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脍》一文,在短短的篇幅中介绍了古今中外切脍的做法,融汇了千余年的食文化。值得一提的是知识考据贯穿于千字文全篇,可谓“凡引必考”,句句皆有来历,因此具有珍贵的文化学,民俗学价值。从春秋孔子《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到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切鲙不得洗,洗则鲙湿”,到唐代杜甫诗《阌乡姜七少府设绘戏赠长歌》“无声细下飞碎雪”到宋朝《东京梦华录·三月一日开金鱼池琼林苑》“临水斫脍,以见荐芳樽,乃一时佳味也”,如何“切脍”为什么“脍”,并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得出“切脍”的妙处在于“存其本味”,并提出恢复“切脍之风”的善良愿望。措辞中肯,语气委婉,恳切磋商,丝毫无空泛的道德说教意味。
2.严谨广博的学人风度
在他看来,“草木虫鱼,多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草木虫鱼有兴趣,说明对人也有广泛的兴趣。”他不仅认为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而且引申到文艺创作中来,希望人们注重对生活知识的积累和保持脚踏实地的文风。在《葵·薤》的结尾汪老明确的这样写道:
“写这篇随笔,用意是很清楚的。
《汪曾祺散文》"饮食文化"读书笔记
《家常酒菜》
家常酒菜,一要有点新意,二要省钱,三要省事。偶有客来,酒渴思饮。主人卷袖下厨,一面切葱姜,调佐料,一面仍可陪客人聊天,显得从容不迫;若无其事,方有意思。如果主人手忙脚乱,客人坐立不安,这酒还喝个什么劲!
《写字•画画•做饭》
习字,除了临摹,还要多看,即“读帖”,我的字受“宋四家”(苏、黄、米、蔡)的影响,但我并未临过“宋四家”,是因为爱看,于不知不觉中受了感染。
写字、画画是一种内在的运动。写字,画画,都要把心沉下来,齐白石题画曰:“心闲气静时一挥。”心浮气躁时写字、画画,必不能佳。写字画画可以养性,故书画家多长寿。
做菜要有想象力,爱捉摸,如苏东坡所说:“忽出新意”:要多实践,学做一样菜总得失败几次,方能得其要领:也需要翻翻食谱。在我所看的闲书中,食谱占一个重要地位。食谱中写的最好的,我以为还得数袁子才的《随园食单》。这家伙确实很会吃,而且能说出个道道。如前面所说:“有味者使之出,无味者使之入。”实是经验的总结。“荤菜素油炒,素材荤油炒”,尤为至理名言。
《萝卜》
大抵一种东西第一回吃,总是最好的。
《四方食事》
“口之于味,有同嗜焉。”好吃的东西大家都爱吃。
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
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成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葵•薤》
我写这篇随笔,用意是很清楚的。
第一,我希望年轻人多积累一点生活知识。古人说诗的作用: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还可以多识于草木虫鱼之名。这最后一点似乎和前面几点不能相提并论,其实这是很重要的。草木虫鱼,多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草木虫鱼有兴趣,说明对人也有广泛的兴趣。
第二,我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尝,不管是古代的还是异地的食物,比如葵和薤,都吃一点。一个一年到头吃大白菜的人是没有口福的。许多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的蔬菜,比如菠菜和莴笋,其实原来都是外国菜。西红柿、洋葱,几十年前中国还没有,很多人吃不惯,现在不是也都很爱吃了么?许多东西,乍一吃,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来了。
你当然知道,我这里说的,都是与文艺创作有点关系的问题。
《吃食与文学》
一个文艺工作者、一个作家、一个演员的口味最好杂一点,从北京的豆汁到广东的龙虱都尝尝,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四川话、苏州话、扬州话。否则,是个损失。
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对于苦瓜,可以各取所需,愿吃皮的吃皮,愿吃瓤的吃瓤。对于一个作品,也可以见仁见智。可以探索其哲学意蕴,也可以踪迹其美学追求。北京人吃凉拌芹菜,只取嫩茎,西餐馆做罗宋汤则专要芹菜叶。人弃人取,各随尊便。
“文化小说”的概念颇含糊。小说重视民族文化,并从生活的深层追寻某种民族文化的“根”,我以为是未可厚非的。小说要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不在民族文化里腌一腌、酱一酱,是不成的,但是不一定非得追寻那么远,非得追寻到一种苍苍莽莽的古文化不可。古文化荒邈难稽。寻找古文化,是考古学家的事,不是作家的事。
从食品角度来说,与其考察太子丹请荆轲吃的是什么,不如追寻一下“春不老”,与其查究楚辞里的“蕙肴蒸”,不如品味品味湖南豆豉,与其追溯断发文身的越人怎样吃蛤蜊,不如蒸一碗霉干菜,喝两杯黄酒。我们在小说里要表现的文化,首先是现在的,活着的;其次是昨天的,消逝不久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尝得出,想得透。
第1条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第2条 吃饭要知牛马善,着丝应记养蚕人。
第3条 视顾客为老板,把老板当顾客。
第4条 细水长流,遇灾不愁。
第5条 论吃还是家常饭,论穿还是粗布衣。
第6条 因为认真,所以优秀,没有最好,只做更好!
第7条 宁愿自我麻烦千遍,不愿用户半点不便。
第8条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第9条 服务注重细节,细节决定质量。
第10条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11条 粮食打进仓,莫忘灾与荒。
第12条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第13条 即使饥肠辘辘,也要风度依然。
第14条 话语轻一点,效率高一点,肚量大一点,嘴巴甜一点,动作快一点!
第15条 珍惜粮食就是热爱生命。
第16条 粮再多,野菜也要备几锅。
第17条 多做一点点,细心一点点,努力一点点,事业成功新起点。
第18条 做事勤一点,心情好一点,工作细一点,脑筋活一点,脾气小一点。
第19条 柴无一根,米无一粒。
第20条 勤勤俭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
第21条 省吃餐餐有,省穿日日新。
第22条 请量肚为入,否则吃不了兜着走。
第23条 有荒节约度荒,天荒节约备荒。
第24条 有识有胆,有胆有识,知识与胆量是互相促进的。
第25条 饭菜穿肠过,礼让心中留。
第26条 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
第27条 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咱们在何处,而在于咱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第28条 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
第29条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转。
第30条 让雇员严格遵守制度和流程,等于只雇了他的双手。
第31条 性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性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第32条 不断认识自我的'无知是人类获得智慧的表现。
第33条 客人来到餐厅时要让客人感到有一种家的感觉,尽量满足客人的要求。
第34条 周到细心,客人满意。
第35条 客人的满意是咱们事业的动力。
第36条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第37条 小钱不知省,大钱将滥花。
第38条 商如行船,客如流水。
第39条 由俭如奢易,由奢入俭难。
第40条 说了不算,做了不算,做好了才算。
第41条 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
第42条 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
第43条 精打细算够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难。
第44条 创新理念:日有所思,周有所做,月有所进,年有所破。
第45条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第46条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你应该为生存而食,不应为食而生存。--(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
2、饮食习惯的改良比其他任何改良,其优点显然要大得多。--(英国诗人)雪莱
3、要少吃,要常吃。--(法国作家)雨果
4、吃千吃万,不如吃饭。
5、一生没有宴饮,就像一条长路没有旅店一样。--(古希腊哲学家)德溪克利特
6、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
7、粮食就是生命,知识拯救灵魂。
8、勤勤俭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
9、从来没有一个例子能证明好话能安慰饥饿的胃。--(奥地利作家)茨威格
10、愈是能够欣赏食物的人就愈不需要调味品,愈是能够欣赏饮料的人就愈不忙于寻求他所没有的饮料。--(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
11、十匙合成一碗饭。餐饮激励人心
12、所食愈少,心开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寒,年愈损焉。--(中国古代学者)张华
13、粗茶淡饭,细水长流。
14、人不得夜食,夜勿过醉饱。--(中国古代医学家)孙思邀
15、纵口固快一时,积久必为灾害。--(中国古代学者)朱丹溪
16、我为生存,为服务于人而食,有时也为快乐而食,但并不为享受才进食。--(印度政治家)甘地
17、如果需要改变一种饮食习惯,那么最好对饮食全面重新调整一下。--(英国哲学家)培根
18、人的饮食要从五谷杂粮中吸收多方面的营养,也要从多种蔬菜中吸收营养,不能偏食。--(中国教育家)徐特立
19、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
20、欢乐的`气氛能使一盘菜变得像一个宴会。--(英国哲学家)赫伯特
21、节约节约,积少成多,一滴两滴,汇成江河。
22、蔬果乃是无上的美味。他不再需要连续不断地去操作和毁坏各种器官,以求从它们那里获得满足。(英国诗人)雪莱
23、美食珍锺可以充实肌肤,却会闭塞心窍。--(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
24、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散步逍遥,务令腹空。--(中国古代诗人)苏轼
25、食不过佳,充饥则可;身不过华;遮身则可。
26、粗茶淡饭就是福。
27、珍惜粮食就是热爱生命。
28、浪费是支出,节约是收入。
29、你把消化弄得失常了,就是自己毒化自己的血液。(德国思想家)恩格斯
30、文明礼貌,秩序井然。餐饮激励人心励志语录
31、一个人不先感到饥渴,便享受不到饮食的乐趣。--(古罗马哲学家)奥古斯丁
32、饱食之后所生的憎恶是消灭不了的。--(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
33、欲求温饱,勤俭为要。
34、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
35、闲散、安逸和过去才会产生食欲;而时间和艰苦的劳动只能造成饥饿。--(俄国作家)冈察洛夫
36、正和满储着食物的房子容易住满老鼠一般,食物太多者的身体,会多疾病的。--(英国作家)狄更斯
37、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38、粮再多,野菜也要备几锅。
39、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
40、省吃餐餐有,省穿日日新。
41、论吃还是家常饭,论穿还是粗布衣。
42、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43、人应当善于鉴别哪些物品食用有益,哪些物品食用有害。这种智慧,是一味最好的保健药。--(英国哲学家)培根
44、整天赴宴的人没有一顿饭能吃得香。--(英国词典编辑家)福勒
45、一味追求食物精美是生活奢侈的标志,不愿再吃家常便饭是精神病症的预兆。(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
46、小钱不知省,大钱将滥花。
47、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
48、饮食是文化,请从窗口文明做起。
49、人之养老之道,虽有水陆百品珍锤,每食忌于杂,杂则五味相扰。--(中国古代医学家)孙思邀
50、用艰苦的劳作换取旺盛的食欲。--(古罗马诗人)贺拉斯
51、为了能够保持良好的健康,养料不仅分量要有节制,而且质料也要清淡。--(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52、一粥一饭汗珠换。
53、珍惜粮食,远离浪费。
54、不得不说,文化饮食已经成为了世界的潮流,各自有各自的特色,让人忍不住去探索。
55、一生没有宴饮,就像一条长路没有旅店一样。--(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
56、人一吃过饭就变得保守了。--(美国作家)爱默生
5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8、不要因为你自己没有胃口而去责备你的食物。--(印度作家)泰戈尔
59、人无疑是大地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