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名人故事调查报告1
一、问题的提出
我十分喜欢阅读成语故事,父母也赞成我阅读,还说成语里的名人故事有很多大道理,所以,我对成语中的名人故事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 阅读书籍、报刊
2、 上网查阅资料
3、 询问亲人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获得信息的渠道:上网查阅,亲人口述,查阅书籍。
涉及的方面:有哪些成语故事,名人都有过那哪些成语故事,有哪些成语中有名人故事。
具体内容:1.完璧归赵,南辕北辙,闻鸡起舞,卧薪尝胆
2.刘备三次去请诸葛亮出山为他当军师。
3.入木三分――王羲之 乐不思蜀――刘禅
四、结论
1.我国的成语多不胜数,源远流长,许多名人的故事都随着时间的流逝都变成了成语。
2.这些成语中有些名人的故事,可以当作我们的反面教材和正面教材,正面教材可以使我们学到许多有益的知识,反面教材可以使我们吸取到教训,防止重蹈覆辙。
3.我国的成语是奇特的',这些成语都是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应该多看,多学。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调查报告2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中华民族是个文化名族,成语就是文化民族的结晶之一,老师说每个成语都有名人故事。于是,我就对成语中的`名人故事做了一次研究调查。
二、调查方法:
1. 查阅有关成语中名人故事的书籍,了解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2. 上网浏览,通过网上途径,搜集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3. 阅读报刊,了解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三、 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成语名人主要内容
书籍入木三分王羲之晋朝王羲之写的字非常有力,相传他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渗入木板已有三分了。
上网浏览程门立雪杨时宋代杨时在下雪天拜访著名学者程颐,程颐暝目而坐杨时不敢惊动,在旁等候,程颐醒来时门后积雪已有一尺多深了。
报刊草船借箭诸葛亮东汉末年,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好十万只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最后挫败周瑜。
四、结论:
1. 成语里的确有名人故事,是有名人故事演变出来的。
2. 这些成语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上和生活中都会运用到。
3.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中还有许多名人的品质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4. 这些成语都有一定的道理,激发我们努力学习,开发我们的道德思想更上一层楼。
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翻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2、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翻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翻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翻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翻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翻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翻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翻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翻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翻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中华传统文化良言警句 --李老师分享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翻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 满招损,谦受益。 ——《尚》
【翻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翻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翻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翻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翻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翻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翻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 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翻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 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翻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中华传统文化良言警句 --李老师分享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翻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 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翻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翻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翻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翻译】: 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 三思而后行。 ——《论语》
【翻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翻译】: 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翻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 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翻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翻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1、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
5、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华盛顿
6、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艾迪生
7、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8、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9、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10、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1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3、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高尔基
14、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1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6、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17、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9、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20、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21、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3、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卢梭
2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5、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26、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伯克
27、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贝勒斯
28、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29、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之
30、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31、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32、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蔡尚思
33、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
34、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35、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
36、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37、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托尔斯泰
38、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39、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
40、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41、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麦考利
42、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柏拉图
4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4、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45、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46、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益足。——徐干
47、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48、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泰戈尔
49、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
50、要循序渐进!我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华罗庚
51、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高尔基
52、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5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
54、唯一能持久的竞争优势是胜过竞争对手的学习能力。——盖亚斯
5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56、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钱三强
57、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
58、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59、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霍伯斯
60、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