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
2、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
3、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郭小川
4、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尔斯泰
5、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 爱因斯坦
6、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 —— 郭小川
7、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 郭小川
8、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 雪莱
9、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10、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 陶铸
11、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 —— 谢觉哉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丘
1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陶渊明
14、志不强者智不达。 —— 墨翟
1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陈涉
16、志当存高远。 —— 诸葛亮
1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
18、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 曹植
19、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王勃
20、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李白
1、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宋·苏轼
2、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无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势利,故患得患失,无所不为。——宋·胡宏
3、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轻重人。——清·宋缍
4、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5、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唐·吴兢
6、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汉·刘向
7、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宋·朱熹
8、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
9、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已。——明·方孝孺
10、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礼记
1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12、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论语·宪问》
13、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宋·朱熹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1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16、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通鉴
17、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明·薛萱
18、小人当退黜之时,往往疾视其上。君子则穷通皆乐,未尝一日忘其君。——《读易详说》解《易·否·初六》
19、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20、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
21、君子乐与人同,小人乐与人异。君子同其远,小人同其近。——《易·同人·彖》
22、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益一世。——清·金缨
23、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24、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明·洪自诚
25、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礼记·中庸》
2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26、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
27、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
28、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
29、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同利为朋。——宋·欧阳修
30、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阮子
31、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唐·孟郊
32、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3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34、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史记
35、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宋·朱熹
36、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宪问》
37、臣闻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恶恶,近君子而远小人。善善明,则君子进;恶恶著,则小人退矣。——《贞观政要》卷五
38、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山木》
所谓君子,并非大贤大圣。
做人有底线,做事有禁区。
能做到这些,便堪称君子了。
《孟子》卷八离娄章句下八有云:“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个人的原则。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是一个人的修行。
君子审时度势,决定取舍,知其可为,知其不可为,更是出世与入世间的谋略。
1、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
君子从个人而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要老成。从组织而言,自己的举动会影响整个团体,更要瞻前顾后较量得失。
如果负责城建的是一位君子,他就不会今天修好路,明天挖开埋水管,后天再刨开走电缆,因为每一个举动都有经济和时间成本,不能光凭自己的喜好。
每一个动作都要遵循“道”,这个道可能是法律、道德、经济考量和其他普世标准,凡事有所依凭,是君子行事要坚守的底线。
2、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
“徒语”意同以讹传讹,君子不会不加分辨的转述言论,正所谓谣言止于智者。
君子谨慎自己的言论,非礼勿言。同时对他人的言论也会进行分析,去伪存真。
只说知道的,只讲确定的,不会明哲保身而说模凌两可的话,不会曲意奉承而说不实在的话。
“语必有理”不仅是说话有道理,而且讲原则。
该说的时候必定要说,比如谏言和建议,该说而不说,有失于人。不说而发声,比如自己不确定的事,则是失言。
3、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
君子不会贪求无度,追求必定符合“义”。
这个义不是哥们义气,而是大义,法律、道德、个人准则等等。
如君子爱财,他也会取之有道。能对欲望有所节制,不会贪取妄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会以苟且心态妄想获利,更不会落井下石,谋求私人利益,豪取强夺。
一个君子假如有所求,一定是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为了正义,必定是为民求利,代众生而求。
4、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
如果是一个君子,他的一言一行,都不会随便,凡事他都会经过再三的考虑。
这个行为会伤害到他人吗?这件事情会对别人不利吗?想清楚了,他才会有所行动,所以君子的`行为必定合乎正道。
同理,佛教说一个修行人,其言行必须合乎“八正道”。
所谓八正道,就是要讲真实的语言,要起正直的念头,要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修正直的行……引人向善的信仰,核心都是互通的。
如果能以八正道为修身原则,离君子的修为也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