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勤用学习辅助工具的习惯
小学生学习语文最常用的学习辅助工具是字典。现在的课本里,从二年级开始就设计了查字典的练习,因此,对于小学中、高年级来说,学生必须学会查字典。
我的具体做法是:学生在课文预习时自己查出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人手一本字典,简单易操作的字,就让学生当堂动手请字典帮助解决;在课外阅读时,遇到不懂的字词务必翻阅字典,并在字上标注读音。长此以往,学生必然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除字典以外,许多都有《百科全书》《格言警句》等各类的学习工具,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还有日常生活中的电视、手机、网络、报刊、杂志等等更多的信息传媒都能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辅助作用。我也常提示学生学习有时可以在生活中进行,如果吧生活资料转化为学习工具,那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对于现在的语文学习来说,学会学习比直接学会知识更重要,老师不可能总守在学生的身边“以备咨询”,所以,必须让学生自己学会寻找各种学习的工具和途径,从而提高自己的独立学习能力。
二、养成勤于质疑的习惯
大文学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伟大发现应归功于为什么,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质疑是创新思维的源泉。对于那些总是不经思考而继承,把自己的大脑作为装知识的篓子的孩子来说,他们是无法完成独立思考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多鼓励,多引导学生质疑。学生只有有了疑问才会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才会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才会获取课本内暗含的新知。
中高年级学生已经有很强的质疑意识,但有时仍觉得无章可循,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几种办法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质疑:1、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让学生产生想问的欲望,如在讲《杨震暮夜却金》时,可以先谈杨震拒收金子的结果,这样学生心里产生疑问:为什么杨震据绝收金子呢?2将知识转化为合理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能问,;3、教给学生语文质疑的方法,如让学生从内容、主旨、人物精神、文章写作特色等方面下手,让学生能够多角度提问。
总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质疑,长大后也一样会对生活发出质疑,正如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里提到的科学家一样,将来也成为一名有作为的人才。
三、培养学生朗读和背诵的习惯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叶圣陶先生就曾有一段关于朗读重要性的描述:“吟诵的时候,对于感悟所得的不仅是理智的理解,而且是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解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朗读,就像一位出色的导游,能把学生引入神奇美妙的境界。如《桂林山水》一文,在老师的引导朗读中学生似乎真的走进了美丽的桂林山水一般,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说明学生在朗读时,特别是在熟读之后,对文章有深刻的印象,就会在词句上、表达方法上有所吸收和积累。朗读确实可以提高学生感悟水平。同时,朗读也能体现出一个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对生活也是一种诠释方式。我们提倡学生平时多朗读各类文章。「1」 「2」
背诵是积累知识的最有效方法。小学阶段正是机械记忆的黄金时期,不可错过。《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三个年段必须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并推荐了优秀诗文背诵的具体篇目。在教学中,我坚持课本中规定背诵的课文,必须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对于《课程标准》规定的80首古诗词,则作为语文课外活动或课外阅读的重要内容,并适时举行古诗词朗诵比赛和规定篇目过关。对于课外阅读中遇到的佳句名篇,也提倡学生背诵下来。学生的背诵积累一旦达到一定程度,自然就焕发出与众不同的光辉,这样的习惯必然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四、培养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
中、高年级学生应该把读书提高到一定高度。语文老师平时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爱读书是多读书的前提条件,多读书则是爱读书带来的必然结果。为培养学生爱读多读的习惯,以下办法可以借鉴:首先,树立读书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的模仿性极强,根据学生敬佩偶像,崇拜名人的特点,我们可以经常利用给学生读一些名人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特别是上到一些孩子们喜欢的课文时,便向他们介绍作者是如何读书的。这种名人效应带来了很好的效果。其次,把读书列入家庭作业,给学生布置一定的读书任务。再次,不定期地开展“故事会”、“朗读会”、“向你推荐一本书”、读书收获多”等活动。营造“以爱读书多读书为荣”的氛围,激励学生爱读多读,养成良好的读书风气,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五、培养勤于动笔的习惯
1、读书必做文章摘抄。做文摘好比采星摘玉,沙里淘金,积少成多,必然会大有收获,可以摘写、复印或剪贴;2、五、六年级学生可以试着给文章作批注,预习时及时写下自己迸射出的思想火花,听老师的讲课时,要筛选捕捉重要信息,认真记下重点内容;3、坚持写日记。巴金也曾说:“写吧,只有写,你才会写。”做到根据学生能力,限一定字数,有内容,有中心,有真情实感。可写所见所闻所感,也可是自然景物、人物活动、生活小事、社会新闻或语言片断素描、读书感悟、心灵独语等。尤其是当有“以我手写我心”的强烈的表达冲动与欲望时,及时记录和捕捉灵感的火花,记下自己的感想和思考,长期实践积累,就容易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美文。不记流水帐,不干巴巴应付,每人每周至少1篇,教师做好认真批阅;4、定时定量练习钢笔字、毛笔字,追求数量,要充分考虑质量。要知道,一篇好的文章或者一手漂亮的字,会大大提高一个人的品位。
学习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需要经历漫长的学习活动的积累。然而,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形成的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定会使他们拥有成就的一生。
1.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2.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清)王豫
3.读书对于智慧,就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英国)谚语
4.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清)袁牧
5.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6.没有比读书更好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英国)谚语
7.进学致和,行方思远。——字严
8.学,就像一只钻头,去开掘知识的深井。问,就像一把钥匙,去启开疑团的大门。
9.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
10.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黑德斯
11.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12.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3.学风四戒:戒满,满则无求;戒骄,骄则无知;戒惰,惰则无进;戒浮,浮则无深。——报摘
14.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论语》
15.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高尔基
16.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
17.不下决心培养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爱迪生
18.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19.学者有自立之志,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清)唐斌
20.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21.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宋)朱熹
22.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23.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中五车书。——《
24.学问对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巴甫洛夫
25.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摹仿某些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高尔基
26.学如才识,不日进,则日退。——(清)左宗棠
2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8.抓住自己最有兴趣的东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华罗庚
29.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30.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对联集锦》
31.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富兰克林
32.足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33.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书。——(宋)陆游
34.读书之于精神,恰如运动之于身体。——爱迪生
35.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乌皮特
36.除了野蛮国家,整个世界都被书统治着。——福尔特尔
37.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寇第斯
38.书籍能引导我们进入高尚的社会,并结识各个时代的最伟大人物。——斯迈尔斯
39.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40.书籍使我们成为以往各个时代的精神生活的继承者。——钦宁格
41.书籍是幼年人的导师,是老年人的护士,在岑寂的时候,书籍使我们欢娱,远离一切的痛苦。——柯里叶尔
42.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43.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44.没有哪本书坏到一无是处的.地步。——小普林尼
45.书是灵魂最好的麻醉剂。——钱伯斯
46.有些人生来只会吸收书中的毒素。——琼森
47.一切书籍不是刀剑,就是梦幻;你可以用语言进行杀戳,也可以用语言进行迷惑。——阿·洛威尔
48.谬误百出的书可能是本有趣的书;而一点谬误都没有的书也许是本十分乏味的书。——哥尔斯密
49.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菲尔丁
50.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格言联璧》
51.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严文井
52.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53.读书要玩味。——(宋)程颢
54.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清)章学诚
55.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5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57.学生如果把先生当作一个范本,而不是一个敌手,他就永远不能青出于蓝。——别林斯基
58.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59.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60.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1、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2、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3、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绍斯
4、有阅读能力而不愿读好书的人,和文盲没有两样。 ——马克·吐温
5、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孟德斯鸠
6、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7、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毛泽东
8、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9、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1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11、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郑耕老
13、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清)张月楼
14、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15、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张潮
16、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爱因斯坦
17、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18、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19、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20、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21、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神童诗·劝学》
22、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23、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雨果
24、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朱熹
25、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26、
27、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郭沫若
28、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于学矣。——王符
29、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彭瑞淑
30、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