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跳水这篇课文的名言警句 正文

跳水这篇课文的名言警句

时间:2025-05-08 20:49:10

认知目标:

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意目标:

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的事,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寓意,体会借事述理的特点。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读通读准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条理。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读题。

读了这个题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再次读题目,读出你的感受。你还有哪些疑问?

2、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和物?

课文中的物(水罐)会像人一样说话,这种写法叫拟人。

3、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回忆寓言故事的特点:通过故事说明道理。)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我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带有生字的词或不懂的词。

2、检查自学效果。

读词语。水罐 完好无损 日复一日 不禁 骄傲 惭愧 渗出 浇灌 花瓶 欣赏 道歉 漏掉

分自然段读课文,评价。

三、把握故事内容。

1、方法指导。(先概括各自然段内容,然后连成全文主要内容)

2、逐段概括主要内容。指读、自读、齐读,讨论交流。

第一自然段:挑水工用两个不同的水罐挑水的不同结果。

第二自然段:破水罐向挑水工道歉,挑水工让它回家时注意路旁的花儿。

第三自然段:破水罐再次向挑水工道歉,挑水工告知是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了美丽的花。

(在充分了解段意后,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读议:挑水工的两只水罐有什么不同?

2、自由练读,读出两只水罐的不同。

3、指名朗读,评议。(朗读时强调:有裂缝,完好无损,满满的,只剩下半罐水)

4、对比朗读。(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

五、识记生字。

1 自学生字表里的生字,描红罐、傲、愧、灌、瓶,思考怎样记住。

2 交流各自的识记方法。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的事,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一路花香》这篇课文,你还记得这些词语怎么读吗?读读词语。

水罐 完好无损 裂缝 骄傲 惭愧 漏掉 道歉 欣赏 浇灌

2、根据这些词语的提示,回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我们知道寓言是通过短小的故事告诉人们一定的道理的。《一路花香》这则寓言故事将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课文。(生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

(一)整体感知。

这只有裂缝的水罐能浇灌出一路花香,它可真了不起!可是读了课文,我们知道它自己却不这么认为,它的情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你能在文中找出表示它情感变化的`词语吗?(快速浏览全文)

(相机板书:十分惭愧一丝快乐仍然伤心)

(表扬:找的真准,对破水罐的心情把握得很好。)

(二)体会惭愧

1、我们来体会破水罐的第一次情感。(十分惭愧)惭愧是什么意思?(以为自己做错了事,没有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十分惭愧可见程度更深。能从课文哪些词语和句子中感到水罐因什么而惭愧?(读一二两小节)

填空练习说话:破水罐因为而惭愧。

过渡:因为自己的裂缝,使自己比不上好水罐的价值而惭愧;因为自己的裂缝使挑水工白费力气而惭愧;因为自己的裂缝使挑水工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而惭愧。当破水罐感到十分惭愧的时候那只好的水罐却怎么样呢?

想象一下,当好水罐遇到破水罐时它会对破水罐说什么?面对那只完好的水罐,破水罐不仅会惭愧,还会怎样呢?

2、指导朗读:是啊,跟完好的水罐比起来,破水罐怎能不感到自卑呢?两年后的一天,破水罐终于忍不住内心的愧疚,向挑水工道歉,能不能把破水罐的惭愧心情读出来呢?(指名3人读,齐读。)

对于他的道歉,挑水工说了什么呢?我们分角色来朗读。(请一组)

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挑水工?一只怎样的破水罐?

(二)体会一丝快乐?

1.读第三小节,说一说。因为惭愧的破水罐不久又有了一丝的快乐。

2.美好的景象是什么样的呢?你能想象出来吗?请把想象到的用生动的语言说出来。

3.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路旁美好的景象。出示图片。用什么词语来赞美这景象。

描述:多美的花儿,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一朵朵,一簇簇地怒放着。走在这条小路上,可以欣赏一路美丽,一路花香。

4.如果你就是路人,看到了这样的景色你会有什么感受,会说什么呢?

5.轻轻地读读第一句话,谁能读出这一路鲜花的美和破损水罐的一丝快乐来?破水罐和你们一样被美丽吸引,它不禁有了那么一点快乐。

(三)体会伤心

1.过渡:可是到了小路的尽头,它仍然感到伤心。它为什么仍然伤心呢?读第三小节想一想,说一说。(出示:到了小路的尽头道歉。)

总结:它的快乐是那么少,是那么短暂,因为它还在为自己的裂缝而自卑,为自己不能尽到责任而自责难过。谁来读好这段话?(到了小路的尽头道歉。)

2.它再一次向挑水工道歉时,这次他的内疚程度更深了,歉意更重了,它又会说些什么呢?

(四)体会欣慰

1.是啊,破水罐的惭愧没有因为路边美景而消减,它仍然十分伤心。破水罐的心情仅仅只有这三次变化吗?老师也和你们一样认为破水罐的心情一定会发生第四次变化。默读课文,想一想,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帮老师完成这个填空。

2.你们为什么认为它会有这样的心情。结合跳水工说的话说一说。

3.挑水工的话说的多好啊,使破水罐明白了自身的价值。请有感情朗读。

三、揭示寓意。

1、读到这儿,你想对课文中的破水说什么?又想对挑水工说什么?

总结:世界上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他们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既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作用,同样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2.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名言警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你觉得别人高,是因为自己跪着。站起来吧,你会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矮。

3.再读课文题目,这一回再读课题,你又想到了什么?

4.体会本文题目的美:

你还可以给课文起哪些题目?

与课文的题目对比,你觉得哪个更好,说说理由。

(引导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体会课文题目所蕴涵的意思,体会题目的富有诗意。)

让我们再次凝视一路花香。齐读课题:《一路花香》

老师愿这一路花香带给我们的启示永远留在你、我、他的心中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自我,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板书(自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散文诗《欣赏自己》

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可你却是一颗星辰;

也许你想成为大树,可你却是一株小草;

也许你想成为大河,可你却是一条小溪;

于是你徘徊,你忧郁,你自卑。

和别人一样你也是一片风景.

也有阳光,也有空气,也有寒来暑往,

甚至也有别人未曾见过的一颗青草,

甚至也有别人未曾听过的一阵虫鸣......

做不了太阳就做星辰,在自己的星座发热发光;

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装点希望;

做不了伟人,就做实在的自我,

平凡并不可悲,关键的是做最好的自己。

不必总是欣赏别人,也欣赏一下自己吧!

多给自已一点信心,送别过去的岁月,只要明天还在,

只要热爱生命,即使有云的日子,你也能够真正的跨越自已!

五、作业。

1、搜集与本文寓意相通的名言或谚语,读一读,记一记。

2、组词:

罐( ) 裂( ) 渐( ) 参( ) 瓶( )

灌( ) 烈( ) 惭( ) 渗( ) 饼( )

板书设计1:

14.一路花香

惭愧 快乐 伤心 欣慰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

板书设计2:

14一路花香

完好水罐 骄傲自大

破损水罐 也有价值

要看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1

1、给带点的字注音。(8分)

安步当车( ) 流水淙淙( ) 敛声屏气( ) 数见不鲜( )

强词夺理( ) 舐犊情深( ) 丢三落四( ) 刚直不阿( )

2、下列词语中,一共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8分)

①如火如茶 ②再接再厉 ③仗义直言 ④哀声叹气

⑤呕心沥血 ⑥迫不急待 ⑦别出心裁 ⑧言简意赅

例:兴高彩烈 “彩”改为“采”

3、下列的四字词语与描述的事物不对应的一项是( ) (2分)

A、季节:莺歌燕舞——春天 火伞高涨——夏天 霜天红叶——秋天

B、年龄:鹤发童颜——老年 舂秋鼎盛——中年 两小无猜——童年

C、声音:响切云霄——响亮 不绝如缕——雄浑 万籁俱静——安静

D、地理:赤县神州——中国 杏花烟雨——江南 百草黄边——边塞

4.根据前面的提示,把下列带“意”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小心注意”叫( ) 意;“任凭自己”叫( ) 意;“沾沾自喜”叫( )意;“任意妄为”叫( )意;“心情爽快”叫( )意;“心术不正”叫( )意。

5.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6分)

(1)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三克镭体现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告诉小明:“你去大队部找赵老师领《我们爱科学》。”(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填空。(6分)

(1)写一句抒写思念故乡、怀念亲友的诗:____________ _

(2)写一句借月抒怀的诗:_____________

(3)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强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乐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 。(格言警句)

(4)你认为教室里应张贴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或千古佳句,请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趣的“四”字。(4分)

(1)、《四书》 、 、 。

(2)、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是

8、根据例句仿写句子(4分)

护士犹如天使,捧出自己的爱心,温暖了每个病人。

农民如

教师如

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2

①她恨全家人。

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③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④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⑤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⑥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⑦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⑩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⑾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⑿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⒀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⒁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⒂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1.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

答: 蛀牙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恨,以及自己的自闭、沉默寡言、性格畸形发展。警示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都要爱,才能健康快乐,因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2.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字数在10字以内)

答:拼命读书(孤独求读),疏远亲情(充满仇恨或畸形抗争);医生指点,唤醒亲情(重温亲情)

3.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她恨全家人。(她具体恨什么?开篇独句成段,有何作用?)

答:①恨父母重男轻女、不让看书、不让读高中;恨姐姐不吭气。

②作用:放在开头给人一种奇峰突起的感觉,给人悬念感,激发阅读兴趣,也为后文写亲情回归埋下伏笔。

2)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茁壮为何加引号?有什么深刻含义?)

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3

一、想一想,带点的字在句子中各表示什么意思?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后面括号里。(3分)

A.光线强 B.发光 C.(声音)强;响亮 D.使声音响亮E.(心胸、思想等)开朗;清楚 F.显露;显示

1、黑夜中,只见手电筒亮了一下。( )

2、张大爷说话的声音真洪亮。( )

3、她心明眼亮,一下子看透了我的心事。( )

二、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分类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0分)

( )天动地 大义凛( ) 全神( )注 视( )如归 片甲不( ) 气( )山河 损兵( )将 聚精( )神

1、描写精神专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惨败景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气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英雄气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用"亲"先组六个词,再选择其中四个填空。(8分)

( )、 ( )、 ( )、 ( )、 ( )、 ( )

1、周总理那慈祥的笑容,( )的话语,至今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2、( )的老师,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

3、他们俩( )合作,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

4、大伙儿就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 )极了。

四、读句子,判断下列句子用的是哪种说明方法。(在括号里写上序号)(3分)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1、鲸是比象大得多的动物。( )

2、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 )

3、我国捕获过一头4万公斤重的鲸,有17米长。( )

五、判断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5分)

1、这难道是我的错吗?( )

2、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

3、在半空中看长江,简直是一条白缎带。( )

4、竹子长得要戳破天。( )

5、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

六、请将相关的内容连起来。(5分)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水调歌头》

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忆江南》 王勃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枫桥夜泊》 苏轼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别董大》 白居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杜少府之任蜀州》 高适

七、把下列诗句填充完整。(5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

2、策马前途须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

3、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__。

4、不经一番彻骨寒,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俯首甘为孺子牛。

八、把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重新排列,将序号写在前边的括号里。(8分)

( )如果在三峡截流、建坝,安上水轮机,让水力发电,那是十分巨大的动力。

( )其实,人世间并没有什么上帝,三峡只是大自然演化的一个结果。

( )人们盼望已久的日子终于来到了,1992年4月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

( )长江三峡不仅气势磅礴,景色秀丽,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 )一位美国朋友在考察了三峡之后,羡慕地说:"三峡是上帝赐给中国人的礼物。"

( )它给中华民族送上了礼物,但也出了个难题,看我们有没有胆识、智慧和能力去打开这一自然"宝库"。

( )中华民族这近一百年来的梦幻将变成现实。 ( )三峡工程上马在即。

九、阅读理解。(26分)

在我童年的梦里,飞得最高的就是风筝。

地面上,我们扯着线跑着;天空中,风筝迎着风飞着。这些在天空中飞着的,都是我们精心造出来的理想的翅膀啊!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每个人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

你看,那个样子像一顶水兵帽,后面还飘着两根飘带的风筝就是我的,因为我长大了想当海军。此刻,我的眼睛似乎已在那被线牵着的高高的帽檐下,看见了无边的大海和波浪的花纹……那个飞机风筝是强强的,他想当飞行员都快想疯了。可现在的纸飞机却吃不住这个小胖子的体重,他只好把自己最威武的一张照片贴在风筝飞机驾驶舱的位置上。

瞧啊,一只美丽的大蝴蝶,翅膀一扇一扇的,正在空中翩翩起舞,这一定是小薇薇的巧手做的,她想像她爸爸一样,当一个昆虫学家。哟,那边张牙舞爪地飞来了一只大蜈蚣,这一定是调皮蛋小狗子的,这家伙,在地上欺负人不算,到天上还要逞霸道!于是我的水兵帽和强强的歼击机立即出击,唉,威力巨大的歼击机竟和一条蜈蚣同归于尽-缠在一起摔了下来。我心爱的水兵帽也牺牲了一根飘带,在空中失去平衡,摇摇摆摆地飞不稳了。

还有,那瓦片风筝是未来的建筑大师大喜的;那双体花瓶风筝是双胞胎兰兰和红红的。所有的风筝中,要数小音乐家根子的最棒了,那是一个大竖琴。说实话,我见了他的风筝后才知道竖琴是什么样子。但那不完全算他的本事,要是没有他那个会拉小提琴的舅舅帮助,这竖琴不掉下来摔碎才怪呢!不过那风筝上挂的两排风铃可真好听:"得嘟哪,得嘟嘟!"把带着鸽哨的鸽子都引来了。 最土的风筝要算芳芳的了。因为她直到现在还没有决定长大干什么,所以只好照她的头的样子做了个风筝,让她到天上去好好想想吧。哈,风筝的后脑勺上还拖了一条尾巴似的长辫子,唉,丑死了!

在地面上,我一边放线一边跑着。啊,每个人的童年也像是一个风筝。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手里的线越放越长,风筝也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可千万别让手中的线断掉啊,风筝,是理想的翅膀!

1、看拼音写词语。(4分)

fēng zhēng mào yán shù qín wēi wǔ?

( ) ( ) ( ) ( )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4分)

(1)威力巨大的歼击机竟和一条蜈蚣同归于尽。

同归于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家伙,在地上欺负人不算,到天上还要逞霸道!

霸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辨字组词。(3分)

碎( ) 驾( ) 扯( ) 粹( ) 架( ) 址( )

4、给下列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4分)

羽______ ( ) ______ ( ) 争______ ( ) ______ ( )

5、缩句。(2分)

在天空中飞着的风筝是我们精心造出来的理想的翅膀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为我们描写了哪些风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这些风筝中,最棒的要数______,最土的是______,最美的.是______。 (3分)

8、"我"的理想是什么?所以"我"做了一个什么样的风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的理想是什么?读了本文之后你打算做一只什么样的风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27分)

请以《幸福》为题,以下面任意一段文字开头,续写一篇400~500字的

1、说到"幸福"二字,我就联想到了家人、朋友、同学给我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

2、马克思说"奋斗就是幸福",看到这句话,我在生活、学习中,战胜困难的往事便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小升初语文试卷答案

一、答案:1、B 2、C 3、E

二、答案:惊天动地 大义凛然 全神贯注 视死如归

片甲不留 气吞山河 损兵折将 聚精会神

1、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2、片甲不留 损兵折将

3、气吞山河 惊天动地 4、大义凛然 视死如归

三、答案:1、亲切 2、亲爱 3、亲密 4、亲热

四、答案:1、C 2、B 3、A

五、答案:1、反问 2、设问 3、比喻 4、夸张 5、拟人

六、答案: 略

七、答案:

1、病树前头万木春

2、莫学龙钟虚叹息

3、视死忽如归

4、那得梅花扑鼻香

5、横眉冷对千夫指

八、答案:2 4 6 1 3 5 8 7

九、1、答案:风筝 帽檐 竖琴 威武

2、答案:略

3、答案:略

4、答案:略

5、答案:风筝是翅膀

6、答案:水兵帽、飞机、蝴蝶、蜈蚣、瓦片、双体花瓶、竖琴。

7、答案:根子的大竖琴 芳芳的 小薇薇的大蝴蝶

8、答案:想当海军。水兵帽风筝

9、答案:略

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4

满分30分,时间15分钟

一、基础知识。(18分)

1.将成语补充完整,再把表示人物神态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没精打( ) 垂头( )气 高瞻远( ) ( )精会神

2.在原句上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句子意思。(4分)

(1)他克服了重重困苦,终于取得了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平望见远处的那架飞机,嗡嗡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合适的词填空(4分)

宁可……也不…… 只有……才……

如果……就……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与其……不如……

①( )现在电子计算器已广泛地使用,( )算盘仍有它的重要作用。

②( )勤奋的人,( )有希望做出优异的成绩。

4、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按要求改写 老太婆的叫喊声惊醒了阿辽沙。

①改写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改写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 》、《 》

二篇外国文学作品:《 》、《 》

二、作文(12分。字数在100,内容10分,卷面书写2分)

平日,由于你学会了一种知识;或者掌握了一种技能;或者做了一件好事:或有了进步;也许还有其它原因……都会使你全家人为你的成长感到高兴。请从中选一件事以《全家为我而高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答案:

1、采 丧 瞩 聚

2、(1)把“困苦”改为“困难” (2)后句前加上“听到”

3、虽然……但是…… 只有……才……

(1)老太婆的叫喊声把阿辽沙惊醒了。

阿辽沙被老太婆的叫喊声惊醒了

(2)《西游记》、《红楼梦》等 《海的女儿》、《小王子》

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5

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

si suo wen hou ji jiao

( ) ( ) ( )

二、汉字。(共6分)

1.按的要求填空。(3分)

“张”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这个字一共有( )画。

“张”在字典里的解释有:

①展开,开;②铺排陈设;③ 看,望;④量词;⑤姓。

“张灯结彩”的“张”是第( )种解释;

“东张西望”的“张”是第( )种解释。

2.比一比,组成词语。(3分)

钓( ) 妨( ) 询( )

钩( ) 防( ) 讯( )

三、词语。(共12分)

1.将成语补充完整,再把含不好感情色彩的写在横线上。(6分)

欣欣向( ) 舍( )为人 ( )气凌人 口若( )河

好高 ( )远 精兵( )政 神机妙( ) 高( )远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词填空。(6分)

严肃 严厉 严格 夸口 夸耀 夸奖 优异 优秀 优良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王宏同学处处( )要求自己,( )思想品德好,( )学习成绩好。大家都( )他是一个( )的少先队员。可是他从来不( )自己。

四、句子。(共12分)

1.修改病句(在原句上改)。(6分)

①小明出席了市里的作文竞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他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讲卫生、懂礼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换一种说法。(6分)

①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换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换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爸爸辅导我。我学作文。(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应用文。(4分)

李华同学患重感冒,医生要他休息两天。请以李华的身份向张老师写一张请假条,日期是5月10日。

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6

一、基础知识。(共18分)

1.看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rǔshàjiǎo suō

侮()()时()健()衣

2.将“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这句话改成反问句。(1分)

3.缩句(缩到最简):我忽然明白了清香的来源:是腊梅花。(1分)

4.将“孔雀的羽毛多么漂亮啊!”改成拟人句。(1分)

5.将“晚霞映红了天空。”改成比喻句。(1分)

6.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4分)

(1)学校要尽量节约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2)我们怀着尊敬的心情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

(3)有没有动脑筋是考出好成绩的重要原因。

(4)电视机里传出雄壮有力的战士们的歌声。

7.扩句:采茶姑娘摘下嫩芽。(1分)

8.将“学好语文一定要加强课外阅读。”改成双重否定句。(1分)

9.排列乱句。(4分)

()它原本是弃置在一位美国人所住的院子里。

()主人平静地说:“这块石头,我本来就是要丢掉的。我决定不占为己有,而将它送给博物馆,让更多的人来欣赏。”

()这块石头有个动人的故事。

()谁知就在搬上卡车时,工人一时失手,石头掉在地上,碰裂了一个缺口,大家才发现这并不时一块普通的石头,而是一块紫水晶。

()有一天,主人因石头有碍观瞻,就叫人来将它搬走。

10.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使句子前后连贯。(2分)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记忆力具有重大的意义。()人们没有记忆力,()不可能获得知识和经验。记忆力()生来就有的,()自然而然发展起来的,()在正常的教学影响下培养起来的。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共18分)

1.相信你一定能将下列诗词补充完整。(3分)

(1)青山遮不住,______。

(2)______,树头花落未成阴。

(3)天街小雨润如酥,。

(4)______,误入藕花深处。

(5)_____,白发谁家翁媪。最喜小儿无赖,______。

2.根据情景写词语、诗句、歇后语、谚语、格言。(7分)

(1)(横线上可以填哪些成语?)孩子们,______的儿童节终于到了,校园里处处处______,同学们个个显得______。(3分)

(2)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景观吗?(3分)

庐山瀑布:大草原:长江:

(3)请你写出一条表示团结互助的歇后语、谚语或格言。(1分)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其一人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______,思______。这是______《》一文中的语句,这篇古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___________

(2)漓江的水真静啊,______;

漓江的水真清啊,______;

漓江的水真绿啊,______。

三、阅读。(28分)

(一)丁香(12分)

妈妈带我在院中种了几棵丁香树。

丁香树很快长得就超过了我的身高。我常常站在丁香树前观察它的变化。早春,一张张嫩叶,形状酷似心脏。然后,它的枝头出现了一团团紫色的或白色的云,这是由许许多多小花朵组成的。到了秋季,它接下扁扁的果实,再过不久,寒冬来临了,丁香树却脱掉身上的全部绿装,裸露出干瘦的躯体,让枝丫忍受零下四十余度寒冷的袭击。最初,我担心这娇嫩的小树会被冻死。可是到了翌年早春,它又开始生枝、长叶、开花。在那苦涩的时代,我往往感觉不到丁香的芬芳。有时在它的花瓣上反而会发现颗颗晶莹的泪珠,莫非它也尝到了人间的幸酸?老师说,丁香的花朵有四个小瓣儿。可是俄罗斯小同学们偷偷地告诉我,还有五个瓣儿的。如果发现了五瓣儿的丁香花,就是发现了幸福。这时,可不能让幸福跑掉,要马上把它吃掉。这或许是俄罗斯人的风俗?从他们的风俗里,也不难看出他们对幸福的殷切渴望。那时我们都是孩子,不知道幸福须要去争取。我们男男女女小同学们聚集在一起时,只要发现五瓣的丁香花,就争先恐后地抢着吃。我吃过多少,不得而知了。有一年盛夏,狂风卷着暴雨,呼啸了两天两夜。我的小丁香树被刮断了。我以为它再也活不了了。妈妈说:“别哭,它会活的!”果然,断干敖过了寒冬,到了春天,它抽出新条,长出新叶。那年开的花朵中,虽然我也发现了五个瓣儿的,可是不忍心把它吞掉。我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从文中划出4个错别字,把正确的写在后面:______(2分)

2.你觉得丁香具有怎样的品质?为什么?(3分)

3.同学们为什么要吞吃丁香花?“我”后来又为什么不忍心把它吞掉?(4分)

4.展示合理的想象,补充本文的结尾部分(3分)

(二)

能够成为吴青教授的学生是我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最幸运的经历,而她授予我们的第一堂课更使我终身难忘。我们的第一堂语课排在3月2日,谁知3月1日,从报纸上一行冰冷的触目惊心的文字中,我们惊悉冰心老人与世长辞的噩耗。吴青老师还能照常给我们上课吗?早就听闻吴青老师与母亲感情很深,承受着刻骨切肤的丧母之痛,她是不会来了。

带着种种的猜测与疑惑,我们仍然准时做在教室里。11点整,一个娇小但挺拔的身影走进了教室,平静的面容,平静得让我们发现不了什么,惟有她左臂上的黑纱刺痛了我们的眼睛,刺痛了我们的心。是她,是吴青老师!

刚才还有说话声的教室顿时鸦雀无声。吴青老师从容地环视了一下四周,开始

因为这学期口语采用了新课本,吴青老师对课本进行了详尽的介绍。生动活泼的形式,不经意间流露的幽默感感染了我们。于会心处她与我们一同爽朗地开怀大笑。听着她如同行动流水的讲述,我们几乎忘记了冰心老人的辞世。

介绍完课文,这堂课也临近尾声了,吴青老师收敛起笑容,神色变得凝重起来:“大家都已知道了我母亲去世的消息,我绝不会因为母亲的离去而耽误工作,我们家的传统就是‘人走了,但生活还是要继续’。当年我父亲吴文藻去世时也是如此。我母亲坚信‘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她热爱孩子,对青年人寄予厚望……”

透过朦胧了双眼的泪花,我仿佛看到冰心老人也站在我们的讲台上。这位老人非常平静地看待生死,曾说出“人间的葬礼是天上的婚筵”这般通透豁达、大彻大悟的话来,吴青老师能够把悲痛化为力量,不正源自她母亲的精神吗?

谈到动情处,吴青老师禁不住哽咽了,忽然间老师仿佛记起了什么似的,抬腕一看表,重又微笑着说:“这堂课结束了,刚刚一席话耽误了大家吃饭,对不起了。记住离开教室时随手关灯,下课。”

吴青老师走了,可我们还是默默地坐在教室里,坐了很久很久。

1.给文章加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1分)

2.吴青老师的母亲是______,除了本文写到的,你还了解哪些有关吴青母亲的情况呢?

3.用“~~~~”划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2分)

4.读3-6小节,说说丧母之后的吴青老师是怎样像平常一样上课的?(3分)

5.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吴青老师对母亲去世内心是非常沉痛的?(2分)

6、吴青老师为什么能忍住丧母之痛给我们上课?(3分)

7、读了这篇章后,请你谈谈对吴青老师的看法。(3分)

四、作文。(30分)

题目:一次_____的考试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再用流畅的语言叙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考试,写清楚前因后果,做到文从字顺,书写工整。字数在500字以上。

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7

(一)积累与运用

1、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3分)

____一息 风姿飘__ ___有声 __不经心 丰__秀美 万花__谢

2、文中第(8)段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打上○,并改正。A__B__C__D_(2分)

3、文中出现的一句俗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诗《_________》,作者是____。(1分)

(二)理解与感悟

5、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

②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 ( )

③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

④这里的风物一定会:……( )

7、“我劝老花匠挪一挪那株衰弱的千金”。句中的“千金”在文中指________(1分)

8、第 (34)段中,画“--”线的句子里含着什么意思?把你体会到的含义写下来。(1分)

9、按要求概括。①第⑷段到第 (25)段,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________(1分)

②本文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③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分)

10、朗读第(31)优“腊梅新生了”一句,应重读的词语是____,应读出________的感情。(1分)

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8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shòu xuē pú sà zhāi fàn táng láng bǔ chán

( ) ( )( ) ( )

zhàng péng yāo hè fēng zhēng yù zhuó bīng diāo

( )( ) ( ) ( )

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音节(2分)

惬(qiè xiá)意 教诲(huì huǐ) 瘦削(xiāo xuē) 拎着(līn līng)

3.下列几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神彩奕奕 浓妆淡抹 孜孜不倦 迫不及待

B.惊心动魄 气势汹汹 汗流浃背 燃眉之急

C.栩栩如生 司空见贯 心急如焚 博大精深

D.桀骜不驯 和衷共济 顾名思意 明察秋毫

4.按要求写成语。(2分)

反映夏天炎热的成语: 、

表示冬天寒冷的成语: 、

5.按要求写诗句。(7分)

(1)明明不喜欢读书,请你用一句名言劝劝他: 。

(2)按要求写诗句。

表达诗人爱国之情: , 。

表达友人离别之情: , 。

表达游子思乡之情: , 。

6.按要求把句子写完整。(5分)

(1)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 ; ,

。(排比句)

(2)桂花开了, 。(夸张句)

(3)站在山顶朝下望去,小池 。(比喻句)

(4)航天工作者 (反问句)

7.按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我怀着好奇的心情 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 ,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 船底了……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 过来。我又感觉 ,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2)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 。我 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 ,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 、

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三亚落日景象 的情感。

1、本学期培养的学习习惯: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②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2、《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词作者是胡宏伟,曲作者是王世光,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依恋,全诗用第二人称,全诗的中心句是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第一小节,写了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小节写了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A、课后题三: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是因为长江源远流长,资源丰富,滋润着、养育着两岸的动植物。

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是因为长江无私奉献,哺育着各族儿女,胸怀宽广,像母亲般纯洁、神圣。

B、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它与黄河都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3、《三亚落日》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准确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的风光的赞美。

A、《三亚落日》中依次将落日比成孩童,大红灯笼,跳水员。

B、“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总括全文,点明题意,是点睛之笔。

C、三亚在我国海南岛的最南端,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素有“天然大温室”、“东方夏威夷”、“天下第一湾”之称。

4、《烟台的海》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烟台的海独特的景观:冬日的凝重,春天的轻盈,夏天的浪漫,秋日的高远及在大海的背景下烟台人的劳动与生活,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A、全文围绕“独特”这个中心词展开,行文结构:总——分——总,按一年四季(冬春夏秋)的顺序描写烟台的海上景观。

5、《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是叶圣陶,是一篇游记。课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去金华双龙洞的路上,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写了路上明艳的景色,欢唱的溪流,外洞的宽敞,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小,内洞的“黑、奇、大”,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

A、叶圣陶:中国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B、课文浏览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另外,从课文中有关写泉水的语句可以看出“泉水流经的路线”也是文章的线索,泉水从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山下。

7、《卢沟桥烽火》这篇课文叙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恺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A、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九一八变事变”:1931年9月18日。

9、《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章真切而生动地叙述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料在战场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把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反映了聂将军宽仁大义和中日人民浓厚的友谊。

A、日本人民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因为聂将军无微不至地照顾两个日本孤女。称他是“中日友谊的使者”,是因为聂将军的慈善心肠和宽大襟怀缔结了中日人民的友谊。

11、《三打白骨精》节选自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作者是明朝吴承恩,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领,赞扬了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A、孙悟空:机智勇敢疾恶如仇神通广大

12、A、《如梦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这首词主要写了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并背诵另一首《如梦令》)。

B、《渔歌子》是唐代词人张志和所作,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秀风光,这首词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垂钓图”,塑造了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13、《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蟑、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并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A、“螳螂捕蟑”比喻只想取得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后患。也比喻一心图谋侵害别人,却不知有人正在算计他。

B、《螳螂捕蝉》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这是危险的。

14、A、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背诵补充习题P27三)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爱书吧,它是你知识的源泉——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