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有关抗日的作品主要有:《答徐
在《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萧红作<生死场>序》两篇文章中,鲁迅积极为青年作家的抗日文学作品作序,对田军、萧红的两部长篇抗日小说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积极的评价;
在《三月的租界》一文中,指出“我们有投枪就用投枪,正不必等候刚在制造或将要制造的坦克车和烧夷弹。” 有力的驳斥了给抗日文学作品泼冷水,并指手划脚、刻意刁难的言论。
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鲁迅在病中,面对“九一八”事变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的失败阴影,国内甚嚣尘上的悲观论调,发出了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文中说道: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在《答徐
我以为文艺家在抗日问题上的联合是无条件的,只要他不是汉奸,愿意或赞成抗日,则不论叫哥哥妹妹,之乎者也,或鸳鸯蝴蝶都无妨。……因为我们的抗日人民统一战线是比法国的人民阵线还要广泛得多的。……我以为应当说:作家在“抗日”的旗帜,或者在“国防”的旗帜之下联合起来;不能说:作家在“国防文学”的口号下联合起来,因为有些作者不写“国防为主题”的作品,仍可从各方面来参加抗日的联合战线;即使他像我一样没有加入“文艺家协会”,也未必就是“汉奸”。“国防文学”不能包括一切文学,因为在“国防文学”与“汉奸文学”之外,确有既非前者也非后者的文学,……我以为在抗日战线上是任何抗日力量都应当欢迎的,同时在文学上也应当容许各人提出新的意见来讨论,“标新立异”也并不可怕;……如果它是为了推动一向囿于普洛革命文学的左翼作家们跑到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前线上去,它是为了补救“国防文学”这名词本身的在文学思想的意义上的不明了性,以及纠正一些注进“国防文学”这名词里去的不正确的意见,为了这些理由而被提出,那么它是正当的,正确的。……”
在《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一文中鲁迅写到:
“……因此,新的口号的提出,不 能看作革命文学运动的停止,或者说“此路不通”了。所以,决非停止了历来的反对法西主义,反对一切反动者的血的斗争,而是将这斗争更深入,更扩大,更实际,更细微曲折,将斗争具体化到抗日反汉奸的斗争,将一切斗争汇合到抗日反汉奸斗争这总流里去。决非革命文学要放弃它的阶级的领导的责任,而是将它的责任更加重,更放大,重到和大到要使全民族,不分阶级和党派,一致去对外。……
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正如无产革命文学的口号一样,大概是一个总的口号罢。在总口号之下,再提些随时应变的具体的口号,例如“国防文学”“救亡文学”“抗日文艺”……等等,我以为是无碍的。
……因为现在中国最大的问题,人人所共的问题,是民族生存的问题。所有一切生活(包含吃饭睡觉)都与这问题相关;例如吃饭可以和恋爱不相干,但目前中国人的吃饭 和恋爱却都和日本侵略者多少有些关系,这是看一看满洲和华北的情形就可以明白的。而中 国的唯一的出路,是全国一致对日的民族革命战争。……”
此外,在日本学医期间,鲁迅因学校公然放映日本人枪杀中国人的电影以及电影中围观的中国人的麻木不仁而悲愤不已,鲁迅因是中国学生而受到校方干事的无礼刁难,这些都促成和增强了鲁迅弃医从文,立志文艺救国的信念,成为鲁迅人生道路的转折点。
不知对于以上资料,那些“盲目反鲁者”可还满意?那些声称鲁迅“没有一个抗日言论”、“终其一生都断然绝口不提抗日”的人,那些诬蔑鲁迅是汉奸、特务的人,那些不学无术、人云亦云、信口开河也跟着鼓噪的人,可以歇歇了!
补充:
鲁迅不是没有抗日的言论,不但有,而且很鲜明,很坚定,很深刻。不但有言论,而且有行动。真不知道哪个第一个说出“鲁迅不抗日”的怪论的,然后,那些所谓的爱国者,所谓的思想家,所谓的学者专家,看都不看鲁迅一言,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高谈阔论。
延安在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时的主题就是“鲁迅与抗日”
巴金有《鲁迅与抗日战争》一书。
鲁迅抗日的言论和为此做的工作,大都在《鲁迅书信集》中。
1、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译文:兴天下的利益,除天下的祸害。
2、以攻战亡者,可胜数。
译文:由于攻战而灭亡的,多得难以数清楚。
3、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译文:不正直的言行自然不会得到别人的信认,没有恩德自然不会有回报,你送给我桃子,我回报你李子。
4、尚贤。
译文: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5、万事莫贵于义。
译文:天下万事中,没有什么比道义更可贵的了。
6、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译文:钓鱼人恭恭敬敬,并不是为赐给鱼食物;用虫子作为饵料投给老鼠,并不是喜爱老鼠。
7、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译文:君子不用水为镜子来照自己,而用别人为镜子来照自己。
8、今重不为不义攻国。
译文:现在(您)重于攻伐别国,这样的行为是不义的。
9、节葬。
译文: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
10、明鬼。
译文: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扬善惩恶。
11、兼爱。
译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12、非命。
译文: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
13、非乐。
译文: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
14、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译文:什么都忍让,是不可以的,譬如说自己受到伤害的时候不能忍让。
15、非攻。
译文: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
16、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墨子救宋
译文:好名声不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荣誉不能以巧诈树立,君子的荣誉是靠身体力行地得到的。
17、尚同。
译文: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
18、节用。
译文: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
19、兼相爱,交相利。
译文: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20、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译文:节俭的'就昌盛,淫佚的就灭亡。
21、天志。
译文: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兴利除害。
22、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译文:假如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和爱自己一样,还能有不孝的人吗?
23、备者,国之重也。
译文:防备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
24、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25、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26、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27、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28、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29、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30、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31、今大国之攻小国也,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攻人者,亦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攻为事。故大国之攻小国也,譬犹童子之为马也。
32、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33、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34、兼相爱,交相利。
35、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36、节俭则昌,淫佚则亡。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37、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是以天下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
38、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
39、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40、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41、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
42、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43、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44、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
45、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46、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47、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48、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49、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50、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墨子名言
1、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译文:兴天下的利益,除天下的祸害。
2、以攻战亡者,可胜数。
译文:由于攻战而灭亡的,多得难以数清楚。
3、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译文:不正直的言行自然不会得到别人的信认,没有恩德自然不会有回报,你送给我桃子,我回报你李子。
4、尚贤。
译文: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5、万事莫贵于义。
译文:天下万事中,没有什么比道义更可贵的了。
6、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译文:钓鱼人恭恭敬敬,并不是为赐给鱼食物;用虫子作为饵料投给老鼠,并不是喜爱老鼠。
7、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译文:君子不用水为镜子来照自己,而用别人为镜子来照自己。
8、今重不为不义攻国。
译文:现在(您)重于攻伐别国,这样的行为是不义的。
9、节葬。
译文: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
10、明鬼。
译文: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扬善惩恶。
11、兼爱。
译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12、非命。
译文: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
13、非乐。
译文: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
14、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译文:什么都忍让,是不可以的,譬如说自己受到伤害的时候不能忍让。
15、非攻。
译文: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
16、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墨子救宋
译文:好名声不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荣誉不能以巧诈树立,君子的.荣誉是靠身体力行地得到的。
17、尚同。
译文: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
18、节用。
译文: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
19、兼相爱,交相利。
译文: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20、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译文:节俭的就昌盛,淫佚的就灭亡。
21、天志。
译文: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兴利除害。
22、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译文:假如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和爱自己一样,还能有不孝的人吗?
23、备者,国之重也。
译文:防备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
24、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25、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26、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27、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28、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29、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30、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31、今大国之攻小国也,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攻人者,亦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攻为事。故大国之攻小国也,譬犹童子之为马也.
32、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33、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34、兼相爱,交相利。
35、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36、节俭则昌,淫佚则亡。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37、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是以天下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
38、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
39、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40、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