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我有大智慧,深藏行与名——谈《曾国藩如是说》及其他
2、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3、常存冰渊惴惴之心
4、以一缕精心运用于幽微之境
5、坚持定见
6、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
7、善始善终
8、勿过多怜悯
9、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10、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11、必须忍辱负重,咬牙做去
12、心至苦,事至盛也
13、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14、好汉打掉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
15、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16、禁大言以务实
17、说得出,做得到
18、善于学习
19、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20、小心者,从其做不了处看之;大胆者,从其做了处看之
21、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22、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3、无好小利
24、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25、装得一片愚蠢
26、立意要将此事知得透,办得穿
27、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28、功名之际,难得终身始完全也
29、人心之坏,又处处使人心寒
30、愿诸弟学为和平,学为糊涂
31、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32、吾引退而长终山林,则公私之幸也
33、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34、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35、须步步留心
36、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37、总宜平心静气,稳稳办去
38、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39、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40、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41、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42、花未全开月未圆
43、躬身临事
44、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45、一向贪美名,必有大污辱之事
46、须有定识定力
47、以后作人,当得一松字意味
48、埋头任事
49、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50、吾人身心之间,须有一种清气
51、谨言
52、天下断无易处的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
53、不可怨天忧人
54、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55、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56、须先立坚卓之志
57、治事之外,须有一段冲融气象
58、为事求人,要须低头下气,死心塌地,万不可稍存意气
59、兵者,阴事也
60、内圣外王
61、以气象光明俊伟为最难能可贵
62、家和则福自生
63、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64、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65、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66、声闻之美,可恃而不可恃
67、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68、智慧愈苦而愈明
69、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为第三义
70、凡有用之物,不宜抛散也
71、只得委曲徐图
72、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73、毁誉之要,如飘风然,蓬蓬然起于北海,蓬蓬然入于南海
74、不要随波逐流
75、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76、气宜聚不宜散
77、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78、世情浅薄如此
79、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80、爱之而反以害之
81、与外国人交涉,别有一副机智肺肠
82、知足天地宽
83、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84、在官断非久局,须常作退居穷窘想
85、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86、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87、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88、在人不在器
89、自审精神魄力,诚不足任天下之重
90、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
91、天下有三大患:一曰人才,二曰财用,三曰兵力
92、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93、吾近来在外,于忍气二字,加倍用功
94、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95、本以不顾生死自命,宁当更问毁誉?
96、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97、千万忍耐!忍耐千万!
98、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99、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
100、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101、莫犹豫
102、人以气为主
103、善用兵者,每喜为主,不喜作客
104、诚
105、切勿孟浪
106、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107、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108、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109、人才难得
110、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111、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112、得不足喜,失不足忧,总以发奋读书为主
113、特患业之不精耳
114、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115、明师益友,重重夹持,能进不退也
116、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117、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118、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119、凡事皆贵专
120、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121、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122、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123、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124、吾惟尽一分心做一日事,至于成败不能复计较矣
125、慎无存半点官气
126、亦通才也
127、总须有勤敬二字
128、处此乱世,愈穷愈好
129、不敢存丝毫侥幸之心
130、坐这山望那山
131、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
132、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133、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
134、居高位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
135、顺势而为
136、无求速效
137、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138、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139、与人周旋,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
140、民宜爱而刁民不必爱,绅宜敬而劣绅不必敬
141、戒情莫如早起
142、声音笑貌之拒人,每苦于不自见,苦于不自知
143、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144、凡事留余地
145、不轻进,不轻退
146、不要钱,不怕死
147、君子贵于自知,不必随众口附和也
148、君子之道,莫大乎为善
149、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150、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151、日日留心,专从厚重二字上用功
152、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
153、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154、惟学做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
155、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156、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157、不敢自诩为有本领,不敢自以为是
158、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159、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160、位太高,名太重,皆危道也
161、总从波平浪,静处安身,莫从掀天揭地处着想
162、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163、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164、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165、王政不能有恩而无威
166、内断于心,自为主持
167、悠悠疑忌之来,只堪付之一笑
168、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169、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
170、极盛之时预作衰时设想
171、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172、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173、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174、君子大过人处,只在虚心而已
175、回首前非,悔之何及
176、家中之事,切不可日趋于奢华
177、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178、死生早已置之度外
179、以习劳苦为办事之本
180、凡有一长一技者,断不敢轻视
181、不轻进入,即异日不轻退人之本,不妄亲人,即异日不妄疏人之本
182、大节已亏,此后难自立也
183、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84、凡大家名家之作,必有一种面貌,一种神态
185、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186、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187、谨言慎行
188、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189、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190、凡危急之时,只有在己者靠得住
191、以稳重为主
192、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193、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194、事非经过不知难也
195、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196、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
197、与官相见,总以谦谨二字为主
198、万不可性急
199、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200、人不可无良友也
201、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202、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203、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
204、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
205、知己之过失
206、不可背后攻人之短
207、以诚为之本
208、有活泼泼之胸襟,有坦荡荡之意境
209、舍命报国,侧身修行
210、不妄求人
211、自食其力
212、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
213、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
214、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
215、自古大乱之世,必先变乱是非,而后政治颠倒,灾害从之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5、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1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12、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13、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14、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8、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0、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2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2、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
2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4、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5、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6、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9、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30、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3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32、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
33、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美国)富兰克林
34、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美国)富兰克林
35、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36、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37、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38、读书是我惟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美国)富兰克林
39、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40、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41、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李欣
42、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佚名
4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44、我们读书越多,就越发现我们是无知的。——雪莱
45、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46、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47、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48、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49、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50、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选自:读书名言(www.geyanw.com)
51、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
52、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佚名
53、索取,只有在一个场合才能越多越好,那就是读书。——佚名
54、吃饭不嚼不知味,读书不想不知意。——佚名
55、造烛求明,读书求理。——佚名
56、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英国)谚语
57、交一个读书破万卷的邪士,不如交一个不识一字的端人。——《格言联璧》
58、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59、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60、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61、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爱迪生
62、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 《清诗铎·趁早歌》
63、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6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65、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66、当一个人只有很有限的时间供自己支配时,他自然会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不管我怎么忙、怎么累、怎么不舒服,我总要抽出一些时间和我的儿子一块玩,一块读书。——甘地夫人
67、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68、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
69、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70、当一个伟大的思想作为一种福音降临这个世界时,它对于受陈规陋习羁绊的大众会成为一种冒犯,而在那些读书不少但学识不深的人看来,却是一桩蠢事。——歌德
7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72、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英国)培根
73、不读书就没有真正的学问,没有也不可能有欣赏能力、文采和广博的学问。——赫尔芩
74、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胡适
75、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76、他整日忧心,青年学子不再读书,他的忧愁,后来证明没有白费他们都习惯,抬头四十五度,仰望天际想你的时候,你会不会也刚好正在想我。——几米
7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78、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列子 选自:关于读书的名言
79、读书读得太多,反而会造成一些自以为是的无知之徒。——卢棱
80、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81、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82、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书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来的东西。——鲁迅
83、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
84、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罗曼·罗兰
85、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马克思
86、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87、创业者书读得不多没关系,就怕不在社会上读书。——马云
88、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89、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90、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91、我从未知道过有什么苦恼是不能为一小时的读书所排遣的。——孟德斯鸠
92、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93、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
94、喜欢读书,就等于把成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莫泊桑
95、有时间读书,有时间又有书读,这是幸福;没有时间读书,有时间又没书读,这是苦恼。——莫耶
96、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普希金
97、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张之洞
98、读书人不一定有知识,真正的常识是懂得知识,会思想,能工作。——徐特立
99、读书能获得知识,但更有用的知识对世界的认识却只能通过研究各种各样的人才能获得。——切斯特菲尔德
100、没有再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蒙台居
引导语:
古语名言名句
1、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颜之推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3、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4、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6、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颜之推
7、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 处事》
8、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1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1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
1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13、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
1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17、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8、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9、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20、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2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章学诚
22、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2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2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2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26、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
27、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
2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3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3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3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3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3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6、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3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3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3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
40、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4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
42、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4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4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45、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46、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
47、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石玉昆
48、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4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5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5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5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5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5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5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58、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
59、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曹雪芹
60、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陆游
61、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62、三千功名尘与土,八千里云和月。——岳飞
63、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高明
6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65、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6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67、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东野
68、春花不红不如草,少年不美不如老。——袁枚
69、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70、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
7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
7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
73、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74、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叶梦得
7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
76、此生泰山重,勿作鸿毛遗。——苏轼
77、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
78、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
79、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80、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糵禅师
81、花经雨后香微淡,松到秋深色尚苍。——袁枚
82、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多半苦中来。——曾国藩
83、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古语名言名句
1. 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2.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4.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5. 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6.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7.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8.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9.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10. 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11.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1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1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14.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15.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古语名言名句
1.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2.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4.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5.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6.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7.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 (诗经秦风蒹葭)
8.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11.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