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的名言 正文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的名言

时间:2025-05-02 16:39:28

导语:让·皮亚杰(Jean Piaget,生于1896年8月9日,逝于1980年9月16日),瑞士人,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成为了这个学科的典范,一生留给后人60多本专著、500多篇

皮亚杰教育格言:

1.智力的基本功能在于理解和发明,……事实上,日益表现出:理解与发明这两个功能是不能分割的,因为要理解一个现象或一件事情,我们就要对于产生这个现象或事件的转变过程加以改组,又因为要重新改组这些转变,我们就要构成一种转变的结构,而要构成一种转变的结构就事先要有发明或再发现的因素。

2.我们所期望的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讲授者,仅仅满足于传达现成的答案,而是善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未知事物的导师。

3.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4.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

5.我们所期望的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讲授者,仅仅满足于传达现成的答案,而是善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未知事物的导师。

6.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有所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

7.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

皮亚杰人物介绍:

让·皮亚杰(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教育和发展心理学巨匠。

1918年获得瑞士纳沙特尔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阿尔卑斯山的软体动物》。

1921年任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实验室主任。

1924年起任日内瓦大学教授。先后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

1954年任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

1968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心理学卓越贡献奖。

1977年又获该会桑代克奖以表彰他对教育心理学的贡献。

1972年在荷兰获得荣誉地位相当于诺贝尔奖的“伊拉斯姆士”奖金。

此外,皮亚杰还长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的国际教育局局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干事之职。皮亚杰还是多国著名大学的名誉博士或名誉教授。

为了致力于研究发生认识论,皮亚杰于1955年在日内瓦创建了“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并任主任,集合各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逻辑学家、数学家、语言学家和控制论学者研究发生认识论,对于儿童各类概念以及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发展进行多学科的深入研究。

皮亚杰将儿童思维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年龄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前运演阶段、具体运演阶段、形式运演阶段。儿童到达了形式运演阶段,此时儿童的智慧发展趋于成熟,思维能力已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物,思维具有更大灵活性。

皮亚杰根据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过失和说谎的认识和对公正的认识的考察和研究,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三个有序的阶段: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公正阶段。

主要著作:《儿童的语言和思想》、《儿童的判断和推理》、《儿童关于世界的概念》、《儿童的物理因果概念》、《儿童的道德判断》、《儿童智慧的起源》、《儿童现实概念的构成》、《儿童符号的形成》、《智慧心理学》、《从儿童到青年逻辑思维的发展》、《儿童逻辑思维的早期形成》 、《发生认识论导论》、《发生认识论原理》、《结构主义》。

篇一:教育专家名言

1.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

2.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教育经验:严格地要求和最大地尊重学生的尊严。

3.人的素质由五大要素构成:即动机、内驱力;个性、品质;自我形象;态度、价值观;知识和技能。

4.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渴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和赏识。

5.托尔斯泰:“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说兴趣对课堂提问很重要,可以通过有效的,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的问题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6.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很好地体现注重“交往”的教育实践观,因为“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师生心理相容的体现,是师生智力活动处于高峰状态的标志,它能使课堂提问活动做到恬静和活跃统一,热烈与凝重统一,宽松与严谨统一,形成一种和谐共振(按:即师与生的积极和谐的“交往”,展现学生的生命性)的教学情境。”

篇二:幼儿教育名言格言

1、儿童的思维是在活动中、操作中形成和发展的 。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

2、 儿童的思维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

3、尊重儿童的探索。――建构主义学家

4、认为生长是生活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因此,儿童是教育中的太阳,反对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主张从儿童的本能、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教育为中心。――美国教育家杜威

6、 现实生活成为儿童知识的来源。――陈鹤琴

7、 主张儿童走进活生生的大自然、大社会中,把儿童直接感受的丰富经验与各个学科的术语结合起来,提升为一般性、普遍性的知识。――――陈鹤琴

8、知识是一种主体性的存在。即儿童基于自己的经验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通过主动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融入主体世界的知识。――建构主义学家皮亚杰

9、知识既不来源于客体,也不来源于主体,而是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活动?。――建构主义学家皮亚杰

10、我们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样子,乃是在幼儿时期在生命最初两年建构的。3岁已奠定下了身为一个人的人格基础。――意大利蒙台索利教育家

11、孩子头三年经验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我们过去所想像的,婴儿和学步的孩子,每个生活中简单的动作都是他们日后一切发展的基础,没有什么比抚育头三年的孩子更重要。――美国哈佛怀特

12、了解孩子是一个?好老师?的前提。而家访的重要原因是了解孩子的生活状态、环境、文化背景。――南京师大博士生导师 虞永平

13、幼儿园课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老师跟孩子共同行动的过程。

14、独处与集体学习使大脑发育是不同的。――南京师大博士生导师 虞永平

15、 让孩子在不同活动中忙碌着,这是我们老师的责任。――杜威

16、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著名教育家 陶先知

17、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印度诗人泰戈尔

18、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陈鹤琴

19、 我们不是来读死书的,我们来创造一个新世界。――陈鹤琴

20、尊重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天真烂漫。――陈鹤琴

21、游戏是儿童的生命。――陈鹤琴

22、生活即教育。――陶行知

23、 教育即生活。――杜威

24、教学做合一。――陶行知

25、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雨果

26、 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陈鹤琴

孩子们的性格的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 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宋庆龄

教育儿童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我们的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末来的公民,也是世界的公民,他们将创造历史。我们的儿童是末来的父亲的母亲,他们也将要成为自己儿童的教育者。我们的儿童应当成长为优秀的公民,成长为贤良的父亲和母亲。但是,这还没有概括一切,我们的儿童又是我们晚年的希望。因此,正确的教育是我们幸福的晚年;不好的教育是我们将来的苦痛、辛酸,是我们对其他的人们和整个国家的罪过。

---《马卡连柯全集》

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

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象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所以合理的教导是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幸福之正确路线。

---《陶行知全集》 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我认为最主要的应该是爱和严相结合。在生活上既要给予子女适当的父母之爱,在政治上又要严格要求他们,特别要舍得让他们到艰苦环境中去锻炼,在风雨中成长。这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出人才,成为真正有作为的人。

_ _ _吴玉章 假若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确认,他的任性要求都能满足,他的不听话并未遭致任何不愉快的后果,那么就渐渐习惯于顽皮、任性、捣乱、不听话,之后就慢慢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苏霍姆林斯基

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剌激来得好,但是鼓励法也不可用得太滥,一滥恐失其效用;剌激法若用提其当,也是得好的,不过只可偶一为之而已。

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始能行之得当,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要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的……总起来说,小孩子(1)好游嬉的;(2)好奇的;(3)好群的;(4)好模仿的;(5)喜欢野外生活的;(6)喜欢成功的;(7)喜欢别人赞许他的。

--陈鹤琴

必须掌握儿童的生理和精神的本性的发展规律。

---康斯坦丁诺夫

陈鹤琴教育格言

●教育目标首先要解决?做怎样的人?的问题。通过教育,培养出的人应该具有?协作精神,同情心和服务他人的精神。应有健康的体格,养成卫生的习惯,并有相当的运动技能。应有研究的态度,充分的知识,表意的潜力。应能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养成欢天喜地的快乐精神,消泯惧怕情绪。

――陈鹤琴

●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学前儿童周围的环境不外乎两个方面:大自然和大社会。自然环境包括动物、植物和各种自然现象,如春天的桃花、杏花、扬花、柳絮,夏天的雷鸣电闪、蜻蜓荷花,秋菊冬雪等。

――陈鹤琴

●儿童健康是幼稚园课程第一重要的.。强国需先强种,强种先要强身,强身先要重视年幼儿童的身体健康。身体强健的儿童,性格活泼,反映敏捷,做事容易。为了儿童的现在和将来,幼稚园的教育应注意儿童的健康。

――陈鹤琴

●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

――陈鹤琴

●何为整个教学法??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因为学前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学前儿童的发展也是整个的,外界环境的作用也是以整体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所以为儿童设计的课程也必须是整个的、互相联系的,而不能是相互割裂的。

――陈鹤琴

篇三:关于幼儿教育的名言警句

1、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美)威廉.〃詹姆士

2、种庄稼要不务农时,教育孩子要适时早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雪苏)

3、一束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赞许的点头,都可以传递真情的鼓舞,都能表达对孩子的夸奖。(张石平)

4、带孩子去旅游,去爬山,去逛公园,去看电影,这都是夸奖孩子最适当的方式。(张石平)

5、有些家长为让孩子学习进步而赏钱,此举无异于贿赂,是极其错误的。(东方)

6、从长远利益考虑,让孩子从小适度地知道一点忧愁,品尝一点磨难,并非坏事,这对培养孩子的承受力和意志,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或许更有好处。(东方 )

7、孩子的心灵犹如白纸一样纯洁,既容易受真善美的熏陶,也容易受假丑恶的污染。(张于义)

8、让孩子享受在风吹雨淋中搏击的快乐,让孩子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地成长和成熟。(张石平)

9、让孩子吃点苦,他会倍感生活的甘甜。(薛灿芝)

10、如果夫妻教子观点不一,会让孩子分不清正误,不利于他美好品德的培养。(赵秀朵)

11、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个纯真无暇的世界!(阮庚梅)

12、每个对孩子将来负责的父母应该牢牢记住这个很重要的育儿原则――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积极性的最大打击。(蓝天)

13、无能的人不能培养出有才华的人,名师出高徒,家长要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赵秀玲)

14、父母在批评孩子时,请给孩子留点面子。成功的家庭教育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深入了解,接受和尊重孩子,而不是揭孩子的短。(吕斌)

15、一个会爱父母的人,将来才会更好地去爱别人,爱生活,爱这个世界。(赵静波)

16、只有将学到的东西通过去实践,孩子才能真正成长起来。(顾欣)

17、父母良好的情感气息,家庭和睦的生活氛围,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环境基础。(吕斌)

18、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比让孩子自信更重要的了。(元曲)

19、对孩子来说,家长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榜样,一个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英雄。(张海涛)

20、教会孩子回报,这是父母育儿职责中不能漏掉的一课,也是孩子日后被社会接纳的基础。(高山)

21、喜欢孩子,但不溺爱。(李旭)

22、保存丰富孩子的感受力,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孩子置身于大自然中,让孩子关注它周围的世界。要带孩子冲破他生活的狭小圈子,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生命的蓬勃与快乐。(甄世田)

23、一个人可能很贫穷,但他可以在贫乏的物质生活中感受着生命的富有。(甄世田)

一个人可能很富有,但是失去灵魂(丧失了丰富的感受能力而变得麻木不仁)的他很可能不会真正享受生活的欢乐!(甄世田)

24、父母关心孩子的性健康,等于给了孩子一生的幸福。(马文会)

25、 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卢梭)

26、孩子们的性格的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宋庆龄

27、教育儿童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我们的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末来的公民,也是世界的公民,他们将创造历史。我们的儿童是末来的父亲的母亲,他们也将要成为自己儿童的教育者。我们的儿童应当成长为优秀的公民,成长为贤良的父亲和母亲。但是,这还没有概括一切,我们的儿童又是我们晚年的希望。

因此,正确的教育是我们幸福的晚年;不好的教育是我们将来的苦痛、辛酸,是我们对其他的人们和整个国家的罪过。

---《马卡连柯全集》

28、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

29、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象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所以合理的教导是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幸福之正确路线。

---《陶行知全集》

30、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我认为最主要的应该是爱和严相结合。在生活上既要给予子女适当的父母之爱,在政治上又要严格要求他们,特别要舍得让他们到艰苦环境中去锻炼,在风雨中成长。这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出人才,成为真正有作为的人。

______吴玉章

31、假若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确认,他的任性要求都能满足,他的不听话并未遭致任何不愉快的后果,那么就渐渐习惯于顽皮、任性、捣乱、不听话,之后就慢慢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苏霍姆林斯基

32、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剌激来得好,但是鼓励法也不可用得太滥,一滥恐失其效用;剌激法若用提其当,也是得好的,不过只可偶一为之而已。

33、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始能行之得当,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要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的……总起来说,小孩子(1)好游嬉的;(2)好奇的;(3)好群的;(4)好模仿的;(5)喜欢野外生活的;(6)喜欢成功的;(7)喜欢别人赞许他的。

---陈鹤琴

34、必须掌握儿童的生理和精神的本性的发展规律。

---康斯坦丁诺夫

35、在道德领域以内,家长和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使儿童生长着的小天地尽可

36、能富于足以形成较好的个性的因素,并排除其它的因素。

---沛西.能

37、若要培养出健康、强壮、灵敏、机智、勇敢、既善于克服困难,又卓有信心正视前面的人,则体育和运动乃是很重要的因素。

---加里宁

38、忧愁、顾虑和悲观,可以使人得病;积极、愉快和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可以战胜疾病,更可以使人强壮和长寿。

---巴甫洛夫

39、体育和运动可以增进人体的健康和人的乐观情绪,而乐观情绪却是长寿的一项必要条件。

---勒柏辛斯卡娅

40、 伟大人物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 ---爱迪生

41、形成天才的快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的。

---郭沫若

42、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有依赖于兴趣。

---皮亚杰

43、儿童们的记忆力最强,所以想象特别生动,因为想象不过是扩大的或复合的记忆。

---(意大利)维柯:《新科学》

44、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育,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

【成书背景】

海伊斯科普课程开发始于1962年。该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原先强调对儿童前学业技能的训练,转变为强调根据每一个儿童的发展水平去促进其发展。在此过程中,皮亚杰的理论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在第三个发展阶段,皮亚杰关于儿童是知识建构者的思想在课程中得到了体现,它强调教师应通过直接和表征的经验,以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方式帮助儿童增强认知能力。1971年,海伊斯科普课程推出了第一本介绍海伊斯科普的著作——《认知发展课程》,该书详细描述了课程的第二阶段研究成果。以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为基石,重点放在如何发展儿童的认知上,标志着海伊斯科普课程模式的初步形成。1979年,海伊斯科普推出第二本著作——玛丽·霍曼、伯纳德·班纳特和戴维·P·韦卡特合著的《活动中的幼儿》,该书从总体上描述了该课程第三阶段的研究成果,第一次把孩子的主动学习和强调知识建构作为课程的核心思想,课程不再只关注幼儿的认知,也重视幼儿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奠定了海伊斯科普课程模式的基本框架。这本书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许多国家,1995年,周欣和郝和平将《活动中的幼儿》译成中文,并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内容精要】

全书共十二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四章,分别阐明海伊斯科普课程的学习环境布置、一日活动安排、教师集体以及教师共同制定计划。其中,第一章介绍了海伊斯科普课程的教室布置。海伊斯科普课程的设计者们认为幼儿在一个具有丰富刺激但同时又是井然有序的环境中学习效果最佳。教室被分成若干个不同的活动区(娃娃家区、美工区、积木区、安静区、沙水区、木工区、音乐区、动植物区),每个区都有一套独特的、充足的材料和活动的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能自主选择、独立自主地活动。

第二章介绍了海伊斯科普课程一日活动的安排。海伊斯科普课程一日活动的主要环节有:①计划时间,由幼儿与教师一起决定做些什么;②操作活动时间,它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核心,在这一时间中,幼儿进行他们计划的项目和活动,对材料进行探究,学习新的技能,尝试自己的想法以及组织知识经验。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指导和支持幼儿的活动;③整理和收拾时间,幼儿将操作活动时间用过的材料分类整理和放回原处;④回忆、吃点心和小组活动时间,幼儿与教师一起,回忆和表述他们在操作活动时间的活动,在小组活动时间里,幼儿则运用教师选择和提供的材料进行活动,活动中教师根据特定的关键经验观察和评价幼儿;⑤户外活动时间,幼儿和教师都参加体育活动;⑥集体活动时间,给儿童提供参与大组活动、交流和表达思想、尝试和模仿他人想法的'机会,如唱歌、做律动、演奏乐器、讨论问题等。

第三章介绍了如何形成和完善一个教师集体;第四章介绍了教师如何根据关键经验、一日生活制度、幼儿个别的情况、季节主题和节日活动以及参观郊游和后续活动来组织计划会议,共同制定教育计划。

第二部分(五至十二章)介绍了海伊斯科普课程总结出的幼儿认知发展应获得的49条关键经验及教师如何指导幼儿获得这些经验。海伊斯科普课程的设计者们认为,主动学习是儿童发展过程的核心。他们根据这一假设以及皮亚杰的关于前运算阶段儿童最重要的认知特征的论述,确定了49条关键经验,以此作为制定课程和进行评价的指标。关键经验不是创造一种围绕某些特定的概念来组织的零碎的学习和教学情境,而是利用学前期表现出来的重要智力、社会及动作技巧的活动与过程,如用各种感官主动去探索、与别人交流自己有意义的经验、玩角色游戏和装扮活动,这些关键经验用来帮助教师了解人类基本的智力过程和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添加任何活动和进一步扩大活动的范围,这使得海伊斯科普的课程架构具有弹性。

根据性质不同,这些关键经验分为主动学习、语言运用、经验和表征(分类、排序和数概念)、逻辑推理、时间和空间等几个方面,这些经验是密切联系的,在任何实际的学习活动中综合为一体,最有效的学习活动应包含一个以上的关键经验,每一条关键经验都能通过适合儿童不同发展水平的多种活动反复出现,这些活动既可以由教师来组织,也可以是儿童自发的活动。第二部分分八章分类介绍了这些关键经验,并详细说明了幼儿在这几个方面的发展特点、学习方式,而且每条关键经验的获得都有“教师的作用”、“给教师的建议”部分,详细介绍了教师如何在幼儿园一日的各种活动中帮助幼儿逐步获得这些经验,以促成他们的良好发展。

【简要评价】

海伊斯科普课程是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吸取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建立起的一种颇具特色的幼儿认知发展课程,其主导思想就是让幼儿在主动的活动中学习并获得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在我国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就是在海伊斯科普课程的影响下设立起来的。海伊斯科普课程对我国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区域活动的价值。在我国幼儿园,“教师讲,学生听”的集体教学活动仍占主要地位,区域活动被当成教学活动之外的自由游戏时间,成为教学活动的补充,存在“重上课、轻游戏、少活动”的现象。而海伊斯科普课程的设计者提出,幼儿是通过自发学习来获得概念的,主动学习是儿童发展的核心,根据兴趣自由选择、自主决定是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而活动区活动是让孩子自由选择的最好的教学组织形式,所以海伊斯科普课程把活动区活动作为课程的主要组织形式,这对我们今天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极具启发意义。

2.关于区域活动的指导。在我国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中存在两种极端,一是高控制,一是放任自流。海伊斯科普课程的设计者认为,教师是儿童发展的支持者,其基本任务是促进儿童的主动学习,成人通过提供丰富材料和活动、帮助儿童制定并完成计划、提问和建议等方法来鼓励或促进儿童解决问题。该书详细介绍了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教师是如何帮助幼儿逐步获得关键经验的,并采用一些实际的案例加以说明,这对我们如何指导区域活动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3.关于区域活动的设置。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是附着在活动材料和环境中的。海伊斯科普课程的设计师认为,幼儿在一个具有丰富刺激但同时又是井然有序的环境中学习最佳。该书详细地介绍了不同的活动区投放什么材料、什么设备,如何通过观察孩子对材料的使用情况来调整,这也是对我们具有借鉴意义的地方。

【名言选萃】

幼儿自发产生的与环境的作用即是在学习,幼儿在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时,就会充分卷入到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希望幼儿能成为有智慧的问题解决者,最好的方法即是给他们大量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机会,让他们自己来理解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幼儿认识事物大多依赖于直接经验,通过摸、看、闻、尝、听、抓、举、扔、捏、切等来了解物体的各种特性,如果仅仅是看则可能造成片面的认识。

●不要替幼儿做他们自己能做的事,有时在成人看来是很没有意思的事对幼儿却是重要的,不要总是考虑是不是做的对或快。

●对于儿童能通过尝试错误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成人不要替他们干。那些随时准备在儿童一有困难时就提供直接帮助的成人往往会剥夺儿童有价值的学习和建立自信心的机会。

●所有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都必须建立在物体操作的主动性经验的基础上,言语和非言语表征和“象征性”表征,皮亚杰的“标志”和“象征性”能进一步丰富这种主动性经验。

●成功的回忆活动的关键是成功的操作活动。只要幼儿参与了他们真正感兴趣和对他们具有挑战意味的活动,他们在回忆时间就会兴致勃勃地谈论他们所做的事。

●每一个幼儿都需要得到适合他或她的特定发展水平的支持:不要让儿童感觉他们手中正在干的事不够完美,或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