18人,知道十一国庆节的有14人,知道元旦的有8人,知道三八妇女节的有19人。调查的结果使我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小鹌鹑出来啦
一、活动题目
小小鹌鹑出来啦
二、活动目标
幼儿通过亲自参与孵化鹌鹑蛋的实验活动,感知生命科学的神奇,培养幼儿深入探究的能力,学会合作、交流,增强责任意识。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建议
该活动属于以培养幼儿长期观察能力为主的探究性项目,可以在幼儿园、家庭等场所进行。把幼儿分成两组,每组18人,每天每组安排2名幼儿进行观察、测温、换水、翻蛋,并做好观察记录。时间为:早晨8点至下午18点,夜间由教师或家长带回家代为照管。整个孵化过程中,每一个幼儿可轮流到两天。
五、活动所需资源
受精鹌鹁蛋(种蛋场有卖)、电子温控灯、热水袋(超市有卖)、温度计(医疗器械公司有卖)、小棉毯(可用布和棉花自制)、碎纸屑、纸盒子。
六、活动内容及过程
场景:在幼儿活动室内专门布置一个孵化角,用于孵化鹌鹑蛋,方便幼儿随时对孵化过程进行观察。
看一看,说一说。
(1)班上住着一只小动物――鹌鹑。
(2)这只小动物好看吗?你愿意和它交朋友吗?
(3)谁知道它是什么动物?叫什么名称?
(4)它是从哪里来的?是鹌鹑妈妈生的吗?
(5)鹌鹑是用受精的鹌鹑蛋经过温度孵化而来的。
(6)鹌鹑蛋真的能孵出小鹌鹑吗?为什么?
试一试:自己能孵鹌鹑吗?
教师在幼儿感知鹌鹑是孵化而来的知识性常识后,组织幼儿对鹌鹁蛋进行孵化。准备受精鹌鹑蛋40个,每20个为一组。大小纸盒各一个(小盒用薄纸制作就可以)、透明玻璃缸一个、温度计两支、热水袋一个、小棉毯一块、碎纸屑若干,用水温、电温两种方法引导幼儿进行孵化实验。用1/1000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对种蛋进行消毒。用水温孵化鹌鹑。
(1)把温度为38℃的热水装进热水袋,放置于大纸箱内,热水袋上放置两层报纸。
(2)在小纸盒内装人20个鹌鹑蛋,竖起来,大头朝上。连带小纸盒一起放在盖有两层报纸的热水袋上,并盖上小棉毯。
(3)鹌鹑蛋的孵化时间只需17天,0~7天,鹌鹑蛋的温度保持在37.6℃,每隔2小时测一次蛋温。量温度时必须把温度计放在鹌鹑蛋上,这样量才准确。如果蛋温度偏低,可立即换加热水。8~14天时,在热水袋上再放一层报纸,使温度降为37.4℃。到了14天,每天换水时都要进行自然凉蛋,促使胚胎发育。每次凉蛋时间不少于6分钟,如果室内温度在24℃时,最少需自然凉蛋8分钟。到15~17天时,鹌鹑蛋的温度要恒温在37℃,满17天再过4~6小时,就可见鹌鹑破壳出雏。到18天时,鹌鹑就基本上出齐了,再过6小时,可停止孵化。
想一想,做一做。
(1)在孵化鹌鹑蛋的过程中,重要的外因条件是什么(温度)?要注意观察的重复性、全面性和长久性,测量温度时要及时如实做好记录。
(2)幼儿进行孵化实验:让幼儿自己试试用哪种方法进行孵化更好一些。
测一测,记一记。
每天每隔2小时准确测量鹌鹑蛋上的温度,并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七、注意事项
1.换水时,水温只能控制在38℃。
2.测量蛋温时,必须把温度计放在蛋上,这样才准确。
3.幼儿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示或记录方式进行记录。
4.本活动因为是属长期观察探究类型的活动,因此特别要注意观察的重复性,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的全面性。在整个孵化过程中,要培养幼儿积极主动、长期观察的能力。
八、参考
《特种经济禽类饲养新技术》
活动点评
该活动是观察类的探究活动,幼儿通过参与小鹌鹑的孵化过程,感知鹌鹑蛋孵出小鹌鹑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和全面观察的能力。从活动内容看,选择了幼儿喜爱的小动物作为观察对象,从活动过程到准备材料教师做了精心的准备和实验,得到了第一手的孵化小鹌鹑的经验,为幼儿活动的开展作了铺垫。活动开始引入很好,能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对此活动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活动题目可以改成“鹌鹑蛋能孵出小鹌鹑吗”。这样可一目了然地让幼儿知道这次活动的内容是什么,原题目范围太大,“出来”两字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出来”,让幼儿很难想出是孵出来的。
2.整个孵化过程可分几个环节让幼儿参与,如:选蛋、翻蛋、摸温度,看小鹌鹑出壳等环节,尤其是出壳的.情景是幼儿观察的兴奋点,可组织幼儿观察记录、表述等,以达到活动目的。
3.小鹌鹑出了壳,幼儿可以参与喂养,从中观察小鹌鹑的成长,包括:吃食、走路、睡觉等活动的形态、特点,并把它画出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小太阳能热水器
一、活动题目
大班科学活动――小小太阳能热水器
二、活动目标
通过对不同物品作太阳能热水器的探究,感知水变热与盛水的容器的质量和表面颜色有关,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温度计、铅笔、记录图表、四个易拉罐(分别涂上红漆、白漆、绿漆和蓝漆)、四个涂有黑漆的易拉罐(有盖子)、玻璃杯、塑料杯、易拉罐及各种大小基本相同的饮料瓶。
五、活动过程
说一说太阳的各种用途。
(1)可以利用太阳晒盐、晒衣服。
(2)植物能长得绿油油的、很茂盛。
(3)可以利用太阳取暖。
(4)人们晒太阳能使身体健康。
(5)可以利用太阳能做洗澡的热水器。
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来测定温度,哪种测定方法比较准确。
(1)用体温表来测量温度。
(2)用手来测温度。
(3)用活动室中的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试验后得出用温度计测定的温度最准确。)
探究活动一
探究的问题:用什么东西做热水器吸收的太阳能多?
幼儿讨论。
(1)用塑料罐做个热水器。
(2)用易拉罐做个热水器。
(3)用玻璃罐做个热水器。
试一试,在有盖子的易拉罐、玻璃杯、塑料杯及各种大小基本相同的饮料瓶中加入同样多的水,放在阳光下照射同样长的时间,然后用温度计测定温度。
说一说我的发现。
易拉罐中的水温最高。
记录实验结果。
探究活动二
探究的问题:什么颜色的容器吸收的太阳能多?
试一试,将分别涂上黑漆、红漆、白漆、绿漆和蓝漆的五个易拉罐装上同样多的水,在阳光下照射同样长的时间,并用温度计测定温度。
说一说我的发现。
涂黑漆的易拉罐中的水温最高。
探究活动三
探究的问题:怎样放置容器吸收的太阳能多?
试一试:将四个涂有黑漆的易拉罐装入同样多的水,加上盖子,放在太阳光下,摆放成不同的位置,照射同样长的时间并测定温度。
说一说我的发现。
平放的易拉罐水温最高。
六、注意事项
1.实验中要注意在每个容器中加入同样多的水。
2.每一步实验过程要在同等条件下去进行比较。
今天,小记者班的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任务——找一位家长,完成一份调查表。
接到这个任务,我忐忑不安,因为我内向胆小,不敢主动与人交流,可能无法完成任务。不过看到同学信心满满的样子,我又很想试试。接着,老师让我们设计好开场白,以便顺利地和陌生人搭讪。然后老师又假设了几种意外情况,让我们商量应对方案。
经过一番周全的准备,我们戴上记者证出发了。我们先来到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一楼,广场上人比较多,我们就到广场上寻求目标,“这个人看上去比较内向,算了吧。”“这几个人在说话,还是不要去打扰”……终于,我们找到了一位正在看报的.老爷爷,他是个合适人选,可是,我就是迈不开步子,没有勇气凑上前去,最终打了退堂鼓。
接下来,我来到了二楼休息室。环顾四周,发现有位阿姨很面善。这回不能错失良机了,可我的腿直打哆嗦,我心里一直想着:“勇敢些,勇敢些”。走到阿姨跟前,顺利地说完开场白,阿姨非常爽快的答应了。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她拿起笔来认真地填写起来,不时地问上我几句,这些问题老师都帮我们预设过了,所以我回答地很好,阿姨很快填好了表,交给了我。耶,我终于完成了任务,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明白了要大胆的与人交流,不要害怕拒绝。我们身边有很多友善的人,他们很乐意帮助我们。
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来了小年夜。在这天我和我的四个小伙伴将要举行一个“绿色过羊年”的调查活动啦!
早晨八点半,同学们聚集在我家中开始分工。哦,对了,我们的任务是什么我都忘了介绍呢!今天我们要做名小小调查员,调查人们在春节里是否放烟花。为了确保调查资料的全面性,同时为了避免队员争抢调查同一个人的尴尬情况,我可是煞费苦心地设计了一份面向不同人群调查问卷。
九点钟,我们准时来到了金太湖广场开始调查。突然一位叔叔走了过来,我刚想冲上去调查,可走到一半,我又害怕了起来。心想,哎呀!再让我缓缓,我马上追上去……这时那位叔叔早已走了。再看同学们,原来他们都像我一样,如同刚出壳的小鸡一样,对周围的一切都怯生生地。不过还是李延萱先打破了僵局完成了第一个调查工作,看着他那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的身影,我既羡慕,又害怕。这时又一位叔叔走了过来,我一咬牙,心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豁出去了!于是我硬着头皮追了上去,“叔叔,请问……”我心里像有一只小兔子一样,怦怦直跳,却强装镇定地问:“您今年春节放不放烟花呀?”“当然不放啦!”叔叔热情的回答。“那为什么呢?”我继续追问道。“放烟花污染环境、空气,所以我才不会放的呀!”“哦,谢谢!”直到这时我才如释重负,心想:原来这么简单呀!后来我又游刃有余地采访了四位叔叔,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后来我看了同学们的调查问卷,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老人说的话:放烟花容易受伤,特别是小孩,受伤了就上不了学,而且对呼吸系统都有一定的`损害啊!放烟花的危害还不止这些呢,放烟花产生的巨大声响、亮光,都是一种严重污染,虽然不放烟花,不可以彻底根除雾霾,但却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过一个“健康环保的羊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