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2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2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2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2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3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乾)
3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3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3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3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3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3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4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4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4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卜居)
4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44、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4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4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5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5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5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5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5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5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5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5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5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5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6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古诗词
诗词是中文中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悼亡诗,咏物诗,军旅诗等。古体诗有《诗经》《楚辞》《乐府》《汉赋》《南北朝民歌》等。近体诗一般是绝句,律诗,排律(长律)。
体裁
古诗: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也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近体诗:绝句:4句1、2、4句最后一字押韵音律,一句五个字称“五绝”,七字称“七绝”
律诗:8句,4联2、4、6、8句最后一字押韵音律,一句五个字称“五律”,七字称“七律”
律诗分首联(1、2句);颔联(3、4句);颈联(5、6句);尾联(7、8句)。
(颔联、颈联对仗)
词:别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
组成:词牌名、题目
分类:小令(58字以下)、中词(59~90字)、长词(91字以上)
风格:婉约派、豪放派
曲:组成:宫调(曲调)、曲牌、题目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
【出处】宋·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鉴赏】一年的春天能有多久?转眼之间,早已过了三分之二了。这首词用字浅显,但意在言外,是为佳作。三分春色,已逝其二,是惜春,是恋春,也是伤春。
【原诗】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焉浑可事,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出处】宋·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鉴赏】多情自古伤离别;自古以来,多少人为情所苦,为情发痴;片片情愁,其实是与身外的风月毫不相关的。相思恼人,情线缠人,有如春蚕作茧,情意无限,绵绵不尽。说是与风月无关,其实是风月逼人,更教人难断情丝。“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这是欧阳修写情的千古名句,把古今男女为情所愁、为情痴迷的心事一语道尽,难怪会成为不朽的名句。
【原诗】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东风容易别。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出处】宋·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鉴赏】今年的花开得比去年的还要红艳;不过,即使明年的花开得更美好,又怎知到时是谁有我共同来欣赏呢?这句词描写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眷恋,感叹花开一年比一年美好,而人却是一年比一年衰老,苍凉中别有一番落寞的意味。“知与谁同”是描写人世的句聚散无常,也是发抒内心的孤寂,谁人与共?
【原诗】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不枉东风吹客泪
【出处】宋·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鉴赏】春天里柳绿花红,本是最令人心旷神怡的季节;可是每当东风吹起时,我却忍不住伤心落泪;我并不责怪无情东风吹落我这离人的眼泪,只因流下再多的眼泪,也是枉然呀!原诗描写离人的痛苦心绪,天涯漂泊,异乡流浪,不时怀念故人家园,可见“不枉东风吹落泪”实在是触景伤情啊!
【原诗】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焉浑可事,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少贪梦里还家乐,早起前山路正长。
【出处】宋·欧阳修《奉使道中作》
【鉴赏】前山,有的写作山前。这两句诗语译是:不要老是贪恋梦中回家的快乐,明天一大早起来,前山要走的路还长得很呢!天涯流浪,思乡情重;梦中回家,醒来只觉满怀惆怅、无奈,而前路正长,更加深了心中的愁苦。
【原诗】客梦方在家,角声已催晓。匆匆行人起,共怨角声早。马蹄终日践冰霜,未到思回空断肠。少贪梦里还家乐,早起前山路正长。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出处】宋·欧阳修《踏莎行·侯馆梅残》
【鉴赏】那一片平坦广阔的草原尽头,便是美丽的春山;远行的人已经走到春山外头,越走越远了。原词描写离情,语意婉转,却含有无限的哀伤。柳细风轻,芳草无边,美景当前,怎能忍心离别?无奈心上人远去,思念深切,愁肠寸断。若是撇开原词,单独看这二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正是一幅风光明媚的大好春景,青年男女成群结伴,徜徉在青山绿水之间,气氛是如此的活泼而富朝气。
【原诗】侯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出处】宋·欧阳修《南歌子·闺情》
【鉴赏】这首词是从唐朝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吟”衍化而来:“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也是描写一位新嫁娘亲昵新婚夫婿的娇媚情态。这两句词语译是:妻子正在窗前梳妆打扮,夫婿在一旁静静地欣赏;妻子装扮妥当以后,就笑着走过来依偎在丈夫身边说:“我眉毛颜色的深浅,是否画得时髦好看?”此词描写夫妻闺中情趣,旖旎香艳,俏皮动人。
【原诗】凤鬓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我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日不花开。
【出处】宋·欧阳修《谢判官幽谷种花》
【鉴赏】一年四季中,我随时都打算带着酒到幽谷去赏花,可不能让花儿有一天不开放啊!诗人情怀高雅,幽谷寄情,田野徜徉,一边赏花,一边饮酒,这种自在悠闲的生活,实在令人向往。
【原诗】浅深红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我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日不花开。
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出处】宋·欧阳修《南歌子·闺情》
【鉴赏】依偎在丈夫身边,不停地拨弄着笔。现在正是开始描绘花图,初次尝试刺绣工夫的时候,却轻易地把刺绣的工夫给耽误了;根本无心刺绣,只是娇柔的笑着问夫婿说:“鸳鸯”两字是怎样写的呢?这几句词描写闺中深情,以鸳鸯自比,更是显露出无尽的恩爱缠绵。
【原诗】凤鬓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更愿郎为花底浪,无隔障,随风逐雨长来往。
【出处】宋·欧阳修《渔家傲·近日门前溪水涨》
【鉴赏】这几句词的意思是说:我愿像水上的红荷花一样,年年生长在秋天的江水上;更盼望情郎就是那花下的波浪,我俩之间没有一丝隔障。即使刮风下雨,也不能拆散我们,每一天都可以自在逍遥地长相来往。这几句词描写情人留恋于爱情路上,但愿彼此间没有任何阻碍,得以长相厮守,欢乐终生。
【原诗】近日门前溪水涨,郎船几度偷相访。船小难开红斗帐,无计向,合欢影里空惆怅。愿妾身为红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更愿郎为花底浪,无隔障,随风逐雨长来往。
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出处】宋·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鉴赏】想念意中人,无限的相思深情,不知如何表达;梦境虚无缥缈,也是无从依凭;只有意中人早日归来,才能为我解脱相思之苦。这三句词是描写与意中人的分别,心情寂寞痛苦,满怀相思之情无从排遣,只能盼望意中人尽快归来。
【原诗】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焉浑可事,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红颜胜人多薄命
【出处】宋·欧阳修《再和明妃曲》
【鉴赏】明妃:是指王昭君。汉元帝时,征选天下美女入宫,并请画家为皇帝画下这些美女的图象,皇帝就凭图象的美丑选人。王昭君被画得很丑,所以没选上。后来元帝准许昭君嫁给单于和亲,在昭君出嫁前,元帝发觉她的美貌,才知被骗,非常后悔轻易把她许配给单于,但又不敢换人。于是一怒之下杀了画家毛延寿,但是王昭君仍然远嫁单于老死异乡。“独留青冢向黄昏”,只给后人留下无尽的哀叹。欧阳修为昭君写下这首诗,感叹世上那些美貌出众的女子,往往一生命苦。此句诗与苏轼“自古佳人多命薄”的意义相似。
【原诗】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借问春归何处所
【出处】宋·欧阳修《玉楼春·残春一夜狂风雨》
【鉴赏】想要留住春天,春天却早已无情地流逝,而忍不住问道:“春天,你到底是回到哪里去了?”“借问春归何处所”这是作者惜春恋春的心语,充分流露出作者惆怅无奈的情绪。
【原诗】残春一夜狂风雨,断送红飞花落树。人心花意待留春,春色无情容易去。高楼把酒愁独语,借问春归何处所?暮云空阔不知音,惟有绿杨芳草路。
庭院深深深几许
【出处】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鉴赏】那幽深的庭院到底有多幽深呢?“庭院深深深几许”这一句词常用来形容一些庭园院落幽深迷人的景致,引人遐思无限。李清照的“临江词”曾引用这一句。
【原诗】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出处】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鉴赏】原词中的杨柳堆烟:烟雾笼罩着杨柳,可见庭院的深广。章台路:汉朝时长安有章台街,在章台下,唐人许尧佐有“章台柳传”,后日呢因以章台为歌妓聚集之地。欧阳修此词各家解释不一。从前,有的人从政治考虑,认为,通首诋斥,看来必有所指。根据这个观点,庭院深深,可指为帝王所居;帘幕重重,可指为奸佞阻隔贤路;至于雨横风狂,则是政令暴急的比喻;泪眼问花,自然是一片忠心无从上达了。王国维则认为是“兴到之作”。据此,通篇不过是伤感春暮,追怀过去罢了。因花落而流泪,因流泪而问花,花竟一言不发,随风飘过秋千架子那边去了!这两句词颇具深意,读者大可发挥自己的想象。
【原诗】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花却有情人薄幸
【出处】宋·欧阳修《渔家傲·为爱莲房都一柄》
【鉴赏】我有如此美好的.容颜,他却从来不曾正眼看过;且看那水上莲花,莲花并不懂得感情,却还是亲密地依偎在一起,真令人羡慕花儿的有情,并且怨恨他的薄幸无情。原词是描写闺中怨妇顾影自怜,怨叹花儿有情,人儿无情,词意中充满了感伤无奈的意味。
【原诗】为爱莲房都一柄,双苞双蕊双红影。雨势断来风色定。秋水静,仙郎彩女临鸾影。妾有容华君不省,花无恩爱犹相并,花却有情人薄幸。心耿耿,因花又染相思病。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千种花。
【出处】宋·欧阳修《梦中作》
【鉴赏】原诗语译如下:月光映照着千山,在这清凉的夜晚,一个人孤独地在月下吹笛;路上一片昏暗,千百种花儿散落满地,把人的视线都给弄迷糊了。沉迷在棋局,等下完棋子后,一点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变了样;喝醉酒后,异乡作客的人思念起家园,心情更为惆怅无奈了。原诗的意境清新幽雅,给人一种凄迷的美感。
【原诗】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千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出处】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鉴赏】雨点斜斜地扑打着,风也狂暴地吹袭着,在这暮春三月的傍晚时分,即使关上想把黄昏紧紧地掩住,也没办法留住春光。“无计留春住”是叹息,是伤感,是对美好青春的眷恋,也是对岁月无情消逝的惆怅。
【原诗】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出处】宋·欧阳修《对答元珍》
【鉴赏】晚上听到燕子归来的声音,促使我起了思乡之情;一直到新年病体仍未康复,更感觉世事的多变。
【原诗】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东风容易别。
【出处】宋·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鉴赏】洛阳的春天,百花开放,我要把整个洛阳城的花朵都看尽了,才能放心与东风分手离别。“直须看尽洛城花”意兴洒脱豪放,情思奔放飞扬,是有情人的心语。“始共东风容易别”却转为依依的眷恋,是惜春,也是伤别,潇洒中含有几许无奈。今人常用“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东风容易别”这二句词,表示美景当头,就该尽情玩赏。
【原诗】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东风容易别。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出处】宋·欧阳修《画眉鸟》
【鉴赏】作者在山林田野中听到画眉鸟的鸣叫声,这才发觉把它锁在金笼里,实在比不上让它在山林间自由啼鸣来得悦耳动听。这首诗说明自由的可贵,不论是人类或动物,唯有自由自在才能表现出真正的自然美。
【原诗】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有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出处】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鉴赏】异乡的各种人情风物,都与故园相差太多;只有那阵阵东风,是往日所相知熟识的。这两句诗是描写异乡漂泊的孤独与寂寞,含有对家乡亲友的深刻思念。
【原诗】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出处】宋·欧阳修《丰乐亭游春》
【鉴赏】那些游人毫不关心春天就快要过去了,老是在亭前来来往往,不停地践踏着满地的落花。作者感叹游人不知春光将逝,还在那里任意地践踏落花。是留恋春的消逝,也是叹息世人对春去的无知。
【原诗】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老往亭前踏落花。
故欹单枕入梦境,梦又不成灯又尽。
【出处】宋·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鉴赏】想睡又睡不着,而烛火却已经烧完了。这是描写空闺独睡的冷清寂苦。“梦又不成灯又尽”,因生病或心事重重而辗转失眠的人,最能了解这种痛苦的心境。
【原诗】别后不知君远近,多少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深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味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入梦境,梦又不成灯又尽。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出处】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鉴赏】“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描写好友互相思念的真挚友情。这两句诗可用来表示自己对朋友的怀念;也可代表朋友对自己的记挂。
【原诗】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鬓华虽改心无改
【出处】宋·欧阳修《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
【鉴赏】鬓华:指两边的鬓发都变得花白。原诗是说作者年纪已老,满头白发更是令他大吃一惊;但是那一颗雄心还在,满怀的壮志豪情,依旧不减当年。原诗中的觥:读作功,指酒器,酒杯。
【原诗】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关于教育的诗词名句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1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14.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郭槐》
15.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宋.戴复古《寄兴二首》
16.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行路难》
17.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关于教育的名言
1、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2、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3、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4、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5、智慧可以使一个人即使未受教育仍可活下去。——谚语
6、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杜兰特
7、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8、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9、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詹·拉·洛威尔
10、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席勒
11、贫农特别吃没有文化的亏,特别需要受教育。——列宁
12、思想以自己的言语喂养它自己,而成长起来。——泰戈尔
13、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蔡元培
15、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孔明
16、对人民来说,第一是面包,第二是教育。——格林西安
17、我们的斗争和劳动,就是为了不断地把先进的思想变为现实。——周扬
18、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
19、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子
20、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21、只有由受过教育的人民组成的国家才能保持自由。——杰斐逊
22、每一个决心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苏霍姆林斯基
23、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
24、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克鲁普斯卡娅
25、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26、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马卡连柯
27、创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别林斯基
28、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走不到的。——纪伯伦
29、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
30、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31、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苏霍姆林斯基
32、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苏霍姆林斯基
33、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34、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锋利。——培根
35、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36、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陶行知
37、初期教育应是一种娱乐,这样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柏拉图
38、劳动受人推崇。为社会服务是很受人赞赏的道德理想。——杜威
39、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40、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乌申斯基
4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42、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马克思
43、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44、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爱因斯坦
45、形式是一只金瓶,思想之花插入其内,便可流芳百世。——法朗士
46、智慧与教育之间的区别是,智慧会让你过上舒适的生活。——佚名
47、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
48、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9、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50、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苏霍姆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