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曾国藩名言亲内就说外 正文

曾国藩名言亲内就说外

时间:2025-05-25 18:16:59

1.曾说:“凡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人一生中有五类影响我们命运的人,依次是父母、老师、朋友、领导、配偶。如果他们都能冠以一个“好”字,那将是一个完美的人生。

2.曾说:“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古来才人,有成有不成,所争每在疏密二字。”不用解释了吧,疏密太重要了,还有就是识重于才。

3.曾说:“祸机之发,莫烈于猜忌,此古今之通病。坏国,丧家,亡人,皆猜忌之所致。”怎样尽量地避免被猜忌也是一门大学问。有一个成语“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因为那样容易被怀疑偷瓜摘李。

4.曾说:“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所以说做人低调比高调妥当多了。做乌龟胜过做刺猬,具有乌龟性格的人,不会有死敌,即使对他有敌意的人,最后都会成为他的`朋友;而有刺猬性格的人,则不会有太多的朋友,因为人人都怕惹他。

5.曾说:“古来无与宗族乡党为仇之圣贤。”所以说修养的目的无非和谐二字。内在的,身心和谐;外在的,与人和谐、与天地万物和谐。孔子说:“修已以安人。”要做一个让老人放心、让朋友信任、让少年敬重的人,这就是圣人的追求。号称“六亲不认”是有大忌的。

6.曾说:“军事变幻无常,每当危疑震撼之际,愈当澄心定虑,不可发之太骤。”所以说打耳光摔杯子是没有用的。

7.曾说:“越自尊大,越见器小。”小孩子才爱表现,渴望被关注。

8.曾说:“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所以说名气大也要hold得住。

曾国藩名言

1、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2、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3、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4、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5、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6、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7、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8、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9、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10、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11、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2、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13、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14、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15、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16、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17、禁大言以务实。

18、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19、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2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21、智慧愈苦而愈明。

22、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23、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24、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25、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26、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27、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28、无好小利。

29、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30、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31、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32、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33、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34、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35、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36、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37、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38、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39、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40、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41、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42、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43、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44、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45、心至苦,事至盛也。

46、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47、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48、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49、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50、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51、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

52、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53、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54、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55、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56、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57、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58、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59、特患业之不精耳。

60、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61、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62、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63、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64、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65、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66、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67、人以气为主。

68、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69、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70、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71、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72、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73、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74、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75、须先立坚卓之志。

76、家和则福自生。

77、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78、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79、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80、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81、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82、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83、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84、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85、知足天地宽。

86、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87、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88、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89、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90、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91、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92、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93、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94、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

95、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96、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97、凡有用之物,不宜抛散也。

98、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99、广其识则天下大。

100、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

101、小仁者,大仁之贼。

102、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103、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104、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

105、凡事豫则立。

106、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107、遇忧患横逆之来,当稍忍以待其定。

108、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109、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

110、有其功,必有其效。

112、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113、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114、常存冰渊惴惴之心。

115、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116、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117、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118、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119、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120、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121、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122、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123、勿过多怜悯。

124、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25、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为第三义。

126、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127、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

128、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129、未有根本不正,而枝叶发生,能自畅茂者也。

130、既有定识,又有定力。

131、人不可无缺陷。

132、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133、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134、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135、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136、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137、王政不能有恩而无威。

138、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139、悠悠疑忌之来,只堪付之一笑。

140、内断于心,自为主持。

141、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

142、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143、短不可护,护则终短。长不可矝,矝则不长。尤人不如尤己,如圆不如好方。用晦则天下莫与汝争智,谦则天下莫与汝争强。多言者老氏所戒,欲纳者仲尼所臧。妄动有悔,何如静而勿动?太刚则折,何如柔而勿刚。吾见进而不己者败,未见退而自足者亡。为善则游君子之域,为恶则入小人之乡。

144、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145、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146、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147、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148、隘路打胜仗,全在头敌。

149、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150、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151、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152、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153、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154、不可背后攻人之短。

155、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

156、不怕打不着,只怕打不胜。

157、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158、思与学不可偏废。

159、常存一不敢为先之心。

160、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161、事前加慎,事后不悔。

162、荐贤不可示德,除奸不可威。

163、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164、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165、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166、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167、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168、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169、死生早已置之度外。

170、眉宇间大有清气,志趣亦不庸鄙,将来或终有成就。

171、处事宜决断。

172、择众论之善者而从之。

173、银钱则量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

174、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175、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176、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177、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178、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179、好谈己长只是浅。

180、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181、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82、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183、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84、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185、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186、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187、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188、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189、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190、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191、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192、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193、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194、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195、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196、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197、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198、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199、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200、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曾国藩名言警句集锦

1.向人说贫,人必不信,徒增嗤笑耳。且人即我信,何救于贫,哓哓者可厌也。

2.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3.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4.天涯怀友月千里;灯下读书鸡一鸣。

5.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

6.慎能远祸,勤能济贫。

7.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祸。

8.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9.凡与人晋接周旋,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无文饰以将之,则真意亦无所托之以出,《礼》所称无文不行。

10.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统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为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曾国藩名言警句摘抄

1.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

2.微雨晴时看鹤舞;小窗幽处听蜂衙。

3.办大事者,以选替手为第一要义。

4.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皆。尔曹但常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也。

5.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希望同事们都能功成名就,曾的立身处世之道由此可以览见。

6.大笔横飞,颠张醉素;名山高卧,鹤骨松心。

7.人遇逆境,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见识超群。然君子用以力学,借困衡为砥砺,不但顺受而已。

8.遇疾恶太严之人,不可轻意在他前道人短处,此便是浇油入火,其害与助恶一般。

9.宁可忍耐而死,不可向利而生。

10.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

11.涟水湘山俱有灵,其秀气必钟英哲;圣贤豪杰都无种,在儒生自识指归。

12.既不俗为小人,即不勉为君子。欲又不能,志不立故也。

13.善自是士人常事,今乃邀身后福报,若市道,吾实耻之。

14.虽贤哲难免过差,愿诸君谠论忠言,常攻吾短;凡堂属略同师弟,使寮友行修立名,方尽我心。

15.才下手便想到究竟处。

16.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17.或曰:交处乎世,如何可以免乎谤。曰:“去六邪,用四尊,则可矣。”曰:“谏未深而谤君,交未至而则友,居未安而罪国家,家不俭而罪岁,道不高而凌贵,志不定而羡富,此之谓六邪也。自尊其道,尧舜不得而卑也。自尊其亲,天下不得而绌也。自尊其己,孩孺不得而娱也。自尊其志,刀锯不得而威也,此之谓四尊也。”

18.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19.夫志心笃行之术,长莫长于搏谋,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诚,明莫明于体物,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无常,短莫短于苟得,幽莫幽于贪鄙,孤莫孤于自恃,危莫危于任疑,败莫败于多私。

20.优娼辈好嗤笑人,而敢为无礼,此自不贱本色。其趋奉不足喜,怠慢不足怒也。

曾国藩名言警句精选

1.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后知平日之费间;闭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2.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3.梦泛扁舟镜湖月;身骑瘦马剑关云。

4.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老到,又要精明。

5.处毁誉要识有量,今之学者反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广,真善真恶在我,毁誉与我分毫无干。

6.栋材尽杞、梓、梗、楠,带来衡岭春去,荫临吴地;源派溯湘、资、沅、澧,分及洞庭秋月,照彻秦淮。

7.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那有空闲的光阴。

8.曾国藩语录:1,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2,为人不可过于聪明。3,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4,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5,不可轻率评讥古人。6,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7,另起炉灶,重开世界。8,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9,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时。10, 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

9.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10.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11.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12.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13.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

14.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15.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16.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17.术字亦有不可少处,但必不得已而后用。专意利人而用,谓之圣贤。可不必用而用,专意利己而用,谓之奸雄。

18.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19.无日不以龚黄召杜相规,愿诸君力行古道;斯民正当水火刀兵之后,赖良吏默挽天心。

20.酿五百斛酒,读三十年书,于愿足矣;制千丈夫裘,营万间广厦,何日能之。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