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诗词中的.儿童,一般都天真无邪,诗人以此感叹时间的易逝。下面是关于描写儿童的诗词名句,欢迎参考!
0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____高鼎《村居》
0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____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03、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____叶绍翁《夜书所见》
04、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____袁枚《所见》
05、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____白居易《池上》
06、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____胡令能《小儿垂钓》
07、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____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08、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____杨万里《舟过安仁》
09、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____雷震《村晚》
10、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____李忱《吊白居易》
1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____杜牧《清明》
1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____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3、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____贾岛《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14、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15、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____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6、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____胡令能《小儿垂钓》
17、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____蒋士铨《岁暮到家》
18、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____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9、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____吕岩《牧童 / 令牧童答钟弱翁》
20、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____苏轼《花影》
21、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____白居易《观游鱼》
22、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____范成大《卖痴呆词》
23、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____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24、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____杜甫《月夜》
25、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____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26、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____颜仁郁《农家》
27、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____张籍《野老歌 / 山农词》
28、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____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29、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____苏轼《守岁》
30、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____杨万里《稚子弄冰》
31、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____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32、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____吴伟业《沁园春·观潮》
33、先生醉也,童子扶者。____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34、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____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35、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____刘因《山家·马蹄踏水乱明霞》
36、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____元好问《京都元夕》
37、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____黄庭坚《牧童诗》
38、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____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39、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____杜甫《小至》
40、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____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41、芄兰之叶,童子佩韘。____佚名《芄兰》
42、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____杜甫《百忧集行》
43、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____白居易《为薛台悼亡》
44、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____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45、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____韦庄《与小女》
46、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____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47、牛群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____李涉《牧童词》
48、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____元好问《倪庄中秋》
49、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____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50、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____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溪居即事
唐代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这首小诗描绘了春日渔村溪边的趣事。篱外不知谁家的小船,忘了系缆绳,被悠悠的春风吹进了钓鱼湾。正在水边垂钓的小童,不知实情,误以为有客相访,便急忙放下手中鱼竿,慌忙跑向家门报信,想打开柴门相迎,忙乱中却把门关上了。诗人把小童的一系列动作写入诗中,显得平易自然,却又栩栩如生,形象地描绘出了乡村儿童好客的天性。
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也是写儿童天真可爱的高手,诗人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画面。接着从画面里跃出一个“急走追黄蝶”的儿童。那黄蝶被追急了,一下子隐没在菜花里。诗到这里就完了,但我们可以想见,那飞奔的儿童怎样一下子站住,又在菜花地里东张西望的神态。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这首诗写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嘻戏: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锣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发出打破玻瓈的声音。诗写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嘻乐与失望,宛然在目。
桑茶坑道中
宋代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这是个雨后晴天,日头光灿灿的,微风清爽爽的,地面上的雨水已经蒸发得无踪无影,小溪里的流水却涨满河槽。溪水穿过碧绿的.原野,奔向无处;夹岸丛生着繁茂的野草,盛开着绚丽的野花。堤岸旁的柳阴里,一位小牧童躺在草地上,睡梦正酣;那头老牛,却只管埋头吃自己的青草,越吃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去了枣没有人担心老牛逃走,它和小牧童是形影不离的老伙伴儿。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代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此诗描写梅子成熟、芭蕉荫浓的初夏风光和儿童扑捉柳花的场景,表现了清闲恬淡、天真无邪的情趣。“留酸软齿牙”句写啖梅传神;“分绿”句形容蕉叶的浓荫,暗示反光、投影作用;“捉柳花”句写儿童专心戏嬉之状,跃然在目。诗句显示了诗人化工肖物的本领。
与小女
唐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
这是诗人写给自己小女儿的诗,她才听懂大人讲话,就咿咿呀呀地说个不停。因为爱玩小车就不肯去睡觉;因为衣服上少绣了朵金线花,整个晚上哭闹着不肯歇。一个活泼任性的小女孩儿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充满怜爱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孩子,内心充满了无比的喜悦,那种父女亲情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初为人父的兴奋和激动。
关于诗歌的名言1
诗歌:诗的内在和谐是通过联想来传达的
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黎巴嫩作家)纪伯伦
诗不是一种表白出来的意见。它是从一个伤口或是一个笑口涌出的一首歌曲。——(黎巴嫩作家)纪伯伦
人的种种情感在诗中以极其完美的形式表现出来;仿佛可以用手指将它们拈起来似的。——(印度作家)泰戈尔
歌声在空中感到无限,图画在地上感到无限。诗呢,无论在空中、在地上都是如此。——(印度作家)泰戈尔
仅仅有美,对诗来说是不够的。诗应该打动人心,把听从的灵魂引导到诗的意境中去。——(古罗马诗人)贺拉斯
诗歌能躲过坟墓,使伟大的业绩永垂青史,使英名代代相传。——(古罗马诗人)奥维德
作为一种理性的功能,诗的目的在于产生惊奇感。(意大利军事家)马志尼
无韵的诗句,是没有灵魂的肉体。——(英国作家)斯威夫特
一般来说,诗可以理解为"想象的表现"。自有人类便有诗。(英国诗人)雪莱
如果诗的写成不能像树叶发芽那样自然,倒不如不写为妙。(英国诗人)齐慈
诗不可同化于科学和伦理,一经同化,便是死亡和衰退。——(法国诗人)波德莱尔
诗是翻腾的内心之叹息。(法国作家)普吕多姆
和谐是诗的语言的'生命。——(中国作家)郭沫若
诗是艺术的语言——最高的语言,最纯粹的语言。(中国诗人)艾青
伟大的诗,是民族最珍贵的宝石。——(德国作曲家)贝多芬
诗本不过是由梦演变而来的。(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诗是神的词句,诗未必只存在于韵文之中。诗到处洋溢着,凡是有美和生命的地方就有诗。——(俄国作家)屠格涅夫
诗歌是一团火,在人的灵魂里燃烧。这火燃烧着,发热发光。——(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诗的词句含有能走动的意义与能飞翔的音乐。——(印度作家)泰戈尔
关于诗歌的名言2: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