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关于突围话题的名言警句 正文

关于突围话题的名言警句

时间:2025-05-05 23:21:40

1、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

2、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3、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4、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5、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6、每个人都会累,没人能为你承担所有悲伤,人总有一段时间要学会自己长大。

7、每天醒来,敲醒自己的不是钟声,而是梦想。

8、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

9、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破,不要嫉妒要欣赏,不要拖延要积极,不要心动要行动。

10、就算全世界都否定我,还有我自己相信我。

11、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12、成功在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累积。

13、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14、在我们了解什么是生命之前,我们已将它消磨了一半。

15、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要成为你工作最大的资产。

16、要克服生活的焦虑和沮丧,得先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17、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18、微笑比皱眉好看,请求比呵斥自然。

19、宁愿跑起来被拌倒无数次,也不愿规规矩矩走一辈子。就算跌倒也要豪迈的笑。

20、做好手中事,珍惜眼前人。

21、寒冷到了极致时,太阳就要光临。

22、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许多梦想,但如果其中一个不断搅扰着你,剩下的就仅仅是行动了。

23、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24、人的.一生,没有一味的苦,没有永远的痛;没有迈不过的坎,没有闯不过的关。

25、少说多做,句句都会得到别人的重视;多说少做,句句都会受到别人的忽视。

26、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候,都只能靠自己。

27、你若不想做,会找一个或无数个借口;你若想做,会想一个或无数个办法。

28、还能冲动,表示你还对生活有激情,总是冲动,表示你还不懂生活。

29、没有目标的人永远为有目标的人去努力。

30、别说你最爱的是谁,人生还很长,无法预知明天。

31、成功是一种观念,致富是一种义务,快乐是一种权力。

32、强者向人们揭示的是确认人生的价值,弱者向人们揭示的却是对人生的怀疑。

33、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34、两点之间未必直线最短,有时迂回曲折能够更快地抵达终点。

35、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36、如果耐不住寂寞,你就看不到繁华。

37、因为年轻我们一无所有,也正因为年轻我们将拥有一切。

38、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39、超乎一切之上的一件事,就是保持青春朝气。

40、少说多做,句句都会得到别人的重视;多说少做,句句都会受到别人的忽视。

41、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

42、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43、我们唯一的悲哀是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

44、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45、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

46、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

47、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

48、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未来。

49、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50、只有你爬到山顶了,这座山才会支撑着你。选自:读书名言

51、要克服生活的焦虑和沮丧,得先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52、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

53、现代社会已不是大鱼吃小鱼的年代,而是快鱼吃慢鱼的年代。

54、谁不曾一意孤行,怒发冲冠过怕只怕少了那份执着。

55、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56、人生如天气,可预料,但往往出乎意料。

57、每天晚上疲惫地坐到椅子上时,才觉得真真切切地过了一天。

58、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59、人生没有理想,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60、把你的脸迎向阳光,那就不会有阴影。

61、流过泪的眼睛更明亮,滴过血的心灵更坚强!

62、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

63、如果要挖井,就要挖到水出为止。

64、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65、成功的信念在人脑中的作用就如闹钟,会在你需要时将你唤醒。

66、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67、昨天下了雨,今天刮了风,明天太阳就出来了。

68、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69、压力不是有人比你努力,而是那些比你牛×几倍的人依然比你努力。

70、用脑思考,用心琢磨,用行动证实。

71、在人生舞台上,从不给落伍者颁发奖牌。

72、不要太在乎自己的长相,因为能力不会写在脸上。

73、一个人只有亲眼看到自己伤疤的时候才知道什么是痛,什么是对与错。

74、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

75、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76、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摘自:有关读书的名言

77、只有千锤百炼,才能成为好钢。

78、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79、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

80、要无条件自信,即使在做错的时候。

81、命运,你残忍的诉说着我的悲痛。

82、望着别人幸福的笑容.心里总觉得不安!

83、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84、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85、比别人多一点志气,你就会多一份出息。

86、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87、多用善眼看世界;不必一味讨好别人。

88、学会忘记痛苦,为阳光记忆腾出空间。

89、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90、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

91、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92、微笑是我们心灵的最真诚倾诉,是在困难面前最好的良药。

93、没有哪种教育能及得上逆境。

94、水只有碰到石头才能碰出浪花。

95、生活不可能像你想的那么美好,但也不会像你想的那么糟。

96、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97、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98、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99、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100、人生的奋斗可以分五个阶段:1、为了生存下来,立足社会。2、改善生活,提高品质。3、有点成就,需要炫耀,让更多人知道自己的成功。4、阅历多了,开始追求感觉的东西。5、归朴还真,上升到精神的境界。

突破自我的名言佳句1

1、在你认为自己不行的时候,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你都是可以做到的,只是你没有去做。

2、任何敌人都不及你对自己的限制,自由与幸福不是上天赐给你的,而是要你自己去争取。

3、击败你的恐惧,打破你的恶习,让生命绽放。

4、如果你只是一个平凡简单的人,别人很难注意你,甚至嘲笑、轻视你。如果你凭自己坚强的意志力,挑战自我,超越极限,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时候,别人自然会关注你,而且从内心佩服敬佩你。

5、不要怕任何人说你不行,只要你自己认为自己行比什么都重要。

6、好多事情你认为做不到,是因为你一直没有竭尽全力去做,而不是你不行。

7、所有的一切都没有结束,当你认为结束的时候,恰恰是一切的刚刚开始。

8、不要说不可能,你问问自己,你是否对你所做的事情真正的竭尽全力了吗,我们是否真完全开发了自己。

9、不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只要你愿意,你都有足够的力量让自己站起来,这力量不在于环境,不在于有没有人帮助你,而在于你的内心,是否真正的愿意让自己站起来,并坚定执着的挑战阻挡你的一切。

10、当你绝望的时候,不要认为这个世界就是你所想象的这个样子的,当你痛苦的时候,你已经被你的内心给蒙蔽了,所以你要动起来,开始一点点的突破自己,做那些你能做而又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渐渐的'你就会发现,原来真的是有很多事情是你能够做到的。

11、无论现实有多么的残酷,无论命运多么的坎坷,请坚信,你有一颗万能内心,无尽的幸福与自由隐藏在你的内心深处,等待着你去开发,等待着你去挖掘。

12、不要逃避,不要躲藏,勇敢的面对残酷的真相是你通往幸福的必经之路,这是绕不过去的,你能选择懦弱的躲避,也可以坚强的面对,不论你怎样的态度,过去的事实已经无法更改,但是你却可以改写未来。

13、如果你想要别人接受自己,你一定首先要接受自己,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比你更加的在意自己。

14、就算你什么也没有,就算你什么都不能有,但是你可以乐观、积极、勇敢、坚强、自信的面对生活,你左右不了世界,但是你可以左右自己的态度。

15、你一定能够改写未来,你绝对有这个能力。

16、别人能够做到的,你通过努力也一定能够做到。

17、上天制造无数困难与挫折,就是让你来挑战的。

18、你认为自己不够好,你认为自己没有价值,这是你对自己最大的欺骗,你要做的就是击破你的愚蠢、固执、错误的想法,将你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能够让你最终走向自由与幸福的方向。

19、人生最可悲的并不是你没有什么,更不是你失去什么,而是你的希望与目标,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机遇永远都可以由自己创造。

20、别人嘲笑你、指责你、否定你,你害怕、你担忧说明你内心不够强大,说明你还没有对自己进行开发,只要你相信自己,认可自己,你最终一定会发现,别人对你的看法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而你对你自己的看法才是至关重要的。

21、如果你不能打破内心的禁锢,即使给你整个天空,你也找不到自由的感觉。

突破自我的名言佳句2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2、蜘蛛结网,于树之枝。大风忽起,吹落其丝。蜘蛛勿惰,一再营之。人而不勉,不如蜘蛛。——佚名

3、由于勇敢的坚韧,无可避免的祸患将会被征服。——欧洲

4、意志是自由自在的,人实现了他的意志,也等于实现了他自己,而这种自我实现对个人来说是一种最大的满足。——弗洛姆

5、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但丁

6、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唐·刘禹锡

7、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多自强。——唐·李咸用

8、学业才识,不日进,则日退。——左宗棠

9、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鬣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恰普曼

10、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断的工作,以全副的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罗索

11、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刘昼

12、顽强这就是作家技能的秘密。——杰克·伦敦

13、顽强能引导人们走向幸福。——土耳其

1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名言警句

15、天下之事在人为,决不可以一时之波澜遂自毁其壮志。——罗泽南

16、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无易事,只怕粗心人。——袁牧

17、天下无难事,唯坚忍二字,为成功之要诀。——黄兴

18、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米南德

19、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朱熹

20、事业常成于坚韧,而毁于争躁。——伊朗

突破自我的名言佳句3

1、改变自我,挑战自我,从现在开始。

2、人生的冷暖取决于心灵的温度。

3、千万人的失败,都有是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只差一步就终止不做了。

4、信念是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刃。

5、一切皆有因果。

6、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7、失败缘于忽视细处,成功始于重视小事。

8、人最可悲的是自己不能战胜自己。

9、勤奋可以弥补聪明的不足,但聪明无法弥补懒惰的缺陷。

10、你用一百分的努力和成功做交换,没有不成交的。

11、积木搭起的房子看似很美,却会在不经意间轰然倒塌。

12、不管别人脸上有没有饭粒,都请你先照照镜子。

13、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14、如果我们投一辈子石块,即使闭着眼睛,也肯定有一次击中成功。

15、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16、当你握着两手沙子时,一定就拿不到地上那颗珍珠了。

17、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8、用鞭子抽着,陀螺才会旋转。

19、相信信念能够战胜一切,这本身就是一个最伟大的信念。

20、既然一切都会过去,那我们一定要抓住现在的。

21、一个细节足以改变一生。

22、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总是最好的,失去的恋情总是让人难忘的,失去的人永远是刻骨铭心的。

23、有无目标是成功者与平庸者的根本差别。

24、最坚固的捆绑是习惯。

25、如果可以重新活一次,每个人都将是成功者。

26、阻碍我们飞翔的力量,是来自我们内心的恐惧。

27、本性的苏醒,往往在遭遇真实之后。

28、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29、长在我们大脑左右的耳朵,往往左右我们的大脑。

30、起跑领先一小步,人生领先一大步。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1

【教材分析】

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文学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准备】

收集作者生平介绍,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差异方面的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预习展示

1、作者介绍

2、重点词语

补充:

1、作者简介。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重点词语

(1)生字:肇(zhào)埋没(m)彷徨(pánghuǎng)。

(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三、整体感知学生在课本上画出关键句

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

借此题理清本文的思路及作者提出的论点。

四、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出示问题,小组讨论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

明确: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五、延伸拓展

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举例:雪融化后是水、钟表的工作原理……

六、课堂总结学生浅谈收获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真正有没有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些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我们的思维才是开阔的。

【布置作业】

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

【板书设计】

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设计思路】

在教学上要充分利用上课时讲过的内容来进行这节课的学习,以便于巩固上节课的内容,如论证方法、语言等。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探讨“格物致知”,也是调动学生讨论热情的重要一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2

一、导入

列举现实生活中或摘引报刊的统计报道,有关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高分低能现象,并由引导学生初步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人本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

本文作者从关注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关心祖国青年一代尤其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一代的成长的高度,选择典型事例,特别是选取自己的生活经历,极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不光在研究学术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上都需要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1、学生自读课文一至两遍,初步了解各节大意及写作思路和结构。

关于写作思路提示:

本文的题目即是中心论点。课文开头先剖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带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了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及怎样把这种精神应用到科研实际中去,最后诚挚地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段落层次提纲:

⑴话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1自然段)

⑵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第2~5自然段)

⑶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第6~12自然段)

2、投影下列思考题,讨论理解本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⑴什么是“格物致知”?

明确:“格物致知”即从探索物体而得致知识。

⑵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明确: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⑶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明确:因为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⑷“格物致知”精神适用于哪些范围?

明确: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⑸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文中列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与本文论点有什么关系?

明确: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所举事例,一是第四节,明朝大理论家明“格物”失败告终。一是第十二节,“我”初到美国学物理不知所措的生活经历。

这两个事例,在文章都是作者为了阐明观点所借以的事实论据。明的例证,很好地证明了,在我国古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的观点,明失败的结局,是由于他的“格物”并不是真正的实验,而是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是不理解“格物致知”真正意义的必然结果。“我”的亲身经历,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在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的观点。告诉人们“格物”即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性。两个事例,都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中心论点提供事实论据。

四、总结、扩展

本文思路清晰,例证确凿,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不光增长了人们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人们的思想,学完本文后,最重要的应在于积极培养这种精神。为此,可放手让学生结合“书后练习二”展开讨论,重点讨论“怎样才能真正成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

五、布置作业

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目标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阐述实验精神的重要。

2、结合文本分析摆事实讲道理以及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学会圈点批注关键词句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准确的理解课文中大量的名言警句,了解其中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学习制作卡片。

难点:理解文章的.论证结构。

【教学方法】

这是一篇大科学家的小讲演,却反思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弊端──即重哲理玄谈轻科学实验。作者古今中外打通,将学理分析和现身说法结合,学识宏博,思辨深刻,体验剀切,话出肺腑,切中时弊。学习本文,宜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研读说理文的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

【教学辅助】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

同学们,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四大发明和奥数夺冠的时候,你是否知道当代十大科技发明中没一项是咱中国人的?著名的李约瑟命题就是探讨近代中国的科技为什么落后了的。从五四时起很多有识之士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可直到现在中国学生“高分低能”,创造和实践能力不足,仍是不争的事实。原因何在啊?让我们和丁肇中教授一起探寻这个极有价值问题。

二、整体探究

1、速读全文找出中心论点,以备交流。

中心论点的特征:表判断的陈述句;凝练概括,统领全文的观点。

明确:中国人缺乏格物致知精神/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或标题。

2、用勾画评点的方法,跳读文章,说说作者怎样分析“格物致知”这个概念的?

明确:开头点出“格物致知”就是“科学实验”,然后由“《大学》里格物致知”到“真正的格物致知”等,“析本意”“举反例”再到“探真义”,正──反──正的螺旋上升或层层递进,直达真理。

作者在文中探讨了哪四个问题?

明确:

①《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②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③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④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文章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气呵成,逐层深入说理,思路十分清晰,有很强的说服力。

三、重点难点突破

1、三种论证方法:

⑴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⑵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反面事例:

①列举明朝大理论家阳明“格竹子”头痛失败的事例,阐述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错误态度。

②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实际工作却束手无策

③作者在念大学时,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④正面事例:通过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了解竹子的性质。

好处:典型事例论证,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⑶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维护社会制度,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好处:正反互陈,发人省思。

2、关联词与逻辑思辨:

本文的关联词的运用繁复严谨。它们起承转合,闪转腾挪,肯定否定,递进因果,一方面将较为丰富零散的材料焊接的很严密,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作者极强的逻辑思辨能力和语言驾驭能力,增强了本文的逻辑力量,也起着表情达意的效果。如第三段:“但是……这可能是因为……并不是……,而是……,……是使人……,从而……因为这样,……便……”又如第九段中:他用“……不是……而是……决不是……”,“它……是要……就要……需要……”等自己的观点、态度、语气表达的极其鲜明。

四、课外拓展(选做一)

1、有人认为:丁肇中先生将中国学子的“不愿动手”归咎于王守仁,有失公允。为了强调自然科学而否定社会科学,有否定中华传统文化之嫌。你怎么看?请依据本文,独立思考,做出回答。

2、推荐阅读(上网搜索篇名可得)

①《丁肇中致同学们的一封信》

②丁肇中《太空站找反物质实验》演讲(实录)。

3、自己亲手做一小的科学实验(如:将两杯水放入冰箱,1小时后,看热水先冻还是凉水先冻?)结果和你想得一样吗?有何启发和收获。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段):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3~5段):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6~10段):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11~12段):分析国情及个人经验进一步揭露传统教育弊病,说明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段)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