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桃之夭夭解析
这首诗非常有名,即便只读过很少几篇《诗经》的人,一般也都知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无非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动。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实在是写得好。谁读过这样的名句之后,眼前会不浮现出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呢?尤其是“灼灼”二字,真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写过《诗经通论》的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此诗“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并非过当的称誉。第二,短短的四字句,传达出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这很可贵。“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细细吟咏,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充溢字里行间。“嫩嫩的桃枝,鲜艳的桃花。那姑娘今朝出嫁,把欢乐和美带给她的婆家。”你看,多么美好。这种情绪,这种祝愿,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和美的家庭的追求。第三点,这首诗反映了这样一种思想,一个姑娘,不仅要有艳如桃花的外貌,还要有“宜室”、“宜家”的内在美。这首诗,祝贺人新婚,但不象一般贺人新婚的诗那样,或者夸耀男方家世如何显赫,或者显示女方陪嫁如何丰盛,而是再三再四地讲“宜其家人”,要使家庭和美,确实高人一等。这让我们想起孔子称赞《诗经》的话:“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孔子的话内容当然十分丰富,但其中是否也包括了《桃夭》篇所反映出的上述这样一种思想呢?陈子展先生说:“辛亥革命以后,我还看见乡村人民举行婚礼的时候,要歌《桃夭》三章……。”(《国风选译》)联系到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农民娶亲“歌《桃夭》三章”,便是很可理解的了。
《桃夭》篇的写法也很讲究。看似只变换了几个字,反复咏唱,实际上作者是很为用心的。头一章写“花”,二章写“实”,三章写“叶”,利用桃树的三变,表达了三层不同的意思。写花,是形容新娘子的美丽;写实,写叶,不是让读者想得更多更远吗?密密麻麻的桃子,郁郁葱葱的桃叶,真是一派兴旺景象啊!
这首诗不难懂,但其中蕴藏的道理,却值得我们探讨。
一个问题是,什么叫美,《桃夭》篇所表达的先秦人美的观念是什么样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很美,艳如桃花,还不美吗?但这还不行,“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还要有使家庭和睦的品德,这才完满。这种美的观念,在当时社会很为流行。关于真善美的概念,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楚国的伍举就“何为美”的问题和楚灵王发生了争论。伍举说:“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国语·楚语》)很清楚,伍举的观点是“无害即是美”,也就是说,善就是美。而且要对“上下、内外、大小、远近”各方面都有分寸、都无害。这种观点最主要的特点是强调“善”与“美”的一致性,以善代替美,实际上赋予了美以强烈的政治、伦理意义。“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那意思是说,统治者重赋厚敛,浪费人力、物力,纵欲无度,就不是美。应该说,这种观点在政治上有一定的意义。但它否定了“善”与“美”的差别,否定了美的相对独立性,它不承认“目观”之美,是其严重局限。这种美的观念,在当时虽然也有其对立面,也有人注意到了“目观”之美,但这种善即是美的观点,在先秦美学中应该说是具有代表性的,而且先秦儒家的美学观念,主要是沿着这个方向发展的。
孔子也持着这样一种美学观点,“《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他赞赏“诗三百”,根本原因是因为“无邪”。他高度评价《关雎》之美,是因为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合于善的要求。在评价人时,他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善与美,善是主导方面。甚至连选择住处,孔子也说:“里仁为美。”(《论语·里仁》)住的地方,有仁德才是“美”的地方。可见,孔子关于美的判断,都是以善为前提的。
但孔子的美学观,毕竟是前进了。它已经不同于伍举的观点,已经开始把美与善区别开来,作为不同的两个标准来使用了。“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当然,通过对《韶》与《武》的评价,还是可以看出,“尽美”虽然被赋予在“尽善”之外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地位,但只是“尽美”,还不能说是美,“尽善”才是根本。
至此,我们回头再来看看《桃夭》篇,对它所反映的美学思想,恐怕就更好理解了。在当时人的思想观念中,艳如桃花、照眼欲明,只不过是“目观”之美,这还只是“尽美矣,未尽善也”,只有具备了“宜其室家”的品德,才能算得上美丽的少女,合格的新娘。
第二个问题随之而来,美的具体内容不仅仅是“艳如桃花”,还要“宜其室家”,也就是美与善之结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评价这种观念呢?先秦人为什么把家庭和婚姻看得那么重要呢?
把婚姻和家庭看得十分重要,还不仅仅反映在《桃夭》篇中,可以说在整部《诗经》中都有反映。在一定意义上说,《诗经》是把这方面的内容放在头等地位上的。《桃夭》是三百零五篇的第六篇,不能不说它在《诗经》中的地位是很为突出的。如果我们再把《桃夭》篇之前的五篇内容摆一摆,就更可以清楚地看出,婚姻和家庭问题,在《诗经》中确实是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
三百篇的第一篇是《关雎》,讲的是一个青年男子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姑娘,他日夜思慕,渴望与她结为夫妻。
第二篇《葛覃》,写女子归宁,回娘家探望父母前的心情,写她的勤、俭、孝、敬。
第三篇《卷耳》,写丈夫远役,妻子思念。
第五篇《螽斯》,祝贺人多生子女。
第六篇,即《桃夭》,贺人新婚,祝新娘子“宜其室家”。
以上是三百篇的头几篇(除掉第四篇),它们写了恋爱,结婚,夫妻离别的思念,渴望多子,回娘家探亲等等,可以说把婚姻生活中的主要问题都谈到了。
一部《诗经》,三百零五篇,开卷头几篇几乎全部是写婚姻家庭问题的,岂不令人深思?不论是谁编辑的“诗三百篇”,不论孔子是删诗了、还是整理诗了,抑或是为“诗三百篇”作了些正乐的工作,都不容置疑地说明了他们是十分重视婚姻和家庭问题的。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评论这个问题呢?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每个人都仰仗着家庭迎接困难,战胜天灾,争取幸福生活,当然希望家庭和睦、团结。娶亲是一件大事,因为它关系到家庭未来的前途,所以,对新人最主要的希望就是“宜其室家”。这很容易理解。
从统治者方面来说,就要复杂多了。《礼记·大学》引到《桃夭》这首诗时说:“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这可真是一语道破。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家庭的巩固与否与社会的'巩固与否,关系十分密切。到了汉代,出现了“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之说。不论“三纲”,还是“五常”,它们都以夫妇关系为根本,认为夫妇关系是人伦之始,其它的四种关系都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宋代理学家朱熹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男女者,三纲之本,万事之先也。”(《诗集传》卷七)从这段论述,我们也可以看出统治者为什么那么重视婚姻、家庭问题。听古乐唯恐卧,听郑卫之音而不知倦的魏文侯有一段名言,说得很为透僻。他说:“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上承宗庙,下启子孙,如之何可以苟,如之何其可不慎重以求之也!”“宜家”是为了“宜国”,在他们眼里,“宜家”与“宜国”原本是一回事,当然便被看得十分重要了。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不论自古以来多少解经者就《桃夭》作过多少文章,但象小桃树那样年轻,象春日骄阳下桃花那样鲜艳、美丽的少女,却永远活在读者心里。人们衷心祝愿她:“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吟诵《桃夭》,不喝也醉了。
清姚际恒评论此诗说:“桃花色最艳,故以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自古,漂亮的女子总是受到超常的宠爱,文学更是不吝字墨,推波助澜。无论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还是“玉腕枕香腮,桃花脸上开。”,读起来,总不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更意浓神近,耐人玩味。
默默的读几遍,然后展开想象的画卷,你会看到千年前,在那桃花盛开的时候,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千年的风从那片“灼灼”的桃林中穿过,摇曳着艳丽的桃花,婀娜着多姿的桃枝,似乎有醉人的馨香随风破卷,扑面而来。但你分不清这是什么香,因为你仔细去看,在桃花丛中,隐约着一个款款移动的女子,少女的清香与花香混揉在一起,这是快乐的味道。
画中的女子两颊飞红,面带娇羞,目光躲闪,却又忍不住兴奋的顾盼,在夭夭桃实、灼灼花枝的衬托下,人若桃花,两相辉映,怡人的快乐迅即涌上心头,你甚至可以听到女子的心声:“今天我要嫁给你啦,今天我要嫁给你啦......”
之子与归,是说这个美丽的新娘就要出嫁了。归,妇人谓嫁曰归。在夸了即将出嫁的新娘的美貌之后,诗意开始延伸,人们随之将目光投向婚后的生活,那是怎样的呢?诗里唱到“宜其室家”、“ 宜其家室”、“ 宜其家人”。
宜,和顺美满的意思,室谓夫妻所居,家为一门之内。如果说对新娘容比桃花是毫不掩饰的赞美的话,这里就是含蓄的将女子的“善”,掩藏在宜家宜室宜人中了。试想,新人过门后,若能让一大家子都和睦幸福,仅有美丽的脸蛋是不够的,必得有颗善良的心,才能让公婆姑嫂叔伯接受,才能被夫家的人所接纳,日子才能和顺美满,其乐融融。
从桃花到桃实,再到桃叶,三次变换比兴,勾勒出男婚女嫁一派兴旺的景象。古人通过桃花似的外“美”,巧妙地和“宜”的内“善”结合起来,表达着人们对家庭和睦安居乐业生活的美好向往。“诗三百”开篇,写尽了爱情与婚姻生活的各个方面,说明家庭和婚姻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人们生活的期盼,也是统治者的希望,所谓“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说白了,就是建立在“宜家”、“ 宜室”、“ 宜人”上的“宜国”。
不管怎样,“桃夭”是中华民族延续到现在的喜庆与祝福,就是今天,我们也同样祝愿着如桃花般的女子,“之子于归”,能够生活美满,家庭幸福,“宜其室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茂盛桃树嫩枝芽,开着鲜艳粉红花。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和顺。
茂盛桃树嫩枝芽,桃子结得肥又大。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美满。
茂盛桃树嫩枝芽,叶子浓密有光华。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人幸福。
注释
夭夭:桃花怒放的样子。
华:古花字。
之子:这位姑娘。
于归: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做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之,指示代词。
蕡,肥大,果实将熟的样子。有蕡其实:它的果实十分繁盛。
蓁蓁:繁茂的样子。
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
宜:和顺、亲善。
雅析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是那片桃林。流光的霞披,如新娘的红盖头,被春风轻轻掀起。果实饱满的模样太惹人怜爱了,她们真像一群孩子,密密匝匝地挤在枝叶间,笑闹着,春天仅仅有了这些果子就不会冷清。当初桃花流水,不还叹息过吗?你担心这季节象梭子一样飞去了,藏着十八岁少女的心事,像春天藏着太多太多的花朵,你不说,不说也羞呵。
小姐妹出嫁前,你陪着流了一晚的泪,你想过,自己也将有这样大哭一场的日子,离开家,离开父母,头顶一块红布,骑上高高的骏马,在吹吹打打的热闹声中,不知为何,也不问为何,就要向陌生的新郎全身心地交付自我。小姐妹归宁之时,像沾露的梨花,不胜娇羞,你问她们“结婚好吗”,她们回答“真好”,再问,却云山雾罩,笑言,“急什么,你迟早要知道的。”你有一点点羡慕她们,暗自猜测:我做新娘,会不会很快乐?
灼灼其华桃花是火啊,是春天的火,是内心的火,燃起你莫名的相思,那少年曾在垅间走过许多回,既俊雅,又健硕,相遇时,他微微一笑,就捉住了你的灵魂。“他会不会娶我?”你这样温柔地等待,夏蝉唱完了,秋雁飞过了,终于在某个雪后的黄昏有了消息,他在火塘边与父兄们说着要紧的话,每一言你都隔窗听见了,心儿如一活蹦乱跳的小鹿,你有些担心,它会脱腔而走。
一桩美满的婚姻终于在那个雪夜瓜落蒂熟。又是桃花灼灼而开,明艳的少女就要出嫁。祝福吧,她带着着美好的祝福开始新的生活。从此以后,她将成为贤妻,成为慈母。
《孟子·滕文公》中有言,“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三千年前的婚姻的确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至今看去仍旧图画一般,不曾丝毫腿色,不曾减弱当初馥郁的芳馨。那年的桃花自有一种奔放之美,三千年后,犹听到那古乐之喧和新人之笑,不禁生出对遥远春天最真切的爱慕。
艺术特色
各章的前两句,是全诗的兴句,分别以桃树的枝、花、叶、实比兴男女盛年,及时嫁娶。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桃花色最艳,故以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这种意象被后世的诗人反复使用。诗中运用重章迭句,反复赞咏,更与新婚时的气氛相融合,与新婚夫妇美满的生活相映衬,既体现了歌谣的风格,又体现了农村的物侯特征。《文心雕龙》:“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总之,这首诗虽然并不长,但有它独特的个性,并且体现了先民社会特有的那些礼俗和风情,给后世的文学创作以营养。
1、最美的风景,不一定在终点,不妨停下来看一看周围。
2、好思考的人需要广博的知识——它消除愤激和狂热,通过扩大思索,有助于减轻不可思议的事物的负担。——佚名
3、如果读书只为了装饰自己,与新式化妆品系列合流,我看没有多大意思,无论对人对己,都只会产生负效应。柯灵《柯灵谈读书》,《新民晚报》1990年5月8日。
4、在甜言密语中间,假话听起来像真话,真话实际上就是假话。[德]莱辛《爱来丽雅迦洛蒂》
5、真理就是自由人的祖国。真理不存在于丑化了的现实里。生命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创造的行动。在争论中是不分高贵卑鄙,也不管称号姓氏的,重要的只是真理,在它面前人人平等。——罗曼·罗兰
6、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佚名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 [中国·现代文学家]林宽
7、不为人知的高尚行为,是最值得尊敬的。一巴斯卡
8、圣人大常师。——韩愈
9、每个人都有见不得人的事。(世界语)
10、星星默然无语,却把光热献给了苍穹。
11、理想应该像太阳一样永恒、炽热。
12、成功的第一个秘诀,就是与众不同。
13、社会和自然的区别在于,社会是有一定道德目标的。一赫胥黎
14、真理就像珍珠,不会永远被埋没。
15、科学是埋葬形形色色褪了色的思想的坟场。——乌纳穆诺
16、商业的不发达只能导致国库财源的枯竭。——[英国]培根
17、我们要生活,我们要知识,我们要做人。
18、朋友,您何不在质朴的生活中,展开理想的翅膀,寻找些飘逸的情趣。
19、不管一个人说得多好,你要记住:当他说得多的时候,终究会说出蠢话来。——大仲马
20、愿我思念的涟漪,化作这帧诗笺,融进你的心魂……
21、学者虽知其当然与所以然,若偶能然,不得谓为学。——孙中山
22、对于凌贺于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是命运的主宰。一海伦·凯勒
23、继承人的眼泪掩饰了他内心的喜悦。
24、才能不是天生的,可以任其自然的,而是要钻研艺术。请教良师,才会成材。
25、知识的悬殊,境界的不同,是幸福婚姻的最大礁石。——柏杨
26、不论文明如何高度,都没人能忍受其暴露出来的多种危险。——霭理士
27、让老年人的智慧来指导青年人的朝气,让青年人的朝气来支持老年人的智慧。
28、今天起,强迫自己天天想一个创意,你将不难发现到处都有赚钱的机会。——马明西利比亚克
29、"魔鬼"隐藏在细节中,永远不要忽视任何细节。
30、那种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人生乐趣仍然是有的。在任何情况下,人生也绝不会只有痛苦。这就是我悟出的禅机。
31、智慧和幻想,对于我们的知识是同样必要的。它们在科学上也具有同等的地位。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
32、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感而发展起来的,简直能够说天才。
33、言多必失,三思而后行:话出口容易,但收回来却永不可能。说话如写遗嘱,言词愈少,争讼愈少。
34、在任何年代,一个女同志能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丈夫,并且能真心诚意地跟他过一辈子,这都不是容易的事。(杨静说于洋)
35、青年期是增长才智的时期,老年期则是运用才智的时期。
36、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是一颗歌唱的心的和声。而灵魂的最美的音乐是慈悲。
37、各门科学发展的次序同人们原来可能预料的相反。离我们本身最远的东西最先置于规律的支配之下,然后才逐渐地及于离我们较近的东西;首先是天,其次是地,接着是动植物,然后是人体,而最后(迄今还远未完成)是人的思维。
38、人们容易被他们同时代的艺术感动,这倒不是因为这种艺术更完善,而是因为他们与这种艺术有密切的联系。
39、相似不能证明任何事情,这是相当正确的,但它却令人产生一种重归家园般的亲近感。
40、人生,有的迷在雾障里,有的醒在风雨中;有的活在梦幻里,有的死在燃烧中。
41、大人不华,君子务实。——王符
42、如果今天不努力,明天不努力,那么你的人生只是在重复而已。
43、当你付出了自己的努力时,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可当你斤斤计较付出与收获时,也许得到的将是痛苦。
44、人生血脉似长江,一处不到一处伤。——谚语
45、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积累起来的情感——华兹华斯
46、有些话说了煽情,不说伤情,总是在说与不说之间徘徊,空落了时间。
47、生活坏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好起来,因为它再也无法更坏,所以永远不要悲伤。
48、成不了心态的主人,必然会沦为情绪的奴隶。
49、那些没有过不幸经历的人才是更不幸的人。
50、人世间, 云谲波诡, 因果错综。 只有能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 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平衡。
51、人生是残酷的.,一个有着热烈的、慷慨的、天性多情的人,也许容易受他的比较聪明的同伴之愚。那些天性慷慨的人,常常因慷慨而错了主意,常常因对付仇敌过于宽大,或对于朋友过于信任,而走了失着。人生是严酷的,热烈的心性不足以应付环境,热情必须和智勇连结起来,方能避免环境的摧残。——《生活的艺术》
52、点火者明,近火者暖,玩火者焚。
53、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54、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
55、只要继续走,就有可能!我依然愿意乐观地看着前路。——白岩松
56、没有严冬,夏季未必可贵。
57、自信来自自我鼓励,学会自我充电。
58、不去冒险是最大的冒险,不去犯错是最大的错!
59、一旦你知道你对别人还有些用处,这时你才感到自己生活的意义和使命。——茨威格
60、一张小小的圆脸,如正开的桃李花;脸上并没有笑,却隐隐地含着春日的光辉,像花房里充了蜜一般。——朱自清
61、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62、魅力是一种内在美,而不是妩媚的面貌和动人的体态。
63、给自己一个机会,还世界一个奇迹!趁着自己还年轻,趁着自己还有活力,好好的拼搏一把!让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让自己的梦想得以实现,相信自己!未来绝对是一片光明!
64、付了钱你就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无有无虑。
65、李丰:幸福的人生标准有二:一是拥有一份自己十分感兴趣的工作,二是拥有一位自己深爱的生活伴侣。
66、努力,不是为了做给谁看,而是努力过,无论结果都能问心无愧;努力,是因为你可以不接受命运的框定,靠自己来场漂亮的反击。年轻的我们,应该把努力变成一种习惯。
67、决不可有将钱赚得一干二净的想法,你要学会留一点钱给别人赚。
68、夜,望不到尽头,心,在漫无边际的黑夜中,穿梭!而这超乎寻常的安静,不但不能给我的灵魂寻找一处栖息之所,反而更加地焦躁不安。原本以为,生活中的很多事,只要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就可以从容面对,迎刃而解。然而,却总有着那么多出乎预料的变数,潜入宁静的生活,掀起滔天巨浪,给人以无能为力的感受。
69、在疾风中前行,在逆境中奋起,做生活的强者,做自己命运的主宰。
70、空中的小鸟比眼前的铁窗更生动。
71、青春是人生的实验课,即便是错也会为你当前铺坏人生的路。没有一团体,可以一辈子享用幸福高兴。人生要想一辈子,永远都保证本人都是高兴的,那是不能够的。在感情上,当有人追求时,内心的一份矜持是必要的,即便心里很爱,也需求给追求者工夫和难度,这样两人走到一同才会珍惜感情、地久天长。
72、敞开心扉,知己就不再难寻。
73、随时替自己创造一些容易实现的盼望。
74、创造力的来源是联想、知识,以及人生阅历,这些条件往往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更为丰富。
75、商场上绝大多数的投资、生意都是对的,除非你算错时间,只有时间会使你犯错。
76、问题够大够严重才会形成话题,才有人正视问题。
77、缺乏交流互通,技术会变呆、人也会变呆。
78、谦让,是人生的通行证;谦让,是愉悦的催化剂。(青春励志故事)
79、成为超卓代名词,很多人并不能适宜需要超卓实质环境。
80、把自己当傻瓜,不懂就问,你会学的更多。
81、人生价值的大小是以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而制定。 向警予格言
82、生命就是一个逐渐支出和利用时间的过程。
83、而有另外一种人,他们把自己的生命与权力捆绑,将一生视为金钱,为了权财的占有,不择手段,一生纷争,中饱私囊,损人利己,不管别人的死活,常常带给别人的是困惑,是人患,是灾难,是遗憾,是仇恨。这种人,无论对己,还是对别人,都是十分有害的,他们不仅在缩短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在伤害和践踏别人的生命。
84、我们一路前行,一路听到了欢呼声,看到了美丽无瑕的风景。前行的路上多美啊,有春花秋月相随,有朝露晚霞相迎。我们迈开脚步,冲刺在绿茵场,穿梭在高楼林立间,在沃土里挥汗如雨,在山林间撒播种子,面对着社会的叫嚣满腔热血。
85、过去何必思量。未来无须恐慌。现在不用紧张。念佛自然吉祥。
86、经历决定心态,心态决定心情,心情决定健康,健康决定幸福。
87、别驻留在曾经而不前行,别沉浸于过去而不看未来,时光是一张会咬人的嘴,如果你不动,那么就可能会被咬出浑身的伤。
88、而今瞌睡,你将做梦。而今进修,你将圆梦。
89、谁像运气一样地驱策我向前进啊,那是我本身在背后堆着我大踏步向前走。——泰戈尔
一句话的启示【1】
当当当。
钟敲了十一下,在一个月光如水的晚上,周围都静悄悄的,却只有我一个在房间里写作业。
我的作业还有一半没有完成,我就跟妈妈说:“妈妈,我的作业还有一半没写完,我能不能明天再写啊?”妈妈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今日事,今日毕。”唉,我只好继续写作业了。
今天晚上只能熬夜了,真惨。
我想休息一会儿,我便看着墙上,忽然,我看见了一只小虫在艰难的往上爬,爬到一半忽然又落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它有沿着墙根往上爬。
我想:“一只虫子都这样,我可不能输给它。”
接着我又埋头苦干,出乎意料,我竟然在两点之前就写完了。
还有一次,学校举行心意卡比赛,老师说:“心意卡要漂亮还要对一个人表达心意。”这样的比赛对别人来说是易如反掌,而对我来说是比登天还难,我想着怎么做,想着想着,我居然发呆了。
当当当。
钟敲了九下,我被吓得三魂不见了七魄。
我边想边给自己找理由,便自言自语的说:“既然我不会做,就不参加(比赛)了呗,有什么了不起的。”想到这里,我便准备开溜,当我站起来的时候,就想起妈妈说的话还有那只虫子,我又坐下了。
啊!我想到idea了。
过了半个小时之后,心意卡就完成了我的参赛作品。
我万万没想到,我竟然在这个比赛中获得了金奖。
就在我领奖的那一刻,我便知道“困难是人生的教科书”
一句话的启示【2】
我知道一句话,这句话对我来说实在印象太深刻了,下面我就通过一件事来写一写这句话对我的启示与帮助!
这句话是一句名言“失败乃成功之母”还记得四年级下册的一次考试。
有一天,我与平时一样在辅导梁正彦数学题,而莫老是正向我这边走来,挥了挥手示意要我过去。
于是我开开开心心的迎了上去,我以为是要说我考试考的好,而莫老师却一脸严肃的对我说:“陈轩言,你这次考试怎么考的,咋只考了70几分呢?梁正彦的事搞完来我办公室!”老师说完,我愣住了。
眼泪都在眼框里打转了。
我教完梁正彦,我蹑手蹑脚的来到老师的办公室,心里怦怦直跳。
莫老师先开口了:“你去吧,找出你的试卷来”我望向老师手指指的地方,看见了一大叠改好了的试卷,我找呀找,终于找到了。
72。8分,作文作文扣了20分!
经过与老师的一番谈话,我要回家了,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一直是非常沉重的,一路上都在想自己怎么考的那么差。
回家后,家里一个人都没有,安静有点恐怖,我顾不上这么多了,我放声大哭,泪流满面,希望让自己轻松一点,突然爸爸一个电话说要我下去,可我不希望让爸爸看到我这个样子,更不想让他知道我考的那么差,可我还是怎么也掩盖不住我哭过的痕迹,我想了想还是和爸爸说了吧。
下去后,我一五一十的跟爸爸说出了实情。
爸爸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安慰我:“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名言轩言,你应该听说过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成功。
就拿这次你考试来说吧,你不要只把这件事只当做一次失败,而更重要的是要把它当做一次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机会,你这一次了吸取经验,下一次考试,你就有了经验,就会成功的,你不要因为这一次的失败让下一次考试失败,可以吗?”我坐在爸爸旁边,看着爸爸,点了点头,说:“嗯,明白了,爸爸请你相信我,我下一次一定会成功的,不止一次,以后都会的。”爸爸微笑地看着我说:” 我相信”
后来,我从这句话得到了一个启示:我们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成功。
不要因为这一次的.失败,然后让下一次考试失败!
一句话的启示【3】
今天,我读了这篇课文《落花生》中的一句话,让我得到了许多有用的启示。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中,有用的人是对社会、对身边的人做贡献以及帮助;“只讲体面”是指外表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但是内心却很小气。
读了这句话,我知道了做人要做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相反,只讲外表而对社会和他人没有任何利益,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的人,是不会受欢迎的,是没有存在的价值。
这句话强调了人生的价值在于“有用”。
读了这句话,我的启示是看上去丝毫不起眼的花生,却有着最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内在美,这种美的影响,也改变了我们为人处世的准则。
可见,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同样,我们学习了落花生,不仅不要看不起外表不美,但实际有用的人,而且自己也要像落花生那样,做普普通通的人,干实实在在的事,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别人带去更多的好处。
同时,我们也要像花生一样,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