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显示别人贪婪的名言 正文

显示别人贪婪的名言

时间:2025-05-02 08:17:56

我总是矛盾的贪婪,不忍杀生,亦不愿放生。贪婪本身就是罪过了,又还去折磨贪婪,实属罪恶。别人得不到淡然,自己也成了惘然,便永远也无法自命清高了。大都是凡人,自命不凡无异于五十步笑百步,玩弄着人体娃娃,却指责别人性无能。这是一种迫不及待,愚蠢的表现。

不管世界如何千变万化,有些东西是不可以变的,比如说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是从来不变的。同样,人性中一些东西是不能变的,比如说坚持、向善、勤奋、不贪婪、不自私,是一个人赢得尊重必须具备的品质。如果你在社会中一旦被人尊重,在一个团体中一旦被信任,你未来得到的机会会更多。所以,有些东西是不能变的。

古代帝王是为了称霸天下而活着,资本家是了金钱和利益活着,英雄是了百姓而活着,军阀是为了割据一方而活着,伟人人是为了自已嵩高的理想而活着,女人是为了贞节而活着,现代的女人则是为了女性的解放和自由而活着,男人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活着,现代男人是为了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而活着,医生是为了救人性命而活着,而是为了权利与性欲而活着,奸商是为了丑陋的利益而活着,罪犯是为了无休止的贪婪欲望而活着。

每个人都会有着无法满足的`私欲,或好或坏。遇到好的,便希望能够更好,永远都不会满足眼前。这也许可以说是贪婪的人性,或是不断向前的动力。很多时候机会只有那么一次,错过就是错过。就像一个破碎的花瓶,不管在如何努力粘补,始终回不到初始的模样。或许人生就是这般复杂,总是在失去以后才会后悔莫及,才懂得如何去珍惜。切莫眼高于顶,还是量力而为吧。稳步向前,方能守得一片宁静。锋芒毕露,或许会留下过多遗憾。人,总会懂得去回忆。在闲暇之际,翻阅逝去的往事,或是遗留的遗憾。总是因为失去,才学会珍惜。

燃灯法师曾说,如果我们破除一切执著尘劳,丢掉身外迷乱本性的贪婪和物欲,找回自己,这样就此获得身心的自然安宁惬意舒适安逸。欲望,终究是人类本身难以抵御的。那么,我们应是能够自控,以禅之心自救,用佛之智慧善待生命,如此甚好。有的人苦寻一生也是与内心希望无缘。比如情爱,也许他们从未触及,只是在它的国度飘浮。行如孤魂,某一天绝望透了,就等着灰飞烟灭。比如职场,人性繁多,心计玩尽,最终也不过一场空算计。

人活着,还是要有一点信念的,相信正义、相信美好,尽管我们常常看到、体验到的是社会的丑陋阴暗和人性的自私贪婪,但是,沉沦在其中,只会让人更悲观更失望,甚而自暴自弃且与之同流合污,我们无法改变所有,但是我们可以为自己的心灵营造一片净土,天空那么宽广,我们不能尽扫满天阴霾,但总还可以让自己头上的青天碧蓝纯净,这样,阳光终会透过乌云照射在你的世界里,使其明媚灿烂!

人生就是在由不满足到满足的创造过程中渡过的,某个方面满足后,还会去追求新的满足。这不是贪婪,而是人性的自然需求。

人性都是贪婪的,只是或多或少而已,都总以为将来会遇到更好的人,只是当你回头想去珍惜那错过的人时,幸福已不再属于你。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前(钱)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有钱好办事,无钱靠边站。没有了情,没有了义,更没有了人性的良知!只有贪婪。

贪婪,就是人性,当然,那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

因为我怕没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失去…人性的贪婪让我忘记了满足,我追求,于是马不停蹄

这个充满爱,充满牺牲,充满残酷,充满贪婪的故事,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并不是人类拥有唯一的超越自然的智慧和天赋。一切生命都有自己的动情之处,又是谁赋予了狼这种睿智的生存技巧和情感思维?又是谁让它命中注定一辈子都要遭受人的压迫而不得翻身?答案我不得而知。但我却想一切有情感的生命都需要相互的怜悯和尊重,尤其是强者对弱者而言。近年来,许多动物由于人类无人性的捕杀而濒临灭种。这无异于人类断绝自我生存之路的举动。呜呼,惑矣!

1、 俗话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俗话又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是自私的却又是无私的,只要社会和谐,大家彼此相信,那么将更美好!

2、 为你做首诗--天空飘着小雨丝似在嘲笑我的痴为何你那样自私狠心让我空相思搅尽脑汁写的诗满腹心酸谁人知只见傻瓜读此诗!

3、 爸爸你像仙人掌一样坚强,爸爸有最大的缺点,不自私、多情、野蛮、不任性、偏执地爱我、不爱你自己,8.8给我的父亲发一条短信,爸爸你的爱,儿都记得,祝你身体健康。

4、 万圣节将至,短信奉上!回信息的是好鬼,不回的是坏鬼;保存的是帅鬼,删除的是淘气鬼;独自偷乐是自私鬼,和大家分享的是开心鬼!

5、 只有这些平凡中的奉献者,才有今天的社会平安与发展。凡是一个真理的实现都是有奉献者的辛血出现。那是沉默,那是无为,那是挚着,那是憧憬。尽管没有轰动的场面,有尽心尽力的奉献,就足够了。因为这样才没有浪费这一生。比及那些贪生怕死、自私自利、见利忘义、贪得无厌、仗势欺人、自毁人格、国格的人伟大的多。

6、 人人骨子里都有劣根性,比如自私,比如懒惰、比如欺骗……关键是你能否意识到这些并随时改正。人没有贫富差距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生命对于谁都只有一次,机会对于谁也都是平等的,所以,因着个体努力的差异才会有不同的人生。

7、 先别急着爱我。如果你愿意,先来尝尝我的怪脾气和自私任性口是心非过后,若你还爱我,那我的世界就只有你。

8、 爸爸,怪怪我吧。怪我的任性,怪我的自私,怪我的调皮,怪我的不懂事。可是您却一直微笑地对着我。爸爸,来世,我依然是您的女儿。您可爱,懂事的女儿。

9、 万圣节来到,祝福早送到,愿你生活美美爱情甜,恋爱不像好色鬼;亲朋好友若有难,千万别学自私鬼;勤俭节约过生活,不妨做个小气鬼。要记得哦!

10、 分手以后,发现自己只能爱一个人在一瞬间,而且渐渐变的自私。

11、 我深深相信,用尽全力爱上你的“哭笑,任性,温柔,依赖,自私,天真,粗心,疯狂,安静”爱上你的全部的那颗心,比轰轰烈烈的爱情更加真实。情话绵绵?

12、 对付自私的人,不是恨她,不是不理她,而是渐渐远离她,从心底远离她,然后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如果她去找别人,那么你会发现,很多人都远离了她。

13、 不要用我们自私的思考方式判断她的生活,当她有愿望成为一名山村教师,当她扎根在那片贫瘠的土地,当她选择无私奉献,尽职的工作,当她决定用自己的生命,擦亮那一双双稚嫩的眼睛的时候,她已明确了快乐的意义,找到了生活的目标,用一生的时间,换取山村孩子们美好的未来就是她的理想和心愿!

14、 其实我觉得爱很简单,坚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懂得人间的真善美,去学会理解和宽容,当和爱人争吵的时候,请也

15、 每一本书与每一本书之间的风格又迥乎不同。读《伊索寓言》后便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滋味,让你顿时豁然开朗。在笑过、乐过、哀过、伤过每则寓言中的主人公后,你便会记住不能和这个人一样自私、自立、自弃、自卑、自负……要像那个人一样自尊、自爱……

16、 爸爸你像仙人掌一样坚强,爸爸有最大的缺点,不自私、多情、野蛮、不任性、偏执地爱我、不爱你自己,8.8给我的'父亲发一条短信,爸爸你的爱,儿都记得,祝你身体健康。

17、 自私是镜子一面,而里面只有自己的脸;莫让自私蒙住双眼,看不见别人的痛只瞧见自己的烦;自私隔断亲情的距离,剥夺了真正的情感,请让自私来走远!

18、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这坏不是指心肠狠毒,自私无情什么的。而是指油嘴滑舌,花言巧语。一般的好男人以为说情话是油嘴滑舌,轻浮肉麻的表现,所以不愿去做。对别人这样说是不对,可是对自己老婆,就要油嘴滑舌一点。为什么不能做个心好嘴滑的男人呢?

19、 一切能激发生机的思想都是美好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自私,它能使生命的泉水变得浑浊而枯竭,它能使心灵的天空变得狭窄而阴暗。它能使理想的星辰变得昏暗而模糊。努力激发你心中的光明和力量,激发那无私的爱和奉献的喜悦。

20、 可是他讲得娓娓动听,不卑不亢,那种年轻人所固有的幼稚的自私心理暴露无遗,终于使听众无力反驳了。

21、 要想吸引朋友,须有种种品性。自私、小器、嫉忌,不喜欢成人之美,不乐闻人之誉的人,不能获得朋友。

22、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没有一个不曾拥有过朋友和亲人,但是却有人不曾拥有过真情。卑鄙者,视真情为自己手中的筹码;自私者,视真情为自己的囊中之物;胆小者,视真情为自己的护身符只有有心和有情者,才能真正体会到真情!

23、 无私是美化的自私,自私并不可耻,每个人的潜意思都是最先考虑到自己,但是成长了你会发现,你要照顾的并不只有你自己,还有你爱的人,所以自私会随着责任的增长而变的无私。

24、 我为什么会感动呢?平时,我们所议论所感受的,都是物欲横流,金钱至上,人情冷漠,自私自利,明哲保身,“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身处这样的氛围中,当我亲眼目睹这些温馨的场景后,能不感动吗?

25、 如果爱里没有责任,爱就变得自私。如果爱里没有节制,爱就容易放纵。如果爱里没有平等,爱就变成一种施舍。如果爱里没有尊重,爱就变成一种专制。如果爱里没有喜乐,爱就不能成为真爱。如果爱不能光明正大,爱就是罪恶的化身。

26、 在爱情的国度里,总会有一个主角一个配角,累的永远是主角,伤的永远是配角。虽然,人生可以重复着初恋,却不可以重复着后悔;可以重复着后悔,却不可以重复着最爱。爱是自私的,一旦有人拥有了美好的晨曦,就必定在180°的另一个方向,会有另外一个人无法挣脱孤寂的黑夜。

27、 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永远成不了大事,相反,与人为善,心胸广阔,互助互爱,再大的困难也只是迈向成功的绊脚石。

28、 分享是一座天平,你给予他人多少,他人便回报你多少。相反,如果你是一个自私的人,那么你就永远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永远交不到知心的朋友!

29、 是贪婪的人,渴望被爱、被拥抱、被理解、被接受;又是自私的人,拒绝去爱、去尝试、是解释、去接纳。

30、 你以为,我可以很迅速的恢复过来,有些自私的以为。从阴雨走到艳阳,我路过泥泞、路过风。一路走来,你不曾懂我,我亦不曾怪你。我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大度,也不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大方。只想让你知道,感情不在,责备也不存在。

31、 一切能激发生机的思想都是美好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自私,它能使生命的泉水变得浑浊而枯竭,它能使心灵的天空变得狭窄而阴暗,它能使理想的星辰变得昏暗而模糊。努力激发你心中的光明和力量,激发那无私的爱和奉献的喜悦。

32、 无私是美化的自私,自私并不可耻,每个人的潜意思都是最先考虑到自己,但是成长了你会发现,你要照顾的并不只有你自己,还有你爱的人,所以自私会随着责任的增长而变的无私。

33、 愛情從來都是自私的愛人的眼裏容不下一粒沙。

34、 是否我的自私在你看来是种包袱扼杀你我。

35、 爸爸你像仙人掌一样坚强,爸爸有最大的缺点,不自私、多情、野蛮、不任性、偏执地爱我、不爱你自己,8.8给我的父亲发一条短信,爸爸你的爱,儿都记得,祝你身体健康。

36、 万圣节将至,短信奉上!回信息的是好鬼,不回的是坏鬼;保存的是帅鬼,删除的是淘气鬼;独自偷乐是自私鬼,和大家分享的是开心鬼!

37、 带走你心,不是我的自私,那是我对你深深的情谊,当晚风吹来,空气中弥漫的是你温柔的体香,脑海浮现出你迷人的笑容,在此时此刻,我不想多说什么,只奢望能与你幸福相依今生今世。

38、 你就不要轻易言爱,不要随意让爱潮泛滥,不要将人类最原始的本能与自私冠冕堂皇地裹以唯美的外表,去践踏、亵渎那圣洁而又高尚的爱。这份永远只能悬于半空的浪漫与快乐,既不会让你享受一生一世的纠缠与苦难,更不会让你收获天长地久的甜蜜与幸福。

39、 說對不起的人是自私鬼... 做了事就要負責...

40、 高山真诚了展现出身躯的伟岸;大地真诚了把沧海变成了桑田;让我们用真诚把“人”字写直写高;把尘封的心胸敞开,荡去狭隘自私的云烟,活出一种朴实,活出一种尊严。

41、 我并不想让你看到一个悲伤的自己,我很想让你为我放心,我一直在努力。如果今天的悲伤也刺痛了你,请你原谅我这样的自私,我并不想伤害你,更不想让你为我而伤,我答应过你,我会为你而坚强,不再悲伤。

42、 不要不相信任何人,在要求别人爱的同时你是否想到自己是否给了他人爱呢?如果仅仅是想得到他人的爱而自己却毫不付出,这是自私的。

43、 好的女孩,在她最璀璨的青春里为一个男人绽放的时候,那个男人不管如何冷漠自私,都应该多付出一点耐心。

44、 发现自己只能爱一个人在一瞬间。而且渐渐变得自私。

45、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

一、从政格言

【原典】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战国《孟子滕文公下》

【注译】枉:使弯曲。直:使正直。自己不正直的人,不可能让别人正直。

【解读】孟子的这句话和孔子的“己不正,焉能正人”同一个意思。儒家向来重视自律正己,以身作则。现在我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十分强调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廉政教育才能有说服力。

【原典】得民心者可名为官,失民心者何足道哉?——明汪天赐《官箴集要》

【注译】得民心的官员可以称为官,那些失民心的官员哪里值得一提呢?

【解读】民心历来为执政治国者所重视。从大处来说,民心向背是关系到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兴亡的关键因素。从为官者个人来说,它可以决定一个官员的事业、前途和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发展。执政的根基在人民群众,事业发展的血脉在人民群众。赢得了民心,就赢得了根基,赢得了事业。

【原典】布衣人臣之行,洁白清廉中绳,愈穷愈荣。——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离俗》

【注译】布衣:平民百姓;绳:规矩。全句译意为:百姓人臣行事,行为规矩,洁白清廉,则愈穷愈荣耀。

【解读】为官不以权谋私,不侵占百姓利益,两袖清风,这种穷是愈穷愈能显示其公正廉洁,所以愈穷愈荣耀。相反,身居官位而以权谋私,

【原典】有实必有名,虚誉暴集,则毁言随至矣。——宋陈襄

【注译】有了确实的功绩必然就会有好的名声,当不实荣誉大量降临时,诋毁言论也会随之而来。

【解读】政绩是干出来的,不是靠“吹”出来的。靠“吹”出来的政绩,必定“毁言随至”。这是因为,不干实事,只图“虚誉”,对老百姓没有一丝一毫的'实惠。对老百姓毫无实惠的“虚誉”,怎能不引来“毁言”呢?

【原典】货财行于国,则法令毁于官;请谒得于上,则党与成于下。——春秋《管子八观》

【注译】贿赂财货风行于国内,法律政令就坏在官府;请托办事之风在上面通行,结党营私之事就在下面泛滥。

【解读】管子的《八观》意思是说,到一个国家从八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就可知道这个国家的治乱和风尚。“货财行于国”和“请谒得于上”是败坏法令、结党营私的根源,也是导致官场腐败、国家败亡的祸根。这一点,管子在《八观》中就明确指出:“此亡国弑君之所自生也。”这种观点对我们今天治理国家不无警示意义。

【原典】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

【注译】从前,古代贤明的君王治理天下,一定会首先做到大公无私,只要大公无私了,天下就太平了。天下太平是因为大公无私而得到的。

【解读】吕不韦的这个结论,是从历史的

【原典】大抵宪长得人,则司官不敢恣——元张养浩《权力忠告》

【注译】一般说来,如果监察官员廉洁自守,则执行官员不敢放纵;执行官员不敢放纵,则书吏不敢放纵。

【解读】“欲影正者端其形”。肩负“风宪”的监察官员在端正官风、政风和民风中起到表率作用极为重要。但是,历朝历代,由于各种原因,监察官员顶不住权力、金钱、女色的诱惑,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并非鲜见,这对在职官员和社会风气的影响非同小可。因此,担负监察职责的官员一定要自重、自省、自律。

【原典】治天下终不以私乱公。——西汉司马迁《史记韩安国列传》

【注释】治理天下终究不能因私情而损害公事。

【解读】汉景帝在位期间,公孙诡、羊胜图谋不轨,游说梁孝王(汉景帝母弟),并派人行刺朝廷谋臣。事情败露后,汉景帝下令搜捕公孙诡、羊胜。由于这两人藏匿在梁孝王家,没有抓到。内史韩安国去规劝梁孝王交出公孙诡、羊胜两人。梁孝王听了韩安国“治天下终不以私乱公”的一番话后,交出了公孙诡、羊胜。韩安国的“治天下终不以私乱公”,虽有其历史背景,但这句话的内涵在今天还是不失其借鉴意义。

二、修身格言

【原典】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注译】孙:通“逊”,谦逊;固:固陋,寒酸。全句译意为:一个人奢侈了就显得不谦逊,太节俭朴素就显得寒酸。与其显得不谦逊,不如宁可显得寒酸。

【解读】孔子主张发扬俭德,为政清廉。他对当时社会权贵们豪华奢侈、铺张浪费、财大气粗、气势逼人深为不满,对子路“车马轻裘,与朋友共”的德行极为赞扬。他主张过一种勤俭朴素的生活。在他看来,勤俭朴素能看出一个人的志向和操守,也能看出其为官之德。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

【原典】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东汉荀悦《申鉴政体》

【注译】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必然自己首先按禁令要求自己,然后才去要求别人。不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首先要求别人按照禁令去做,然后才去要求自己。

【解读】这段话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为官者要带头用纪律和法律来约束自己,做遵纪守法的表率。这既是一种领导方法,更是一种为官之德。

【原典】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九章》

【注译】遗:遗留;咎:祸咎。满屋子的金玉财宝,并不能长久保持。由富贵而生骄纵之心,是自己给自己遗留祸殃。

【解读】盛极而衰,满必招损。老子看到了物极必反的规律——事物发展到极端,必然走向自己的反面。同样,老子以一双饱经风霜的慧眼,看到了“金玉”、“富贵”中包含着的短命和灾祸。古往今来,有哪一个攫取利益的成功者能够把他所得的利益,如金玉、珠宝、财富、名声、门第等,传之无穷呢?没有人能做到。不仅如此,个人占的财富过多,就会骄奢淫逸。而骄奢淫逸,往往会为自己招来灾难。

【原典】礼义,治人之大法。——清顾炎武《廉耻》

【注译】礼义是社会管理的大法;廉耻是为人立身的大节。不廉便什么都可以拿,不耻便什么都可以做。

【解读】做人有大节、小节之分,知道什么是廉洁和羞耻是做人的大节。加强自我修养,筑好思想道德的堤坝,要从守廉和知耻做起。不讲廉耻,则无所不为;无所不为,则无祸不招。这句话对我们的干部修身立德、加强自我修养具有启示意义。

【原典】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论语季氏》

【注译】乐:快乐;节:调节;道:称颂,宣扬;佚游:浪游不归;晏乐:饮食铺张。全句译意为: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好处为快乐,以交了一些有益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傲放肆为快乐,以游荡忘返为快乐,以饮食为快乐,是有损害的。”

【解读】一个人的娱乐爱好,即现在所说的工作圈之外的生活圈、娱乐圈,对人的品德修养、对官员的廉洁从政至关重要。虽然今天我们的生活和娱乐内容和孔子的那个时代大不相同,但孔子总结的娱乐爱好的原则,还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原典】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战国《荀子正名》

【注译】欲望虽然没有尽头,不可以满足,却可接近于满足;欲望虽然不可去掉,但却可以对它加以节制。

【解读】人的欲望是一个无底洞,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放纵欲望,贪婪无度,就会祸国殃民,身败名裂。这句话对今天的领导干部具有警醒意义:节制欲望,廉洁自律,才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最有价值的人生目标。

【原典】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明陈继儒《小窗幽记集醒》

【注释】仗义疏财能够团结人,严于律己能够使人信服,宽以待人能够得到人心,身先士卒能够领导众人。

【解读】“聚人”、“服人”、“得人”、“率人”,归根到底是得人心,而得人心的前提是“其身正”。身为领导干部,只有不偏爱钱财,清廉自律,才能一身正气。宽以待人,以身作则,才能赢得人心。而能得人心者,便可成就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