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理查德克莱德曼英文名言 正文

理查德克莱德曼英文名言

时间:2025-07-08 01:32:53

教材分析:《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是诗人汪国真的作品。他的诗清新、美好,既有情感特色,又有人生哲理。全诗围绕“我微笑着走向生活”这一主题,采用一种明白畅晓的表达方式,历数面对平坦、崎岖、幸福、不幸时采用的不同态度,展现了一种超然、豁达、平易、恬淡的人生态度。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的纪念册上。那时的俄国革命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也让我们明白生命和幸福的本质就是苦乐共存。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歌,体会诗中所传递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态度。

2、品读含义深刻的诗句,从中得到启迪。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对“人应该怎样面对生活”有自己的思考。

设计理念: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后没有生字。教学时应给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在语言实践中得到锻炼。

2、在朗读、自学第一首诗时,教师可随机点拨学生理解“平坦、崎岖”的深层含义。指导学生交流面对生活中的.平坦、崎岖、幸福、不幸时,诗人所采取的态度是什么,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那些乐观对待生活的人。

3、教授学生学习现代诗的方法,并在教师指导学第一首诗的基础上,学生自学第二首诗。

教具准备:画好的小河、大山、燕子、劲竹、笑脸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介绍现代诗: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第8课,《现代诗二首》,现代诗形式自由,内涵开放,写作手法上多运用修辞。像1课《在天晴了的时候》中,小草、小白菊、凤蝶儿、云等等,作者都赋予了人的灵性,让人读起来亲切、自然、美好、欢乐。

2、介绍学法:对于现代诗,我们怎样学习呢?我来告诉大家,第一步,多读,读出韵味来。第二步,多思,思考作者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第三步,多想像,想像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画面。

3、介绍作者:下面我们来学习汪国真的《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关于作者,你知道些什么?

(汪国真,祖籍福建,出生于北京,他的诗清新、美好。既蕴含丰富的感情,又富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受到许多青年人的喜爱,他的诗集曾三次获得全国图书“金钥匙”奖。)

二、配乐多种形式品读诗文。(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水边的阿狄丽娜》

1、下面请同学们随着优美的乐声朗读三遍,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配乐读。

3、两人搭配读。

4、接龙读。(每人读一大句)

三、交流诗人的生活态度。

同学们读得很精彩,诗中写了哪几种方式的生活?(板书:平坦、崎岖、幸福、不幸)

1、什么是平坦?在诗中,“平坦”指什么?诗人所采取的态度是什么?(贴小河图)

2、什么样是崎岖?诗中指什么?诗人所采取的态度是什么?(贴大山图)

3、面对幸福、不幸,诗人采取了什么态度?(贴燕子图、劲竹图)

总结:生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面对平坦,我们要去欣赏与享受那份简单的快乐。面对崎岖也不必畏惧,庄严地思索、行进才是应有的态度。幸福时就让我们随之欢舞,不幸时就挺胸迎战吧。这就是我们火热的生活。(板书:火热的生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现实问题,我们应怎样对待?(微笑、乐观、积极……)(贴笑脸图)

四、请同学们想想现实生活中,有没有面对不幸,积极进取的人呢?

(1意外中失去双臂的书法家和志刚;2身残志坚的张海迪,通过自学成为了硕士、作家;3全身只有三个手指能动的美国残疾人霍金,通过不懈努力,成为了世界一流的物理学家;4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海伦凯勒成为“世界十大杰出妇女”之一;5贝多芬在耳聋的情况下,经过无数次尝试,终于创作出了闻名于世的《第九交响曲》……还有很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走向了成功。

五、写格言

1、同学们,你们觉得“人应该怎样面对生活呢?”请你用一两句格言式的话写出来。

2、我们可以参照大屏幕上的格言:

人生格言:A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我用全身心的爱迎接今天。

B你给生活一缕阳光,生活会还你一个太阳。

C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D人生只有进取,满足就意味着死亡。

3、写完,配乐朗读。

4、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仿写诗文。(大屏幕出示仿写例文)

仿写例文: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生活报我以滋润吗?我是一泓永不断流的清泉,温柔清冽。

生活报我以干涩吗?我是一朵永不凋零的鲜花,绽放四季。

生活报我以甜蜜吗?我是一罐刚出炉的蜂蜜,甜蜜在心。

生活报我以痛苦吗?我是一片无忧无虑的云朵站在天际。

六、在歌声中结束本诗的学习。(歌曲:我微笑着走向生活(谭辉军|谢若琳))

七配乐朗读第一、二诗,自学第二首诗。

1、了解诗人写诗背景。

2、了解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态度。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就在夜间11:59-12:00那短短一秒钟里的我就从十七岁变为十八岁了,在我还有些不习惯的时候踏上了正青春的年华。我是大人了。想起来,心里挺高兴的,但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受。在我人生的十八年里,我不断的成长,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尝试,但也经历了一些风雨。

我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甚至可以说是令人羡慕的,因为它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荣誉:第五届小学生书法比赛美术类一等奖,“我心目中的奥林匹克社区”绘画比赛一等奖,“青春与奥运同行”征文演讲比赛二等奖,“让诗插上翅膀”朗诵比赛三等奖,舞蹈五级,在政协大礼堂与教育电视台的新年联欢晚会上表演魔术,报纸上还多次发表过我的文章和作品……小学里,我从三年级开始就当上了大队长和合唱团指挥。不久后,我又成为了学校广播台的主播,策划人和管乐团的长笛首席。那时,在老师们的教导和表扬中,在同学们的拥爱中,在爸爸妈妈的鼓励和爱护中,在光环之下,我像一棵小树似的健康,快乐,茁壮的成长。但来到美国后,我的生活来了一个急转弯。

在我11岁即将小学毕业那年,我来到了世界的首都美国纽约。刚到这里时,我觉得这里环境不错,别墅式的小楼,遍地的花草树木。时不时还会有几只小松鼠在树边玩耍,特别稀奇!不过谁知没过几天,我对纽约的新鲜感便被无尽的孤独与寂寞吞没了。由于语言不通,我根本没有朋友,甚至连个可以跟我说话的人都没有。我开始想念我在中国的亲人,朋友和老师。我开始想念我亲爱的,温暖的祖国。我开始想念活生生地北京,车水马龙的王府井,人来人往的隆福寺夜市,山清水秀的北海公园,甚至我原来一点都不想去的周末课外学习班。

2003年秋天的一个清晨,我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第一次踏入了一个我十分陌生的美国校园。阵阵秋风吹走了夏天的暑气。一片片枯黄的树叶徐徐飘落在地上,为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清晨微弱的阳光淡淡的洒射在纽约第五中学的教学楼上。经过简单的入学登记后,教务主任Heller女士带领我来到了教室。我们每天都要上十节课,而除了体育课外上课一点都听不懂的我,闷闷的心里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茫然。在我面前摆着英语这座看不到顶的大山。我怎样才能成功及快速的登上山顶?我怎样才能顺利的通过考验?甚至我到底能否熬过在这陌生国度里的每一秒,每一时,每一天?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未知数,像一块块岩石一样重重地压在我背上让我喘不过气来。虽然我不用像爸爸,妈妈那样担心工作,吃饭,与住房的问题,但面对着困难,语言障碍和孤独,当时的我深深地陷进了压力的旋涡,不知道该怎样去面对我新的生活。从小学里的大队长到美国初中里的比沙不如的小人物,从中文

每次坐在我们家车里听着理查德克莱德曼的乐曲<<星空>>响起,我都会有一阵小小的感动。<<星空>>是百草园广播节目的主题曲。这个节目是由我在育芳小学一手创办起来的.从挑选播音员,节目的编辑到节目的播出,可以说我没少花心血。一想到这个陪我从当大队长开始一起走了3年的朋友已化为乌有,我的心里不免有些隐隐的痛。觉得原来高高在上的我,如今已坠落深谷。原来在美丽鲜艳的花丛中的我,一瞬间摔落到黑暗的荆棘丛中。那时候,背着父母,我常常泪水洗面,因为不知道自己该往哪走。窗外的冰激凌车放着叮叮咚咚欢快的歌曲,可屋内,我的脑子里却是一片绝望。在学校我没有办法跟同学交流。我不明白我周围的人在说什么,而我也更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一天在数学课上,我急着想上厕所,便举起手问老师“MayIgotothetoilet?”(我可以去马桶吗?)顿时,同学们的眼光都聚集到了我的身上,仿佛我是一个外星人似的。“Youwishtogotothebathroom?”(你想去洗手间?)老师问。“Ehh…Yes.”我害羞地跑出了教室。

还记得有一次在英文课上,我当时最好的朋友跟坐在我旁边的同学说我dumb。我乐呵呵的看着他们交谈,直到旁边的人嘲讽地把dumb这个词写在我的笔记本上,用手比划,让我查我的电子字典。Dumb。傻的意思。我顿时觉得眼前一片空白,恨不得赶快挖个地洞钻进去。怎么也没想到在美国我最信任的“朋友”居然会这样说我。在学校,同学只要没带笔,就会连问都不问就拿我的,再也不还回来。由于我英语不好,也不能跟老师沟通,很多事都总是闷在心里,默默地期盼着能有一个人来可以帮助帮助我,带给我冻伤的心灵一点小小的温暖。但这对当时的我来说只是个十分奢侈的梦。

回家后,懦弱的我跟爸爸妈妈伤心的哭诉我在学校的种种不顺,豆大的泪水一滴一滴划过我的脸颊在桌面上汇成了一个小湖。我告诉他们我没有办法跟同学沟通更由于不能表达自己而被同学欺负。虽然爸爸妈妈总会教我怎么处理碰到的问题,但这些方法在我身上一点也不管用。我开始讨厌上学。我讨厌同学们对我像外星人似的看待。幼小的我受不了这生命给我开的玩笑。那时每天太阳落山地时候,我总感觉一切都在沉下去,阴沉地黄昏让人郁闷。但每当我早上睁开眼时,心里也总有一股对未来的恐惧感。不知道怎么才能熬过这新一天的生活。

不过不久后我终于明白了:要想不受欺负,只有自强。经过一段苦苦的心理挣扎,在爸爸妈妈的安慰和鼓励下,我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不仅要学会英语,还要成为学校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不管英语这座大山有多高,不管在爬山过程中我会跌倒几次,我要找回真正的自我,原来那个永不屈服的我。我开始不分白天黑夜一本一本地读一页只有两行英语的小儿图画书。从几个小时读一本,到三个小时读一本,到两个小时读一本,到一个小时读一本。从两岁的小儿图画书,到五岁的儿童书,到薄薄的字书,我一个字一个字的查着,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背着。我要求自己每天必须背会三十个新单词。时间一秒秒,一天天的过去。来纽约一个月后,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自以为从小有数学天赋的我第一次在课堂里举手发言,回答老师问的数学题。答对后的我心中无比的自豪。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短短的半年后我不仅考出了ESL(EnglishasSecondLanguage)班,我还被转到了学校最好的一班,并在纽约市的数学和英文考试中得了双level4(最高的成绩)。我每学期的成绩也总是我们学校的前几名。之后,又经过一番拼了命的努力,我在一年后考上了纽约最好的高中-史蒂文森高中。

回想起来,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场风雨。从中学的经历和文化冲击中,我懂得了语言的重要性和自强的重要性。我学会去尊重和宽待别人,包括那些在某些方面不如我的.人。那些痛苦荆棘的磨练也使我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俗话说得好,“没有磨难,不配称作真正活过;没有痛苦,就不是真实的人生。”人的一生难免要经历许多的磨难与痛苦,而我想只有面对这一场场的挫折,一次次的磨难,经受着考验,我们才真正的一步步走向成熟,一步步走向成功。

对于我来说史蒂文森高中是我学习与成长的摇篮,实践与创新的基地。它带给我的不仅是新的环境,新的同学和老师,更重要的是她赐予了我许多不同的机会去发现并探索我所有的爱好与兴趣,并让我有能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面对着高中里激烈的竞争,面对着学习上的压力,面对着各方面的磨炼和一次次的挫折,我逐渐一步步地摸索,寻找自己。同时在那个新的环境里,我又能感受到学习的自由并拥有了课程上和课外活动上选择的能力。慢慢地,我在这里找到了自信,找到了自我。如果说小学和初中是爸爸妈妈牵着我走的话,那么在高中这个阶段,我仿佛放开了父母握着我的手,开始跌跌撞撞的自己走。去更真实地感受这世界上的风雨,去经历成功,去面对失败。而在我长大成熟的这个过程中,随着我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逐步建立形成,我也变得更自立,更自信,更阳光。

在高中时代,我成为了纽约市数学队队长,亚洲表演俱乐部主席,学校学生会课外活动总管理人,数学杂志总编辑。癌症中心里的科学研究员与纽约市立大学麦卡莱荣誉学院助理教师。我用自己的热情带动了周围的人,我用行动不断地实现着自己的梦想。但其实在我走过的每一步之间,在我每一个小成功之间都有数不胜数的失败,甚至有时更跌的头破血流。不过在这一次次跌倒的过程中,我却悟出了一番哲理: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相反,我们却时刻与失败比邻而居。但也许正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无奈的失败,稀少的成功才变得魅力十足。而为了这些稀少的成功我们才更要有顽强的意志更要有不怕失败的精神。眼前的所有事不可能十全十美,万无一失,但我们始终要相信自己,因为只要不放弃,我们就还有成功的机会。

今年四月,我被哈佛大学录取了。这也勾起了我小时候的一个回忆。那时,我偶然听到妈妈跟别人谈论一个考上哈佛大学的学生,并且羡慕之情溢于言表。当时幼小而单纯的我心里真有些不服气。虽然我根本一点也不了解哈佛大学,只听说过她是世界上第一的学府,不过我却好强地跟妈妈说“考上哈佛大学有什么难的,我长大后也肯定能考上!”时光荏苒,这么多年过去了,今年当我真的收到哈佛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回首来时路,真是点滴在心头。人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但只有经历了,才更能体会那五味杂陈的心理感受。懂得努力,汗水,挫折,泪水,勇气,梦想与笑容。不过虽然事实在某种程度上认可了我一直的努力,但我谨记路正长,这只是又一个起点而已。将来的日子,苦着呢。比现在需要更多的努力。没有任何一个成功是永远的。还得接着往前冲!

能打开心灵窗户的是什么?是语言。

说话是用声音打开心灵的窗户,写文是用文字流泻心灵的声音。

倾听是什么?倾听是用心灵迎接从另一扇窗户透出的心灵之声。

阅读是什么?阅读是用眼睛去感知另一个心灵展示的美好风景,是用沉默的方式去探索另一个心灵奏出的叮咚乐章。

今天,在春风和煦的宁静之夜,你我的心灵对话是你用平静的语言打开了心灵的窗户,是我用历经沧桑但依然热烈的心灵真诚地倾听。现在,我要用无声的文字来谱下那心灵的乐章,希望你能通过阅读来感受那心灵的美好风景——那风景就像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秋日私语》,宁静中带着柔和但蕴含着力量的希望!

今天我们的话题很自然谈到这个话题,这就是——生老病死本就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最自然也最富冲击力的事。人有出生,才有机会去感受和经历世间的万般色彩;人有死亡,才会最终懂得珍惜生命中的一切;人有介于出生和死亡之间的阶段,这是人生所有价值和意义的集中体现,是所有欢乐苦痛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是心灵所有声音的呐喊与歌唱!

你很自然地说,你的死亡是可以预见的事情,所以有时间和余地为自己做一些安排。即使死亡的来临在十年之后,你也完全可以在此时作出考虑和安排。我默默倾听。你说你有豁达的心灵,所以你可以平静地谈论死亡。而我,即使内心可以有激烈的情感,但同样会冷静看待世事的理智。我想很少有人能如我一样,在你与癌症奋力搏斗的时候,可以如你一样平静地和你谈论死亡——那是一种对人生的认知,一种历尽世事后的拿得起和放得下。其实很多时候我放不下,但是无论我多么放不下,我都必须面对、必须淡定、必须有迎接上天安排的一切的勇气和魄力。于是,曾经的一切艰难痛苦“造就”了现在的我——一个跨越了十五年的'年龄差和你一起探讨生与死的特别学生。

你说了一些你的具体安排与设想,因为我极不愿意看到这一刻的来临,所以我并不想多说那一刻带给我的悲伤。我只想在你有生之年,不论你的有生之年是十年二十年还是短到我不愿说出口,我都希望我能够多带给你一些快乐和慰藉,顺便多学一点你的学问。我觉得我写文章好像特别容易惹你伤感掉泪。你说我写文章写得很投入,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评价,因为这是一种对于文章的懂得,不是所有人都能感知文字背后的心灵。我有时候沉浸在文章带给我的情绪中,不能马上从中走出来。不知道究竟是我的心灵给了文章情绪,还是我的文章加深了我心灵的情绪。你说如果弥陀召唤,自己是会感知的。我相信你的自身感受,我知道从目前看来,这一天尚远。但是,如果将来哪一天你感受到了弥陀的隐约召唤,我希望你能够让我知道,让我有机会能像你的女儿一样,在那一刻陪在你的身旁。

我现在再次觉得你对我文章的评价真的很中肯,因为写到这里我又掉泪了,可能正是因为我写得太投入吧。我觉得我今天并没有太激烈的情绪,心情是比较平静的,但是平静并不代表可以遏制眼泪。我的房间里现在播放着《秋日私语》这首曲子,曲子很宁静祥和,琴音和我的心情一同流淌。我知道这也是你很喜欢的一首曲子,曲子是“秋日私语”,而我们今天的谈话也算某种意义上的“秋日私语”吧。

记得我在写《愿来生还能遇见你》的时候曾说过这样的话,我本打算把有些心情和想法写成文章,但因为怕影响你现在的情绪,所以等你康复以后再给你看文章,甚至万一你再也不能读,我也要把文章放到你面前。但是后来我觉得,如果到你不能睁眼阅读的时候我再把文章放到你面前,那文章也就是个屁!所以才有后来公开发表的《愿来生还能遇见你》。现在我仍抱着同样的想法,觉得不论多么惹人伤感的事情,只有在你有生之年让你知道,才是对你有真正意义的!同样,你的有些心情和想法,也要在你有生之年让你希望知道的人知道,才是对你有真正意义的!

你今天再次说到了你的女儿艾伦。其实我上高中的时候就听说你的女儿叫“艾伦”,当时我和同学们都觉得这么洋派的名字果然是学英文的郭老师和施老师的风格。今天你也再次和我说起施老师,说施老师是个极聪明的人。按遗传规律,孩子的智商主要由母亲决定,所以方言中有“爸矬矬一个,妈矬矬一窝”的说法。你说艾伦的智商是随了她的母亲。施老师当年高考是高分,比本一分数线高了几十分。你虽没有告诉我你的具体分数,但是我从你的语气中能感受到她在你心目中似乎比你更聪明。我在想,你这样有学问,她比你更聪明是什么概念?你有这样的感受,应该是事实与感情的双重作用吧!你说等你将来真的离开了,你会和施老师待在一起,这一点是你和现任师母一开始就商量好的。你曾说施老师的墓碑上现在刻着的字是“爱妻施菊红”,因为你现在在世,所以你一定要这么写。等你将来真的和施老师待在一起了,再让艾伦以女儿的名义再次为你们共同立碑。

你曾告诉我,施老师车祸离开你的那一刻,你哭得呼天抢地。我难以想象,你这样的男人哭得呼天抢地究竟是怎样的场景。你说那时你觉得世界都崩坍了,恨不得跟施老师一起走了才好。可是,你还有艾伦。你用很轻的语调说出那么简单的几个字:“我还有艾伦”。谁能真正感受那简单至极的几个字的沉沉分量?谁能切身感受“世界崩坍”的千钧之力?我想,或许只有同样由于车祸而经历丧夫之痛的现任师母最能感同身受。

你每次说起艾伦的时候,总是带着欣赏,但也带着牵挂。你今天说你知道艾伦不善于表达情感。而我觉得你又何尝很善于表达?你说她上次和你说了不少,你很高兴,觉得这是她真实的意愿表达,更是她的成长和进步。你说她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姑娘,很有自己的想法。不论她有怎样的思想、做怎样的选择,你都尊重她。你说你会立遗嘱。艾伦是你的女儿,你对她有身为父亲的爱和责任;现任师母是你的妻子,对你极尽照顾,你对她同样极有感情,负有责任。所以,你会极尽公平地分配你为数不多的遗产。而且你相信,艾伦和师母都是重感情明事理的人。

我知道你的人生诸多坎坷,我知道你的内心囤积了许多悲伤,我也知道你有很多放不下的牵挂,我更知道你的内心对莫测的命运怀着无奈,但你知道埋怨无用所以你努力抗争、平静接受。也许不是很多人能够感受你孤傲敏感的内心,并不是很多人能够理解你的坚强与脆弱,而我恰好是能够感受与理解的一个人,所以你今天对我说,你能遇见我这个学生真是三生有幸。我并不想说任何表面的客套话。我只想告诉你,我从你这句话中感受到的是你遇见我的喜悦与庆幸,而我也有同样的喜悦与庆幸。人生是一个经历的过程,每一种体验都是某种意义上的财富。当上天为我们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往往会为我们打开一扇窗。虽然窗不能像门一样让人自由出入,但是毕竟同样可以迎接天空中洒下的阳光!尤其,当门被关上以后,我们更懂得窗的珍贵,更能为从窗口洒入的阳光感到喜悦。感受阳光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幸运。如果一个人没有感受阳光的能力,那么即使世界阳光普照,他也依然生活在黑暗的痛苦中。这样的人就像一个瞎子,尤其这个瞎子还以为自己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是世界却暗无天日,这样的瞎子极其可悲。其实我曾在短信中亲口对“老虎”说过他就是这样的瞎子。现在我不想谈论“老虎”,因为太煞风景。

我们今天谈话的时候并没有多伤感,但是我写着写着怎么就生出了伤感的味道?我写的内容完全是今晚谈话的真实情况,但是为什么我在家写的时候和在你那里说的时候心情有不同?或许人的情感就像在砂锅里炖汤,刚开始的时候火焰的温度并不能马上通过砂锅传递给汤,因为那需要时间。等汤被煮开了以后,即使关掉了火,砂锅里的汤还会继续沸腾。所以人对情感的体会需要时间,当人获得情感以后,想要淡化情感也需要时间。

你说你最近的感觉不是很好,我说那是治疗的客观情况,还有在病痛的长期折磨中人的心情受到影响。你说你在多数人面前会说自己很好,会说对自己有信心。我说信心不是靠嘴巴说有就真的有的,你也不必对我说你有信心,你把你的信心放在自己心里就好,因为人最无法欺骗的是自己。你微笑。我猜想,你大概被我说中内心了吧?

人对外界的表达如果能和真实的内心一致,那是种舒畅和快乐。不论我们的内心是悲伤是喜悦,若能把自己的真实情绪对外界表达,这种表达本身就是一种轻松快乐!很多痛苦都由于“身心不一致”造成,两者割裂的程度越高,人的痛苦往往越深。我想让你知道,不论你有怎样的情绪,好的坏的、喜的悲的,只要你向我表达,我都能够“接得住”——我是你的忠实倾听者,倾听你的春日和风、夏日蝉鸣、秋日私语、冬日霜雪。

今晚的这篇文章,是我们的心灵对话,也算我的一番“秋日私语”。这一刻,耳畔的音乐刚好到达尾声,但是尾声过后就是新的开端。这篇文章我也本应按照惯例在给你读过之后经你同意再投稿,但是在我今晚和你探讨了“生与死”之后,我觉得以你如今对世事的豁达,该不会介意把我所写的内容公开。所以,我今晚写完就先擅自投稿了。然而在我投稿以后,我忽然想起文章中提到了施老师和艾伦,我除了尊重你的意愿以外,我也应该尊重艾伦的意愿,所以我立即把投出的稿件撤了回来,等你读过文章以后再决定是否投稿。

明早,你将会读到我们的“心灵对话,秋日私语”。

晚安,我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