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宜疏不宜堵自古至理名言 正文

宜疏不宜堵自古至理名言

时间:2025-04-30 09:56:09

1、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倾欹。

2、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3、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4、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5、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

6、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7、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

8、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

9、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10、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11、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

12、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

13、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

14、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15、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16、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

17、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18、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19、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

20、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

21、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

22、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23、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24、字怕练,马怕骑。

25、时时只见龙蛇走。

26、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27、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

28、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

29、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

30、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31、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

32、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33、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34、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35、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

36、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37、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38、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

39、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40、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

41、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42、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43、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44、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45、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46、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47、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48、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49、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50、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平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51、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皆欲骨内相称,神貌洽然。

52、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53、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54、老夫之书,本无法也。

55、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56、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

57、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齐,便不是书法,但得其点画耳。

58、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59、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60、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61、心正则笔正。

62、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63、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64、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

65、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66、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67、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

68、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69、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70、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

7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72、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

73、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74、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

75、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3)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4)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

(5) 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6) 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7) 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8)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9) “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作书须有此气象。而其细心运意,则又如穿针者束线纳孔,毫厘有差,便不中窍。

(10) 明窗净几,笔墨精良,于时抽纸挥毫,以绘我胸中之所有,其书那得不佳!若人声喧杂,纸墨恶劣,虽技如二王,亦无济矣。

(11) 一部《金刚经》,专为众生说法,而又教人离相。学古人书,是听佛说法也。识得秦汉晋唐书法之妙,而会以自己性灵,是处处离相,得成佛道之因由也。

(12)每日焚香静坐,收拾得此心,洁洁净净,读书有暇,兴来弄笔,以自写其性情,斯能超乎象外,得其寰中矣。惜余未之能也。

(13) 作字须敬,非仅欲字好,即此是学。味明道此语,谓作字能主一无

适,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4)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15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16)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7)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18) 黄山谷曰:“诗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余谓书亦不可凿空强作,神与古会,便自工耳。

(19)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20)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21)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22)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23)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24)用笔最忌妄发笔力。笔锋未着纸,而手已移动,则浮而轻,盖力在外故也。

(25)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此两句极尽书法之妙。意到笔随,不设成心,是上句景象也;无垂不缩,欲往仍留,是下句景象也。

(26)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27)作楷最重宾主分明。譬如写一“日”字,左竖为宾,宜轻而短;右竖为主,宜重而长;中画为宾,宜虚而婉;下画为主,宜实而劲。

(28)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29)无垂不缩,欲往仍留。《兰亭》之妙,尽乎此矣。

(30)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平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31)书贵熟后生。

(32)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33)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34)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35)初学,但求间架森严,点画清朗,断勿高语神妙。

(36)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倾欹。

(37)笔画极繁之字,当促其小画,展其大画。如《九成宫》“凿”、“鉴”、“台”、“萦”等字皆是。

(38)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39)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40)不贵多写,无间断最妙。

(41)宾主、操纵、开合、虚实、顺逆诸法,可以语人。外此,则欲语不得,有语反惑。

(42)既曰分间布白,又曰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何其言之不相谋耶?不知前言是讲立法,后言是论取势,二者不兼,焉能尽妙。唐代北海、河南书,真是善于取势者。

(43)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44)疏势不补,密势补之。《九成宫》“圣”字上画,“舜”字下点,皆补法也。若“乃”、“力”等字,左上右下皆缺势,无可补。

(45)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46)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47)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庄子曰:“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善夫!

(48)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49)强毫弱纸,强纸弱毫,刚柔相济,书乃如志。

(50)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51)渣滓未净而遽言浑厚,不可也。须俟笔无点尘,微嫌薄弱,乃向浑厚一路写去,方妙。

(52)字心贵聚,不可并头

(53)蝇头楷宜用大笔提空写,势乃开展。

(54)字越小越要清晰,稍留纤毫渣滓不得,作小楷,宜清而腴。笔头过小,虽清不腴。

(55)工夫深,虽枯亦润;精神足,虽瘦亦肥。

(56)晋人书,形不贯而气贯;唐人书,形气具贯

(57)唐代诸贤,运笔有静躁之分,立体有夷险之别,实则殊途同归,无所分别。

(58)欧书用笔,不方不圆,亦方亦圆。学者欲其方,易板滞;欲其圆,易油滑。此中消息,最宜微会。

(59)唐人严于法,所谓法者,不过左顾右盼,前呼后应,笔笔断,笔笔连,以及修短合度,疏密相间耳。

(60)欧书貌方而意圆;褚书貌柔而意刚;颜书貌厉而意和。

(61)临汉碑宜有石气,然非拳曲之谓也。问:何谓石气?曰:不可说。

(62)颜书极神妙,以深墨重笔效之,辄不合度。问:神妙何在?曰:凡学人所不能到处,即其神妙处。

(63)学汉魏晋唐诸碑帖,须各各还他神情面目,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迨纯熟后,会得众长,又不可无我在,无我便杂。

(64)古碑无不可学,如北朝诸摩崖,手不能摹,可摹以心。心识其妙,手亦从之。

(65)李北海书,每字上半右边皆极欹,至末画两边放平。欹故峭,平故稳,不独北海为然,北海其尤显者也。与其肥也宁瘦,与其肆也宁谨。

(66)褚书高明,欧书沉潜。学欧不成,刻鹄类颊鹜;学褚不成,画虎类狗。

(67)唐碑最难学,一画有一画之步位,一字有一字之步位。一画走作,即为一字之累;一字走作,即为通幅之累。若汉与六朝,自可因失得救,因难见巧,非若唐碑之一无假借也。

(68)汉隶为篆、楷中间过脉。《石门颂》篆意多;《西狭颂》楷意多。

(69)正书居静以治动,草书居动以治静。

(70)行书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真,而纵于真;草行近草,而敛于草。

(71)书家无篆圣、隶圣,而有草圣。盖草之道千百万化,执持寻逐,

有时候,一句话,不需要它有多优美,有多长,只要它能鼓励你,就是一句让你走出困境,走向成功的 

1. 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列宁

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

3.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5.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6.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7. 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韩愈

8. 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 ——马蒂

9.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0.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文天祥

11.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12.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

13.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4.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但丁

15.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6.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17. 盛年不重来,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8.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19.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20. 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21.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22.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

23. 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 ——达尔文

24. 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泰戈尔

25.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斯特洛夫斯基

26. 古之成大事者,唯有超世之才,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27.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马斯德

28.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持黄金未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若能以此去处事,一生安乐任逍遥。

29.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30. 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31. 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32. 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33. 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34. 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35. 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36. 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37.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38. “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39. 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40. 谎言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外表美丽,生命短暂。

41. 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42. 人生就象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邻居亲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43.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大雄”。故名:“大雄宝殿”。即佛也。

44. 忍耐好,忍耐是奇宝。一朝之念不能忍,斗胜争强祸不小。忍气出国留学网不下心病生,终生将你苦缠绕,让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无烦恼。

45. 逃避是意志的沉沦和对信念的背叛;忍耐是意志的升华和为了使追求成为永恒。

46. 浮在水面上的油珠,借着阳光夸耀自己;沉入水底的珍珠,依附河蚌默言寡语。

47. 真诚有时使你受伤害,但你的心灵是宁静的;虚伪有时使你占便宜,但你的灵魂深处是不安的。

48. 你目前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49.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50. 凡夫迷失于当下,后悔于过去.圣人觉悟于当下,解脱于未来。

51. 节欲戒怒,是保身法,收敛安静,是治家法,随便自然,是省事法,行善修心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52. 美的容貌不一定蕴涵美的灵魂,而粗糙的贝壳却可能孕育着珍珠。

53. 一个人如果没有为事业而忙碌的充实,光是安逸享受,那么他

54. 生活也像橄榄一样,甜甜蜜蜜的内在,往往裹着酸涩的外衣。

55. 人不应该完全为自己的欲望而活着,但却可以为灵魂的生存而牺牲。

56. 时间抓起来说是金子,抓不住就是流水。——谚语

57.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

58. 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59. 生命本身是一个过程,成功与失败只是人生过程中一些小小的片段,若果把生命与成功或失败联系在一起,生命将失去本身该有的意义。

60. 有时稍微低下头,或许我们人生路会更加精彩,我们的能力也会有所长进。

61. 成功者绝不给自己软弱的借口。

62. 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

63. 有志者事竟成也!——刘秀

64. 时间象弹簧,可以缩短,也可以拉长。——柬埔寨谚语

65.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塞涅卡

66. 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李白

67. 努力和效果之间,永远有这样一段距离。成功和失败的唯一区别是,你能不能坚持挺过这段无法估计的距离。

68. 成功者绝不放弃。

69. 如果青春的时光在闲散中度过,那么回忆岁月将会是一场凄凉的悲剧。——张云可

70. 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