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2、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5、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
8、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10、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11、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1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13、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14、知而好问者圣倾,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1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1、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3、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24、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
25、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2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2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29、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
30、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31、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3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3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
34、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3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36、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3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3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3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
40、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
41、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42、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43、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
4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4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4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47、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48、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49、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5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51、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5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5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5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5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56、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5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
5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59、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6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61、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62、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泛论训》
63、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64、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65、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66、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67、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6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69、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70、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2、诽谤别人,就象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3、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4、你能把“忍”功夫做到多大,你将来的事业就能成就多大。
5、你目前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6、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7、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8、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9、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0、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11、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12、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13、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14、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15、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16、以科学锻炼益寿延年中外有例,靠迷信健身长生不老古今无据。
17、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18、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19、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详,才是下手之处。
20、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21、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22、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23、老当益壮宁知自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4、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25、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26、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27、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
28、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受,减一分福泽。
29、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30、人不求福,斯无祸。人不求利,斯无害。
31、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32、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麻烦。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33、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34、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念养性。
35、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36、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善事,则心中太平。
37、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缩小自己。
38、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39、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40、少肉多菜,少糖多果,少酒多水,少烟多茶,少盐多醋,少怒多笑,少衣多浴,少说多做,少停多动,少药多炼。
41、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42、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祥,才是下手之处。
43、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
44、健康不是一切,但推动健康就没有一切。自我保健,是明天健康的方向。
45、运动是健康的源泉,也是长寿的秘诀。
46、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47、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智慧,办事以尽力为有功。
48、欲知过去世,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49、世事忙忙如流水,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50、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51、处事不必求功,不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52、诽谤别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53、伤人之语,如水覆地,难以挽回。
54、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55、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56、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57、遇顺境,处之淡然;遇到逆境,处之泰然。
58、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59、须交有道之人,莫交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60、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
——甘 地
把金钱奉为神明,它就会象魔鬼一样降祸于你。
——菲尔丁
没有钱是悲哀的事。但是金钱过剩则倍过悲哀。
——托尔斯泰
金钱和时间是人生两种最沉重的负担,最不快乐的就是那些拥有这两种东西太多,我得不知怎样使用的人。
——约翰生
财富不应当是生命的.目的,它只是生活的工具。
——比 才
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若是过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
——诺贝尔
鸟翼上系上了黄金,鸟就飞不起来了。
——泰戈尔
无知和富有在一起,就更加身份大跌了。
——叔本华
节约与勤勉是人类两个名医。
——卢 梭
贫穷要一点东西,奢侈要许多东西,贪欲却要一切东西。
——高 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