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健康养生的名言警句
1.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多,身体好。不知保养不算巧。
2. 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
3. 活动就象灵芝草,不必苦把仙方找。天天蹦蹦跳,医生永不找。
4. 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老老恒言》
5. 性情气暴刚烈,或多思焦虑容易衰老;性情缓慢柔和,或少思寡欲常可延年
6. 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类修要诀》
7. 器官得不到锻炼,同器官过度紧张一样,都是极其有害的。──康德
8. 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
9. 每天宜吃的六种食物:生姜、大蒜、蜂蜜、花生、大枣、大葱。
10. 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由之而来的愉快的情绪,是幸福的最好资金。──斯宾塞
11. 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养生要集》
12. 高兴与悲伤,快乐与凄怆,欣慰与苦闷,安详与徬徨,振奋与萎靡,宽松与紧张,愉快与痛苦,喜悦与憎恶,欢欣与惆怅,前者促进健康,后者诱发病恙。
13. 凡是有志为社会出力,为国家成大事的青年,一定要十分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徐特立
14. 天天常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逢君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
15. 年轻时放弃健康获取财富;年老时会放弃一切财富去恢复健康。
16. 安静固然可爱,恬静尤为可贵。注重养生就要学会:“闹中求安,乐中求恬”。自然和-谐之美的安静,健身不生病;享受天伦之乐的恬静,越活越年轻。
17. 柳颜赵欧四大聖,书法精妙传后人,挥笔潇洒情志浓,泼墨凝思又安神。动中有静静自安,静中有动动健身。书法巨匠均长寿,平均终年逾八旬。
18. 养生先养身,养身先习动;养生先养心,养心先习静。有动有静,动静相济,一张一松,预防百病;动后血通,血通气行,气行神爽,祛病健康;静后而定,定后而安,安后神怡,无病健体。
19. 疾病是逸乐所应得的利息。──培根 酩酊是暂时性的自杀。──罗素
20. 热水泡脚,舒血通窍。春日浴足,外阳固脱;夏日浴足,暑温可却:秋日浴足,肺润肠濡;冬日浴足,丹田温热。
21. 药疗食疗,神疗体疗(活动锻炼),是治疗糖尿病的“四驾马车”。降低血糖,促进代谢,行之有效,良方妙药。
22. 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饮食乃却病之良方。——《仁斋直指方论》
23. 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体的人。——木村久一
24. 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清洁空气;二、澄清饮水;三、流通沟渠;四、扫洒屋宇;
25. 疾病有成千上万种,但健康只有一种。──白尔尼
26. 革命,要能力也要体力,为了革命,可以牺牲生命;为了革命,又必须有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长存。──谢觉哉
27. 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马克思
28. “四不”益寿又延年:不急不恼百年不老,不懒不谗益寿延年。
有关健康养生的名人名言
1.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不自戕贼夭阏,而尽其天年,比自古圣智之所同也。──欧阳修
2. 运动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药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运动。
3. 保健四个里程碑:最反璞归真的环境;最适量有养的运动;最合理营养的膳食;最与世无争的心情。
4. “三吃”有益健康:吃“野”祛病健身、吃粗健康少病、吃“杂”营养平衡。
5. 私欲要节制,冷暖要注意。体检要定期,有病要早医。
6. 心胸里头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心胸里头能拉车,健康长寿一百多。
7.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养生要集》
8. 有规律的生活原是健康与长寿的秘诀 。——巴尔扎克 节制是最好的医术。——博 恩
9. 平平静静地吃粗茶淡饭,胜于提心吊胆地吃大酒大肉。──伊索
10. 多近树,常吃素,童心驻,忘岁数。
11. 祈求三样事物吧:一个好妻子,一个好胃口,一个好梦。——犹太格言 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张衡
12. 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
13. 休息与工作的关系,正如眼帘与眼睛的关系。──泰戈尔
14. 治病先治神,药疗先疗心;生理卫生强身,
15. 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呻吟语》
16. 若要健,天天练,健康是长寿的伴侣,运动是健康的源泉。
17. 饭后一百步,强如上药铺。
18. 晨前皮包水(喝温开水),睡前水包皮(热水烫脚),健康又长寿,百岁不稀奇。
19. 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老老恒言》
20. 期寿对联:上联:何止于米(88岁);下联:相期以茶(108岁)。
21. 必须明白是自己创造了自己身体每一个“疾病”,掌握了自己的身体,也就掌握了自己的生活。给身体提供了足够的能量就会彻底改变自己生活。
22. 健康不是一切,没有健康没有一切。
23. 养生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避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不去五难保体健,折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
24. 生活多美好啊,体育锻炼乐趣无穷!──普希金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1.
2.
3.
一、规范书写。(把下面的词语规范、正确、美观地抄写下来)(2分)
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二、字词大考查。(21分)
1、读拼音,写词语。(共10分)
wánpíduānxiángzhèngfǔxiāohuǐmǐngjié
()()()()()
chéngfáhélǒngcánkuìguòdùshēngchù
()()()()()
2、用“_”选择正确的字音字形字义。(6分)
埋怨(mánmái)气馁(nǚněi)烦(脑恼)仪(势式)
镜未磨(①未来②没有)疾恶如仇(①疾病②痛恨)
3、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3分)
碧血()心雕()画栋心()不宁
相得()彰大发()霆开天()地
4、按要求写成语。(2分)
(1)提到盘古,你会想到成语:()、()
(2)看到爱国英雄,你会想到成语:()、()
三、句子大擂台。(10分)。
1、我们要取得好成绩。我们必须要勤奋刻苦。(用上关联词,两句并一句)
2、如果没有你,人们哪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朵?(改成不带问号的句子)
3、写一句适合挂在书房里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诗句、名句或歇后语:
(1)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名句(,)告诉我们勤奋的重要。
(2)顾宪成的名句()告诉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
(3)我乱扔垃圾使班级被扣了分,老师让我去办公室,一路上我心里像()。
(4)、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诵读诗词佳句,能使我们充分领略它的无穷魅力。如,刘禹锡描写洞廷山水的诗句“(),白银盘里一青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两岸猿声啼不住,()”;杜甫描写春天的诗句“迟日江山丽,()”。中秋节的晚上,人们思念家乡的亲人,常吟诵苏轼的诗句:(,千里共婵娟)。
四、课文内容回顾.(7分)
1、新中国在(年月日)成立。那一天,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庄严宣告:()。(1分)
2、半学学期以来,我们从书中认识了许多中华秀人物。有虎门销烟的(),有
3、我们在书中游览了一些中外名胜古迹,有充满田园诗情的国家(),有“天下第一泉”美称的济南的(),有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有世界最宽广、最壮观的城市广场()。(2分)
4、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仿佛又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了水面上来。(2分)
五、阅读展伸手。(30分)
(一)课内阅读。(7分)
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请澈见底,湖底石块()。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
1、在这段文字的括号中五彩池填上适合的词语(1分)
2、用“﹏﹏”在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在这句话中,是把()比作()(2分)
3、这里的湖泊为什么叫做“五花海”“五彩池”?用“——”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2分)
4、请你根据九寨沟风景的.特点来给它写一条广告语吧!(2分)
(二)课外阅读积累:8分)
1、《西游记》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三打()、()芭蕉扇。
2、《一百条裙子》中的旺达画了一百张关于()的画。
3蒙小萌是熊小雄的()。
4、蓝小熊的第一条命是查莫宁海洋里的侏儒()给的。
5、杨红樱创造了两个可爱的人物,一个是淘气包(),另一个是笨女孩()。
6、《天外来客》中被飞船抛弃的一个外星人名子叫()
(三)课外阅读。(15分)
时间过得很快,同学们临近期末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小学生频道为大家准备了四年级,希望能够帮助大家高效复习。
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苏教版)
一、看拼音写词语。
gōulóulǎnduòtáozuìlǐnlièkāngkǎi
()()()()()
shèntòujiāndūchōngjǐngfěnzhuāngyùqì
()()()()
二、给划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几(jījǐ)乎偏僻(pìbì)粗糙(càocāo)铺(pūpù)满
遵(zūnzhūn循门槛(kǎnlǎn)入场券(quànjuàn)
寒暄(xuēxuān)不屑(xièxiāo)着(zháozhuó)陆
三、选词填空
丰收丰富富裕
1、一场大雪覆盖了原野,预示着明年将是一个()年。
2、中国一定会更加(),更加辉煌。
3、海底有许多()的物产。
希望愿望
4、终于下雪了,我的()实现了。
5、小鸟的歌声消失了,我多么()再想听到它唱歌。
四、按要求写句子。
1、红军渡过大渡河。(扩句)
2、这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改为陈述句)
3、老师反复多次教育我们要学会自立。(修改病句)
4、三个妇女正在收割后的麦田里捡拾麦穗。(缩句)
5、尊严使人不再丑陋,尊严让美丽成为永恒。请你写一句与尊严有关的名人名言。
五、古诗连线。
月出惊山鸟露似珍珠月似弓(唐)杜甫
可怜九月初三夜月是故乡明(唐)张若虚
露从今夜白江月何年初照人(唐)白居易
二十四桥明月夜时鸣春涧中(唐)王维
江畔何人初见月玉人何处教吹萧(唐)杜牧
六、填空。
1、山城—()泉城—()春城—()羊城—()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它是电影的主题曲,由音乐家谱曲,
并由戏剧家作词的。
4、《瑞雪图》是写的,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
和的雪景。
5、写出三个用城市命名的路名、、。
第二部分口语交际
在一些城市的街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人,他们四肢健全,却天天守在街角,伸手等待施舍,政府多次收容,但这种现象屡禁不止。他们说这样钱来得容易。他们这样做对吗?请你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三部分开心阅读
爹爹说:“花生的用处固然很多,但有一样很(可贵宝贵)的。这小小的豆不像那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生羡慕之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人们才把它挖出来。你们(偶尔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分辨)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你接触它才知道。”
1、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三件事、、。
2、在多文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用“√”标出。
3、这段话写出了()
A、花生果实的特点B、花生的好处C、花生的可贵之处
4、“父亲”拿同花生作比较,来说明花生具有、的品格。
5、从父亲的话中我知道了他希望“我”做的人。
难忘的八个字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觉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我气恼,我愤恨怎么会一生下来就是裂唇!我一跨进校门,同学们就开始讥笑我,我心里很清楚,对别人来说我的模样令人厌恶——一个小女孩,有着一副畸形难看的嘴唇,弯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结巴。
同学们问我:“你嘴巴怎么会变得这样?”我撒谎说小时候摔了一跤,被地上的碎玻璃割破了嘴巴。我觉得这样说,比告诉他们我生出来就是兔唇要好受点。我越来越敢肯定:除了家里人以外,没人会爱我,甚至没人会喜欢我。
二年级时,我进了伦纳德夫人的班级。伦纳德夫人很胖、很美。她有金光闪闪的头发和一双黑黑的、笑眯眯的眼睛。每个孩子都喜欢她、敬慕她。但是,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因为这里有一个很不一般的缘故——我们低年级同学都有“耳语测验”:孩子们依次走到教室的门边,用右手捂着右边耳朵,然后老师在讲台上轻轻说一句话,再由那个孩子把话复述出来。可是我的左耳朵先天失聪,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我不愿把这些说出来,那样同学们会更加嘲笑我的。
不过我有办法对付这种“耳语测试”。早在幼儿园做游戏时,我就发现没人是否真正捂住了耳朵,他们只注意你重复的话对不对。所以每次我都假装用手盖紧耳朵。这次,和往常一样,我又是最后一个。每个孩子都兴高采烈,因为他们的“耳语测验”做得挺好。我心想:老师会说什么呢?以前的老师总是说:“天是蓝色的”或者“你有没有一双新鞋”等等。
终于轮到我了,我把左耳对着伦纳德夫人,同时假装用右手紧紧捂着耳朵,然后,悄悄把右手抬起一点,这样就足以听清老师的话了。
我等待着……然后,伦纳德夫人说了八个字。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这八个字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这八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
这位很胖、很美的老师轻轻说道:“我希望你是我女儿!”
1、“聪”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聪”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听觉;②听觉灵敏;③聪明。“左耳先天失聪”的“聪”应取第()种解释。(3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抚慰()讥笑()缘故()
3、“我发觉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什么叫做“与众不同”?我怎么与众不同?用“——”画出有关句子。(4分)
4、用“﹏﹏”在文中画出最能够体现本文中心的句子。(2分)
5、“难忘的八个字”是哪八个字?(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会感谢他人吗?假如你是短文中的“我”,会怎样感谢伦纳德夫人呢?(2分)
六、习作大比拼。(30分)
你最大的爱好是什么?哪些事例能说明你的确有这个爱好?请选择几个事例,将自己的这个爱好写一写。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题目自拟。
希望提供的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期末考试相关信息,请及时关注!
考试既是知识的检验,又是意志的磨炼,同学们一定要充分的做好期末考试的准备。小学频道为大家准备了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积累运用(50分)
一、读准拼音,写好汉字。(10分)
二、我会在正确的读音下划横线。(4分)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zhěnɡzěnɡ)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jiānjiàn)隔,在小溪里横(hénhénɡ)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tātà)过,这就是搭石。
三、把句中写错的字划上横线,并在后面的“()”中改正。(2分)
葱郁的树从,掩应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珠红的官墙。()()()()
四、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2分)
①仪态端庄②胆大妄为③无能为力
1、形容一个人胆量大,胡作非为。()。
①叶圣陶②周恩来③肖复兴
2、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作者是()。
五、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作答。(10分)
照猫画()()言()语()()力尽
耀()扬威横()江面殊死()搏
精神()() 血( )亲情
1、观察第二个成语,“言”和“语”意思相同,这种由两个意思相同的字构成的词很多,请照样子写2个: 、 。
2、以上成语中和是一对反义词。
3、上面词语中,含有动物名称的词语有:
描写神情的词语有
描写自然风光的词语有:,我还能写一个描写自然风光的词语:、 。
六、我会选词填空。(4分)
气势气魄
1.这样()雄伟的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宏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
发现发明
1.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儿,这是科学家们的新()。
2.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七、按要求改句子。(5分)
1.照样子写句子。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用“……像……像……”写比喻句)
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伺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学着用反语写一句话。)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学着用比较的方法写一句话。)
2.修改病句。
因为当时大雨倾盆,所以他还是准时到了学校。
3.缩句
美丽的天安门广场顿时变成了花的海洋。
五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法、德育渗透点)
知识与能力:
1、过自主认读词语,在互相交流中积累词语,并认读量词。
2、了解包含递进关系的复句,并会正确运用。
3、积累名言警句。
4、通过短文,引导学生搜集资料。
5、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书中人物。
5、习作要按照一定顺序表达的能力并努力做到详略得当;表达具体通顺,能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能够修改自己的文章。
过程与方法:
1、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语言训练。
1、课前观察了解:课中交流、交流习作,修改提升。新—课—标—第—一—网
2、观察、体验生活法、合作探究法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叙事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积累量词。
2、理解关联词的作用,并能熟练运用。
3、习作要按照一定顺序表达的能力并努力做到详略得当;表达具体通顺,能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能够修改自己的文章。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
第1课时
教学设计:个性化备课:
一、学习“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熟练.
2、带着问题去发现:
(1)指名读词,想想能发现什么
(2)交流与提示:带点的字在词语中的意思。
(3)结论:相同的字在不同的词语环境中意思不同。
(4)指名读第一排和第三排的字,想想能发现什么
(5)交流与提示:带点的字与数字连在一起。
(6)结论:这些字与具体的数字在一起,是数量词。
3、齐读,积累词语。
4、你能想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另外几个词语吗?
二、学习“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学生自由读句子。
2、说说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3、师讲解转折。
4用这些关联词写句子。
三、学习“读一读,记一记”:
1、学生读句子,指名读。
2、你知道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学生交流。
3、回想句子的意思,尝试背一背。
五年级语文教案2
一、背景知识
1、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有一篇课文《落花生》,它是一篇现代优秀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所受的家教。作者许地山,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以朴实洗炼、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感触,常寄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于字里行间。
2、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在表达上颇具匠心,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二、设计理念
1、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只是示例教学。课堂上对课文内容的处理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加深理解,让学生学得充分,学得深刻。就如《落花生》这篇课文我认为教师应抓住父亲所说的这几句话,作为学习该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要善于质疑,设置悬念,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学生求异性思维。
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物喻人,教师可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作者借助落花生比喻哪一类人?也就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一类人具备着落花生的这种精神。同时,新课程理念(二)提到的关于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问题。我认为《落花生》这篇课文体现的是一种奉献精神。当然我们在评析时要赋予落花生以一种主体性,或者说它是主体精神的某种体现。“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到你接触它才能知道。”落花生没有努力去炫耀自己,而是默默地生长,在地下结果。
炫耀自己是一种自我欲望的满足,而把果子埋在地下,却是十足的贡献。苹果在生长的同时由于其颜色、芳香吸引了羡慕的目光,也就炫耀了自己,在生长和死亡的过程中满足了自我的欲望。但它毕竟还是有果实的。那些只炫耀自己,只满足自己,没有果实,丝毫不贡献的主儿,大概许地山连提也不愿提到它们。也许,落花生的默默奉献并没有要以此贬低别的什么,甚至由此引起纷争、斗争,它也许只要我们品尝它,而不要我们去拿它跟别的植物比较。所以我们如果把这种奉献扩展到人际关系的斗争、社会的贡献,甚至到增加许多道德、伦理的内容进去,那就违背了作者的原意。
《落花生》没有要我们把它的哲学当作工具,而只是讲了一种人生的意义,传达一种极高尚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又是那么一种极普遍的植物--花生,那么一块极普通的闲地,普通的父亲母亲,普通的故事所产生出来的。一切都是那么通俗。课文重点是在深入理解文章说的几句话上由落花生的特点进而阐明做人的道理。落花生外表不好看,但它有用,有益于人类,有着内在的美,有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
文章否定的是那种“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这种“东西”只会炫耀自己,哗众取宠,而无真才实学,外表好看心灵却不美,对别人、对社会没有好处,甚至有害,那绝不是美的、有价值的东西。
2、我认为在学习该篇课文时,应该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三、设计思路
我在设计这堂课时,把父亲所说的这几句话作为学习该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父亲话的含义,从而抓住课文的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全文思想感情。另外,为了突破本课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具体步骤如下:
(1)、课前,让学生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学生可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获知,课堂上教师可利用课本P48页插图,让学生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
(2)、课堂教学中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几件事。重点从父亲说的这几句话中领悟到做人要做具有花生这种品格的人。
(3)、本文语言浅显,但所说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义。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说明的做人道理的问题上,教师要注意三点:一要保证学生个体进行充分阅读、思考和小组进行交流讨论的时间。二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突破本课教学难点,要对作者的立意有所了解,取得认同。三要尊重学生的不同体验,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用不同方式表述自己的见解。
(4)、“分清文章的主次”是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5)、比喻手法所能体现的总是事物的某一方面,而不是事物的所有方面,所以有句名言说:“比喻总是跛足的。”比较也是一样。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以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非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父亲说那段话的目的,不曲解课文的本意。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讲一家人议论花生的好处,教育学生懂得不要只讲体面,只求外表美,应该做一个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借助具体事例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4、学会生字新词句。
5、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年级语文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为我国璀璨的古代艺术而骄傲。
2、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4、5段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第4、5两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
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4、5两段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看图片引入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在
2、学生交流讨论,
对,它就是敦煌莫高窟(请学生简单介绍)。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一起到这个神秘的地方去看一看。
(二)初学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意思;
尽量划出能表示每个自然段主要意思的句子。
2、指名朗读(请学生找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朗读,教师以此检查自读效果)
3、交流各段表示中心意思的句子,教师挑中心词进行简单板书。
塑像——精美
艺术宝库
壁画——艳丽多姿
(三)深入学习课文4、5两段
1、学习第4段
①指名配乐朗读,其它同学边听边感受画面内容,体会画面上主要在画什么。
②交流讨论,并从文中找出对应语句。
③朗读体会
④比较朗读、
a她提起腿,伸出两臂,把琵琶举到脑后拨琴弦。
b她轻提着腿,舒展两臂,把琵琶高高地举到脑后,拨动琴弦。
引导学生找动词从而体会画面女子舞姿的优美。
⑤学习课文第一句,由背景来感受壁画的艳丽多姿。
2、学习第5段
①学生写感受看了这样的壁画你会有什么感受呢,请你把它写下来。
②交流所写感受
③学习课文刚才同学们都说了自己的感受,那么文章的作者游了以后有什么感受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最后一个段落。
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栩栩如生的画面内容。
3、背诵4、5两段
①学生自己准备
②检查背诵情况(可由学生自己选喜欢的段落来背诵)
(四)教师
(五)布置作业1、积累4、5两段2、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