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4.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宋.辛弃疾《青玉案》
5.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6.困人天气近清明--宋.苏轼《浣溪沙》
7.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宋.晏殊《破阵子》
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9.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10.更能销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宋.辛弃疾《摸鱼儿》
11.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
1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
1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14.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朝.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15.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16.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17.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清.赵翼《野步》
1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19.满城风雨近重阳--宋.潘大临《断句》
20.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宋.晏殊《蝶恋花》
关于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名人名言
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
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高尔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
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李大钊
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陶铸
所有现存的好东西都是创造的果实。米尔
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人的生活。卢梭
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卢梭
完善的新人应该是在劳动之中和为了劳动而培养起来的。欧文
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马克思
劳动却是产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威力无比的源泉。拉乔乃尼奥里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第
有总是从无开始的;是靠两只手和一个聪明的脑袋变出来的。松苏内吉
我知道什麽是劳动: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高尔基
关于端午节的名人名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人若是太幸运,则不知天高地厚,也不知自己能力究竟有多少;若是太不幸,则终其一生皆默默无名。 作者:富勒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唐 元稹
关于教师节的名人名言
1、一个人在学校里表面上的成绩,以及较高的名次,都是靠不住的,唯一的'要点是你对于你所学的是否心里真正觉得很喜欢,是否真有浓厚的兴趣邹韬奋
2、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佚名
3、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爱因斯坦
6、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7、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8、教师要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昆体良
9、机会对于不能利用它的人又有什么用呢?正如风只对于能利用它的人才是动力。西蒙
10、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11、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卢梭
1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1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佚名
14、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布鲁纳
15、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16、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17、假定美德既知识,那么无可怀疑美德是由教育而来的。苏格拉底
18、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莎士比亚
19、养体开智以外,又以德育为重。康有为
20、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当下的年轻人,一谈到某些节日就眉飞色舞,如2月14日情人节,12月25日圣诞节等;即便像11月11日光棍节、5月17日吃货节等人造节日,也已成为大众购物消费的狂欢节。可是,很多人却对我国传统节日知之甚少,如寒食节、重阳节等,其起源、内涵、习俗早已被淡忘。
材料二:我想,我们不应该拒绝情人节和母亲节。那些外来的妇女节、儿童节和新年音乐会,不是大大充实了我们的.生活文化吗?然而,我们更不能丢弃自己的节日,因为一个民族的节日就是它自己文化的生日。——冯骥才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3.明确文体(
【思路点拨】
这道作文题由两则材料组成,其中提到三种节日——传统节日、外来节日和人造节日,传统节日逐渐被人们淡忘,而外来节日和人造节日却越来越受到欢迎。此题目涉及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关系。立意时首先要思考,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为什么我们需要节日文化?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节日文化?写作时可以择其一端,生发思考,可侧重写继承传统文化的问题,也可侧重写中外文化的融合。写作时要紧密联系实际,从历史和文化的双重视角阐明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供参考的立意如下:1.洋节与土节;2.兼容并包,中西合璧;3.过好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4.切莫盲目过节;5.节日也需要创新
【典型素材】
<事实论据>
1.去年的万圣节前夕,不少家长带着上幼儿园的孩子来买万圣节道具,说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一些家长表示不解:为什么幼儿园要对学龄前的孩子进行如此“崇洋”的教育?
2.每逢圣诞节,许多商家早早就打出了“圣诞打折,节日派送”的广告,同时用圣诞树和彩色气球把店面打扮得十分漂亮。就连一些专门经营中餐的酒楼也摆出了“圣诞老人”笑迎宾客。
<名人
地球缩小了。东西方文化正在汇流成世界文化。今天“洋为中用”,明天“中为洋用”,后天,“中洋共用”。问题不在“中”或“洋”,问题在“用”。——周有光
我们内心的平静和我们在生活中所获得的快乐,并不在于我们身处何方,也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更不在于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而在于我们的心灵所达到的境界。——卡耐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