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诗人。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建福州长乐。父亲谢葆璋是海军军官,曾参加甲午中日海战,具有爱国思想。冰心的童年是在山东烟台海边度过
冰心的。大海以它奇幻多彩的晨昏朝夕,孕育了她丰富的想像,陶冶了她诗人的气质。在海边孤寂的童年生活中,冰心7岁就开始阅读《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西游记》《水浒传》和林纾〔林纾(18521924):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原名群玉,字琴南,福建闽县(福州市)人。他译了四十多种世界名著。〕译《说部丛书》。辛亥革命起,随家南回,才进福州女师上学。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1914年入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因志愿学医,于1918年进协和女子大学理科预科。五四运动爆发时,她是预科一年级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青年爱国运动,在学生自治会任文书,又是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宣传股中的一员。为了扩大宣传效果,她开始在北京《晨报》发表《21日听审的感想》等鼓吹爱国学生运动的时评,署名谢婉莹。在奔腾澎湃的五四运动的启迪下,她看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一些社会问题。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这一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问题小说:为提出某种社会问题而创作的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煞人》《去国》等,引起了较为强烈的社会反响。所以冰心说,是五四这道电光,这声惊雷把我震上了写作的道路!由于白天上街宣传、募捐,晚上笔不停挥地写问题小说,理科的功课脱下一大截。1921年,在理预科毕业后,就考入文本科。因文科成绩优异,还跳了一级。
冰心的问题小说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抒写对封建社会和封建家庭的不满,二是揭露军阀混战造成陷民水火的惨痛生活,三是从人道主义立场表现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921年,冰心由许地山、瞿世英推荐,列名于文学研究会。她的问题小说与文学研究会的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现象、讨论人生问题的宗旨是一致的。这时,冰心着重反映刚从封建思想束缚中挣脱出来而又找不到出路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彷徨与苦恼,她敏锐地感到了这部分青年的危机:不能升天,不甘入地,他们被悬在天上人间的中段。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但那时冰心已不满足于只在小说中提出问题,她在探索人生道路上希望寻求答案。当时她既不可能与工农结合,又缺乏先进思想的武装,只能以自己美满的家庭中的亲子之爱作为灵药,推荐给当时患有时代病的青年,以母爱的深沉,自然的神妙,童心的纯真来慰藉他们烦闷的灵魂。这就是冰心的爱的哲学的起因。她的小说和散文的文采既融化了古典文学的神韵,又融合了欧美文学的乳汁,赢得许多青年的共鸣,被人称为冰心体。
从1920年开始,冰心又以诗歌体裁抒唱对人生的.感受。由于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她写出了为文坛瞩目的短诗集《繁星》和《春水》,摹仿者不乏其人,造成了所谓小诗的流行的时代,当时有人将此类短诗称为春水体。冰心的诗歌风格含蓄、温婉、隽美。她的诗的女神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欲语又停留。冰心早期的文学观是,文学要能表现自己才是有创造性的、有个性的真的文学。而她的短诗则是最能表现自己对人生的探索,对自然的赞颂,乃至心灵深处的矛盾、烦闷的真的文学最典型的例证。
1923年,冰心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同年她毕业于燕京大学(协和女大已与燕大合并),以最优的成绩获得金钥匙的荣誉,并得到燕大的姊妹学校美国威尔斯利大学的奖学金,于1923年8月赴美留学。不久因病住在美国青山沙穰(ráng)。疗养院7个月。在疗养院她过着完全与自然相对的生活,病友间的相互忆念似乎又实现了世界上的儿子和儿子都是好朋友的幻想,加上客旅中的乡愁使她倍加思念母亲,这样就在作品中更热衷于以宣扬母爱、自然、童心为内容的爱的哲学,代表作有《悟》《寄小读者》等。冰心从1923年开始在《晨报》副刊《儿童世界》栏内发表《寄小读者》,1926年结集出版。
《寄小读者》中虽着力咏唱万全的爱,但在这本旅美通讯集中从不渲染资本主义制度的所谓物质文明,而是热恋着祖国的乡土和亲人。从1926年至1935年,该集即发行21次,平均不到半年即重印一版。冰心是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当时她以平等、诱导的教育方法启发儿童,这对封建的填鸭注入式的教育方法是一种否定。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返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女子文理学院。其时,北伐战争的革命风暴使她感到超阶级的爱的哲学的虚幻;日寇入侵的炮火将她那个能融化消灭世间烦愁的家也拆散了。冰心的思想有所变化,写出了《分》《冬儿姑娘》等作品,对劳动者的苦难生活寄予深切的同情。《分》侧面描述一位劳动妇女为生活所迫而做奶娘,无法哺育新生亲子,说明了母爱也不是人人能平等享受。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
追求理想的作文1
有梦想的人都是伟大的,无论是富翁还是平民。我觉得贫穷的人更伟大,因为在要实现梦想的话一切都得自己去创造,还要承受外界所带来的压力。“穷人孩子早当家”我算彻彻底底明白这话了。能去完成梦想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看看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不能去完成自己的梦想。那些一生下来就是得绝症的人、那些没有钱而被迫放弃的人等等。想想那些人,我觉得我好幸运好幸运好幸运。可能因为失去过所以懂得珍惜,有些东西太容易得到它,价值自然就会下降。
好吧,是这样的。可你知道吗?那些因为绝症而不能去追求自己所想要的东西的人,他们却活得比我们快乐。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生命将要结束了,他们不想自己来人间还没有学会快乐就要离开。于是,他们珍惜在世界上的每一分每一秒,他们在足以短的时间里学会快乐,也学会快乐地面对死亡。再想想我们吧,我们会因为一件小事就烦恼生气,因为遇到了一点困难就垂头丧气,甚至丢掉梦想把自己彻底地败了。要知道我们现在所遇到的困难和死亡比起来,太渺小太渺小太渺小。他们可以快乐着,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开心?
我的心还不够强大,还不够装得下一些东西。我要向他们学习。不要害怕生命的结束,害怕的是它并没有开始。我想等我老了得时候我也会笑着面对死亡。
在追求梦想的时候,梦是遥远的,路是很长的。可我不怕。困难一次次的发生就是要打击我,可我知道困难害怕什么,它害怕的就是我的毅力,我的理想、我的坚持。如果我把这些丢掉了,那还谈什么战胜它呢?
我相信,无论我多么落寞多么孤单多么困难,梦在天上,路在前方。活着的人应好好活着,追求梦想的人应好好追求,我们应该好好笑。
追求理想的作文2
人生有如捡贝壳,一路行来,即使贝壳满沙滩,如果不捡,也只能两手空空。只有走过,看过,不错过,才能满载而归。——题记
人生一路,贝壳多多,然而如果你一路走来却弃之不捡,那五彩缤纷的贝壳只能与你失之交臂,终成人家的篮中之物。
在我们身边,在芬芳的校园,同学们的天赋大都相差无几。但是同一讲台下,学业参差不齐,原因就是有的同学发现贝壳即捡,有的视而不见或捡一漏万。随着路越行越远,年级越升越高,他们之间的距离自然也就越拉越大。
人生一路,更多时候不会遇到很多贝壳,有的也就那么一两次。如果你没把握住机会,就只能“一失‘贝’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20世纪70年代初,好奇的美国人开始热衷于运动。运动需要运动鞋,许多商家都看到了这一点。然而鞋坛老大阿迪达斯公司的决策人达勒斯认为,还会有更好的商机出现因而静观其变,白白将机会拱手让给了在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耐克公司。结果耐克抓住这难得的机遇一举成名,并且取阿迪达斯而代之,一跃成为世界鞋坛的霸主。
商机如此,学机如此,一切事业皆如此。对每个人来说,机遇是均等的,也稍纵即逝。只有你审时度势,抓住机会,才有可能成为事业的成功者、蟾宫折桂人。
把握时机,是不是就否定崇高的理想、伟大的追求呢?不是。拿破仑的“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之所以成为经典
只要在天空飞过,就要留下飞过的痕迹;只要在世上走一遭,就不要错过任何机会。
追求理想的作文3
理想好比一首欢快的乐曲,在你斗志燃烧时使你更有动力,在你情绪低落时让你重获信心。理想好比加油站,拥有理想,才能使人生这辆车在时间轨道上飞驰。理想好比罗盘指引你人生的道路。我是一个追逐理想的少年。
我想当一位老师,我曾经幻想过在高中教室里,和我的学生们一起谈笑风生,我想和学生们谈到“我的老师就是这么告诉我的。”我也想
我想做一名军人,军人,顾名思义,就是行军打仗的人;并且军人是神圣的,他们为国家而战;为人民的利益而战;为人民的光明前途而战。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军人是勇敢的,是不屈的,是无畏的,当外敌入侵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军人,军人的天职不是保卫自己,是保卫国家,保卫人民!我想当一名军人。
我想当一个设计师。设计师是设计家,也应该是梦想家、艺术家。一份好的设计是因为设计师先有梦想,并是艺术性的,才会引领与完成客户的梦想,并更加精彩。我们想到了,想了就去做,不要介意暂时别人怎么说,当你做到了的时候,那你就是最先做到的,亦是你喜欢的。设计师是可以一辈子从事的职业!
最后再来一句“人要有理想,但不要理想化”——后记
追求理想的作文4
理想,是人生中所追求和向往的信念。
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就像天空中一只无目标的信鸽,盲目飞翔;一个有理想的人,没有实际行动,目标不明确,那等于是空想;一个有理想的人,并且目标明确而远大,就会对社会、国家做出很大的贡献。
我是通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后,才有了这些道理的,了解和认识的。
书中主人翁保尔·柯察金那高尚的品德,钢铁般的意志感染了我,特别是他有一个伟大的理想,这使他由一个贫苦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这使我深受教育。
保尔的理想就是:“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光阴而悔恨,也不会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们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就是这种理想的支配下,保尔忘我地工作,坚强的意志比钢铁还硬。在艰苦的环境里,他斗严寒,战冰雪,忍饥饿,有力抢修铁路……特别是他双目失明后,仍然坚持写作,终于完成了《钢铁是怎样煤炼成的》这部巨作。这种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保尔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应该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我们都应该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要有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理想之帆是奋斗的帆,进取的帆,开拓的帆,我们应该扬起理想之帆,努力学习,艰苦奋斗,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追求理想的作文5
人的一生漫长而复杂,然而也总会有许多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仅仅十几岁的我就有过许多所谓的“理想”。
当自己的身体受到病毒的侵蚀时,看到白衣天使们的妙手回春,从死神手中奋力夺回一条条宝贵的生命时,我想到了: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当读到战争的屈辱,北伐战争的轰烈,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而终的扬眉吐气的历史时,我便会豪气满怀,欲效班超,我想到了:成为一名保卫祖国安宁而血洒边疆的统帅!
当我看到鲁迅先生的三改其志时,我被其打动。面对当那些医生神气、当统帅的想法是多么不值一提!于是,我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我想到了:成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在祖国教育的园地里耕耘一生,让祖国的花朵在朝阳里微笑,让今天的小苗茁壮成长为明日的栋梁,以我一人之力造就出数十堪用之才,则我心足矣。
茫茫的人生,种种的理想,可曾没有属于我的理想?不!只要是祖国之需,只要能为祖国做事,只要可以奋斗我一生的理想,便是我所要的理想!
曹刿论战
公元前684年的春天,齐国攻打鲁国,两军会战于鲁国的长勺。鲁庄公想先出击,他的军师曹刿立即制止说:“现在应该固守,不可击鼓进攻!”等到齐军领先击鼓进攻三次以后,曹刿才说:“现在可以下令击鼓进攻了!”结果齐军败退,狼狈而逃。庄公下令追杀,曹刿又立阻止说:“不可!”曹跳下战车,仔细察看地下齐军战车车轮辗过的痕迹,又爬到车顶上望齐军败逃情况后,才说:“可以追击!”结果齐军大败,鲁国大获全胜。
在庆功宴上,大伙纷纷议论这次获胜的原因,一致推崇曹刿指挥有方。鲁庄公询问曹刿指挥的'密廖。曹刿说:打仗的胜负关键在士气,士气盛则胜的机会就大;士气衰则败的机会就大。击鼓进攻,通常是击第一遍鼓时,士气旺盛,大家一心想冲锋陷阵。如果第一遍鼓进攻没有奏效,又击第二遍鼓士气就弱了。如果第二遍鼓仍然未奏效,所以第三遍鼓,士气简直没有了。国此,我止住我方抢先击鼓进攻,是怕士气,直等到齐国击了三鼓以后,才请下令击鼓进军,这样以我们最旺盛的士气攻打齐军的最低士气,当然获胜。后来我所以阻止鲁莽追击。因为齐国是大国,恐其有诈,万一它设下圈套,我们匆匆追过去,中了它设的埋伏,岂不要上大当,不可不谨慎对待。所以我研他们败逃时战车轮走的痕迹,发现十分零乱,不象是有计划撤退,望他们的旗帜,发现东倒西歪,毫无秩序。断定齐军确是伧惶溃退。所以建议追击。
韩信决水破敌
韩信,汉初军事家。与张良,萧何合称“汉三杰”。他足智多谋。为汉王刘邦屡立奇勋。
有一次韩信奉刘邦之命伐齐。齐求救于楚。楚派龙且率兵救齐。有人劝谏龙且,因汉军接连破魏、胜齐士气高昂,不可硬拼,不如凭借深沟高垒,坚固防守。因汉军远道而来,补给比较困难,只要坚守,它久攻不下,等待他们粮尽,必然军心涣散,不战自溃。龙且不听,自恃勇力过人,不把韩信放在眼里,因此就在潍水摆开阵势,准备与韩信一决雌雄。
韩信闻讯大喜。命令士兵准备一万个沙袋,在夜里装满沙子,铺在潍水上游,阻塞上游水流。
一切部署停当,韩信就率兵渡河击楚,佯装打败,滤河而走。龙且不知是计,于是率兵涉水渡河追击。韩信令拆掉拦水沙袋,汹涌的河水顷刻间淹死了不计其数的楚军。
海瑞纵火索印
海瑞,字汝贤,号刚峰,明朝人。为官清廉,刚正不阿。
有一次奉皇上命令到江南赈济灾民。上元县令,承办赈灾之事不力,工作不负责任。被海瑞痛斥,因此怀恨在心,趁海瑞不注意窃取了海瑞的印信。后来海瑞发觉印信不翼而飞,回想在他临时的馆舍出入的人员,只有上元县令一人而已,可能对他的训斥怀恨在心,实施报复的恶作剧。假定当面质问他,没有抓住证据,他绝不肯承认的。于是心生一计,暗中吩咐古装房:“如此这般……”
上月县令盗印之后,装着若无其事地去海瑞行宫,坐定之后,柴房忽然起火,火光熊熊,仆役惊慌来报,说后舍失火,火势凶猛。海瑞佯装十分惊慌,赶紧拿起空印匣,交给上元县令:“这里头是我的官印,麻恩赐您暂时代为保管。”上元县令当然知道里面是空的,可又不能说破,只好拿着空匣回去;后来火救熄了,而上元县令照理不能将空匣交还海瑞,只得又将偷来的印放入匣中,归回还主。
杨杰施计痹敌克泸州
杨杰,字耿光,云南大理人,军事家。早年在日本陆军大学毕业,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曾参加北伐战争。
1917年8月,杨杰任靖国军中央军总指挥兼泸州卫戍司令,指挥了著名的忠州之役。当时四川军阀攻占泸州等地以后。杨杰亲临一线,督师反攻。川军败退到忠州,凭贷长江沿岸工事固守。杨杰亲往前沿视察,考虑到强行进攻,不仅要付出惨重代价,而且很难取胜,他想到,“兵不厌诈”何不用计战胜敌人,于是采用“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的办法。他令警卫排秘密征用民船数十只划到兰田坝岸边停泊,扎草人200个,穿上军服,戴上军帽,黎明前,将装载草人的船顺流漂下。沿江敌军,以为杨军抢渡,立即向船队猛烈开火。如此三次。第三次,敌人识破是草船,不再射击。第四天夜里,杨指挥三支部队埋伏于江畔,街到东方发白,三方面同时发动攻击,迅速占领敌军江岸阵地,下午便攻克了泸州城。
杨杰曾在国民党军中任过许多要职。后因他积极参加反对蒋介石打内战的爱国活动。于1949年遭国民党特务暗杀。
名人
智是谋之本,有智才有谋。马南 《燕山夜话•智谋是可靠的吗?》
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战略问题》
战略要寻找敌人的主力,战术要寻找敌人的弱点。朱德《谈几个战术的基本原则》
优势而无准备,不是真正优势。毛泽东《论持久战》
制敌在谋不在众。《唐宋文举要•尹师鲁〈叙燕〉》
谋先事者昌,事先谋则亡。汉•刘向《说苑•说丛》
战阵之间,不厌诈伪。《韩非子•说难一》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谋攻》
一种策略,不是一服常用的百灵散。张太雷《自动停止直接武装》
以计伐战一当万。《晋书•羊祜杜预列传》
计谋欲密,攻敌欲疾。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冶军》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三国志•蜀书》
有所恃而不恐。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汉•桓宽《盐铁论•险固》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孙子•计篇》
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工非鲁班之目无以见其工巧,战非孙武之谋无以出其计运。三国•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军》
计未定而出兵于境,则战之自败,攻之自毁。《管子•参患》
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汉书•赵充国传》
兵以诈立,以利动。《孙子•军争篇》
计熟事定,举必有功。唐•刘禹锡《为淮南杜相公论西戎表》
兵者,诡道也。《孙子•计篇》
战捷之后,常苦轻敌。《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攻人以谋不以力,用兵斗智不斗多。宋•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
兵法贵在不战而屈人。《三国志•魏书•陈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