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千古无人敢犯的名言 正文

千古无人敢犯的名言

时间:2025-04-30 10:03:21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家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3.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膝王阁序〉)

5.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岑参〈逢人京使〉)

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8.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

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唐·杜甫《茅屋为秋凤所破歌》)

1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11.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12.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1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适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1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1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

1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1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1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0.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梅尧臣《雪梅》)

1、 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2、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李贺 《苏小小墓》

3、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 门,忆君 清泪 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4、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5、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

6、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李贺 《致酒行》

7、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 《雁门太守行》

8、 射虎不成重练箭,斩龙不断再磨刀 ——李贺

9、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

10、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 《南园十三首·其五》

11、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李贺 《马》

12、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李贺

13、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李贺 《南园十三首 其一》

14、 无物结同心,烟火不堪剪 ——李贺 《题苏小小墓》

15、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惟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李贺

16、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李贺 《梦天》

17、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

18、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璧车,久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 下,风吹雨。 ——李贺 《苏 小小墓》

19、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况是青春日 将暮,桃花乱 落如红雨。 劝君 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李贺

20、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李贺

21、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李贺

22、 少年心事当拿云 ——李贺

23、 雄鸡一声天下白 ——李贺

24、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 前融冷光,二十 三丝动紫 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贺 《李凭箜篌引》

25、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 ——李贺 《昌谷北园新笋》

26、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李贺 《马诗·赤兔无人用》

27、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李贺 《马诗》

28、 东风方来满眼春 ——李贺

29、 遥望齐洲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酒 ——李贺

30、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埃 ——李贺

31、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李贺

32、 男我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

33、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李贺 《秦王饮酒》

34、 枫香晚花静,锦水南山影 ——李贺 《蜀国弦》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自称陇西长吉、庞眉书客、唐诸王孙、李长吉。李贺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体貌细瘦,巨鼻,通眉,长指爪.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他的母亲见他作诗辛苦,责怪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韩愈曾为此作《讳辩》,驳斥无耻奥步,鼓励李贺应试。但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

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他因此被后人称为“诗鬼”。

土地者,民之本也。

【释义】土地是百姓生存的根本。

善为国君,使民无论而农益勤。

【释义】善于治国的君主,要使百姓不存二心而致力于农业。

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源也。

【释义】老百姓的农耕与纺织受到伤害,就会令天下人受饥寒之苦。

谷贱伤农。

【释义】粮价太贱就会伤害农民的利益,挫伤其积极性。

安民之术在于丰财,丰财者务本而节用也。

【释义】安定民心的方法是使财货丰足,要丰足财富就要努力发展农业,节省开支。

朕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朕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释义】我每逢穿衣吃饭,都会念及耕织的农民和织女的艰辛。

求人安者,莫过于足食;求国富者,莫先于急耕。

【释义】想要人民安定,没有比丰衣足食更重要的;想要国家富强,没有比耕种更要紧的。

废一善则众善衰,赏一恶则众恶多。

【释义】否定了一件好事,更多的好事就无法涌现出来;奖赏了一种恶行,许多坏事也就跟着出现。

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

【释义】作为上级,若能严格要求自己,他的所有部属就必然服从他的管理,执行他的指令。

国家必有文武,官治必有赏罚。

【释义】国家一定要有文有武,政治一定要有赏有罚。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释义】自古以来,领导、驱使民众在于有信用和诚恳,要把所说的话看得比百金分量还重。

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

【释义】得到奖赏不沾沾自喜,遇到挫折不畏惧退缩。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释义】人民是天下之根本,只有民心安定了,国家才能安稳,才能富强。

下民易虐待,上天难欺。

【释义】老百姓容易被欺压虐待,但老天爷是你们欺骗不了的啊。

赏不加于无功,罚不加于无罪。

【释义】不要赏赐没有功劳的人,不要惩罚没有罪过的人。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释义】礼不适用于百姓,刑不适用于大夫。

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

【释义】作为领导者,是民众的表率。表率作用好,任何事情都会好起来。

不为近重施,不为远遗恩。

【释义】不因为是自己亲近的就给予重赏;也不因为与自己疏远就忘掉给人恩惠。

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释义】做臣子的,把百姓富裕快乐作为功劳,把使百姓贫穷痛苦视为罪责。说明当官者当为民着想,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只有这样,才会成为真正受人民拥戴的父母官。

不有严刑,诛赏安置?

【释义】如果没有严厉的刑律,惩罚、奖赏怎么设置呢?

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释义】大事不能做,小事又不去做,这是败坏国家和毁灭个人的道路。

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释义】不提拔没有功劳的官吏,不奖赏不会善战的将士。

禁必以武而成,赏必以文而成。

【释义】要使法令行得通,必须要有刑律和罚则作为后盾;要使奖赏起到激励人们的作用,必须从政治上讲清道理。

祿当其功,则有劳者劝,无劳者幕。

【释义】让有功劳的人享受应得的俸祿,就会使他们受到勉励,使没有功绩的人羨恭。

明主者务闻其过,不务闻其善。

【释义】英明的领导愿意听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不愿意听别人吹捧他,讲他的成绩。

农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释义】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

农人不饥,而天下肥,要妇不寒,而天下安。

【释义】农民不会挨饿,国家就富裕;蚕妇不受寒,国家就安定。

在暖须在桑,在饱须在耕。

【释义】温饱的时候,要想到采桑的艰难,耕作的辛苦。

汝知稼福艰难,则常有斯饭矣。

【释义】汝:你。稼福:泛指农业劳动。斯:这。你知道种田的艰难,就能常有饭吃了。

古之强兵者……未有不从农事起者。

【释义】强兵,强大的军队。农事,农业。起,做起。说明要建立强大的军队不能离开农业。

立政之本则存乎农。

【释义】立国的根本在于发展农业。

地者,万物之本原。

【释义】土地是万物赖以生存的根源。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释义】贵,物价上涨。极,达到顶点。贱,物价下跌。物价上涨到极点就会下跌,跌到极点就会上涨。

富者,人之惰性,所不学而倶欲知也。

【释义】富有是人与生倶来的`性情,不用学就知道了的。

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

【释义】本,农业。末,农业以外的工商等业。古代治理国家的人,注重开辟财源,沟通有无。

贱即买,贵则卖。

【释义】商人不贩运没用的货物,工匠不做没用的器具。

农商交易,以利本末。

【释义】农,农民。商,商人。本,农业。末,农业以外的工商等业。农民和商人之间的交易,可以促进农业和其他各业的发展。

世有乱人而无乱法。

【释义】一个国家难免会出现乱人,但法度不能乱,法度一乱,国家就要失败。

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

【释义】国乱由于君乱,法治由于人治。

释法术而心治,免不能正一国。

【释义】抛弃法制而凭个人所好,即使再贤明的君主也不能把国家治理好。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释义】与其杀害无罪的人,宁可自己承受不守成规定法之罪。

钢刀虽利,不斩无罪之人。

【释义】虽然大权在手,也不能滥杀无辜。

罪止一身,家属不问。

【释义】一个人犯了罪,只能处罚其本人,不能株连其家属。

水注者鱼浮,令哥者民乱。

【释义】水浊则鱼要上浮吸气,政令繁苛则民无法承受。

以战去战,盛王之道。

【释义】以战争消灭战争,是成为强大帝王的政治准则。

行一不义,杀一无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

【释义】做一件不义的事,杀一个无罪的人,因而能得到天下,这样的事一概不为。

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

【释义】军队不进攻没有罪过的城市,不杀没有罪过的人。

圣王之用兵,非乐之也,将以诛暴讨乱也。

【释义】英明的帝王用兵,并非他好战,而是为了诛杀残暴,讨伐叛乱。

兵不妄动,师必有名。

【释义】军队不能轻举妄动,出兵必须有正当的理由。

恃武者灭,恃文者亡。

【释义】只靠武力必定失败,只靠文治必定灭亡。

天下虽兴,好战必亡。

【释义】国家虽然兴旺,如果喜欢打仗必然招致灭亡。

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

【释义】安邦定国的方法是强兵足食。

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

【释义】国家的重大事务,没有什么比事先有戒备更重要了。

兵无强弱,强弱在将。

【释义】军队本身无强弱之分,其强弱完全取决于将帅。

得一良将才,胜百连城璧。

【释义】连城璧,价值连城的璧玉。此言比喻将才之可贵。

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则士无不勇矣。

【释义】作战时将帅能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士兵就没有不勇敢的。

身先士卒,所向摧陷。

【释义】将帅作战时能带头杀敌,就无坚不摧。

为将之道,智勇兼贵全。

【释义】将帅既要有智慧,又要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