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课程《中华经典古诗文》四年级《晚春》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作者描绘的内容,通过品味语言和展开联想进入诗的意境,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懂得珍惜光阴,树立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3、由诗文拓展延伸,合作交流,积累经典古诗名句,传承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背诵、积累古诗;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懂得珍惜光阴,树立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描写四季的古诗。
五、学习过程:
课前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
(一)谈话导入,揭题激趣
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千姿百态的,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写、赞美春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春天的古诗。
师板书 5 晚春 齐读课题,从诗题,你读出了哪些信息?又会提出什么问题?
(二)合作交流,推词敲句,读懂大意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4页,老师先来读一遍,请大家认真听。下面请大家自己试着把这首诗读五遍,要求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出示课件:《晚春》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指名读诗,注意节奏。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课件: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当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河南河阳(今孟县)人,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晚春》是《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作者已年近半百(此时49岁,终年57岁)。
3、借助注释自学,理解诗意。
4、合作交流,理解诗人描绘的内容。哪位同学愿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所描绘的内容?诗中描写哪些景物?板书:草树知春 斗芳菲 杨花榆荚 作雪飞
还有不理解的词句吗?
(三)抓住意象,感悟情志
1、请同学们再次大声读一读这首诗,借助文后“赏析”,展开大胆展开想象的`翅膀,你看到了什么画面?又想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
A、看到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美丽景色,柳絮纷飞、榆荚飘落的画面。
B、想到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板书:珍惜时间
C、想到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好,同学们的想象真是合理又丰富,棒极了!下面请大家一起把这首诗大声读一遍。
(四)吟唱诗文,入情入境
1、同学们读的真好。古人作诗通常用场“吟唱”的方式表达出来,老师就来唱一唱这首诗。
2、大家想学吗?下面老师一句一句教给大家,请大家仔细听,认真唱。(3——5遍)
(五)拓展延伸,日积月累
1、学了《晚春》这首诗,老师想到了韩愈的《早春》,那位同学能和大家分享一下?课件出示《早春》
2、你还能想到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晓》《春日》《江南春》《游园不值》《村居》
3、谁还能想到描写其它季节的古诗?
夏天:《小池》《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天:《山行》《暮江吟》《夜书所见》《题菊花》
冬天:《江雪》《梅花》
(六)布置作业:继续搜集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做一张《春天诗词荟萃》的手抄报。
五、板书设计
晚春
草树知春 斗芳菲
珍惜时间
杨花榆荚作雪飞
拓展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号昌黎,故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唐朝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另有祖籍邓州一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而韩愈世居昌黎,故又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故与其并称为“韩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了“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骈偶之风。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称。
【生平】
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指韩愈的古文提振八代的萎靡文风。),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25岁中进士,29岁登上仕途,却在功名与仕途上屡受挫折。
德宗贞元十九年(803)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县令。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又量移为江陵府法曹参军。
赴任途中,自郴至衡,路过耒阳,专程拜谒了杜甫墓,并作长诗《题杜工部坟》以吊之,最先认识到杜诗的价值。
与衡州刺史邹儒立会于石鼓山合江亭,留题古诗二十韵。《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全诗凡二百言,一韵到底,一气呵成,音调铿锵,气势磅礴,为自唐以来题咏石鼓千古传诵、脍炙人口之杰作,亦为后世文人学士所推崇,步其韵而歌者不乏其人。尤其是“瞰临渺空阔,绿净不可唾”两句,已成为后世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明万历中(1587~1598),与李宽、李士真、周敦颐、朱熹、张栻、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登临祝融峰,“韩愈开云”千百年来在南岳衡山传为佳话,历代文人以“开云”为题歌咏不绝。
他也是第一个写诗吟诵禹王碑的文人,明代杨慎称其《岣嵝山》一诗“发挥称赞岂在石鼓之下哉?”
因此四事,成为对衡阳人文历史影响最深远的大文学家。
李白生前就有诗名。贺知章一见就称他“谪仙人”。杜甫对其诗歌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赞其“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
李白名诗名句: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乐府·将进酒》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乐府·将进酒》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乐府·将进酒》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10、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另作“二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1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1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另作“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1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20、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2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23、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
2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2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27、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长干行》
28、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梦游天姥吟留别》
29、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独坐敬亭山》
30、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州谢
31、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
32、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侠客行》
33、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
34、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
35、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36、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侠客行》
37、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乐府·将进酒》
38、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北风行》
39、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
40、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
4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古风其三》
42、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玉阶怨》
43、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
44、剑阁峥
45、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月下独酌》
46、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江上吟》
47、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
48、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玉壶吟》
4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50、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5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
52、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清平调词》
53、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秦娥》
5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亿旧书怀》
55、飞湍瀑流争喧
56、若耶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采莲曲》
57、遥闻会稽美,一度若耶水。万壑与千岩,峥
韩愈的诗句名句
1、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
2、 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韩愈
3、 【劝人为善】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 ——韩愈 《了凡四训》
4、 断送一生唯有酒 ——韩愈
5、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 ——韩愈
6、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足己患不学,既学患不行。 ——韩愈
7、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韩愈 《祭十二郎文》
8、 物有不平则鸣,胸有郁气当出却难舒 ——韩愈 《送孟东野序》
9、 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韩愈 《杂说》
10、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 《春雪》
11、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韩愈
12、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韩愈
13、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原道》
14、 "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韩愈 《原毁》"
15、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韩愈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16、 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韩愈 《与孟尚书书》
17、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
18、 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 ——韩愈
19、 情隘辞蹙,不知所裁。 ——韩愈
20、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 《进学解》
21、 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韩愈 《符读书城南》
22、 读书以为学,缵言以为文,非以夸多而斗靡也。盖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耳。 ——韩愈
23、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韩愈
24、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 ——韩愈 《原道》
25、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 《马说》
26、 由是而之 焉之谓道。 ——韩愈 《原道》
27、 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 ——韩愈
28、 盖上天之生余,必有期于下地。 ——韩愈 《感二鸟赋》
29、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韩愈 《幽兰操》
30、 文以载道 言贵独到 词必己出 文从字顺 ——韩愈
31、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
32、 博爱之谓仁。 ——韩愈
33、 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 ——韩愈
34、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谓义 ——韩愈
35、 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 ——韩愈
36、 不是春来偏爱酒,应须得酒遣春愁 ——韩愈
37、 水向东流竟不回,红颜白发递相摧。 ——韩愈
38、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韩愈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蒲萄》
39、 事业无穷年。 ——韩愈
40、 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 ——韩愈
41、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韩愈
42、 圣人无常师 ——韩愈
43、 驾轻车,就熟路。 ——韩愈 《送石处士序》
44、 以为虽暂先别,终当久相与处。 ——韩愈
45、 东方半明大星没,独有太白配残月。 ——韩愈 《东方半明》
46、 自知者为明。 ——韩愈 《复忘赋》
47、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
48、 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韩愈 《圬者王承福传》
49、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 《师说》
50、 辞,达而已矣 ——韩愈
51、 人皆劝我酒,我若耳不闻。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劝君。 为此座上客,及余各能文。君诗多态度,蔼蔼春空云。 东野动惊俗,天葩吐奇芬。张籍学古淡,轩鹤避鸡群。 阿买不识字,颇知书八分。诗成使之写,亦足张吾军。 所以欲得酒,为文俟其醺。酒味既泠冽,酒气又氛氲。 性情渐浩浩,谐笑方云云。此诚得酒意,余外徒缤纷。 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 虽得一饷乐,有如聚飞蚊。今我及数子,固无莸与薰。 险语破鬼胆,高词媲皇坟。至宝不雕琢,神功谢锄耘。 方今向太平,元凯承华勋。吾徒幸无事,庶以穷朝曛。 馔zhuàn:吃喝,饮食。膻shān:像羊肉的气味。红裙:指歌女。莸yóu:臭草指坏人。薰:香草指好人。 ——韩愈 《醉赠张秘书》
52、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懒惰的人不追求学习进步,而嫉妒别人的人害怕别人学习进步。) ——韩愈 《原毁》
53、 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 ——韩愈
54、 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 ——韩愈
55、 形成于思荒于嬉,业精于勤毁于随。 ——韩愈 《围炉夜话》
56、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韩愈 《原道》
57、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58、 志同而气合。 ——韩愈 《徐泗毫三州节度掌书记厅石记》
59、 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 ——韩愈 《荆潭唱和诗序》
60、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韩愈 《幽兰操》
61、 少年乐新知,哀暮思故友。 ——韩愈
62、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进学解》
63、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韩愈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64、 竹影金锁碎,泉音玉淙琤。 ——韩愈
65、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韩愈 《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66、 学知不足,业精于勤。 ——韩愈
67、 文约而义薄,辞近旨远 ——韩愈
68、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韩愈
69、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 《师说》
70、 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 ——韩愈
71、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韩愈 《师说》
72、 沉浸浓郁,含英咀华。 ——韩愈
73、 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 ——韩愈 《闻梨花发赠刘师命》
74、 强学力行。 ——韩愈
75、 断送一身惟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闲 ——韩愈
76、 清寒入山骨,草木尽坚瘦 ——韩愈
77、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78、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9、 星河尽涵水,俯仰迷上下 ——韩愈
80、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韩愈
诗人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