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关于写外婆的名言 正文

关于写外婆的名言

时间:2025-07-08 22:05:47

导语:外婆尽管没有读书,但她十分通情达理,而且有时也说出一些

篇一:我的外婆

“那是外婆拄着杖,将我手轻轻挽……”这是一首很有趣的台湾歌曲。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曲就会联想到我外婆。我的外婆是一个教授,在北京中国科学院的一个研究所工作。她是一个中等身材、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她现在已经退休了,所以就有时间来美国。今年她来美国是因为她要帮助我和我妈妈。我外婆很爱我们,所以她总想多帮我们一点儿。

我每天最开心的时候是晚饭后和外婆去散步,她经常讲中国的历史和地理,使我这个在美国长大的孩子也懂得一些中国的事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讲香港、澳门回归时,她是那么激动!她说是因为祖国洗刷了百年耻辱。

外婆总是希望我能学习好、生活好。她说她可以在很多方面帮助我。外婆经常辅导我学习,她教我速算和验算,还跟我讲许多科学知识,教我做很多科学实验。我以前总是觉得数学很枯燥,外婆就教我数学游戏,提高我的数学兴趣。在教我数学的时候,还教我特殊数的速算,比如:1/9=0.1循环,2/9=0.2循环,8/9=0.8循环。还有许许多多的特殊数,都有它自己的规律性。我这才发现数学是这么有趣!从此我更加喜欢学数学了。

外婆也有让我不喜欢的地方,就是她太节省。她节省也包括留东西。她什么东西都留着,有些在我看来是废品,她也留下。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她要那些东西发挥它的作用,至于干什么我都不太清楚。在美国,送废品不仅不会拿到钱,反而还得给人家钱来回收这些废品。可是在中国,卖废品是能拿到钱的。我认为是这个缘故,外婆才养成爱留东西的习惯。

外婆刚来这里的时候,她就把厕所里的灯泡拧松了四个,只剩两个灯泡能亮,这样省电。

我听外公说,外婆在北京工作时,出差时可乘出租汽车到火车站,出租汽车票是可以报销的,可是她不乘,而是乘不能报销车票的公共汽车。她认为省钱总是好的。妈妈说:“外婆是在中国不很富的时候长大的,所以就一直很节省。现在已经养成习惯了。”我逐渐理解外婆了。

外婆来美国以后,使我在很多方面进步很大。通过我们一起生活的日日夜夜,我喜欢跟她在一起了,并且更加爱我的外婆。

篇二:我的外婆

每个人都有外婆,我的外婆是一个六十四岁的老人了。

她中等个子,因为外婆长年的工作她的眼睛已经是老花眼了,扁扁的鼻子,樱桃小口,圆圆的脸上布满了一条条细细的皱纹,已经苍白的头发被烫过,染成了黑色,这样看上去就会显得年轻一些。

我的外婆身体很好。每天我一起床勤劳的外婆就早已经把早点煮好了,等着我吃,我吃完,外婆就把碗洗干净,然后去买菜,最后把饭做好。等我放学回家餐桌上就摆满了香喷喷的饭菜。

外婆有一双巧手,她最喜欢织毛衣,我们全家人大部分的毛衣都是外婆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织成的。外婆织的毛衣很漂亮,常常被邻居们借去做样板。

外婆对我要求很严格。她从来不溺爱我,常常告诉我读书的重要性,告诉我没有知识的痛苦,鼓励我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为我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苦口婆心。

外婆对人很热心。走在路上能够看见一个熟人就向他们问声好。有一次,邻居家里的灯泡坏了,天又太晚,买不到了,外婆马上拿了一个给邻居送去,而且还帮助邻居修好的灯泡。

我最爱我的外婆,爱她的善良、勤劳,更爱她的热情和能干

我的外婆身体很好。每天我一起床勤劳的外婆就早已经把早点煮好了,等着我吃,我吃完,外婆就把碗洗干净,然后去买菜,最后把饭做好。等我放学回家餐桌上就摆满了香喷喷的饭菜。

外婆有一双巧手,她最喜欢织毛衣,我们全家人大部分的毛衣都是外婆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织成的。外婆织的毛衣很漂亮,常常被邻居们借去做样板。

外婆对我要求很严格。她从来不溺爱我,常常告诉我读书的重要性,告诉我没有知识的痛苦,鼓励我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为我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苦口婆心。

外婆对人很热心。走在路上能够看见一个熟人就向他们问声好。有一次,邻居家里的灯泡坏了,天又太晚,买不到了,外婆马上拿了一个给邻居送去,而且还帮助邻居修好的灯泡。

我最爱我的外婆,爱她的'善良、勤劳,更爱她的热情和能干!

篇三:我的外婆

昨天一听说要到外婆家去,我可高兴了。因为好久没有见到外婆了,我可想念我的外婆了,外婆家的那个小池塘是我最喜欢钓鱼的地方,在外婆家还可以和我的表哥一起上小山捉蛐蛐和蚂蚱。

我的外婆是一个地道的农村人,她今年七十岁了。花白的头发显得越发精神;土黄色的脸上有着一道道深深的皱纹;一双大大的手上长满了厚厚的老茧,用小刀在茧上轻轻一划,她还不觉得疼哩!

外婆十分勤劳。在农村时,从早到晚忙个不停,不是到田里去锄杂草就是到山上去砍柴,要不就是在家喂猪养鸡。有一次,我到外婆家时,远远看到山上有一个挑着一担柴的人在喊我,谁呀?这声音好熟悉,我心里想。走近一看,原来是我的外婆,我怎么也想象不出一个近七十的老人还能迈着这样轻快的步伐。我和妈妈的眼泪都要流出来了。可外婆十分高兴地说:“听说你喜欢吃柴火做的锅粑粥,这不,今天这柴可好了。”吃着外婆用柴火做的香喷喷的锅粑粥,我心里既高兴也难过。外婆到我家来住的时候,也总是闲不住,把家里的卫生做得干干净净,每天还要把公用楼梯扫了又扫。邻居们都说我的外婆成了义务清洁工了。

外婆尽管没有读书,但她十分通情达理,而且有时也说出一些名言呢。我总记得她说过的一句话:“船不离手,戏不离口”。每当我不想练习二胡的时候,每当我不想学习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外婆的这句话。她还说做人要诚实,要关心比自己弱小的人。这些对我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外婆十分喜欢我,甚至有些宠爱我了。听妈妈讲我刚出生的时候,外婆日夜抱着我,当我哇哇大哭的时候,外婆总是唱着那甜蜜的乐曲让我慢慢地进入甜蜜的梦乡。我现在这么大了,每次回老家去,外婆总还要把我抱一抱,说是看我长重了没有长高了没有。每当外婆吃力地跑起了我的时候,我都感到非常幸福。

如今,我渐渐长大了,我和妈妈又来到乡下。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聆听着清脆的鸡鸣声,踏着泥泞的小路,望着蔚蓝的天空,想着我和外婆之间的有趣的事儿。不知不觉中,我加快了回家的步伐……

篇四:我的外婆

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在我上小学的六年里,就有五年是年过六旬的外婆的外婆抚养我。小时候教我数数的是外婆,在我寂寞时讲故事给我解闷的也是外婆。把好吃的留给我的还是外婆。

记得小时,我坐在床上,外婆耐心的教我数数,我总是数到“10”或“20”便数不下去。外婆每次都不厌其烦地教导我,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外婆的教导下,我在上学前就学会了数100以内的数。

我最喜欢听外婆讲她童年遇土匪的事,她说:“小时候,我家厨房下面是牛栏,土匪来了,她和弟妹们就躲在牛栏里,连大气也不敢出。只听见脚步声和驮东西的叫喊声。她用栩栩如生的口气描述当时的情况,听得我仿佛身临其境,禁不住毛骨悚然。

小时候我很嘴馋,见到有吃的都要据为已有。从没想过外婆有没得吃。其实很多东西我吃过了很多次,可外婆却从没尝过。现在外婆有好些东西都吃不动了。长大了的我感到无比的内疚。总千方百计地想把好吃的留点给外婆吃。有一次,别人送给外婆一个很大的“红富士”苹果,外婆把珍藏了一周的苹果拿给我吃,我推让给外婆,外婆又推给我。我只好在回校的那天下午把苹果悄悄地放在外婆枕边,才放心地回学校读书。一星期后回到家,我心中满得意,总以为外婆已经把苹果吃了。可出乎意料,星期天下午,我要回学校去整理书包时,发现一个用纸包得圆圆的东西,我打开一层又一层的纸,愣了一下,原来是我上星期留给外婆的那个苹果。看着那层层剥开的纸我感受到了外婆深深的爱我之心。我问外婆为什么不吃。外婆说:“是你上星期忘了带走的,我不喜欢吃所以留着给你吃。”外婆虽然口中说不想吃。但我清楚地看到一提到苹果,她喉结就动了一下,咽了一口唾沫,我也清楚外婆从没吃过这样的苹果。我若不吃想必外婆也一定不肯吃。我灵机一动,把苹果切成两半,说:“苹果太大了我一个人吃不下,你一半我一半。”外婆说:“还是你吃吧。我不吃。”我说:“不吃烂掉了可惜。”外婆只好吃了苹果。

外婆啊,你守着一个你那么想吃的苹果两个星期,十五个日日夜夜却不舍得动一口。这要多大的毅力呀!真是“可怜天下外婆心哪。”敬爱的外婆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我的典范。你的一喜一乐、一颦一笑、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铬记在我心中。我爱你,外婆。

【好句】

奶奶有一双锐利的眼睛,我的什么小把戏都瞒不过她,我不由得好奇:奶奶怎么那么厉害呢?

奶奶时常坐在门边,细心地缝衣服,我在旁边的时候,她就一边缝一边给我讲着神奇的故事。

别看奶奶没读过书,但说起话来,那可都是成语、谚语,甚至一些名言警句,我都忍不住佩服她了。

爷爷六十多岁了,腰板挺直,高高的个子,脸上有几道深浅不一的皱纹,头发花白花白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瞧,一大早,爷爷就穿上运动鞋,哼着歌儿出去晨练了。

外公正坐在树荫下拉二胡,微闭着双眼,手上熟练地来回拉动,悠扬的乐声从琴弦上流泻出来,夕阳的余辉照在外公的脸上。

外公喜欢钓鱼,没事就拿着鱼竿晃悠着去河边钓鱼,外公经常钓了半天一条鱼也没钓到,但他一点也不以为意,依旧乐呵呵地回来。

奶奶五十多岁,个子不高不矮,一双大眼睛闪着亲切的光芒,从那经历风雨的脸上可看出奶奶年轻时是个美人。

外公五十六岁了,个子不高,脑门上光光的,表情很严肃,记忆中第一次见到外公时,我不禁害怕地躲在妈妈的身后。

【好段】

奶奶十分疼爱我,自从奶奶从乡下搬过来以后,我的午餐便由奶奶负责。我以前有点挑食,很多菜都不喜欢吃,长得瘦骨伶仃的。奶奶做的菜十分好吃,那些我不喜欢吃的.菜给她在锅里一炒,就变得十分可口起来,此外,她每天做的菜都不同,她说:“这样营养均衡!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能只吃几种食物!”自从奶奶给我做午饭后,我的个儿长高了一截,脸色红润起来,体重也增加了。

奶奶戴着老花镜,絮絮叨叨的,用一双苍老的手给我扣好纽扣,整理好衣领,往我书包里塞进一包蛋卷,这还不够,她还再三地问着带齐了课本没有,作业带了没,这才站在家门口,目送我去上学。

姥姥年愈八旬,满头银发,每次我和妈妈去看望她,她总是高兴得合不拢嘴,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拉着我的手左看右看,乐呵呵地说:“又长高了呢!”离别的时候,姥姥一边絮絮叨叨地叮咛我要好好学习,一边将一些玉佩之类的吉祥物挂在我脖子上,依依不舍地送我们走出很远,挥手告别后,她还站在那里,目送我们离开。

奶奶喜欢种果树,不喜欢我种的花。花没开的时候,看起来像草,对此奶奶很无奈,不止一次地说:“你种这些草干什么呀?种棵瓜苗还能长瓜呢!”后来我种的花开了,五颜六色的,将院子装点得五彩缤纷,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奶奶吃惊起来,不由得赞叹:“真好看呀!”后来她再也没有说我种草了,偶尔还给那些花儿锄草。我也“原谅”奶奶说我种草的事情了。是啊,奶奶大半辈子都为生活奔波,为生活愁苦,从来没好好享受过生活,她怎么知道花儿的妙处呢。

外公身材魁梧,快六十岁了,还执意要上班,他在小区里当保安。

外公穿上保安服,站得笔直,不慌不忙地指挥着过路的车辆,嘿,还真威风凛凛的呢。下班了,外公一回到家,马上一改严肃,变得分外和蔼可亲。

周末,外公便划着小船到河里捉鱼。外公捉鱼可真有一手,每次撒网下去,提上来时整张网上都是活蹦乱跳的鱼。

奶奶的头发白的多,黑的少,满脸皱纹,总是一副慈祥安然的模样。

她不识字,却很爱看电视,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她也静静地坐在后面看,她看不懂剧情,也听不懂里面的人物的对话,却看得津津有味,有时候呵呵笑着,有时候对着屏幕,说上几句跟电视剧八百竿子也打不着的“剧情”,惹得我们哈哈大笑,瞧!奶奶的想象力蛮不错的嘛。

奶奶做的豆腐特别好吃。奶奶没事的时候就泡几斤豆子,用家里那笨重的磨磨起来,磨石吱吱嘎嘎地响着,像唱着欢快的歌儿。奶奶煮出来的豆腐也与众不同,满屋子香喷喷的味道,全家人都十分喜欢吃。如今奶奶已经去世好几年了,我觉得全世界的豆腐都没有奶奶做的好吃,我怀念奶奶做的豆腐,更怀念亲爱的奶奶。

爸爸妈妈加班的时候,奶奶早早做好了晚饭,菜放在锅里热着,等爸爸妈妈回来吃。她有时会让我先吃,她自己则忙着烧好一大锅热水,让爸爸妈妈回来可以马上洗个舒服的热水澡,做完这一切,她就坐在冷冷清清的门口,一手托着腮帮等着爸爸妈妈回来。

【名家好段欣赏】

祖母喜欢吃果子就种了果园。祖母又喜欢养羊,羊就把果树给啃了。

果树于是都死了。

祖父的眼睛总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停地抽着旱烟杆,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

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

孩子们都知道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他的袖管,撕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到帽子来为止。

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放在同一的地方,总是放在袖口和衣襟下。

那些搜索他的孩子们没有一次不是在他的衣襟下把帽子拿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好了似的:“我就放在这块,你来找吧!”

这样的不知做过了多少次,就像老太太永久讲着“上山打老虎”这一个故事给孩子们听似的,哪怕是已经听过了五百遍,也还是在那里回回拍手,回回叫好。

――《呼兰河传》萧红

【第1句】→去年十月一号回去,见到外婆的时候,外婆还挺好。没想到只隔了二个多月外婆就去逝了。而我却没能回去见外婆婆最后一面,心里多少有些自责。外婆走了以后常常梦见她,总感觉她还活着。最让我欣慰地是十月份回去时,外婆住我家,而我每天晚上都跟着外婆睡。外婆婆跟我说:“她喜欢住我家,也是想照顾我妈妈。”她说,如果小舅硬要她回去住,她就会死地,真的没有想到她的话灵验了。

【第2句】→外婆很爱我们每一个人,也很勤劳,七、八十岁的人了,一身的病痛。还不忘整理、打扫、种地。就因为她的勤劳,所以每次只要有老乡回去,她都会给我们带许多地菜下来。我们老家人爱喝芝麻泡茶,她老人家总是把芝麻洗得干干净净,再给我们带下来。在厦门的亲人比较多,每次她都分得清清楚楚,写上谁谁的名字。大舅家一份、小舅家一份、大姨家一份、表哥家、表弟家、我们家一份。

【第3句】→外婆没有念过书,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名字她都写得来。有一次,很搞笑,她给我们带了很多的土鸡蛋,每个人都有份,她就在每个鸡蛋上写一个我们名字里的一个字。现在想起来特怀念。

【第4句】→在我的眼里,外婆的几个孩子都特别地孝顺。尤其是大舅、小舅对外公、外婆从来都没有分过你我。也没有谁把老人家丢给这个养、哪个养。当年大舅比较好时,外公外婆就一直住在大舅家里。后来小舅好了,就把老人家接到了他家,也从来没听大舅、小舅抱怨过什么。在他们身上让我们这些做晚辈的看到了什么是孝!

【第5句】→外婆的教育很严格,在那个连吃穿都成问题的年代。外婆他们把五个孩子拉扯大,没饿着他们,还送他们读书。真的很佩服我外公外婆地。妈念到了高中,大舅、二姨念到了初中,都是他们自己说不读了地。小舅、小姨的条件稍好一点时,小舅是被外婆打着念的书。

【第6句】→听妈说,小舅很皮,每天都会听到外婆骂着小舅去上学的声音,好多次都是外婆打着去的学校,也有好多次都是外婆前脚离开学校门,小舅后脚跟着溜。小姨也是。所以他们从来都不怪外婆没有送他们书。

【第7句】→小的时候,我很喜欢去外婆家,最喜欢外婆给我做的布鞋,穿在脚上很舒服。外婆的手很巧,大大小小几十人的鞋,差不多都是她做的,春天的、秋天的、冬天的。

【第8句】→那时她住我大舅家,大舅的房子差不多在山顶上,每次去外婆家里,走到山边时,我的嗓门儿特别大,只要我大声叫一声“外婆”。外婆都会走出来,站在山顶的`马路口回应我,"芽姐,嗯人来打呀。"然后望着我们走进来。这个习惯好多年都没有变过,她不管是在做什么,只要听到我叫她,她都会出来迎接。一直到她搬到小舅家也从来没有变过。

【第9句】→外婆我真的好想你,你走了给我带来的二瓶芝麻,每泡一次我就念一次。以后再也吃不到你送的东西了,外婆我知道人活到一定岁数都会走地,可是今天的我特别地想念你。

【第10句】→或许是这些日子一直处于忙碌和郁闷中,更加怀念曾经无忧无虑的童年和结婚以前的日子,更加怀念我那过世多年的善良和蔼的外婆。

【第11句】→我母亲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外公),是在我母亲出生三个月的时候,因战争亡于日本鬼子的子弹下,留给外婆的,只有毛爷爷亲签的烈士证书。外婆一个人,带着我的母亲,熬过了最艰难的战争年代。

【第12句】→我在前面写的父亲、母亲的故事里说过,因父母支边,我从出生三个月起,也是跟随外婆一起生活的。也许是因为隔辈疼吧,我的过去的性格里也就多了些骄横;但也是因为跟随老人一起生活,从而在性格里又多了些传统的东西。

【第13句】→外婆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她也常常给我讲她小时候的故事。外婆的脚,被裹过,但是裹的不好,据她说,当时裹脚的时候,好疼,村里的女孩都必须裹,她也没有逃出那个时代的习惯。但是,她没坚持下来,就自己偷偷的放了开。后来家里看她的痛苦的样子,也就没有再逼迫她。但后来,因为她那不大不小,又变形的脚,常常买不到合适的鞋子。

【第14句】→外婆读过书,读到高小。因外婆的父亲是个建筑设计师,所以也很重视教育。外婆在当年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很小就结了婚。她说刚到婆婆家的时候,她什么都不会做。踩着小板凳杆豆面面条,杆了一上午也杆不起来。因为结婚前在家里是有佣人做,她没做过。后来跑回娘家,说要回学校上学。她父亲大笑,说:你回去跟公婆说,咱给他们雇个人干家务,你回学校读书吧。外婆真的回去就这么说了,是否雇了人我忘记了,但是外婆又重新回到了学校。外公对她非常好。后来,跟随外公参加了革命,做了卫生员,入了党。

【第15句】→外婆说她生我母亲的时候,外公在前线,是他的警卫员找人给接生的。在我母亲出生前,老家有人做了个梦,一个奇怪的梦,说是梦见屋子里飞进一只凤凰,飞出一条龙。在母亲出生后不久,这个梦变成了现实。外婆很伤心,因情绪波动太大,她的身体发生了变化,伤口愈合处皮肤很痒,慢慢成了白癜风,后来脸上,手上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但是不是很严重,斑斑点点的,像很多地图。

【第16句】→外婆经常拿出党证来看,自己高兴得笑啊。也许就是一个小小的党证,带给她的,不仅仅是一份荣耀,她一生的辛酸和快乐,也许都凝结在这个证书上吧。外婆的脾气很好,人非常厚道。街坊邻居遇到什么麻烦或家庭纠纷,都喜欢来找外婆絮絮,外婆总能找出合适的解决办法。外婆还喜欢做红娘,奇怪的是,她介绍的对象,多数都成了,而且生活的很幸福。

【第17句】→外婆有一点让我母亲特不理解的,就是她太会过日子。其实家里吃的喝的都不缺,而且绰绰有余。但是,她这一辈子还真没享过福。什么东西不放坏了都不吃。有时我也和她吵吵,她总很认真地说:六零年的时候……时间长了,就随她去吧,只要她高兴。

【第18句】→我父亲有时开玩笑地说:岳母吃了一辈子烂苹果。这可是真的,每次别人送来苹果或是我单位分了苹果,外婆都找有溃烂的苹果吃,把好的放着;过一段时间,她再找出发生溃烂的苹果吃掉,好的再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